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5-09 14:22:23 政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的政治内容是相对比较好学的,只要上课认真听,把该记的知识记熟就可以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1

  (一)有关文化作用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双重性;文化对政治经济、综合国力及对人的影响。

  2.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对世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民族: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传统文化的作用对民族: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4.中华文化的作用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不竭的力量之源。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导向和示范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有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作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国内: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国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要求: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

  (三)有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因、措施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原因:(1)文化多样性。(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需要。(4)防止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2.措施:(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3)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4)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5)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6)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7)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8)防止文化渗透,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有关中华文化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从构成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从内涵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②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构成

  ①从发展过程看: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②从组成看:中华各民族文化或各区域文化的总汇。③从内容看:博大精深。④从性质看:精华和糟粕。

  (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5)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条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6)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8)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9)反对错误倾向。

  (10)当代中华文化的“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中华文化的力量: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

  (五)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2)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3)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4)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6)是中华文化之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命脉。

  (7)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8)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2

  一、“六个决定”

  (1)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2)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

  (3)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5)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6)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决定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七个主体”。

  (1)执政党,领导核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2)依法行使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的主体是全国人大。

  (3)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是政府。

  (4)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体是人民政协。

  (5)作为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法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的主体是人大代表。

  (6)行使公民基本权利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与民主决策,监督权、知情权,表达权等权利的主体是公民。在法律上,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7)行使司法权的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3

  一、民主管理

  意义:①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②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社会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二、民主监督

  1 是什么: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2 为什么(意义): 实行民主监督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 怎么办?

  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公民怎么做:

  ① 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珍惜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② 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支持、监督政府工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4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常考方式】选择题

  2、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其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与世界货币的职能。

  【常考方式】选择题

  3、汇率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本币升值的影响: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③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2)本币贬值的影响: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

  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也有材料题涉及,结合解析型主观题进行考查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常考方式】选择题

  5、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常考方式】选择题

  6、恩格尔系数反映什么?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消费结构和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常考方式】选择题

  7、扩大内需的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②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⑤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新的消费热点;

  ⑥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均有涉及,以材料题为主,需着重背诵

  8、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常考方式】材料题

  9、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常考方式】选择题

  10、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①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作用和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

  11、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③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

  12、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只有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才能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常考方式】材料题居多,结合措施型主观题进行考查。

  13、企业的兼并与破产的作用?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其作用在于:

  ①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国家经济发展。

  ②企业破产,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

  1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常考方式】选择题

  1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分配政策。

  【常考方式】选择题

  16、税收的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

  ②无偿性;

  ③固定性。

  【常考方式】选择题

  17、市场调节的作用?

  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②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③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结合解析型主观题来进行考查。

  18、市场调节的弊端与影响?

  (1)弊端:

  ①自发性: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自身的不正当利益(盗版)。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一哄而下(上)”。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2)单纯市场调节后果(影响):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常考方式】以材料题居多,常结合解析型设问进行考查

  20、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①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手段: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规定、命令)。

  【常考方式】选择题

  21、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常考方式】材料题

  2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①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②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常考方式】选择题

  2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一国的经济波动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尤其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5

  (一) 与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关的常考观点(以公民如何推动共享单车健康发展为例)应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主动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立法,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出谋划策,优化共享单车管理(优化网络环境);通过合法渠道监督政府履职情况,督促政府加强对共享单车(网络环境)的监督;主动联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形成意见建议,积极参与民主监督;公民有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要增强对共享经济发展(网络安全)的公共参与能力,增强责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维护国家荣誉、安全和利益,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树立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 与政府有关的常考观点(以政府如何促进分享经济发展为例)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动协同治理,提高为分享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政府依法管理分享经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分享经济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发展分享经济;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积极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正确制定分享经济发展规划,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 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常考观点

  1.以中国共产党做好扶贫工作的要求为例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依法执政,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为扶贫开发工作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忘初心,推动扶贫工作继续前进。

  2.以坚持从严治党的意义为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从严治党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党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严格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贯彻依法治国的要求为例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出台相关法律,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政府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集中民意、民智,依法决策,对人民负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司法机关应做到公正司法,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尊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参与,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发挥社会各主体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四) 与国际关系有关的常考观点(以“一带一路”中,中国如何处理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为例)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抓住战略机遇,以经济和科技为战略重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安全上相互信任,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推进国际民主化、多极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08-29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05-07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的知识点总结05-07

历史必修2必备知识点总结11-07

有关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02-28

高中政治必修一到四的知识点总结05-25

高中政治必修二易错知识点06-11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备知识点框架03-09

高中政治必修二期末知识点总结07-11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