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与困境

时间:2023-03-02 17:40:07 政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与困境

  第一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与困境

  1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有效设计的内涵与必要性

  有效,指的是足够达到预期的结果。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就意味着问题设置得恰当而合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带有启发性或者引导作用的提问语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或者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的带有提问情境的课堂模式,在实施后达到的原有预期目的的实际效果。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并且课堂提问可以针对问题的重难点进行相应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突破作用,此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总结和巩固课堂知识。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课堂提问的有效进行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巩固提高。最后,课堂问题的设置,可以准确具体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一定的检查作用,并可以促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与困境

  2.1问题过于简单、直接

  课堂问题的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提问的问题具有随意性,不能很好地贴合课程内容和具有启发性。在现在的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是随口提问,没有进行精心的思考和设计,这样就导致提问的目的不明确,甚至有些问题都没有思考的价值,使学生丧失了思考的动力和意识,并且容易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疲倦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长时间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

  2.2设计的问题数量多并杂而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而在教师的问题设计中,容易出现问题数量多并杂而乱的现象,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具有针对性且缺乏精心的设计,并且缺乏知识的总结效果,表现出问题多的特点。这样的问题设置除了繁琐费时外,还会占用学生大量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目标,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致使学习效率低下。

  2.3设计的问题空泛,指向不明

  针对特定的情境设计的问题才会使学生有回答的参考依据,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挥,如果设置的问题没有特定的情境依托,也没有指明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学习目标,那么这样的问题设置就会失去价值,不能够明确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向,也会给学生的思考带来一定的难度,弱化学生的思考动力。甚至在有些情况下,问题的设置失去了思考的意义,没有相应的背景依托,使得学生无从思考,导致问题的设置显得空泛,指向不明。

  2.4提问密度过高过频繁

  由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对教师授课要求的不断增加,教师对新课程概念容易出现不解或是误解的情况,这样就会使教师在授课中出现不自信的现象。由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发展为满堂问的授课模式,这就使得在课堂上出现热闹非凡、学生参与程度很高的情况,但往往这种情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丧失了思考的主动性,这种过密的提问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困扰,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师提问的初衷和提问的价值。

  2.5自问自答,不管不顾学生的反应

  课堂提问是为了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思维模式,而在大多数课堂提问中,教师都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问自答,不管不顾学生的反应,在某些情况下,教师还会对学生的回答不做出任何的评价和提点,未能对学生回答的圆满性进行适当的补充,往往丧失了提问的价值。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未能带给学生应有的收获,容易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此外,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而直接提问下一个问题的方式,或者是含糊其辞的简单评价,都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的开阔。

  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有效设计的策略

  3.1问题设计要具备启发性、开放性、适度性和反馈性

  问题设计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不论是课堂中不提问还是提问过于频繁,都会破坏课堂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问题设计中的启发性就是指能够在问题的提问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开放性指的是具备促进学生思考和使学生产生联想的特点,并将课本知识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适度性原则就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现状相适应,由简到难地设置连贯性问题,使学生既不会感觉无从下手,同时又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馈性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课堂表现的反馈,要选择赞扬和适度引导纠正的方式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加自身的自信,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问题设计应当角度新颖,融入趣味性

  政治课堂作为具有高度哲学性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就要注意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时事引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带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时事,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了解这些时事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分析,使生活和政治教学实现完美的结合。此外,还要注意变更直接提问的方式为创设情景的情景问答,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特别是在相对沉闷的政治课堂中,这样的提问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角度具有新颖性,达到课堂的趣味性效果。

  3.3问题设计要掌握跨度,注重综合内容

  从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来分析,就要使设计的问题具有难度和一定的跨度,既要紧扣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教学过程中前后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内容之间的衔接;此外,还要注意引申知识中的内层含义,不能只是单纯地了解“表面现象”,而要注意挖掘深层内涵。如果问题设计的跨度不合理,跨度过大则会引起学生不能自如地联系前后知识作答而限制了其思维活动,相反地,如果跨度过小则很容易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答案,从而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所以,结合课程实际和进度,设置跨度合适的问题,在新课的授课时设计跨度较小的问题,而在复习课等课程进行中应设置跨度较大的问题,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也能带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并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合理的跨度设置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显示出问题和所学内容的重要性,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具体地掌握重点知识。合理问题设计跨度的掌握,对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自身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3.4问题设计时要注意考虑回答时间与思路

