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体系介绍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3.19)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2.2)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1)
对司马牛的回答是范围最小的,“仁啊,说话要慎重”,司马牛见这么简单,就忍不住反问“说话慎重,这也叫仁吗?”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范围宽,由具体到概括。对仲弓的回答包含了敬、恕;对高徒子张的回答是“恭、宽、信、敏、惠”;针对子贡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的回答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颜渊的回答是最概括的“克己复礼”。
以下几处“仁”可以算是作为原则用的: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4)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6.7)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29)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3)
“仁以为己任。”(8.7)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
“当仁,不让于师。”(15.3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17.8)
仁包含了博爱和公正,达到仁的方法就是从身边自己能做的事做起。如果不能“依于仁”、不能“奉之以仁”,就是“失仁”、“非仁”、“不仁”,比如:
“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左传·僖公十四年》)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刚愎不仁。”(《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人之约,非仁也。”(《左传·定公四年》)
“伐小国,不仁。”(《左传·哀公七年》)
这些都是让别人难以生存的行为,不符合爱和公正,所以,是不仁的。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这是以仁修身者的表现。
义
某种行为符合了仁,或者是出于爱、或者是出于公正,这样的行为就被称为是义,即正义。所以说“仁者,义之本也。”(《礼记·礼运》)“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祭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管子·心术上》)这些行为可以是礼有所规定且符合了礼的规定,也可以是礼没有规定的但是合于仁的,所以是合宜的。“德义,生民之本也。”(《国语·晋语四》)可见,义跟德、仁的目标是一致的。
《尚书》中的“义”: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仲虺之诰》)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洪范》)
“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怙侈灭义……骄淫矜侉,将由恶终。……惟德惟义,时乃大训。”(《毕命》)
《左传》中的“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不暱,厚将崩。”(《隐公元年》)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隐公三年》)
“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桓公二年》)
“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庄公二十二年》)
“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僖公十四年》)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僖公二十七年》)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僖公二十八年》)
“死而不义,非勇也。”(《文公二年》)不该死而死就不算勇。
“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文公七年》)
“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弗助,”(《成公元年》)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成公二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昭公元年》)
“强以克弱而安之,强不义也。不义而强,其毙必速。”(《昭公元年》)
“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昭公六年》)
“心能制义曰度。”(《昭公二十八年》)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昭公三十一年》)
“义则进,否则退。”(《哀公六年》)
从以上使用的“义”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公正、正义和爱。“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正是说春秋时期的战争都不正义。
《论语》中的“义”:
“见义不为,无勇也。”(2.24)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5.16)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7.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5)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14.12)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14.13)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15.1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15.18)
“行义以达其道。”(16.11)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
义也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拙,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管子·五辅》)也就是说从政者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让自己的行为做得合宜、符合正义。
郭齐勇先生说:“‘义’的主要含义是‘公正’,是‘应该’,是‘正当’,是‘正义’。‘义’含有社会公正性与正义性、行为正当性的要求。”(《中国儒学之精神》郭齐勇,P122)
凯尔森认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百度百科)
《论语》里的“义”也是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含有社会公正性与正义性、行为正当性的要求。
礼
仁作为原则还是难以遵照执行,为了更便于大家的行为达到仁,符合义,就依此制定了具体的准则、规则、规范,这些就是礼。所以,能克己复礼就是按照仁这个原则在做,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也就是符合义的。比如《管子·五辅》说德有六兴,其中有“薄征敛”,这只是一个原则,究竟怎么为薄?薄到什么程度?在礼中就规定了具体的征敛比例、具体的征敛方式等等,照此征敛就是符合义的。“故礼者,义之实也。”(《孔子家语·礼运》)“礼以行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义不是具体的,而礼是具体的。
“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礼记·学记》)中正是仁的核心,这说明礼是以仁为原则的。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礼记·礼运》)又“治国不为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礼记·礼运》)礼是本于道德仁义来制定的,道德仁义都是不具体的,只有礼是具体的。没有礼的规定,一般人就很难做到符合道德仁义,国家的、社会的各项事情都难以正常进行。
所以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礼是为了守国、行政、安民、断长续短达爱敬、使民得以生而制定的对人(主要是为政者)的行为的指导细则,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规则、规章、制度。礼规定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指导细则,让人知道如此做就是符合仁符合义的。
礼的内容是什么呢?“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治国离不开礼,个人也离不开礼。“礼,身之干也。”(《左传·成公十三年》)“礼以行之”(《左传·襄公十一年》),“行之以礼”(《左传·昭公六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礼以行事”(《左传·昭公九年》),“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君子动则思礼”(《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这些都是说礼是人的行为参考,人要使自己的言行真正符合人,而区别于动物,就必须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人类社会要有秩序的存在,就不能像动物界一样弱肉强食,而必须按照礼的规定保护弱势群体,礼是用来遏制强者欺凌弱者的。“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礼器》)礼,首先要符合天时适应时代(《周易·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很重视“时”),其次要顺乎天道伦常(比如现在婚姻法、儿童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所涉及的内容),再次要适合于对象(比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比如有关公务员的管理规定、党员的有关规定、教师法等),还要合于事宜(比如不同的行业、处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与身份相称(比如,不同层次的公务员、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其各有不同的要求,是其身份不同的原因)。“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汉书·贾谊传》)礼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照此做就不会有受到处罚的可能,所以是“禁于将然之前”。
形式也是礼的一部分,也称作礼,但仅仅是形式更准确的应该叫仪,《仪礼》就是作为仪式的礼,后人更多地把礼理解为形式了,比如“礼仪之邦”这个词就基本上把礼的真正内涵丢掉了,更多地把礼视作为仪了,否则,传统的“礼仪之邦”不就是制度之邦了吗。《三字经》里有“人不学,不知仪”,看重的是“仪”,但在《礼记·学记》里则是“人不学,不知道。”
在《左传·昭公五年》说到礼与仪的区别:“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也说到礼与仪的区别:“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形式只是礼的末节,而不是根本,礼的根本是用来守国、行政令、保人民的。一个国君没有能力行政令,又不起用有贤能的人,违反与大国定的盟约而侵犯小国,这样的国君怎么叫知礼呢?这说明,在当时,就有人不明白礼的真正内涵和作用,而把礼等同为仪了。
陈来先生说:“古代儒家的礼文化是整体的,涵盖政治、制度、文化;而近世儒家所强调的礼文化,其致力方向唯在‘家礼’、‘乡礼’,在基层社群。”(《孔夫子与现代世界》陈来,P79)
乐
在《论语》里孔子多出提到乐和乐的作用: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2)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11.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1.25)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13.3)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14.1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16.2)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
可见孔子对乐的重视,在孔子看来,乐的作用与礼的作用一样重要。
《尚书》和《左传》提到乐不多:
“礼乐,德之则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左传·襄公十一年》)
《礼记·乐记》是专门论述乐的: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
“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礼的作用是节民心,乐的作用则是和民声,礼和乐都是与天道相合的,乐的作用仍然是为了生民。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礼记·乐记》)音乐与政相通,所以,不能不慎。
“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同上)不是说不合雅颂的音乐就一概杜绝,而是不用于重要场合,尤其是为政者最好不要听,因为多听会“害于德”。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礼乐的目的是中正恭顺地治国安民。《礼记·仲尼燕居》子张问政,孔子说:“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礼不是应酬敬酒,乐不是钟鼓齐鸣,礼是指说的话能切实施行,乐是指施行的结果使众人都感到愉快。
乐与政治的关系,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里吴公子札有一段论述:
“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