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医学上又称为心理应激。根据应激的系统模型,其可以被定义为: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欢迎阅览。
大学生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1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这句话虽然没有特别华丽的字眼,可是却是实实在在的扎心。在武汉大学的门口有着这样一对面色彷徨的夫妻,他们没有听起来很动听的普通话,只是比较生涩拗口的贵州话,表达的意思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表达,这位穿着淡薄的妇女只是一直痛哭流涕,他们手里举着一张男孩子的照片,嘴里面一直重复着“这是我的儿子吴胜,小姑娘,小伙子,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帮我找找”。
这对可怜的父母是来找2月17日离校失联的年仅19岁的儿子吴胜,吴胜是武大学生中大二的学生,从2月11日下午他从贵州六盘水老家回到了武汉,期间他还和父母报了平安,可是在开学前的学校辅导员的一通电话,父母才惊讶的发现儿子这时候已经失联了,任何的联系方式都不能在接通在外的吴胜了。
在得知吴胜失联以后,社会多方面的人士都进行了寻找帮助,可是不幸的是,在距离吴胜失联的一个多月之后,警方在长江边发现了一具尸体,后来经过和吴胜父亲的DNA比对,检验的结果显示这具尸体正是失联的吴胜,当听到这一噩耗的时候,吴胜的妈妈多次精神奔溃,不接受这个可怜的事实。
据了解正在上大二的吴胜,一直是家里父母的骄傲,他学习刻苦,为人和善。在返校的时候吴胜还一直和父母说要勤工俭学的帮助家里减轻生活负担,可是这次的谈话成为了父母心里永远的痛,他们那个懂事的孩子再也不能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眼前了。这种中年丧子的痛苦对于吴胜的父母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
后来父母曾对警方说吴胜在离家前曾经说自己挂了3课,这也许是他失联的一个原因吧,可是在他被打捞出来的几天后学校公布的成绩显示他的每科成绩都不低于60分,大学生是很令人羡慕的,因为他们可以不断的接受各种有营养的知识,在不断的完善充实自己之后,走向社会就可以成为社会最主要的中流砥柱,可是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大学生不仅面对每次考试测试的成绩学分的压力,还会面对来自老师和同学以及家庭的人际压力,情感方面的压力,还有很重要的生活压力,这些压力有时候会使得大学生不断的在逆境中坚强成长,可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就无异于生活的炸弹,只等一个恰当的时候就会将自己的所以炸的一团糟。
那么面对这些心理压力大学生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有正确的生活目标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旦有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地需求家里父母和朋友老师亲戚的帮助,然后正确的去发泄排解这方面的心理压力。千万记得要正确的去面对,不能转牛角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堆积在心里。
大学生是社会最主要的组成团体,学校要定期的组织相关的心理方面的学科或者宣传,家里的父母也要摆正正确的态度与正在上大学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要采取正确的积极的态度,不能一味的打击和放手,造成孩子的悲观情绪的产生,同时大学生也要摆正自己的生活学习态度,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2
一、正确认识自己,保持良好情绪
1、不要与任何人比较,首先自己跟自己比,关键在于自己是不是得到进步。每一次考试失利之后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郁闷、烦躁。这种状态至少损失一周的安静复习时间,对复习讲无疑是雪上加霜。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进步的机会,发现问题,改善复习策略,提高成绩才是根本。
2,理智地面对自己的实际水平,订立科学的目标。目标的订立不仅使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更要起到帮助我们坚强信心的作用。建立自信心:就是说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考生在受到挫折后可以通过自我鼓励、自我鞭策的方式来使自己重新鼓起勇气,这其实也是建立信心的一种。
二、做好两个准备,迎接挑战
1、知识准备。
最后阶段的学习应以系统地记忆知识,熟悉知识为主要安排。中考与知识,也考能力,它们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临考前,同学们要从浩繁的复习资料中超脱出来,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千万不能坠入题海之中,被难题搅得心神不安,影响自己思维的正常进行。这一阶段还要重视每一科的复习。有的同学为了提高总分,把优势科目停下来,抽出时间突击劣势科日,结果造成优势科目的分数大幅度下降,劣势科目的分数又没有明显提高,考前随意放弃某科的复习是极不明智的。
2、身体准备。