  教师提问后,往往会立刻叫学生回答或者干脆自己对问题进行解答,缺乏等待的耐性,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反复地强调这个问题或者提出别的问题,或者叫其他同学来回答,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组织答案,这样的提问无疑也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回答更加具有逻辑,也减少了随意回答的情况。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尽量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提问时适当地用鼓励性的语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学生进行回答,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满足感,这样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5问题设计时要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课堂教学中问题提问的时机把握显得相当重要,过早的提问会导致学生在对教材知识准备不完善时造成启而不发的情况,而提问过晚又会丧失了提问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正确思维,并能够成功地引出下文,使课堂衔接得巧妙得当。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设置提问问题,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新课的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有疑惑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问题设置,明确了课堂学习的学习目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时,适当的提问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我们的课堂提问要结合以上的课程特征进行设置和完善。当然,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中要注意使问题具有新鲜感,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4结语

  总之,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动力。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并参考课程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课程提问方式,针对学生情况和相应的知识结构,制定符合课程特点的问题。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堂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意义的问题设置,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价值,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增强政治课程的教育实效。

  作者:陆开香 单位:安徽省滁州中学

  第二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应用

  一、精心准备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小到对页眉页脚的编辑,大到课堂探究和学习目标的设计。每部分的内容都应该力求完美、大方和整齐。通常而言,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课堂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内容将每节课的导学案控制在4页以内,同时还要适当地添加与时政有关的知识链接和知识框架等内容。学习目标的确立要尽量简洁、明了,如使用“理解”“背诵”等关键词语。此外,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导学案,教师可以在页眉上面增设一些名人名言,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二)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源于教师的提问。所以,教师所提的问题的质量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重要的影响。问题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到教材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时政热点的结合。只有这样,所设置的问题才能够充分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地熟悉教材内容,还要详细地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并采取分层次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来充分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

  (三)注重政治学习带头人的培养

  在开展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将全班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并要在每一个小组中选出一个学习的带头人。在分完组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当下的时政热点,为学生安排一些模拟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小组的讨论中获得进步。小组中的带头人可以作为教师的“左膀右臂”,负责小组内学生的课下学习,从而确保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展政治课程的学习。

  二、课堂引导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

  (一)落实基础知识

  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了确保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要重视落实好基础知识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政治课堂开展之前,学生都已经进行了预习。所以教师只需要花费很少的实践就可以落实基础知识。实践既可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测,又可以有效地点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测,尤其要对那些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进行提问。但是,教师也要确保所提问题的适宜性,确保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性思考和小组之间的激烈讨论。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讨论如何解决问题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学习时,要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从而达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而教师在学生进行激烈讨论的时候,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在学生经过详细的讨论后,各组需要将本组的成果汇报给教师和班级同学。最后,教师要对各组的结果进行点评。在这种形式的小组讨论学习中,教师既没有放任课堂不管,也没有“满堂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控制与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中心内容

  (一)增强课堂控制力,提高课堂质量

  为了确保小组讨论课程的顺利进行,避免由于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教学效率降低的问题,教师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和监督。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要及时地点醒那些走思的学生。而在小组讨论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亲自走下课堂,融入学生的讨论,从而及时地纠正和解决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不够积极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醒和鼓励,切不可进行批评。而对于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严厉的批评,从而确保小组讨论课程的顺利进行。

  (二)及时评价,不断表扬

  课堂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实际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如果教师可以及时地对那些在小组讨论中表现积极、观点新颖或有创意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为其他学生创设榜样,促使他们也积极地表现自己。此外,教师除了要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外,还需要对那些在小组讨论中不爱发言的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玉 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左校区

  第三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师艺术探究

  一、巧用导课艺术,拨动学生学习情绪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构成部分之一。如果教学者的新课导入做得好,则能让导课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之效,为接下来的思维活动与交往活动作铺垫。在教学政治内容时,倘若教师能善于结合不同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导入方式,能够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高昂情绪,使其智力振奋,并对即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学生就会愉快主动地学习。反之,在学生注意力还未集中时,如果教师就匆忙进入课题,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导课艺术,活用多样导入形式,从而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如,在分析“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意义”时,教师以《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作为引入,引导学生分析蔡桓公是怎样对待疾病和健康这对矛盾的。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生病时,一定要客观看待疾病与健康这对矛盾。如果讳疾忌医,并回避矛盾,不但不能解决矛盾,还会病人膏盲。矛盾是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若想解决矛盾,就得敢于承认矛盾,并揭露矛盾。这种借助寓意深刻的故事来导入新知的教学,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如,在教学必修一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设置情境:小李和家人一起商量买房的事情,产生了如下几种观点:1.未婚妻认为周围好友结婚买多大的房子,小李就得买多大,不能比他们差。2.爸妈认为两个年轻人住,90m2左右的房子就差不多了。3.小李看到某地新建了几栋节能材料的楼房,认为要买就买新材料的,买别人少有的。设置完情境后,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小李,会采取哪个建议?教师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再结合消费心理来阐释上述几种观点,引出新知。

