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试题一般是在中考之前必须要做的。大家先别太心急,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最新中考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到你。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 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分别填在方格内。(2分)
在唐代书法家中,最令我心仪的是李北海和怀素。李北海的字端庄奇崛,浑朴高华,如庙堂之舞。而怀素的草书则惊风掣( ▲ )电,豪放不jī( ▲ ),纯粹( ▲ )是酒神的舞蹈,舞上草书的峰巅,令人心醉而神chí( ▲ )。如今,李北海毕竟尚有一块碑石可资zhān( ▲ )仰,而怀素,我到哪里才能一睹他手书的真迹呢?
汉字 ▲ ▲ ▲ 注音 ▲ ▲
2.选出对下列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3分) 【 ▲ 】 【 ▲ 】
A.《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朝廷曾一度决定将格列佛饿死或者用毒箭处死,但是格列佛的勇敢善战促使朝廷改变原先的想法,决定善待格列佛。
B.《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C.《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E.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替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3.品读下列漫画,按要求答题。(3分)
⑴ 仔细观察漫画,写出漫画反映的现象。
▲
▲
⑵ 请任选角度对漫画反映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
▲
4.阅读下列消息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继京剧、珠算等项目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 ▲ ▲ ▲ ▲ ▲ ▲ ▲ ▲ ▲ ▲ ▲ ▲ ▲ ▲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睡眠拖延”是荷兰的一些研究者近年在健康领域引入的一个新概念。他们认为,现代人普遍缺睡的原因很可能是人们自己拖延上床的时间,而不是传统学者认为的“失眠”、“倒夜班”等外在的因素。睡眠不足会引起抑郁、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研究表明:每天只睡6小时的人和通宵两天不睡的人,认知能力一样差。人们心知肚明,但仍然会有意 地选择睡不够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Kroese等人在亚马逊人端运算平台上搜集了203个参与者的睡眠自我报告量表数据(如下表),这些参与者有着不同人种、教育程度和婚姻、职业状态。数据分析撇除了有睡眠障碍或者倒夜班情况的.参与者,对于剩下的177人来说,并没有不可抗力阻止他们按照自己想要的时间睡觉。
睡眠自我报告量表
睡眠时间 人数 比例(%)
低于6小时 61人 30%
6—7小时 69人 34%
7—8小时 67人 33%
超过9小时 6人 3%
材料三:12~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为最佳睡眠。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周末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习惯熬夜,不仅会影响到青年人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
⑴ 根据材料分析现代人的睡眠状况,并说明造成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
⑵ 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如何倡导健康睡眠、防治“睡眠拖延”症?(2分)
▲
6.默写。(共6分)
⑴ ▲ ,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⑵ 伤心秦汉经行处, ▲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⑶ ▲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⑷ 水何澹澹, ▲ 。 (曹操《观沧海》)
⑸ 写出陆游在《 游山西村》中以“酒”表现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 , ▲ 。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
注: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 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 ③蜀技:四川的歌舞。
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 ⑤陇、蜀:都指四川。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⑵ 遂许先帝以驱驰( ▲ )
⑶ 庶竭驽钝( ▲ ) ⑷ 旁人皆为之感怆( ▲ )
⑸ 诚如尊命( ▲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⑴ 苟 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⑵ 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
9.结合《出师表》分析甲文中诸葛亮自述出身,追忆往事,并反复提及“先帝”的用意。(3分)
▲
10.下列对两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甲文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乙文中“虽使诸葛亮在, 不能辅之久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还没有能够帮助后主完成大业即死去。
C.甲文中表现诸葛亮愿意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乙文中“后主”面对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慨、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让诸葛亮伤心落泪。
D.成语“三顾茅庐”从甲文中演化而来;成语“乐不思蜀”是从乙文中演化而来的。
(二)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1~15题。(共14分)
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
