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 百文网手机站

绩效考核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时间:2021-12-04 19:39:20 绩效考核 我要投稿

绩效考核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绩效考核历来是一大难题,为什么绩效考核总是到不能达到要求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精心推荐的绩效考核常见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绩效考核常见的问题

  1. 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明确

  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就是要找他们麻烦、扣他们的工资,老板认为考核就是我给你指定目标达不到目标就是我批评你,惩罚你的理由。大家都对绩效考核这个东西有 很深的误解,其实考核本身并不是绩效管理的目的,公司采取考核真正目的是通过考核来找出员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以后的工作 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提高工作质量。

  2.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缺乏沟通

  绩效考核指 标的设定是通过对公司战略指针的从上级到下级层层进行分解得到的,公司的绩效考核由于公司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够,在绩效考核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态度不够 端正,以致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上级领导由于自认为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坐下来和自己的下属进行绩效指标的设定进行沟通,就让下级自己设定自己的考核指 针,更有甚者整个部门考核指标由部门的文员或者专人负责设定员工的考核指标。这样没有沟通、没有真正讨论的的考核指标和标准显然不能真实的反应考核者和被 考核者要表达的意思和考核的真实目的,更不能体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以致达不到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

  3.绩效考核方法选择不当

  绩效考核方法有很多,如员工比较评价法、行为对照表法、关键事件法、等级鉴定法、目标管理评价法、行为锚定评价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千秋,有的方法适用 于将业绩考核结果用于职工奖金的分配,但可能难以指导被考核者识别能力上的欠缺,而有的方法可能非常适合利用业绩考核结果来指导企业制定培训计划,但却不 适合于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

  4.绩效考核过程形式化

  在制定考核的指标的时候,过多的定性指标导致评分主观性增强,就是说所谓“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现象依旧存在。

  5.绩效考核结果无反馈

  绩效考核周期结束之后,被考评者却不知道自己的得分,因为考评者不愿意让被考评者看到自己对对方的评分, 这使得考核行为成为一种暗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 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引起巨大争议。

  6.绩效考核资源的浪费

  很多hr或者企业都没认识到绩效考核的 作用有哪些,可能只是单纯的把这作为绩效工资的计算依据,但是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中,通过对各种资料、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评价,会产生各种中间 考核资源和最终考核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本可以充分运用到人事决策、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薪酬管理以及性格研究等多项工作中去。

  减少绩效考核偏差的对策

  1、制定客观、明确的考核标准

  考核内容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应由专业人员及业务人员结合不同企业、不同部门及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共同研究、制定。在绩效考核中,要尽量采用客观性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考核标准。以职务说明书或职务分析为依据制定考核项目和标准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考核标准要明确,即含义清楚、不能随意解释,考核者对同一类被考核者使用的考核方法一致。绩效考核的客观性首先是指考核的指标应尽量以可量化的、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指标为主。同时,考评的指标应尽量简洁,过多的指标极易导致考核组织者工作量的增加,并且难以区分各考核指标之间的权重对比;其次是确定考核的内容指标时,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特点,建立针对性的、切实符合企业自身管理要求的指标体系;第三,在考核工作中,每一项考核的结果都必须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如列举员工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和解释评分的理由。这可以避免凭主观印象考核和由晕轮效应、成见效应等所产生的问题。

  2、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选择考核方法的原则是,根据考核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该方法在该次考核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公平地区分工作表现不同的员工。可选择的方法包括:序列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标尺法、要素评定法、工作记录法、关键业绩指标法、行为锚定法、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等。每一种考核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例如,标尺法可以量化考核结果,但考核标准可能不够清楚,容易发生晕轮效应、宽松或严格倾向和居中趋势等问题;序列法和强制分配法可避免上述问题,但在所有员工事实上都较为优秀的时候非要人为区分又会造成新的不公正;关键事件法有助于帮助评价者确认什么绩效有效,什么绩效无效,但无法对员工之间的相对绩效进行比较。