  二、讲究授课艺术,枯燥知识变得有趣

  法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平铺直述式的授课方式,或者是沉闷的照本宣科,都会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枯燥生硬,不管授课者付出多大的辛苦,也无法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喜爱情绪,不能让学生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听课。授课的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课的质量。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若要增强教学趣味,让学生对政治学习充满热情,认真听课,教师就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性。教师应结合生活例子,用幽默的方式把政治课讲得精彩而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使其情绪饱满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如,有的同学不能很好地理解“货币与生产资料只有被资本家用来充当剥削工人的手段时才能变为资本”这个论断。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可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进行辅助分析。如:货币与生产资料———资本;切菜刀、斧头———凶器。切菜刀就是切菜刀,并非凶器。但是,切菜刀在何种情况下会变成凶器呢?当犯罪者将其用作杀人工具时,菜刀就是凶器。同样,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并非资本,只有当资本家将其作为作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变成了资本。再如,讲解“联系的观点”时,可以穿插“蝴蝶效应”;学习“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时,可借助“做蛋糕和分蛋糕”进行比喻分析。通过打比方,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使其感觉受到政治学习的趣味,从而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

  三、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化解课堂意外

  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若要让课堂教学更顺利地开展,教学氛围更活跃,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够灵活而创造性地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节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使课堂教学更充满艺术魅力。课堂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动态系统,不管教师的预设准备与设计有多充分,课堂小插曲还是会时有发生。要想巧妙化解课堂意外,达到优质教学,教师就需要发挥出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意外。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先预设展示《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的漫画,并提出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呢?教师给了学生如下的方法论启示: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台下发出了一阵笑声。原来,班上有个同学将这幅漫画的另外半边脸给画出来了,并拿给四周的同学看。有几位学生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一举动打乱了教学的秩序。面对这一意外情况,教师在心中思索起来,想到了本课前面学习的内容: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并敢于揭露矛盾。于是,教师机智应对,话锋一转:“有些学生并不满足于所给漫画上的半边脸,通过丰富的想象将另外半边脸也给补全了。同学们,请结合本课所学的哲学观点,说说这位学生的这一做法有何错误之处?”于是,学生快速进入思考状态,经过交流分析,得出结论:错在不敢承认矛盾,也不敢揭示矛盾。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既灵活调控了课堂秩序,也让学生巩固和运用了新知,更让意外制造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实在是一举多得呀!

  四、结语

  总之,高中政治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概念既抽象又复杂,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要改变这种局面,政治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将政治知识讲得趣味横生,引人入胜,让学生乐于接受。当然,教师也要善于根据课堂状况,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化解意外,促进动态生成,维持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者:于朝霞 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

  第四篇:高中政治课生态课堂构建

  一、政治生态课堂的概念界定

  1.充满生命活力的鲜活课堂

  要理解生命课堂的内涵,应搞清楚“生”这个字的内涵。“生”首先有与“死”相反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具有生命力的。延伸开来,也就是说,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学活动,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场所。在生态课堂中,学生的活力应该被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彰显,学生的生命力应该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生态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鲜活课堂。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课堂

  现代汉语词典对“生”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学习的人。“学习的人”放到高中政治课堂中也就是学生。从这个解释来看,生态课堂必然是以学生为本的生本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眼中有学生,时刻心里想着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生态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课堂。

  3.师生充分交流的和谐课堂

  要理解生态课堂的内涵,就要深刻理解“生态”两个字。“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环境。就高中政治课而言,最重要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生态课堂应该是师生充分交流的和谐课堂。

  4.具有时代精神的开放课堂

  “生态”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指师生共建的教学环境;从宏观层面看,应该具有开放精神。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课堂应该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开放课堂。

