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百分网手机站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重要考点(2)

时间:2018-01-10 18:47:55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2017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重要考点

  11、心肌梗死的西医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通常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24~48小时。对伴有再发性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需处理的高血压者更为适宜。

  2.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或噻氯匹定。

  3.抗凝药 肝素、尿激酶和链激酶等。

  4.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在起病的早期,如无禁忌证应尽早使用。

  5.ACEI类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室的重塑,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6.极化液疗法

  12、心肌梗死的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监测 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

  2.卧床休息

  3.建立静脉通道

  4.镇痛 应迅速给予有效镇痛剂。

  5.吸氧

  6.硝酸甘油 只要无禁忌证,通常使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24~48小时,然后改用口服硝酸酯制剂。

  7.阿司匹林 所有患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应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

  8.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9.饮食和通便 患者需禁食至胸痛消失,所有患者均应使用缓泻剂。

  (二)再灌注治疗

  起病3~6小时内,最多在12小时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

  1.溶栓疗法 无禁忌证时应立即(接诊患者后30分钟内)行本法治疗。

  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酶(rSK)、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

  2.介入治疗(PCI)有条件选择使用。

  3.紧急CABG:介入治疗失败或溶栓治疗无效,有手术指征者,宣争取6~8小时内拖行CABG。

  (三)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通常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24~48小时。对伴有再发性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需处理的高血压者更为适宜。

  2.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或噻氯匹定。

  3.抗凝药 肝素、尿激酶和链激酶等。

  4.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在起病的早期,如无禁忌证应尽早使用。

  5.ACEI类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室的重塑,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6.极化液疗法

  (四)消除心律失常

  消除心律失常。

  (五)治疗心力衰竭

  主要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

  (六)控制休克

  包括升压、补充血容量及其他措施如纠正酸中毒、避免脑缺血、保护肾功能,必要时应用洋地黄制剂等。

  (七)并发症的处理

  13、支气管哮喘

  1.支气管哮喘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哮喘为特征,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庭过敏性疾病史。

  临床表现

  2.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为惟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什么是重症哮喘,很重要名词解释)。

  3.体检: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哮鸣音可不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常出现在严重哮喘患者中。(问:为什么会有奇脉?还有哪些疾病可产生奇脉?)

  【诊断】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4)症状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

  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呼气流量锋值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5)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

  14、肺炎

  【临床表现】

  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 / 3的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约7-10天。

  【症状】

  1.寒战、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而高热,体温高达39°c - 40°c,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 - 2天后,可咳出黏液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多有剧烈病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反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膈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紫绀。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谵妄、昏迷等。

  【体征】

  呈急性病容,呼吸浅速,面颊绯红,皮肤灼热,部分有鼻翼煽动、口唇单纯疱疹。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或仅有少量湿罗音,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及胸膜摩擦音。肺实变时有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典型体征。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重症患者有肠充气,感染严重时可伴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考生牢记:典型病变有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鉴别诊断】

  1.肺结核;

  2.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X线表现为“叶间隙下坠”);

  3.肺癌;

  4.急性肺脓肿;

  5.其他(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

  【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吃易消化食物,高热食欲不振者静脉补液,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合维生素。密切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防止休克发生。

  2.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及干扰真实热型。气急发绀者吸氧;咳嗽、咳痰不易者用溴己新8-16mg,每天3次。剧烈胸痛者,热敷或酌用小量镇痛药,如可待因15mg。等

  3.抗菌药物治疗:抗生素。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重症亦可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疗程为5-7天,退热后3天停药或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天。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①一般处理;平卧,保暖,或降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

  ②补充血容量;

  ③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⑤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⑥控制感染;

  ⑦防治心肾功能不全。

  15、肺结核

  由结合分支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常有低热、盗汗、消瘦、咳嗽、咯血等症状,病程长、易复发为其特点。

  【临床类型】

  一、原发型肺结核。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急性栗粒型肺结核;2.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三、继发型肺结核:1.浸润性肺结核;2.空洞性肺结核;3.结核球;4.干酪样肺炎;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四、结核性胸膜炎:1.干性胸膜炎;2.渗出性胸膜炎。

