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归纳
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复习政治确实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因为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必备的知识重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考研政治知识总结
一、认识的发生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 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考研政治知识重点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新青年主编,但是李大钊才是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人)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资产阶级没有与劳动人民相联系,国民党代表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资产阶级就是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1)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没提反官僚资本主义《晋绥干部》)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
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三大”(1923), 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党内合作
4.国民党一大
(1)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2)意义: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国共第一次合作特点:1.党内合作。 2.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考研政治知识要点
1.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2.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3.强调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6.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
7.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8.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9.社会基本矛盾(而非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11.使用价值是永恒的范畴,不是历史范畴。
12.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实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13.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m'=mv。
【考研政治知识要点归纳】相关文章:
考研政治选择题知识要点归纳11-02
河北政治高考知识要点归纳06-14
天津高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06-14
高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总结06-13
中考复习政治知识要点归纳06-13
自贡中考政治知识要点归纳06-13
高考政治考纲知识要点归纳06-13
初中政治背诵知识要点归纳12-04
高考政治必备的知识要点归纳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