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1-06-08 11:58:08 政治 我要投稿

高中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很多学生在升到高中后,都反应高中的政治考试难度加大了,不再是简单的背书就能应付的了,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做一些练习试题。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基础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没有哲学,科学和艺术就会失去正确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⑤上帝创造世界  ⑥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

  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⑧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A.①②③⑤ B.④⑤⑥⑦ C.①③⑦⑧ D.②④⑥⑧

  3.下列观点与漫画(右图)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

  立场相同的是( )

  A. 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

  B.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人是不是用大脑思考?”对于这个问题,唯心主

  义者是难以回答的,这说明

  A.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人脑是生成意识的源泉

  B.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C.唯心主义的思想还有待发展

  D.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

  5.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独特“思想实验”,不是在实验室中,而是在抽象思维中进行的,所使用的不是现实的仪器设备,而是严密的逻辑和数学的推导。这种创造性的科学想象获得了成功。这充分说明

  A. 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源泉是意识的能动性

  B.并非科学的抽象思维活动都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

  C.不进行主观想象,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D.意识活动不仅能“复制”客观对象,而且能进行主动创造

  6.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A.真理是相对的,因条件的变化而发展

  B.世界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

  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

  7.“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共同说明了

  A.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B.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人的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D.意识的“饼”、“梅”不能代替物质的“饼”、“梅”

  8. 右图漫画《传声筒》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9.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关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生命在于运动

  10.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 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 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

  11.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下面诗词中与《过沙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

  A.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C.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狄德罗: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这说明了

  ①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②真理是相对的,谬误也是相对的

  ③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3.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①既要看到事物的前进性,更要看到事物的曲折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搞好局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

  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②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问题

  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④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6.“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有了质变,事物就能实现飞跃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的

  ④经历了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必然能战胜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对手,你好》一文中说道: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这个狠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每种生物都有对手,有了对手,保有警惕,便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从哲学上看

  A.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

  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对立的双方相互分离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8.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物价都低于香港,许多香港巿民北上消费。可是,最近中国大陆物价大幅上涨,造成部分生活用品的售价比香港的贵,部分深圳巿民南下购物。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①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能够选择有利的联系

  ②人从本能上是能够遵循价值规律的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与其他事物是本质联系,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④经济行为的改变是受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驱动的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1.西方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初始阶段,都是农业支持工业;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既符合我们国家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国际上通行规律。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普遍的、客观的

  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③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普通性

  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2.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比作“生活的途经”,那么下面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道”和“路”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②“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道”和“路”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④“道”和“路”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3.“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却想飞得更高!”由于处境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第一代农民工把“进城挣票子、回村盖房子娶娘子”作为进城打工的最终目标,学本事、长见识、改变人生命运、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社会地位,开始成为他们中很多人的新观念、新追求。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现代社会条件下,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④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4.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B.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实践

  C.社会实践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

  “扬善惩恶”。从“扬善”的方面看,条例的亮点在于规定助人行为原则上将被免责,并由被救助人承担举证责任;救人受伤享工伤待遇、被起诉可申请法援、市政府派人慰问救助人、鼓励证人挺身而出等多项为好人撑腰的制度设计,都将极大地解决行善的后顾之忧。这些规定,借鉴了国际上像《好撒玛利亚人法》等公民救助行为保护的立法经验,又结合了深圳社会的实际情况,是一部具有特区特色的“好人法”。从“惩恶”的方面看,条例让被救者承担举证责任,歪曲事实真相的被救助人须赔礼道歉,视其情节可予以罚款或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为什么是一部具有特区特色的“好人法”?(8分)

  (2)根据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扬善”和“惩恶”的关系。(8分)

  27. 当前,不少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引起各方关注。为此,某市经贸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企业做到“用工荒”不用“慌”,开出了“三帖药方”:第一帖“药方”是加强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第二帖“药方”是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帖“药方”是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同时创造更加优越的外部环境服务企业。

  运用联系观和发展观有关知识,说明“三帖药方”是怎样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的?(14分)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B D D C A A D A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B D C B D D B D 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8、答: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理论、新闻和文艺作品等必须反映当前社会实际,引领社会,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5分)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只有符合现实经济基础的理论、新闻和文艺作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5分)

  ③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必须坚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所以,新闻工作者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放歌。(5分)

【高中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12-11

高中政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2-11

高中政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12-11

高考语文试题考试题及答案09-07

考试英语阅读试题及答案11-22

团课考试试题及答案03-15

TOEIC语法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11-13

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09-30

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