  3、选适合的考核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

  如果人力资源部门既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与策划,同时又承担具体的实施操作职责,这势必影响考核工作的效率与效果。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部门之一,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应定位于对考核工作的组织及策划,即负责制定考评目标、规范考核的主体内容、指导各具体考核工作单位的考评实施与结果运用。绩效考核工作应当由能够直接观察到员工工作的主管承担,甚至由最了解员工工作表现的人承担。一般情况下,绩效考核的主要责任人是员工的直线经理。这是因为直接经理在观察员工的工作绩效方面处在最有利的位臵,而且这也是他应该承担的管理责任。但是,直线经理不可能对下属的所有工作全部了解,他在考核下属时可能会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这种情况在短阵式组织中更加突出。因此,考核者还应当包括考核对象的同事、下属及其本人。

  对考核者进行培训,是提高考核科学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考核者进行避免晕轮效应、宽严倾向和集中倾向等培训,有助于减少上述考核误差问题。进行考核培训,首先要让考核评价者认识到,绩效考核是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组成部分,要确保考核对象了解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进而要让考核者正确理解考核项目的意义和评价标准,掌握常用的考核方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通过培训,还要让考核者了解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4、公开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必须公开公示,这不仅仅是考核工作民主化的反映,也是组织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考核评价做出以后,要及时进行考核面谈,由上级对下级逐一进行,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使员工了解自己的业绩状况和考核结果,也使管理者了解下级工作中的问题及意见,创造一个公开、通畅的双向沟通环境,使考评者与被评对象能就考核结果及其原因、成绩与问题及改进的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员工未来事业发展计划。这样,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推动员工素质的提高,实现组织发展目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保密,则只会起到导致员工不信任与不合作的后果。

  5、设臵考核申诉程序

  考核申诉产生的原因,一是被考核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或者认为考核者在评价标准的掌握上不公正;二是员工认为对考核标准的运用不当、有失公平。因此,要设立一定的程序,以从制度上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合理化,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应有作用。处理考核申诉,一般是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在处理考核申诉时要注意尊重员工个人,申诉处理机构应该认真分析员工所提出的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如果是员工的问题,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考核标准为准绳,对员工进行说服和帮助;如果是组织方面的问题,则必须对员工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改正。其次,要把处理考核申诉过程作为互动互进的过程,当员工提出考核申诉时,组织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员工提高绩效的机会,而不要简单地认为员工申诉“是员工有问题”。第三,处理考核申诉,应当把令申诉者信服的处理结果告诉员工。如果所申诉的问题属于考核体系的问题,应当完善考核体系;如果是考核者的问题,应当将有关问题反馈给考核者,以使其改进;如果确实是员工个人的问题,就应该拿出使员工信服的证据和做出合理的处理结果。

  任何单位的绩效考核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没有最好的绩效考核方法,只有最适合企业自身的方法。简单实用或复杂科学,严厉或宽松,非正式的考核方式或系统性的考核方式,不同规模、不同文化、不同阶段的单位要选用不同的方式。

  绩效考核方法

  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评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部分,把每个部分的要求写下来,再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情况分等级评分,就跟现在一些学校的改革一样,不写成绩了,直接分A B C D 四个等级,每个科目的成绩都不一样。

  目标考评法 。大致就是跟你协商,给你定个目标,根据你的完成情况考评。目标考评法适合于企业中试行目标管理的项目。当然了,两方必须协商一致。

  序列比较法 。这是对相同职务员工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评之前,首先要确定考评的模块,但是不规定你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只是在最后把所有的人放在确定考评的模块进行比较。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评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评成绩越好。

  相对比较法 与序列比较法差不多,它也是对相同职务员工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但是它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


【绩效考核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相关文章:

论述企业绩效考核的常见问题03-08

Java编程中最容易忽略的问题09-11

linux常见问题07-19

常见的Java问题与解析10-23

常见的Java问题与解答11-08

新手开车常见的问题07-12

英语单词中最常见的前缀后缀03-31

绩效考核的常见错误有哪些08-10

自考常见问题汇总11-10

考驾照的常见问题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