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与第二课堂
就业指导与第二课堂。
摘 要:适时、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把全程化、全方位式的高校就业指导理念和思想融入至高校第二课堂,对提高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有着重要帮助意义。
关键词:就业指导;第二课堂;社会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虽经国家、社会、高校等多方共同关注和努力,但其就业率水平不仅没有增长,反而逐年下降,就业质量更是令人担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这一社会现象,宏观上凸显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在理念上的脱节,微观上也反映了高等院校学生培养阶段知识积累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断层以及教学理念的错位。
适时、适地、高效地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较好的综合素质和适合于单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实现大学生本科阶段知识积累与社会职业需求之间的无缝链接。第二课堂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同样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开展形式多样性、组织灵活性、内容丰富性、学生基础性好、覆盖面广等特点。如果能把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全程化、全方位式的理念与思想植入到第二课堂,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理念与第二课堂实施方式途径的完美结合,这将对提高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就业指导工作概述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对学生在求学阶段进行择业心理调适和择业技能培训,使大学生能够以较明确的择业意向和较强的择业能力进行职业选择,进而达到择业成功。
现阶段,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虽然拥有接触就业市场的经历或是指导过学生就业,但是普遍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较少参与该领域的专业培训;就业指导部门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多停留在为毕业班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与毕业手续办理上,择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就业指导课程处于灌输的低水平上,多倾向于理论灌输而忽略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就业指导内容比较单薄,多限于方针政策指导、就业信息发布、择业方法技巧指导等方面,且多采取报告会、讲座等单调形式。
为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富有效率和成效,国家及高校应该从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形式、方法、制度等方面多下功夫。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老师的理论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指导老师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水平;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我国及国际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研究工作;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和开拓新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与途径;建立规范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通过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强有力、高效的促进与拉动合力,提升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水平。
尽管如此,基于我国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学科的.发展规律考虑,要把上述所有的建议与措施落实到位并尽快实现还有诸多困难,还需很长一段时间。当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条件和状况下,尽可能多的开拓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模式与途径,让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性覆盖至每一个高校大学生并使其从中获益。把科学化、全程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理念与思想植入至高校第二课堂中,就是一条值得探索、实践且易于成功的途径。
二、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大学生亲身体验,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活动,是激活知识、锻炼能力、完善能力结构的重要载体,具有开展形式多样性、组织灵活性、内容丰富性、学生基础性好、覆盖面广等特点。它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整合大学生知识、拓展大学生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健全大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第二课堂在缩短大学生成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化,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就业指导与第二课堂结合之现状
(一)第二课堂缺乏就业指导理念与思想,执行力弱
第二课堂跟就业指导工作尽管都隶属高效校团委和学工部的统辖管理,但两者分属两个不同的工作体系,它们之间的交集范围很小,仅限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的开展及创业训练等一些有关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方面的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其主导思想及基础建立在学生的自愿、兴趣与专业知识的实践之上,重在锻炼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较少考虑培养大学生未来择业选择能力及职业需求能力的培养,全程化、科学化-就业指导理念与第二课堂融合不佳。即便是在两者交集较大的活动,比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及创业训练社团活动中,一方面由于高校就业指导老师理论性和专业性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活动及社团日常工作的开展属于松散式管理,团委老师仅仅给予其宏观上的指导,具体操作与实施,更多的则是由社团中的学生干部来负责,学生干部因为年龄和学识上的不足等原因,更难以真正领会和把握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理念,其贯彻和执行效果可想而知,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第二课堂组织管理较为松散,难以形成就业指导系统化
第二课堂的开展途径或者形式,在高校中主要以社团为主。这些社团统归校团委领导和管理。社团的组织基础或者核心凝聚力,主要以个人意愿和兴趣为主,人员流动性强,社团中的同学大都会在大二或者大三退团,因此很难形成就业指导系统性和持久性,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另外,社团的日常管理实行松散式管理,时间较为零散,人员也很难集中,难以形成集中稳定的就业方面的培训体系与机制。
