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高二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高二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知识点: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
2.分配客体:个人消费品(不是生产资料)
3.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优越性(作用):
(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2)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3)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1)所有制基础:个体私有制。
(2)分配主体:个体经营者。
(3)分配客体: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4)同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
3.福利性分配。
基本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的使用生产要素,提高其利用效率
综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关资料: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高中高二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点】相关文章:
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点01-19
必修政治知识点:国家收入的分配09-16
高一政治《国家收入的分配》的知识点09-15
实践高二政治知识点08-30
高二政治知识点复习01-25
高二政治知识点的整理06-23
高二政治知识点整理06-23
多种思维方式记忆英语单词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