①作为“新晋网红”,“蓝瘦香菇”近日大受追捧。网络新兴词语层出不穷,管中窥豹不难发现,这些流行 语恰是社会现实和心态的一面镜子。
②南宁小哥失恋后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反复强调的“蓝瘦香菇”,是爱情遭遇不顺后的情感宣泄,而网络青年们更是由此引申出花样的版本:“压上积蓄买房,蓝瘦,香菇!”“上了那么多天班今天居然还是礼拜二,蓝瘦,香菇!”“论文还没开始写,学校又急着让我交,估计又要熬夜了,蓝瘦,香菇!”“没有时间找对象,妈妈也催,蓝瘦,香菇!”这看似调侃的背后,也都或多或少透露着青年难以突破的社会现实。
③残酷且倍感压力的各类现实真实地存在着。以 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在就业压力本就很大的情况下,一个工作岗位里饱含着许多人的竞争、欢喜和失落;而高房价给青年带来的伤害或许更加直接,持续攀升的价钱,不仅让一部分青年消磨了斗志,更让很多年轻有为的青年逃离了大城市,这背后也不免有放弃梦想的无限失落;基于现实压力和情感疏离,大龄单身青年群体正越来越庞大,建立美好家庭的愿望在很多青年看来变得遥不可及,心情急躁、精神不振也成为不少青年的常态。这些亲身体验的社会现实,不免让年轻人难受。
④但正处于奋斗时期的青年,应当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工 作需要投入精力,住房需要打拼奋斗,爱情婚姻也需要用心经营。哪怕是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今日这般万众瞩目,也忽略不了背后他几十年的坚守和辛勤耕耘;而演绎一段传世的美好爱情,必少不了背后两人相濡以沫的相知相扶、宽容大度。凡灿烂的果实,显然取得的不会那么轻松自在。
⑤令人难过的事情何其多,深陷“蓝瘦”情绪的控制之下,自我就会显得被动。与其遇到挫折时反复叨念什么“蓝瘦香菇”的负面情绪,倒不如多花点时间从精神上到技能上全方位提升自己,去寻求更好的未来。一个温暖的房子,虽然让很多人在房价之下望而却步,但多努力一下即便不能在这座城市如愿以偿,却也一定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生活不就是解决一个个困难,然后不停地取得进步和突破吗?
⑥“万事皆难,诸事皆行”。在今天,我 们也可以借用当下最流行的说法,“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不畏惧困难,不抛弃放弃,不停滞不前,身体力行,才是青年人该有的姿态。 (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丽)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
12.从全文来看,文章前两段有什么作用?(2分)
▲
13.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14.请写出③—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
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文章第①小 节把流行语比作一面镜子,生动了表现了当下好多人以流行语作为自己行为准则正确与否的参照。
B.第②小节中“看似调侃的背后,也都或多或少透露着青年难以突破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当下一些年轻人的遭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同情。
C.第③小节作者其实是倡导年轻人如果在大城市感觉压力比较大其实可以选择一些压力相对较有利于发展的小地方。
D.第④小节中“灿烂的果实”比喻“工作”“住房”“爱情婚姻”“获得诺贝尔奖”。
(三)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16~20题。(共13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着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冲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 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作者:丁立梅)
16.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分)
文题: ▲
母亲的话: ▲
17.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作用是什么? (3分)
▲
18.联系上下文,回答第⑥段中的“我”因什么而“感动”,又因什么而“感伤”?(2分)
▲
19.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3分)
▲
20.说说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由此给你什么启发?(3分)
▲
三、写作(60分)
2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轻轻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静静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你的生活,在惊喜中你会发现——美悄然绽放在我们生活的路上……
请以“美,悄然绽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⑵ 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⑶ 不少于600字;
⑷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羁 驰 瞻 chè cuì (答对2—3个得一分。)
2.B D 。共3分。答对一个得2分,对2个得3分。 分析:A .尽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后来因在几件事情上得罪了国王,国王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将他活活饿死。格列佛得知消息,仓皇逃向邻国,修好一只小船,起航回家;C.《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和回国的故事;E. 陈莲河要的药引是“蟋蟀一对”,S城名医要的药引是“经霜三年的甘蔗”。
3.⑴ 这幅漫画反映了人们面对摔倒的人,想扶又不敢去扶的现象。(1分)
⑵ 示例:扶是应该的,不扶就会被社会道德谴责,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丑陋的社会现象,变得不敢去扶,只是在一旁抱怨,或是只知谴责别人,而应该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去守护、传承至善至美的品格。
示例:不扶。现在骗人的情况太多了,助人是好事,但是现在很多人丧失了传统美德,做人最起码的底线都没有了,这种情况最好不要扶。如果有其他人看到,可以一起扶。(围绕“扶”与“不扶”发表看法,言之有理即可。)(2分)
