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百文网手机站

家庭育儿保健知识

时间:2021-11-23 19:58:07 育儿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庭育儿保健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家庭育儿保健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家庭育儿保健知识

  家庭育儿保健常识

  1、给宝宝喂奶的最佳间隔时间

  门诊经常碰到新妈妈问宝宝到底应该多长时间喂次奶合适,在这里就一并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常识:

  小宝宝第1、2个月是不需定时喂哺的,可按婴儿需要随时喂。此后按照小儿睡眠规律可每2-3小时喂1次,逐渐延长到3~4小时1次,夜间逐渐停1次,一昼夜共6-7次。4-5个月后可减至5次。每次哺乳约15-20分钟。根据各个婴儿的不同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以吃饱为度。每次哺乳前要用温开水拭净乳头,乳母取坐位,将小儿抱于怀中,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哺乳完毕后将小儿轻轻抱直,头靠母肩,轻拍其背,使吸乳时吞人胃中的空气排出,可减少溢乳。母亲患传染病、重症心脏病或肾脏病,或身体过于虚弱者,不宜哺乳。乳头皲裂、感染时可暂停哺乳,但要吸出乳汁,以免病后无乳。

  2、宝宝该不该喂夜奶

  门诊上经常听到宝妈们抱怨,宝宝晚上睡眠不好、白天吃饭不好等等,询问之下,无一例外的都或多或少的在喂夜奶。最严重的一个宝妈夜间一个小时喂一次,弄得自己筋疲力尽,宝宝还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所以,我一再向宝妈们强调,要给宝宝断掉夜奶! 原因如下:

  首先,大家要明确,宝宝夜间醒来和夜啼,极少是因为饥饿导致的,三个月以后的宝宝,胃肠道已具备食物存储的能力,况且夜间人体所有的脏腑功能均处于休眠状态,胃肠蠕动很慢,宝宝喝夜奶,容易加重肠胃负担,造成积食和胃肠积热,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白天食欲不振,晚上夜卧不安,造成越吃夜奶醒的越频繁,白天越不好好吃饭的恶性循环。

  其次, 夜里正是宝宝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白天该吃的时候好好吃,晚上该睡的时候好好睡,夜间充足的睡眠抵过任何的食品摄入和营养添加,夜间频繁醒来会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于长了牙的宝宝来说,吃夜奶更容易导致蛀牙。

  再次, 夜半三更,三番两次起来给宝宝喂夜奶,致使大人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的作息,而且根本是“费力不讨好”!

  所以,宝妈们,试着慢慢断掉喂宝宝夜奶的习惯吧!孩子哭几声不要紧,很快就会调整过来,还你和宝宝及家人一份完整而美好的睡眠。

  3、哺乳期的妈妈生病时要不要继续给孩子喂奶

  流感病毒来袭,让很多人全家“中枪”,好多哺乳期的年轻妈妈也未能幸免!此时,该不该给宝宝喂奶就成了哺乳期妈妈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妈妈与宝宝是零距离接触的,既担心生病会传染给宝宝,又害怕吃药后影响乳汁的成分,对孩子不利。

  其实,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经济、卫生、温度合适并且方便,还含有抗病原微生物的抗体,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停止母乳喂养。如果只是轻度的.感冒、不发烧的话喂奶仍可照常,妈妈应多喝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最好有人帮助照看宝宝,使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息、睡眠,以保证体力的恢复。妈妈在喂奶时才接触宝宝,并戴双层口罩;但如果持续高烧的话需要暂停母乳喂养1~2天,停止喂养期间,应按时把乳房内乳汁吸出。 另外,生病的哺乳期妈妈吃药时,有许多药物会经乳汁到达婴儿体内,进而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哺乳期的妈妈用药要特别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对婴儿有不利影响的药物,如果因为病情需要而使用了对婴儿可能不利的药物,宜暂时停止喂奶。在暂停喂哺母乳时,妈妈们应该每天定时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否则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分泌。哺乳期间吃药小心是对的,但不能因噎废食,得了病一定要看,该吃的药一定得吃。

  4、小宝宝不喜欢喝水要不要纠正,能不能常喝葡萄糖

  刚刚有年轻妈咪在微信咨询小宝宝不喝水怎么办的问题,在这里就一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帮到更多有同样困惑的家长!

  母乳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水,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不发烧、不呕吐、不腹泻、不脱水,就没有必要另外特意喂水!白开水不喝就不要勉强,尤其不要养成喝葡萄糖水的习惯!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认为葡萄糖营养丰富,把它当作滋补剂,不管宝宝吃什么都放点葡萄糖,认为这样有益于宝宝健康。其实,这种做法既不经济,又不利于宝宝健康。

  因为,葡萄糖虽然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葡萄糖是一种单糖,虽然有易吸收易消化的优点,但是如果人体小肠长期直接吸收葡萄糖,肠道正常分泌出来的淀粉酶和其他消化酶的功能就会发生退化。时间久了,会造成肠道淀粉酶的分泌功能低下,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宝宝长期服用就会使孩子的肠胃产生依赖性,使其正常的消化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同时容易造成虫牙,而且孩子长大会特别喜欢浓甜味,对身体很不利! 因此,健康的宝宝不用也不宜常喂葡萄糖!您知道了么?

