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 百文网手机站

中考语文课文预读“两步法”

时间:2021-12-05 19:44:33 中考备考 我要投稿

中考语文课文预读“两步法”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了解当地的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考语文课文预读“两步法”

  中考语文课文预读“两步法”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作过为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

  怎样做好预读课文呢?

  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中的“汤”(shāng)容易读错,当“水流大而急”讲。“薄暮冥冥”中的“冥”(míng)当“昏暗” 讲,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

  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读。试着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例如,预习《孔乙已》这篇小说,文章为什么说“孔乙已是站着喝 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呢?”并在句子下面画一道线,打上一个“?”号,等上课时,带着这个疑问用心听老师讲解,那时,会很快明白的。当然,预习时,千万别忘 了研读每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预习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 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也能对答如流了。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八字原则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 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 流畅)就很不错了。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因此,对关键词语更要字字落实。确定词义要联系 具体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最好具有相同语素)。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 征:是特殊句式,还是固定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具体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的句子,我们可采用意译法。

  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若直译为“老鹰飞到天上”,显然荒诞,因为它在文中是比喻那些“追求高位的人”。用借代修 辞的句子,翻译时要换借体为本体,如“布衣之怒”的“布衣”应翻译为“平民”,“伛偻提携”应翻译为“老老少少的行人”,等等。运用互文的句子,应将几句 简化合并,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就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再如,古代把国 王或王后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死说成“填沟壑”,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等,我们在翻译时都应根据其意义译成今天的用语。

  技巧是死的,人是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力求文言文阅读满分。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顺口溜

  之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以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例:

  2、作为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于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1、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例:受制于人

  而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中考语文课文预读“两步法”】相关文章:

英语阅读预读方法09-23

语文课文之拼写读填练习07-08

2017年中考语文考试答题的八步法11-13

英语专四阅读理解预读技巧09-13

英语听力答题技巧:学会预读10-09

2015杭州中考志愿填报五步法08-12

语文课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06-15

课文古诗两首教案11-20

《短文两篇》课文赏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