要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使其与中考、中考相适应。有的同学晚上开夜车,白天的安排是不相适应的。有的同学想到每试前一定要休息好,因而,早上9点钟才起床,中午午睡到3点才起床,这样过分地松弛与中考、中考也不相适应。要坚持正常的体育锻炼,要注意加强营养,不要吃生冷、不卫生、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学生遇到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案例一:现在正是突击复习的时候,可是有些同学越想学却越是看不进书,即出现“滞学”的状态。
有两种原因可以导致这种“滞学”状况。一是过度复习致使大脑过度疲劳,无法吸收新信息。第二个原因是眼睛盯着书本,心中想着结局。对中考结果的过度担心使盯着书本的眼睛无法投入地读进去,不过是“盯着”而已。
对策1:科学用脑注重效率,睡眠充足劳逸结合。考生在复习时要集中精力,注重效率,讲究方法,在大脑疲劳时要及时休息、及时调整,每次学习不超过5 0分钟,必保持休息l 0分钟,最好采取户外体育活动的方式进行“积极休息”。
对策2:假设自己落榜无疑,权当考试的目的只是量一量自己与金榜之间的距离。对结果不过分牵挂了,被这种牵挂所分流的精力就会转化为你的学习效率。
对策3:饮食清淡营养丰富。考前身体消耗比较大,合理的饮食可以及时补充考生的体能消耗,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但饮食要清淡、鲜美,选用富含维生素和热量的食物。绝对不要饮含有添加合成色素的饮料,因为合成色素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喝纯净水最安全。情绪容易焦虑的考生忌饮咖啡、浓茶、可乐等易引起精神兴奋的饮品。
案例二:本来身体啥毛病没有,可是一旦考试就头疼肚子疼啥毛病都来。
对策:身体不适有时是心理焦虑的躯体反应。如果医生证明你所担心的病纯属子虚乌有,那就要防止让躯体不适成为临阵脱逃的“退堂鼓”。由心理应激所导致的躯体疾病可以随着注意力向考试内容的集中而逐渐缓解。也就是说考试的时候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不适上,因为这种不适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别理它,把注意力集中到考试的内容上来,慢慢就能缓解这种不适。
案例三:充足的睡眠是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的重要保证,可是有些时候越想睡却越睡不着。
对策1:失眠有时是心身疾病的危机,但在更多情况下却与两种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生活程序紊乱,饮食、睡眠与娱乐活动完全跟着感觉走。因此,要让生活节奏接近日常水平,到点就睡——不论想不想睡;到点就起——不论想不想起;到点就学——不论爱不爱学。有规律的生活会使你安然入睡。
对策2:引起失眠的第二因素是对失眠太担心,偶尔失眠就引起异常关心,异常关心与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到了睡眠时间就立即躺下。能睡就睡,睡不着觉就在卧床状态下闭目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但是在心理上要做好“彻夜不眠”的精神准备。事实上,失眠往往是怕失眠的产物,而主动期待“彻夜不眠”却可能成为安眠良药。
对策3:哈欠法。不断地打哈欠,一次打哈欠的时间大约为6秒
案例四:一学就会、一考就蒙。这叫“怯场”。
对策1:如果是以往考试失利造成的“心有余悸”,那就把这次考试的结局预计得更惨一点。当你把最差的结局接受下来时,紧张往往有趋于松缓。
对策2:如果进入考场后心慌手抖以至无法答题,那就要学会瞬间放松术。具体做法是:仔细体验心理焦虑时身体哪些部位的肌肉变得紧张。再把紧张的肌肉逐渐绷紧,坚持数秒后自动放松。然后双目微闭,缓慢进行深呼吸,重复几次,使心情平静下来。如果平时经常练,那么在考场上只要几个简易的动作就可以使你过度的紧张缓缓释放。
对策3:把考试焦虑“合理化”,即承认重大考试引起焦虑是必然的,带着焦虑一样会赢得考试。
对策4:把考试焦虑“普遍化”。如果你认为焦虑之感是你的“专利”,那么这个“专利”就会把焦虑“加工”成恐惧。如果你确信千万名考生都像自己这么紧张,你会获得一种意外的“天塌大家顶”效应——既然如此,反而放松。
对策5: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约几名与你心态类同的学生,天天
模拟中考情境。这种模拟次数多了会使你对考试气氛产生一种“习以为常”心态,真的面临考场也就不会被紧张吓得太紧张。
案例五:考砸了怎么办?
对策:适当调低对考试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值和过低的自信相互作用,才产生重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对考试的过度焦虑。中考跟平时大小的考试并没什么两样,反倒较为科学、客观和公正。一般来说,只要准备充分,考出好成绩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没有必要将其神圣化而整日忧心忡忡。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这次考试吗?中考万一落榜就永远失去求学的机会了吗? 就算真的名落孙山并且不再中考,我就不会有所作为了吗? 要确立这样的思想:“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由我定”、“我已尽了力,考不上也问心无愧”、“考上最好、考不上仍有出路”,通过这样的理性思索与回答会使你思路变宽,紧张变缓,心态变得轻松自然。
案例六:情绪波动、自信不足怎么办?