4.参考答案示例: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2分)
5.⑴ 参考答案:现代人的睡眠状况从调查数据来看,低于6小时和6-7小时之间的人群占了64%,(或者说只有33%的人睡眠时间在7-8小时)说明大部分人睡眠时间不足。(1分)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并非不可抗力,而是“睡眠拖延”,人们有意选择睡不够的生活方式。(1分)
⑵ 参考要点:①树立充足睡眠有益健康的睡眠观念;②不熬夜,以防影响身体、精神状态;③睡眠时间不 宜过长,不能选择睡不够的生活方式。2分。答出1点给1分。其它答案合理亦可。
6.⑴ 为报倾城随太守 ⑵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⑶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⑷ 山岛竦峙
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每空1分,共6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二、阅读理解
7.⑴ 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⑵ 奔走效劳 ⑶ 低下的才能 ⑷ 感慨、悲伤
⑸ 的确,确实(共4分,答对1个得1分)
8.⑴ 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⑵ 他要是不这样昏庸,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共4分,无大错即可满分)
9.要点:说明自己出身低微而受到先帝的“殊遇”,深表感激;以“先帝”和自己创业不易的往事,激励后主励精图治,治理好蜀汉。(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要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10.C错误。分析:让诸葛亮伤心落泪错误,此时诸葛亮已死去。
附乙文参考翻译
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慨、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他要是不这样昏庸,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又一天,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郤正听说了这事,求见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没有哪天不在惦念着。’”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11.在压力面前,青年人要不畏惧困难,打拼奋斗,才能取得进步和突破。(大意对即可)(2分)照抄原文,意思对给1分。
12.用社会上流行的网络新词和青年人的各种调侃开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强调青年人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现实压力;(1分)引出“青年人该如何面对现实压力”这一议论的话题。(1分)
13.举例论证,举鲍勃•迪伦的例子具体论述奋斗中的青年,工作上需要投入精力,才能有所收获;(2分)比喻论证,把奋斗的收获比作果实,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成功的获得不是轻松的。(2分)论证方法,作 用各1分。
14.首先第③段列举青年人面临种种令人难受的压力;接着第④段论述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然后第⑤段进一步论述不想被难受的负面情绪控制,就要从精神上到技能上全方位提升自己,才能取得进步和突破;第⑥段告诫青年人该有的姿态是不抛弃不放弃。(4分,1条1分。)
15.B正确。分析:A正确与否表述不妥。这面镜子更多的是照出负面的行为。C过渡解读作者意图。D“灿烂的果实”比喻“工作”“爱情婚姻”不妥。应该是“稳定的工作,或顺利的工作”“成功的爱情婚姻”。
16.文题:只要肯努力,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价值)母亲的话:陈述自然界中每一棵普通的花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2分)
17.渲染了美好的气氛;为下文写“耳聋学生不被重视却取得成功做铺垫;结构上与结尾构成首尾呼应;借花喻人,深化文章的主题。(3分,答到一点得1分,得满3分为止。)
18.因孩子的乐观昂扬与不怕困难而感动,又因孩子的先天条件而感伤。(2分,1个1分。)
19.形象:“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善于反思的教师。(结合文章略)作用:“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脉络,文中主人公的形象特征都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描写展开的。(3分。结合文章分析形象2分,作用1分。)
20.成功的原因:他不自卑(乐观),没有自暴自弃;选定了一个更适合他自己的目标;默默的努力(执着坚持);有父亲的鼓励。启发:围绕上述成功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3分。成功的原因一点1分,共2分,答出2条即可;启发1分。)
三、作文
21.(60分)
一类卷:54~6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48~53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42~47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36~41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3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混乱,文理不通。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小考语文测试题带答案10-17
小升初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1-07
语文小考测试试题带答案10-09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0-25
宁夏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2-20
宁波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2-16
台州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2-18
太原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2-18
哈尔滨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