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
高一上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也学习了一半的政治知识,你想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
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对应个体经济的经济形式。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等。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① 这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最终原因、根本原因)
② 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直接原因)
③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②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③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两个合理比重:
一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两比重)
二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两提低、两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一是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二是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从而实现公平分配。
5、我国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①当总需求>总供给,即发生通货膨胀时,采取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②当总需求
6、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7、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
(1)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3)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要点
面向市场经济
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
(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
(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竞争机制的作用)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①完善市场规则,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因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一方面,从法律角度讲,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另一方面,从道德的角度讲,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一方面,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另一方面,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存在三个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理解:
①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 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 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正当行为和两极分化。
②盲目性:分散经营 盲目决策 一哄而上 供求失衡 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③滞后性:闻价而行 事后调节 供求失衡 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3)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5、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1)宏观调控的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高一上册政治知识点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判断标准:用于交换、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产品质量就是使用价值)
2、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1)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能力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3、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影响价格(也要考虑国家宏控等因素)
4、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的影响:①消费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②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A、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B、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要结合关系图理解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有哪些?
(1)客观因素: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②收入;③物价水平;④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因素。注: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主观因素: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引发;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
8、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表现为“5R”。)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具体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具体体现: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消费调节着生产。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一上册必备政治知识点归纳11-02
中考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点归纳06-08
初中政治的基础知识点归纳03-12
安徽中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06-14
上海高考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归纳05-25
广东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06-11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03-01
考研政治必背的知识点归纳11-03
中考政治必背的知识点归纳03-12
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