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 百文网手机站

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的主要知识点

时间:2022-11-16 09:45:51 安全知识 我要投稿

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的主要知识点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的主要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的主要知识点

  日常饮食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染疾病,危害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时不要狼吞虎咽;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2)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3)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4)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5)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6)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7)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饮料。不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8)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哪些食品易致癌?

  咸鱼: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虾酱、咸蛋、咸菜、腊肠、火腿、熏猪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霉变物质: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

  槟榔: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因素。

  反复烧开的水:反复烧开的水含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

  火腿+乳酸饮料: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一起食用易致癌。为了保存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怎样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这里介绍四种方法:

  1、浸泡水洗法:先用水冲洗掉蔬菜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基本上可除去大部分残留农药。

  2、碱水浸泡法:先将蔬菜表面污物冲洗干净,然后浸泡到碱水中(大约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到10克),停留5到15分钟,再用清水反复冲洗。

  3、储存法:蔬菜上的残留农药随时间推移能缓慢地分解,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烂的蔬菜可以先存放一周再食用。

  4、热水法:常用于芹菜、菠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将蔬菜表面污物洗净,然后放入沸水中,2到5分钟后捞出,用清水再洗一两遍即可。

  什么叫蔬菜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

  无公害蔬菜,就是清洁、鲜嫩;有毒、有害的物质含量低于人体安全食用标准的蔬菜,应符合营养学和医学的双重标准。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

  目前常用的农药单剂近百种,蔬菜生产常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就达40多种,无公害蔬菜生产使用农药应严格筛选,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有选择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蔬菜体内农药残留量与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时间的长短关系密切。间隔期短,则农药残留量多,反之则少。因此,生产者定要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生物农药为3—5天,菊酯类农药为5—7天,有机磷农药为7—10天(少数14天以上),杀菌剂除百菌清、多菌灵要求14天以上外,其余均为7—10天。

  细菌性食物中毒定义及如何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量有细菌或细菌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目前我国70—80%的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是:

  1、有明显的季性。一般发在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

  2、发病急病程短。一般进食后24小时内发病,短的数十分钟,长的72小时内,但经治疗2—3后天痊愈。

  3、发病与饮食有关。中毒病人均吃同样的食物,临床症状基本相似。

  4、无传染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为:

  1、食品变质,或被细菌污染发生腐烂变质,但往往是轻度变质,不易发现或被认为问题不大,结果进食后引起中毒。

  2、食品切块太大,烧煮时间太短使食品未烧熟煮透。

  3、食品加工时生熟不分,包括刀、菜板、容器生熟不分,使熟食品受到污染。

  4、食品保存不当,被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叮爬,有的食品未及时放冰箱冷藏,导致在常温下放置过长。

  5、食品加工者带有病菌或在操作时不注意个人卫生而使食品受到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为:

  1、不购买、不加工变质的食品。

  2、新鲜食品要及时加工,烹调前清洗干净,烹调时烧熟煮透,烹调好的食品不要在外存放太久,最好现烧现吃。另外,外购食品或隔夜食品要回烧后食用,对暂时不用或用不完的新鲜食品,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

  3、防止食品污染。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生熟分开,刀、菜板、容器、用具要分开,用后要清洗干净,用前要进行消毒。此外生熟食品应分别存放。

  4、食品加工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食品安全制作五大“黄金守则”:

  1 保持清洁 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准备和加工食品期间经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设备和餐饮具;避免虫、鼠及其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 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蛋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生和熟食品的餐饮具、工具、用具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 彻底做熟 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得到85度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要保存在冰箱里,也不能够长时间存放;熟食和凉菜做好后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5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食品用水要安全;选择卫生安全的餐饮具;选择卫生安全的纸巾;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生吃要消毒;螃蟹、甲鱼、黄鳝要吃鲜活的。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特点:

  (1)毒的潜伏期较短。集体暴发性食物中毒时,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同时发表或相继发病,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

  (2)病人有大致相同的中毒表现。

  (3)发病和吃某种中毒食品有关。凡进食这种中毒食品的人大都发病,没有进食这种中毒食品的人不发病。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保持清洁

  生熟分开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保持清洁

  勤洗手

  加工、制备食物之前,制备食物过程中,处理生的肉、禽、海产品、蛋和菜之后,如厕之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以及处理熟食之前和吃饭前,都要洗手。洗手时要使用流动安全的水,然后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手。

  餐具和厨具要清洁

  清洗餐具和厨具时,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

  厨房环境要清洁

  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内外要清洁;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并经常更换。

  生熟分开

  生熟食物要分开

  生的肉、禽、蛋、海产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鲜袋、纸袋或适宜的容器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底层;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罐头、饮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的上层;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

  生熟食物要分开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烹调要煮熟、烧透

  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因此,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尤其是烤肉、肉馅、大块的肉和整只鸡等。如果用小火,由于温度低,就必须延长时间,即“小火慢炖”。

  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

  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热;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彻底加热,蒸、煮、热透。重复加热剩菜剩饭,最好不要超过一次。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安全的温度是指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在5℃以下,60℃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可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长。即5℃-60℃,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险温度。

  室温不安全

  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室温放置时间越长,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风险就越大。从安全角度考虑,食物出锅后应立即食用。

  食物冷却后再放冰箱存放

  如果把温热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导致冰箱超负荷运转,食物中心温度无法快速下降,致病菌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达到足够引起中毒的数量。因此,要待食物冷却至室温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

  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

  畜肉、禽肉、海产品等,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分别包装。每次加工前取用小包食物,避免反复冻融而加速腐败变质,或造成营养素的破坏和丢失。

  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冻室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预包装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最好也不要超过3个月。先买的先吃,时间过长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降低风险。

  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

  不用未经处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加工食物,避免因环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泻等。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五大要点”覆盖了从人到物的食物加工关键环节,精炼地总结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有效经验,适用于食品加工、餐饮单位,特别是家庭厨房。愿大家都从我做起,讲究卫生、养好习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的主要知识点】相关文章:

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培训07-18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培训总结06-25

餐饮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试题10-04

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资料07-27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最新)10-19

餐饮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09-09

餐饮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11-10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试卷10-10

餐饮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