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现状-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提升的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 水平提升 对策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加强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化解或缓解就业压力。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多元化、人本化、专家化建设是高校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有效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推进.20XX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l0万人.人才培养规格和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日益严峻的金融危机使这种矛盾更加恶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对高校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当前,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普遍比较重视,但部分高校也存在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培训等方面投入不足的情况:就业指导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性思想、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1.个别领导对就业指导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当前各高校都将就业工作做为“一把手”工程,由校长亲自抓,二级学院也是由院长领衔负责就业工作。但这种重视更囿于制度安排的无奈,其实,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网络形同虚设,只是应对上级检查.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支持等方面也不能满足要求。另外,高校的个别领导还存在就业指导工作只是相关负责学生工作书记及就业指导员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的想法。总之,大多数学校没有形成全员促就业的工作合力。
2.就业指导工作功利性严重
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准确,在指导对象上,认为就业指导就是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在指导时间上,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集中在临近毕业的半年甚至几个月内完成;在指导内容方面,只注重服务型指导,忽视教育型指导;在指导形式上,由于师资的欠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都是以开大会的形式来开展,只是“灌输”。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实用功利性的指导多.教育发展性的指导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更少。
3.就业指导人员专家化不强
大多数高校负责就业的专门机构工作人员偏少.甚至有些就业指导员身兼数职,这使得就业工作陷入具体繁杂的事务之中.很少接受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就业指导工作的专家化和就业工作创新开展便无从谈起。另外,许多学校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更换频繁,而且相对都比较年轻,加之大多数没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导致他们对国家政策不熟悉,对社会需求状况不了解.对学生的指导只能根据个人经验,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简单、针对性差等问题。
4.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不够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影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折射出高校的办学效益。但大多数学校在教育中却往往忽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据我校20XX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不高、核心竞争能力不突出、人文素质不高和就业技能不熟练等问题。"
二、切实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效服务
高校要切实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人本化、专家化建设。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为学生的择业提供帮助,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确保学生充分就业,而且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引导学生兼顾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尽早规划职业生涯,使学生能够充分合理地就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帮助和参与。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继续强化“一把手”工程,而不能作为一种走过场。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相关职能部门或几个人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特别要发动专业教师的力量,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导师”队伍,同时要在人力和财力上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建设
高校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应该从集中于高年级和毕业班学生扩展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拓宽就业指导途径.逐步建立起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模拟招聘会、召开供需见面会等.并通过内部强化.外部“招商”等工作为学生就业进行全程化的指导。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途径的多元化建设
高校应注重就业指导的多元化,坚持“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的理念。重点加强就业指导体系网络建设。高校应通过网络、学生课堂、学生社区及学生社团等就业指导与服务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我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重点加强网络建设,为学生搭建了就业服务卫星专网、北森职业测评网、就业指导网等网络平台,重点投入建设了就业信息查询室。同时,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和“我与就业指导师面对面”等咨询服务活动.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就业指导支撑体系。
4.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人本化建设
高校要贴近学生实际,开展富有实效的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这样学生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加以解决.但更多地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高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力、习惯、择业方式、对所选择工作的适应状况及满意程度,尤其要加强对一些特殊群体(女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的指导。同时,高校要重点抓好毕业生就业技巧指导工作,通过举办一些模拟招聘会,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专家化建设
高校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专业师资队伍。首先要定期组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和政策、业务培训,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强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指导.具有强烈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其次要加强就业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由于我国新的毕业就业机制实施时间不长,相关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我们要善于学习、研究,特别是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先进理论和成果,通过彼此借鉴、学习、交流,不断推进我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高校就业现状-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提升的对策研究】相关文章: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07-04
高校就业指导的要求07-03
高校就业指导推荐06-11
试论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06-09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07-05
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06-10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究06-10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07-02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