对策1:通过积极的自我想象,体验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唤起自己的良好情绪,同时要学会放松,在出现紧张情绪时,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持续做3—5分钟的练习,也能缓解紧张情绪。
对策2:将你对考试的担心焦虑的感受说出来,让他人与你共同分担,一个忠实的听众能帮助你减轻因紧张带来的压抑感。此外,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千万不可郁积在心,使压抑情绪潜滋暗长,最终忧虑成疾
对策3:一分钟自我暗示。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考生可要求是:语言简短、具体、直接、肯定。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我现在的情绪很好,今天我学了很多东西,真令人高兴”、“我这门学科学得很好”、“刚才我学习状态真好,我要继续下去”等等。
对策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境。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案例七:某些班级的同学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一到考试就喊压力大,表现得格外紧张,导致集体焦虑怎么办?
对策1:平时多努力,考试自轻松。学习这东西主要靠积累,只要你平时脚踏实地,学习认真按照计划进行,考好每一次小考,大考自然没问题。否则临近大考了才想着“抱佛脚”就会导致一来心慌,二来收效不大,说不定还会表现失常。
对策2:不要过度渲染紧张氛围。你只要感觉到大多数同学都是紧张的就行了,说一两句紧张可以释放你的情绪,但说多了就会形成一种浓烈的紧张氛围,而情绪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感染力,就好像我们看喜剧会笑,看悲剧会哭一样,人的情绪是很容易受别人感染的,所以紧张说多了,会使原先不紧张的同学也紧张起来,同时自己变得更加紧张,不如把说紧张的时间用来学习,争取多考一两分还来得实在。
四、临考前及考试中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
1、考试进考场前,不要总想着自己还有哪些题不太明白,也不要自己独自地呆在一边。这时可以高强度地运动一两分钟,可以和同学们大声说笑,把注意力从对考场的注意转移到嬉闹中来,嬉闹令人愉快,紧张自然被减轻了。
2、在考场中,深呼吸是缓解紧张的好办法,因为深呼吸可以给大脑充氧,可以减慢心脏的跳动速度,可以使注意离从紧张源转到身体的感觉上来,直到呼吸平稳为止。在考场上不要舍不得时间来调节紧张的状态,因为如果不排除不良的情绪,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可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不仅如此,没有经过良好调节的大脑,会使学习的效率和答题的正确率降低。心理学研究指出,当遇到心理紧张时,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或采用呼吸守点的方法。即双眼只看一个固定目标,做深而且均匀的呼吸,可以调整心率,从而使自己平静下来。进考场后,如果紧张可以尝试此法。考前也可用此法,考前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站立,眼微闭,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时默念“1-2-3”,心想:放松、放松。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宁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
3、“四先四后,一快一慢”: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先做熟悉题,后做陌生题;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先做同类型题,后做不同类型题。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4、重视第一选择。一般来说选择的第一个答案准确率较高。因为这时的思路最清晰,所受的干扰最少。一旦产生怀疑,必然会受干扰项的影响,使选择变得越来越难。
5、认清题型,对症下药,不留遗憾。弄清题目的要求(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作到不留空白试卷;保持卷面整洁;珍惜考试的分分秒秒,养成良好的检查试卷的习惯。(坚决杜绝考场睡觉和提前离开考场现象)
五、收获
正确对待分数、正确对待人生。我觉得这是每个学生都是应当记住的两句话。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它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一种求生的本领和技能,而不是仅有的薄薄的几张成绩单。考试只是学习过程中一种检测,我们只要平时付诸努力了,考好则喜,考不好平时的成绩也不能抹杀。
对于考试,只要大家做到“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相信一定能够考好。
大学生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3
高三学生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1、充足的睡眠
高三学生想要减压,首先就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很多高三学生越是临近高考就越是会熬夜学习,就是想学习更多的知识点。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高三学生缺少睡眠,大脑就会疲惫,同时也会降低思维的灵活度。反而会感到压力巨大。
2、适当的运动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拼的不仅是智慧,还有健康。不管平时的学习有多忙,高三学生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运动一下。适当的运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高三学生可以把运动当做减压的一个途径,有什么压力或是不满都可以通过运动发泄出去。
3、找人倾诉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面对高考有压力是正常的。高三学生可以去找老师、父母、或是要好的同学谈心。把自己的想法和压力都说出来,这样不能能够减压,还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
4、看轻成绩
在临近高考的这个特殊的阶段中,很多高三学生的压力都来源于自身。很多高三学生都觉得自己的身上背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就会在平时给自己很多压力。高三学生需要看淡成绩,重要的是自己努力的过程。
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
1、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来
对于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来,在诉说的过程中达到放松。而考生自己也需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不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信心。克服考试焦虑的情绪,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达到自己所向往的目标。
2、要学会接受紧张情绪,但不要过分关注。
要知道其实一部分紧张是我们的“朋友”,它是帮助我们全神贯注的“助推器”,所以当紧张情绪来临时不要尝试去完全摆脱。可以尝试开展积极自我对话,告诉自己这次考试只是一场考试而已,尽量避免夸大不合理的想法。
3、学习一些放松技巧
如练习腹部深呼吸,想象或回忆你曾经去过的美好地方等。把每天的习题练习想象成考试,然后放松自己的情绪与身体,以练习克服考试紧张。如果考生在做了以上自我调节仍然无效时,需及时去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的帮助。
大学生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4
一、高三学生在冲刺阶段压力过大的原因
原因之一:学生自己的过高期望
一些本已竭尽全力才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快速进步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害怕失败;同时,对生活中的坎坷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当学习稍有退步或生活中稍有挫折就感到力不从心、迷失自我。