(三)第二课堂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堂中有各种竞赛活动及企业实习等形式,这些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未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真正从事跟自己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不足40%,这个比例还是很低的。这个既定事实,一方面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大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转化为职业技能,为社会贡献财富;另一方面,则使得毕业生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
(四)第二课堂活动经费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受限
第二课堂活动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经费有限,主要来自于学校团委、院系的支持和社团会员的会费,也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赞助,但是社会赞助毕竟是少数,这就造成经费紧张,势必会出现活动开展的规模、影响力、频率大大缩小的情况,尤其是社会实践,一些社团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校企合作等。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有限,进而获得社会职业需求信息有限,大大延缓了大学生本科知识积累与社会职业技能需求相衔接的速度。
四、改进及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在学生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承担起领导、服务和管理的工作职责,在就业指导老师理论和实践培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活动场地及活动经费等给予政策倾斜和制度保证。其次,第二课堂要完善制度建设,要建立起一套统一规范的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制度,就业指导理论培训制度、活动目标的制定,经费管理办法,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的建设等等。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和严格的规范管理下,才能保证就业指导工作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成为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加强就业指导老师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队伍数量不足、稳定性低、专职化程度低的问题,高校可通过社会和高校自身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就业指导老师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强化培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促进就业指导人员向专业化、全员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健全就业指导队伍考核管理体制,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更富有吸引力和成就感,以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踊跃加入,进而使得整个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理论与实践水平有大幅提高,更能高效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三)加强第二课堂的就业指导理念指导,提高大学生未来职业需求能力
第二课堂的真正主体是大学生,活动以校园为中心,以全社会为空间,高校团委老师负责指导和管理,真正实施者为社团及各项活动中的学生干部。真正把第二课堂作为就业指导工作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战场,需要加强第二课堂的就业指导理念指导,具体举措为对校团委老师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同时兼任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团委老师的工作理念和教育思想,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指导和管理第二课堂活动中,影响到活动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学生干部,锻炼大学生未来职业需求能力。
(四)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和创业训练协会的桥头堡功能,扩大其影响力
高校里涉及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训练以及个人职业发展咨询等方面的活动、大赛及社团,他们是就业指导理念与第二课堂密切结合的典范。具有学生基础好、兴趣高、知识储备较好以及接触社会面广、社会信息丰富的特定,是第二课堂中践行就业指导理念最有效率和积极性的活动与社团。加强对这些活动和社团的重视、管理、建设、培育,把它们打造成高校里第二课堂中的“精品”,扩大其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举办工作坊等形式开展团体辅导、个体辅导,以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其中。与此同时,其成功典范对第二课堂的其他活动产生积极辐射影响,利于就业指导理念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社会实战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是第二课堂中又一个高校就业指导理念与活动紧密结合的典型,是连接高校与社会的一条最佳通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可以调整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教育方向、模式与途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进而减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例如,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径,高校可以以订单方式培养形式,实现大学生本科知识积累与企业职业需求能力的无缝链接:一方面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企业提供寒暑假及实习机会,锻炼大学生未来职业需求能力;可以邀请企业职业经理人到校举办职场经验分享沙龙,让在校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职场信息,增强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此外,还可获得更多的企业资金支持,让第二课堂有更充足的活动经费,开展更多地含有就业指导理念和思想的活动,为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2]毋登辉,赵琼.浅谈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J].黑河学刊,2013(1).
[3]马旭.刍议大学生就业指导[J].教育艺术,2012(7).
[4]姜美玲.探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若干途径[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5).
[5]李华,张旭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渠道[J].高等理科教育,2004(3).
[6]王长建,周思柱,等.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
[7]马振远.第二课堂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功能[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2).
【就业指导与第二课堂】相关文章:
就业指导内容05-31
留美就业指导06-04
就业指导范文05-04
就业指导合同01-25
就业指导心得07-05
就业指导的心得06-23
就业指导面试解析04-25
就业指导课感想04-25
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