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百文网手机站

政治高考的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1-12-02 20:20:46 政治 我要投稿

政治高考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准备政治高考,首先要熟悉考试模式、性质、形式、特点及要求,然后再根据考纲,将所学的知识点逐个复习巩固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高考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政治高考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考知识重点

  一、文化传播与交流

  1、为什么

  (1)对文化本身意义:

  A.展示传播本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C.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对经济、政治、民族、综合国力的意义(见一)

  (3)对个人的意义(见一)

  2、怎样做

  (1)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P37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P32

  (3)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54

  (4)反对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P55

  (5)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关于大众传媒

  ①是什么?传媒真正开始向大众传递信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作用P87:(即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

  积极作用: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消极作用:传播落后腐朽文化。

  二、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国家和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③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P53)

  ④文化对人、对社会的作用(见一)

  3、怎么做

  ①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分清精华和糟粕。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政治高考基础知识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政治高考知识归纳

  关于核心的说法:

  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关于特点的说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政治高考的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10-21

高考必备的政治知识点总结12-05

高考政治必备的知识点总结06-13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11-25

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10-13

高考政治知识点01-26

高考政治重要的哲学知识点总结12-05

政治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08-18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