原因之二:家长的过高期望
有的父母总是喜欢以言语相逼:“考不上,就别进这个家。”有的父母以过分的关心施压,为了孩子能金榜题名,陪孩子挑灯苦读,送上牛奶、荷包蛋,跑前跑后,关心备至。 当学生看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原本不轻松的心里又要载上一份沉甸甸的亲情,即“温柔”的压力。
原因之三:学校考试的排名
通过考试成绩的排队,可以了解彼此间的差距。同时,排名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成绩较好的学生害怕自己稍不注意,其他的同学会超过自己;成绩较差及考试失利的学生则无异于雪上加霜。
原因之四:难完成
许多学生到了高三,特别是在冲刺阶段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有的同学甚至细到每天的所有课外时间(除睡眠外),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科有不确定的作业量,还有一些学科临时要占用课外时间进行测验,这样往往会导致计划严密的同学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当自己的成绩一时不能如愿时,就会感到焦虑、心烦等。
原因之五:同学关系的疏远
高三阶段由于学习时间长、压力大,集体活动很少开展,有时自己遇到困难,很想向同学请教,但看到同学忙碌的身影又不忍心打扰。同学之间不再象过去那样随和、融洽,取而代之的是漠不关心。加上经常排名次等外在不良刺激,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不少学生感到人际关系冷漠。这种阴暗的心理让他们很自责:“我怎么变得这么坏,自己没学好,还巴不得别人也学不好。”
二、指导策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挖掘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但压力太大,使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同样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你不妨试试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之一:欲胜人,先胜己
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
(1)要正确看待自己。要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因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
(2)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
(3)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应赶快找原因,改变方法,调整期望值。
(4)鼓励学生写日记。
写日记,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倾诉的方式,也更可以看到自己有哪些成功或不如意的地方,提醒自己要正确对待;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己经常担心的弱势,写出针锋相对的“自信训练词”,如:“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评测,远远不能反映我的全部价值”等。
策略之二:学生之间相互鼓励
处在高考期间的学生最需要交流,也最需要宣泄。同龄人在一起时,哪怕是发发牢骚,也会在心理上获得一个缓冲的'机会。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对考试也是有好处的。人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断地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句关心、鼓励的话,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因此,在每次模拟考试之后,可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人必须为组内其他成员写一段鼓励的话语。
策略之三:师生之间结对交流
在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信任和崇拜的。如果发动这些老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效果将非常理想。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采取高三师生结对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与自己信任的老师结对,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在老师的指引下,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消除不良心理,调整复习备考状态,让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之中。
策略之四:老师、家长、学生“唱同一首歌”
心理学上讲的“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学生还明显,他们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而解决“不安”的办法首先是家长充分相信孩子、接纳孩子;其次是家长要接受现实,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更不能认为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即使考不上大学,自己所学知识将来肯定会有用武之地。同时,学科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与家长一起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和掌握一些辅导的技巧。家长、学生和教师只有对高考有个共同的正确认识,才能使学生少一些心理负担,多几分轻松和自信。
策略之五:不以模拟战绩论英雄
模拟考试成绩虽然对考生预测高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此论英雄,更不能因此断定高考的成败。如果仅仅把目光放在模拟考试成绩上,对即将到来的正式高考就很不利。 况且考试分数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命题动机、内容侧重方面、试题总量和难度、教师的教学及自己的复习程度等。另外,模拟分数高也不能盲目乐观,过去我们总把失败当“瘟疫”,其实,成功时受到的压力有时并不比失败轻多少。所以,最好是把考试作为仅是一次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而不是一考定“终生”。
策略之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诞生优秀的个体。所以,即使学习再紧张,自己心目中还是要有集体、朋友和同学的关系,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去。在紧张的备考时,你可以将内心的狐疑、不满向朋友倾诉,听听朋友的意见。不要由于别人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应该拿出豁达的气量,主动表示友好。同时,要学会自我批评,不要把责任全往别人身上推。换一副“眼镜”看世界,我们就会少些忧愁与烦恼,多些开心与快乐!总之,无论在考前和考中,考生都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心情自然稳定。
在高三学生的复习备考中,压力大的呼声不绝于耳,再加上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和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实际上解决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教师,特别是学生自己的协作和完善。 祝每位高中学子考出好成绩,
大学生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5
1.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的幸福生活。面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显得日益重要。而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也就随之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虽然心理学家们也从未放弃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虽然对积极心理学也产生了影响,但很可惜的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使积极心理学始终处于消极心理学的阴影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积极心理学开始重新回到心理学家和公众的眼前。