  5.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成性课堂

  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不是为了按照套路走完几个教学流程,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多背诵几个知识点,而是强调学生是怎样掌握这个知识点的,怎样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甚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去领悟新的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成性课堂。

  二、如何构建高中政治生态课堂

  1.创设教学情景,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景

  新版高中政治教材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必修一《经济与生活》注重从高中生熟悉的经济现象入手,鼓励高中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去体会经济的魅力;必修二《政治与生活》注意从公民角度,让高中生去体会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引导高中生学会参与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通过对文化的学习和感悟,提高高中生文化素养和文化修养,高中政治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创设立足生活的教学情景,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在课堂中体验生活。我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前,要求学生调查家里的生活消费情况。在教学中首先列出两个家庭消费的清单,通过消费清单,让学生区分不同的消费类型。接着,请学生评价这两个家庭的消费状况,找出两个家庭消费中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这一情景的设置,学生既理解了比较枯燥的知识点,又在讨论中深化了认识。

  2.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态课堂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习主体有效先学,自主学习才能更深刻理解知识点,也才能够激发学生真正自主地去探究。自主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充分预设好自主学习的导学单。导学单以问题设计为起点,针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把知识点变成一个个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在书本中画出和背诵知识点。自主学习并不是学生一个人自己学习,而是在有效的个人预习的基础上,就不懂的或者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展开小组讨论。讨论之后分小组展示交流,展示成果或提出意见。小组之间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间解决,小组间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解答。通过这样有效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利用多种资源,构建开放性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课堂资源就是课本和教学参考书,这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看,课堂即生活,生活中的任何情景都可以成为课堂的资源。高中政治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时政性、实效性,更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创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开放。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与教学参考书,而应该敞开胸怀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应学会选取与高中政治课有关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成为我们政治课中的素材;文学中的唐诗、宋词、元曲可以成为我们高中政治课的点缀;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可以与我们交流思想;周杰伦、成龙、巩俐、章子怡、林俊杰可以与我们政治课一起歌唱;刘翔、姚明、孔令辉、邓亚萍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充实。教学时空开放。从时间的维度看,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留白,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从空间的维度看,高中政治课应该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组织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当地的企业去参观考察,到社会中进行调查研究、参观纪念馆等。我在教学《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前,就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菜市场调查生姜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学生能更深刻体会了价格对生活的影响。

  4.采用多样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在上课时应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小组活动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等。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运用讲授法,教师的讲解可以帮学生解释疑惑;对于一些偏难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来回答;对于一些思维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知识点,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运用读书指导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哲学道理,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法来做一个实验,在实验中让学生领悟道理,还要加大练习力度,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多媒体教学法是可以很好利用的方法,教师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歌曲、图片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就课堂中的某个问题开展小型的辩论赛,在辩论中激发学生灵感,在辩论中启迪学生智慧。我在教学《政治生活》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课时,首先根据导学单引导学生看书,接着播放视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朋友圈不断扩大》。接着以此为背景展开小组讨论: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不顾美国的反对加入亚投行?最后小组展示,总结得出结论。在一堂课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倡导师生交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课堂环境的两个主体,师生关系也必然是构建高中政治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生态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如果师生之间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关系,那就谈不上互动和交流。课堂上有很多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有语言的交流、动作的交流、表情的交流、情感的交流等,正是这种交流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师生之间如果关系紧张,学生就不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更谈不上真正的交流;如果学生畏惧老师,就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不是真正的交流。因此,师生之间要真正互动和交流,实现生态的自然的互动,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高中政治生态课堂是一个现实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高中政治生态课堂作为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其成长也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限制,确立新的制度和规范;需要我们更新陈旧的理念,学习新理念,接受新理念;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郑茶芬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第五篇:生活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课改

  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课改要求也在逐渐贴近生活实际,将高中政治教学结合社会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现实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新课改在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突出了对学生情感、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融入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紧密的联系实际,在实际问题中找寻正确的政治理念,运用正确的政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符合课改的最新要求。

  (二)符合学科教学的需要

  当前许多高中生认为政治课十分乏味,甚至戏称为“睡觉课”,这大多数是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所引起的,这样会使政治课变成了一门理论教学课程,政治理论是来源于生活的,将政治理论实践到生活中去符合政治教学的发展,符合政治这门学科的发展,只有理论教学生活化,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体现出政治理论的科学性。

