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1
1. 物质决定意识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规律是客观的 → 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 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 联系观:
1)联系是客观的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普遍的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是多样的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5. 发展观: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量变和质变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6.矛盾论:
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 矛盾的普遍性 → 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3) 矛盾的特殊性 →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8. 价值观的倒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树立正确价值观
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2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
(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3
一、 辩证唯物论
1、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
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4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
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联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5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6
(一)辨证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如强调“自然的客观”可用: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应用】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一般用 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帝、鬼神、观念等。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内容: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二)认识论部分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2.“认识反作用实践”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和谬误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真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的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这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方法论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联系的有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5.“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1〗: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原理内容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2〗: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辨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的环节,它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并创造条件使事物向有利方向发展。
2.“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同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3.“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三种表现。)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和关键,同时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6.“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每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要抓住主流,同时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7.“两点论”与“重点论”原理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总结】矛盾分析法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原理的各种方法论的总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一向是高考的重点,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涉及矛盾分析方法的题目的分值占总分的比例都比较高。
矛盾分析法主要方法论有:【重点掌握】
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看问题。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一)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方法论〗:要求人们要树立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原理内容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4.“社会发展的动力”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人生观、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求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2.“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4.“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7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者哲学的发展。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5.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
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7.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8.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11.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两个总特征。
1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3.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4.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5.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16.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7.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8.对立性和统一性(或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9.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妙的钥匙。
23.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
24.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5.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8
1、意识能动
作用原理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注意两重性);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①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特别是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9
哲学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2)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一、唯物论
唯物主义,即是唯物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是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3、【辨析】
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金木水火土。 机械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当时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只能主要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机械性的特点。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王阳明,陆象山,贝克莱。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上帝,神创造。
二、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
1、联系的普遍性
哲学基本常识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联系的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事物的联系,不仅表现为横的方面的联系,也表现为纵的方面的联系。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两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处于统率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功能有三种情形,一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二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三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联系:一是两者不可分割;二是两者相互影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运动和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规律
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客观性的基本含义: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客观性集中表现为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
哲学基本常识
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的促成质的飞跃。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8、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三、认识论
1、认识的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2、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3、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4、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知识重点归纳总结11-10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要点总结10-31
高中政治必备的知识要总结12-01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总结归纳10-26
高中政治必备的知识要点总结10-27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要点总结11-24
高中政治哲学必备的知识总结10-27
高中政治知识要点总结大全11-25
高中政治知识要点总结归纳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