  5、小宝宝不宜常吃馒头蘸菜汤

  门诊接诊宝宝时问及饮食,很多家长提到宝宝会跟着大人一起吃,会给宝宝喂馒头蘸菜汤等,而且宝宝还吃得有滋有味!其实,这是一种最需要摒弃的喂养方式!原因有以下几条,给广大家长普及一下,希望能引以为戒:

  1.菜汤里除了盐分和油脂外,并没有什么营养,而一岁以内宝宝并不适合油盐等调味品;

  2.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很容易填饱小肚子,会使宝宝没有机会摄取其它有营养的食物;

  3.馒头蘸菜汤对宝宝而言,可以不经过咀嚼就吞下去,不利于宝宝咀嚼功能的训练;

  4.宝宝味觉极其敏感和挑剔,习惯于什么口味后很难改变。而且过重的口味使宝宝习惯于吃咸味食品,对宝宝尚不成熟的肝肾功能是一种负担,并对成年后形成高血压、糖尿病埋下后患。

  基于以上几点,不赞成家长给宝宝吃馒头蘸菜汤或者汤泡饭类食物!而且一岁以内小宝宝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牙齿尚未长全,咀嚼能力有限,所以还是建议家长要给一岁以内小宝宝单独做饭,不能找省劲儿跟着大人一起吃!

  6、孩子如何科学喂养更健康

  门诊接诊宝宝常见饮食不良习惯有---

  一:乳制品为主;

  二:肉类为主;

  三:水果为主;

  四:零食饮料为主。

  这些不健康的不良饮食习惯破坏了宝宝的胃肠功能和食欲,所以宝宝慢慢的吃饭不好了,大便不正常了,影响长个了,身体抵抗力差爱生病了…… 其实几千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杂粮是我们饮食的根本、是所有饮食的基础、是应该占我们的饮食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但现在很多宝宝和宝宝家长对五谷杂粮的摄入不够,而颠倒主次给宝宝以奶为主,以肉为主,以水果为主,从而导致了宝宝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而引发了诸多疾病。 现代营养学中,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健康饮食建议比例和《黄帝内经》是不谋而合的,希望大家能及时调整自己和宝宝的饮食结构,让宝宝和我们自己都有一副好肠胃,都有一个好身体!

  儿童不宜多吃的20种食物

  1、桔子:桔子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容易产生“叶红素皮肤病”腹痛腹泻,甚至引起骨病。

  2、菠菜:菠菜中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

  3、鸡蛋:鸡蛋若吃得过多,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容易造成营养过剩。

  4、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体内遇铁便生成鞣酸铁,难以被人体吸收,容易造成人体缺铁。

  5、果冻:果冻是由增稠剂、香精、着色剂、甜味剂等配制而成,这些物质吃多或常吃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

  6、咸鱼:各种咸鱼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

  7、泡泡糖:泡糖中的增塑剂含有微毒,其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

  8、糖精:大量食用糖精会引起血液、心脏、肺、末梢神经疾病,损害胃、肾、胆、膀胱等脏器。

  9、豆类:豆类含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可促使甲状腺素排出,结果体内甲状腺素缺乏,机体为适应这一需要使甲状腺体积增大。

  10、人参:儿童食用人参会导致性早熟。

  11、罐头:罐头食品中的添加剂,对正发育的儿童有很大影响,还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12、爆米花:爆米花含铅量很高,铅进入人体会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

  13、方便面:方便面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剂等。

  14、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合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15、可乐饮料:可乐饮料中的咖啡因,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各组织器官危害较大。

  16、动物脂肪:儿童常吃或多吃动物脂肪,不仅会造成肥胖,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

  17、烤肉串:羊肉串等火烤、烟熏食品,有强致癌物。

  18、巧克力:儿童食用巧克力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肌肉抽搐、心跳加快,影响食欲。

  19、食盐:儿童食盐过多,成年后就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胃癌等疾病。

  20、猪肝:猪肝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儿童常吃或多吃猪肝,会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升高,成年后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家庭育儿小知识——学会自理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 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万婴育儿跟踪、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家庭育儿保健知识】相关文章:

育儿保健知识11-24

育儿保健知识08-01

春季育儿保健知识06-18

小班育儿保健知识01-19

大班育儿保健知识08-05

中班育儿保健知识08-09

秋季育儿保健知识08-26

夏季育儿保健知识07-26

冬季育儿保健知识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