2.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1]它是对病态心理学的"扬弃"与价值转向,它更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指出心理学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问题消除并不等于获得健康,人不是为了没有问题而存在,人是为了生活幸福而活着。因此它主张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与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的积极体验的研究;二是个人层次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2]
3.我国大学生在就业上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主客上来分析。客观上主要体现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有脱节,学科知识的滞后性,毕业生人数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性,这些都造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从而造成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而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期望值过高,即大学生自己的高期望与社会的低接纳之间出现不一致,导致他们的心理上严重失衡,从而产生了压力;二、是功利化倾向,过于强调工作给予自己的回报;很多毕业生对于工作的要求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上,而更多的是要求当前的工资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三、社会实践能力弱,现在很多单位的负责人都反应现在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践能力太差,就容易让大学生到单位后无所适从,不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也容易导致他们心理上产生压力。
4.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很多现象,来解释一些问题,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
4.1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具备了走入工作岗位的能力。可能有些人会说"学校所学的知识根本与社会不能接轨,没必要那么认真"。其实不然。首先,一个人不管他所掌握的知识还是技能是否是很尖端,但至少这些知识会让他信心十足,他会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能力,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所长的人;其次,所有的知识都是一脉相承的,任何一门知识或是学问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就拿学心理学的学生为例,毕业后他可能做的是销售的工作,按大家的理解这是与他的专业也是相去甚远的,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经验的人说,做销售你要学会察言观色,要抓住对方的心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的,他以前所学的心理学的知识就能对他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最后,我们可以说在所有的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中,没有一个是永久不衰的,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有不同的要求的产生,所以我们要坚定一种信念:那就是我所学的专业就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把它钻透。
4.2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普遍反应现在的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太差,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但却不能用于实际,不能用这些知识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能在就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要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能力,那就是实践能力。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处理事情的应对能力,以及与同事伙伴的团结协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同时参加社会实践也可以锻炼一个人勇气与胆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其实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点。现在也有一些大学生,面对自己心仪的工作单位没有勇气去敲门,那这样就只会与机会擦肩而过,空留遗憾了;有些同学是好不容易进去了,却始终不知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出创新点。
4.3提高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哪跌倒再从哪爬起来,但实际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寥寥无几。现实的情况是,一次的挫折就有可能让一个大学生从此消沉,这也可能是与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关,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这些学生在家都是家里的中心,从来也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再加上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自负,因此一次的挫折就可能打跨他们。因此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正确看待每一次的挫折,一次挫折一个经验,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挫折就不算什么了,而且还会让他们在经历了挫折之后变得成熟稳重,懂得思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挫折是一笔财富,只是需要我们用心体会,认真对待,变压力为动力,那么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用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想信自己的能力,那么你就一定能收获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况志华,任峻.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02)
[2]张惠霞.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向的启示.科教文汇.2008(01)
【大学生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相关文章: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06-16
大学生如何缓解心理压力06-08
男性如何缓解心理压力07-07
如何缓解女人的心理压力06-18
女性如何缓解心理压力06-15
如何有效缓解心理压力06-07
学习如何缓解心理压力06-04
孕妇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