  五、其他肺外结核。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长期低热,多见于午后,可伴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颊潮红、妇女月经失调等。肺部病灶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多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2.呼吸系统症状:1咳嗽、咳痰;2.咯血;3.胸痛;4.呼吸困难。

  3.体征:早期病灶小,多无异常体征。若病变范围较大,叩诊呈浊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罗音。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锁骨上下、肩胛间区闻及湿罗音对诊断有极大帮助。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空瓮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结核菌检查;2.影像学检查;3.结核菌素(简称结素)试验;4.其他检查。

  【诊断】

  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咯血、长期低热等)、X线检查及痰结核菌检查等不难对肺结核作出诊断。轻症常缺少特异性症状。

  完整诊断包括痰结核菌检查、治疗状况、病变范围及部位。

  1.肺结核病分类诊断;

  2.痰结核菌检查;

  3.治疗情况(明确是初治还是复治,初治为新发现或已知活动性肺结核,凡未经抗结核药治疗或治疗未满1月者。凡初治失败,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复阳、不规则化疗超过1个月、慢性排菌者治疗均列为复治。)

  4.病变范围及部位;

  5.记录方式。

  【鉴别诊断】

  1.肺癌:多见40岁以上,可有长期吸烟史,常无毒性症状,有刺激性咳嗽、明显胸痛和进行性消瘦。 X线可有特征性改变。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

  2.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年龄较大,常无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而有刺激性咳嗽、咳痰,很少咯血;痰检无结核菌,X线仅见肺纹理改变,抗感染治疗有效。老年肺结核患者常与之共存。

  3.肺炎球菌肺炎:急起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和咳铁锈色痰,X线片可见某一肺段或肺叶密度均匀一致阴影,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痰涂片检查为肺炎球菌,青霉素治疗有效,病程较短。

  4.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咳痰和反复咯血史,痰结核菌阴性,X线胸片可无异常发现,或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可确诊。

  5.肺脓肿:起病急、发热高、脓痰多,痰中无结核菌,有多种其他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有效。

  【化疗】

  1.化疗用药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其中以联合和规则用药最为重要,在执行中不能随意更改药物及缩短疗程,切忌“用用停停”。

  2.抗结核药物:全灭菌:1异烟肼;2利福平。半灭菌:3链霉素;4吡嗪酰胺;5乙胺丁醇;6对氨水扬酸钠。

  3.化疗方法:1“标准”化疗和短程化疗;2间歇用药与两阶段用药。(强化阶段、巩固阶段)

  【疗效判定】

  以痰结核菌持续3个月转阴为主要指标。X线查病灶吸收、硬结为第二指标。临床症状不能作为指标。

  16、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1.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

  ①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或QS波,反映心肌坏死。

  ②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反映心肌损伤。

  ③T波倒置,往往宽而深,两支对称,反映心肌缺血。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及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2.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也仅有T波倒置改变的心梗。

  【心电图动态性改变】1.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2.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

  17、心绞痛的治疗

  一、治则:消除诱因,提高冠状动脉的供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二、发作时的治疗:目的为迅速终止发作。

  1.休息:立即停止活动,去除诱因。

  2.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硝酸酯制剂。

  药理作用:①扩张冠脉,降低阻力,增加冠脉循环血流量;

  ② 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压力、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③减低心肌耗氧量。

  不良反应: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等,偶有血压下降。

  禁忌症:青光眼、低血压、颅内压增高等。

  ①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1-2分钟起效,0.5小时后消失;可重复使用。可迅速耐药,停用10小时以上可恢复。

  ②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10mg,舌下含化。2-3分钟起效,作用维持2-3小时。

  ③亚硝酸异戊脂,易气化的液体,用时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自鼻吸入。约10-15秒起效,数分钟消失。

  变异型心绞痛可立即舌下含化硝苯地平5-10mg,也可与硝酸甘油合用。

  缓解期的治疗:目的为防止复发,改善冠脉循环。

  1. 硝酸酯制剂:

  1硝酸异山梨酯5-20mg,每天3次;

