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时间:2018-03-01 12:16:32 中小学辅导 我要投稿

2017年八年级语文《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散文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是智慧的结晶,有着迷人的风采与魅力。因此,散文教学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构成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欢迎大家参考!

2017年八年级语文《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1】《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背影

  一谈到中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一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背影》。(板书课题: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写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提到“父爱”这个话题,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铭心(讲一件亲身经历的动人的父爱故事并导入到课文的范读上来,争取声情并茂,感人泪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这“深沉的父爱”的。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学习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体会父亲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3.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可配乐,力求动情)。

  2.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点拨要点即可)

  1.教师提问:刚才提到,《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写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读完这篇散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是通过选取什么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明确:作者是通过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2.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

  明确:第一次是点题的背影,第二次是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是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是思念中的背影。

  3.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然后,指名学生逐个朗读,比较哪个学生朗读得较好,教师在朗读技巧(轻重音)上加以指导,找出应重读的词,指导学生加以体会。接着,教师适时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明确: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作者首先写了父亲的衣着,(让学生齐读课文)“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所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板书:沉重

  作者接着又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让学生齐读课文)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写父亲走路的姿势?(蹒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动手写一写这个词,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板书:蹒跚

  板书后教师提问,作者又写了什么?(父亲爬月台)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齐读课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攀”“缩”“倾”)为何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都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紧张啊)同样,“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要爬上月台那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板书:艰难努力

  【2】《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设想】

  课文教学方案是教师自己“读”出来的,要找到自己动情的“原始心理历程”。尤其是自己读出了心得之后,教学自可达到“无案之案”的境界。笔者读《背影》,读出了“三境”:“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我的心境”。正是在这“三境”之下,自己真正体会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依存和温暖。由此,指导学生阅读本文,重在营造出一种情绪氛围,消除学生情感上的那一层“隔膜”,变“无情无意”地读为“有意有情”地读,感受文章的真情、深情。对车站送别时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文中出现的几次背影描写、我的流泪、父亲的话语等,简略处理,而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文章中其它交代背景、营造情境文字的品读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课堂采用“五环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行为;总体目标分解到课时,在教学环节中予以兑现,追求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书写和解释课文中所运用的以下字词

  差使 奔丧 蹒跚 交卸 狼藉 琐屑 簌簌 迂腐 颓唐 游逛 踌躇 触目伤怀

  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能解说“我”的四次流泪和文章描写的父亲的四句话所包含的感情。

  4、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5、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文章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6、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评价作者与父亲之间真挚的亲情。

  【教学重点】

  1、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文章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展示——检测——评价

  【教学条件】投影仪 PPT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第一环节:课堂自学

  【教学目标需明确,问题目标要准确,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根据个别需求进行指导。】

  一、教师简介作者的同时,导入新课,激励自学

  二、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出示)

  1、准确朗读、书写和解释课文中所运用的以下字词:

  差使 奔丧 蹒跚 交卸 狼藉 琐屑 簌簌 迂腐 颓唐 游逛 踌躇 触目伤怀

  2、能用一句话(简洁完整的话)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

  3、朗读课文,重点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出示问题目标(多媒体出示或板书或下发自学提示单)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问题,读、思、圈、点、勾、画、批。】

  A、一般问题

  1、能否准确拼读和记忆目标中所列词语?

  2、是否能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蹒跚 狼藉 琐屑 典质 颓唐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3、能够用一句话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吗?

  B、核心问题

  1、主干问题: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支问题:

  全文有几处提到“背影”?能否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语段)并有表情地朗读?

  作者写了父亲的几个“背影”?这些“背影”出现在什么背景之下?

  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为什么要着力刻画?我当时的情绪或反应怎样?

  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几次“背影”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自学,查字典或辅导资料,落实一般问题。

  五、对核心问题、重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基本思路。

  第二环节:课堂讨论

  【所有学习小组既针对问题又合作竞赛。学习优秀者可以引导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巡视,监控讨论过程,并预测可能解决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