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劳动关系是很多的企业员工都会关注的知识,然而大多数的人都不清楚劳动关系的一些内容。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关系的内容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工作事件、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纪律及奖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方面形成的关系。
2、此外,与劳动关系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劳动争议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关系。
3、工会与用人单位、职工之间因履行工会的职责和职权,代表和维持职工合法权益而发生的关系等等。
正确处理企业劳动关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2、协商为主的解决原则。
3、以法律为准则。
4、劳动争议预防为主。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内部劳资关系:
1、立法。
2、发挥工会及党组织的作用。
3、培训主管人员。
4、提高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5、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劳动关系的分类
1、按实现劳动过程的方式来划分,劳动关系分为两类:
1)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由用人单位直接组织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形式,当前这一类劳动关系居绝大多数。
2)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通过劳务输出或借调等方式由劳动者为其他单位服务实现劳动过程的形式,这一类劳动关系目前居少数,但今后会逐年增多。
2、按劳动关系的具体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常规形式:
1)即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关系。
2)停薪留职形式。
3)放长假的形式。
4)待岗形式,下岗形式。
5)提前退养形式,应征入伍形式等等。
3、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类,可分为:
1)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2)集体企业劳动关系。
3)三资企业劳动关系。
4)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等等。
4、按劳动关系规范程度划分,可分为:
1)规范的劳动关系,即依法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
2)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未订立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事实上以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的情况。
3)非法劳动关系,如:招用童工和无合法证件人员;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等情形。等等。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主体、建立和运行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用人单位。
劳动者的资格,是指劳动者在法定的年龄内、具备所从事劳动的身体健康条件、具备符合劳动要求的文化和技能水平、具备支配自己劳动能力的自由。
用人单位的.资格,是指用人单位依法成立、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用人的权利和履行用人的义务。
劳动关系的运行是指劳动关系形成和存续的动态过程。
三、劳动关系双方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用人单位的权利包括:劳动用工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工资奖金分配权。
【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相关文章:
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01-05
事实劳动关系是什么06-27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1-18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是什么12-27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方法是什么12-27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是什么01-05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是什么06-28
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形是什么01-12
属于劳动关系的情况是什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