  2单硝酸异山梨酯20-40mg,每天2-3次;

  3其他:硝酸酯类尚有静脉滴注、口腔和皮肤喷雾剂、皮肤贴片等制剂。

  2. β受体阻滞剂:药理作用: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脏受体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的发作。使非缺血心肌区小动脉收缩,故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

  常用制剂:1普萘洛尔10mg,每天2-3次;2美托洛尔25-50mg,每天3次;3索他洛尔20mg,每天3次。

  不良反应:虽使心肌收缩力降低,但利大于弊,小剂量开始。哮喘者禁用。

  3.钙拮抗剂:作用: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因而抑制心肌收缩,减少氧耗;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脉痉挛;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压,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粘度。

  【常用制剂】1维拉帕米80mg,日3次;2硝苯地平10-20mg,日3次;3地尔硫卓30-60mg,日3次。

  不良反应:头痛、头晕、乏力、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4. 其他:高压氧、体外反搏、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等。

  18、急性心肌梗死

  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部分的心肌因严重持久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心肌酶增高及进行性ECG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临床表现】

  先兆:50%的患者在发生AMI(心梗)前有先兆症状,最常见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既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心绞痛,且频繁发作,性质较剧,持续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等。

  症状:

  1.疼痛:为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似,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多无诱因,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少数无疼痛,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可在上腹部疼痛,易误诊。

  2.心律失常:多发于起病1-2周内,24小时内最多见。室性心律失常多见,若室早频发、多源、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且有RonT现象,常为心室颤动先兆。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

  3.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时可有血压下降,若疼痛缓解后而收缩压仍低于89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智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心源性休克。

  4.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可在最初几天内发生,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功能显著减弱或室壁运动不协调所致,随后可发生右心衰竭。部分右心室心肌梗死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

  5.胃肠道症状:疼痛激烈时,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和肠胀气,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6.其他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24-48小时出现发热,由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程度与梗死范围呈正比,体温38°左右,持续约1周。还可有出汗、头晕、乏力等表现。

  【体征】

  1.心脏体征:心脏浊音界可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可增快或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及第三心音奔马律;10%-20%患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早期可增高,以后几乎均降低。

  3其他: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有关的其他体征。

  19、心力衰竭

  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心力衰竭诱因: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2、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最常见。

  3、血容量增加。

  4.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5.药物治疗不当。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上多以左心衰竭多见,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单纯右心衰少见,可见肺源心。

  1、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症状】

  (1)呼吸困难:A、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B、端坐呼吸

  C、夜间阵发性困难:又称为“心源性哮喘”。

  (2)咳嗽、咳痰、咯血;痰常呈白色浆液性泡沫样,重症大咯血。

  (3)其它:乏力、疲倦、头昏、心慌是心排血量减少,器官、组织灌注不足所至。

  【体征】

  肺---湿性罗音多见于两肺底,与体位变化有关;心源性哮喘时两肺满布粗大湿罗音,胸积液体征。

  心脏---慢性左心衰一般均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和(或)收缩期杂音、交替脉等。

  (2)右心衰竭: 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症状】由于内脏淤血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少尿等。

  【体征】

  1心脏体征: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右心衰竭时若有右心室显著扩大形成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可有收缩期杂音;

  2颈V怒张和/或肝颈V反流征阳性;

  3肝肿大、有夺痛;

  4下垂部位凹陷性水肿;

  5胸水和/或腹水;

  6紫绀。

  20、心力衰竭的治疗

  1、病因治疗

  2、减轻心脏负荷:休息、控制钠盐摄入、利尿剂的应用:氢氯噻嗪,速尿等、血管扩张药的应用

  3、增加心排血量:A、洋地黄类药:常用制剂----地高辛0.25mg/天,适用于中度心力衰竭;B、西地兰: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时。C、毒毛花甘K: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时

  【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措施(药物种类)】

  利尿剂:

  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

  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醛固酮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参考:按MYHA心功能分级;

  I级:控制危险因素,ACEI。

  II级: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用或不用地高辛。

  III级: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

  IV级: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病情稳定后慎用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