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必背政治知识点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
八年级的政治课本 知识点是零乱的,不利于记忆和掌握,所以课后我们要学会自己整理重要的知识内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 篇1
1、怎样认识从众心理?
①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②一方面从众心理可以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③我们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2、为什么要谦让?
①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谦让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3、谦让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做到谦让?
①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
②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
③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④谦让并非意味着软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
4、分享的意义:什么是分享?
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
5、怎样助人?
①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②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
③注意自身安全;
④注意维护他人自尊。
6、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1)要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2)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表现在: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②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
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 篇2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 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 篇3
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p58--60)
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作用:对个人(P59),对社会(P60)
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相关链接)
“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 ,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6、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这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第二,
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7、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
分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 篇4
5.1我们都是公民
1、公民身份的确认
(1)公民的含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国籍的含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3)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们一出世就具有公民的资格。如果我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答:①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有特定的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个人;
②公民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特征)
;③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4、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答:①要树立国家观念;
②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5、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含义是什么?
答:①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资格、自由和利益。
②公民的义务,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应当承担或不得从事的行为。
③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2、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
基本
权利
公民的平等权利
全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受教育权);妇女儿童权利等。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3、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
基本
义务
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5、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答:维护公民权利主要包括:
①依法享有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的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应当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6、什么是依法行使权利?
答:指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1、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2、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如何体现?
答: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宣布无效。
▲5、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如何对公民权利作有效的保障?)
答:①宪法对公共权力实行严格的规范和限制;
②宪法规定国家和政府负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
;③我国已建立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7、什么是公共权力?宪法对公共权力是怎样规范和限制的?
答: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8、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9、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
答:①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②要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③关心国家管理事务,反映并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10、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
答:公民的监督权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 篇5
1、集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有着共同的目标
(2)在行动上相互支持
(3)心理上相互依存
(4)情感上荣辱与共。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②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①集体的团结能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②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③依靠团结的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5、如何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③我们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6、怎样为集体添光彩?
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①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②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
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利益的最高表现。
7、为什么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
①国家荣誉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体现。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②维护国家的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为满足个人或局部的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8、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原因是什么?
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②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9、青少年为什么要参与社会生活?
①能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②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③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0、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
①参与社会生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
②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就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就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③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11、怎样认识从众心理?
①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②一方面从众心理可以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③我们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12、为什么要谦让?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13、谦让的表现有哪些?
①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
②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
③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不妨主动谦让。
14、分享的意义:
①把自己的欢乐与人分享,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分享,你会得到信任和友情。
②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 篇6
一、知识要点
1、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各种生物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2、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3、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主要特征。
4、人类也生存于自然环境中。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5、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环境中有各种生态系统,并通过食物链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6、土地是万物之母。水、土壤、空气是生命之源。
7、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典型环境灾难。
8、为了子子孙孙都能够生存和发展,我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得留有余地,不能竭泽而渔。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义之一。
二、问题归纳
1、自然环境包括那些因素?人类与大自然是怎样的关系?
因素: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空间环境等。
关系:
①人类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因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②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③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作用):
①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最为宝贵的是:它是大自然造就的基因资源库;
②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表现
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资源在枯竭表现为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被破坏表现为人类在耗费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环境。
4、 物种减少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原因:①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乱捕和环境污染,全世界的物种正在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②因为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就永不再生,而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往往就有10—30种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
后果: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原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后果: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典型环境灾难就是沙尘暴。
6、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原因:人类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后果:淡水资源危机可能使人类以后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
7、 能源匮乏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原因: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过度消耗。
后果: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可持续发展。
8、 水污染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原因: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后果:影响生物生长和人体健康。
9、 土壤污染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原因: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垃圾越来越多。
后果:不仅严重损害农作物的生长,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10、 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原因: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断增加,工厂、居民区和汽车等将越来越多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后果:大气污染不仅会严重影响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也严重损害着人类的健康。
11、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人类唯一的选择是什么?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八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册必背政治知识点03-14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06-12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05-25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07-07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07-19
八年级政治必背知识要点07-20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02-12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06-15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