  (三)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被淘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高中生正值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能够有兴趣去仔细研究一个问题,一个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所以,教育课堂生活化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让其在联系生活的过程中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更新教学理念是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符合加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教学需求,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体现,高中政治教学理念的更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师教学观念生活化:生活化能够加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相反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大的,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是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关键,所以教师应该积极了解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学习如何在课堂上渗透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映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强化教师教学观念的生活化是实践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点内容;②学生学习观念生活化: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生活化的学习观念,提高其在政治课堂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政治理论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政治理论,例如:在讲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联系当前的股市危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讲解。

  (二)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内容是指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不仅仅限于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文本内容,也包括学生的体验课程,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只是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作为课程资源,而忽略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枯燥、僵化、千篇一律的特点,会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革新教学内容势在必行,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多引用实际生活中一些能够体现课本理论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政治理论是真实存在的,源于生活并能应用到生活的,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活动,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分析,证明一些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当前的实事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让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

  (三)拓宽教学时空

  传统的教学仅仅限于在教室中进行书本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老套、单一,不符合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不符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要实现教学模式的突破就要打破时空上的限制。在时间上,并不一定要每周只限两节课的教学时间,学校可以适当增多教学课程,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学生进行政治课的实践性活动;在空间上,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同样的,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多多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充分的联系实际,例如敬老院献爱心等活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符合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符合高中生对政治知识的需求,符合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客观需求,所以各个高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作者:王远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

  第六篇:高中政治诗意化课堂构建

  一、引人入胜,诗意的设境

  在教学活动中,“情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架起了感性与理性、直观与抽象、课本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习者在不经意间收获知识,收获美与乐的感受。在政治理论教学中,课程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还很枯燥,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艺术手段,巧设富有诗意的导入情境,便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快乐主动有效地学习。然而,在对高中政治进行诗意教学时,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导入方法,将诗词、歌曲、寓言、故事、漫画等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起来,采用铺设灵动情境,艺术化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与探索,并为后续活动的开展铺垫积极的情感,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教师可以播放音乐《爱拼才会赢》,并向学生展示“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的歌词,利用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词来营造浓浓的诗意氛围,帮助学生开启情感闸门,引发想象,触发灵感火花,使其在诗意的政治课堂中,通过“海水潮涨潮落”,明白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认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道理。将诗情画意巧妙地过渡到新课学习中去,不仅可以把艰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而快乐地学习。

  二、教学互动,诗意的探究

  诗意的课堂不是老师的单向传递与给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投入、合作互动、教学相长的共同体验。在这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探究空间,有个人的独特想法与体验,并在思维的碰撞与交锋中寻找生命灵感,各抒己见,使整个课堂焕发活力,精彩纷呈。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构建诗意的课堂,需要摈弃灌输的做法,放下权威,留出学生自我建构空间,让他们处于多元、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之中,从容不迫、积极主动、轻松愉悦地探究、讨论、评说、表演,尽显个人的学识风采,释放潜能,张扬个性。教师需要聆听学生的声音,适时予以启发与点拨,让学生在大胆自由地表达观点的同时,还可以在交流中互动,在互动中进步,在进步中愉悦,在愉悦中升华,进而开出智慧之花。例如,在讲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借助初高中历史课本、参考资料、网络等学习资源,探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史实以及其他古代文明发源、中断、湮灭的史实,便于在课堂上追溯古代文明源流,畅谈个人感想。教师也可以准备好相关的视频与资料,设计课堂讨论或辩论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对话。比如,围绕“韩剧的热播”“中国年轻人喜欢吃麦当劳与肯德基”“世界孔子学院的设立”等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中华文化在腾飞,还是在衰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推动探究,升华认知。教师则适时进行调控与点拨,让课堂自由却不散漫,热闹而不凌乱,活跃但有秩序,紧张中带有诗意。特别是恰如其分的激励性点评,如春风细雨,能滋润学生心田,并开出自信、绚烂的花朵。

  三、余音绕梁,诗意的结尾

  课堂的结尾,看似是课程的完结,却也是不容忽视的。课堂的结尾是课堂的再次升华、再次延伸,倘若利用得好,不仅可以让教学效果锦上添花,还可以令学生感觉韵味无穷,对后续学习期待不已。然而,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准备、课中讲解与探索方面会花费一番心思,对于课堂结尾,却不够重视,草草收场,诗意不足。实际上,诗意的课堂应该既有动人心弦的“序曲”与“主旋律”,也要有令人意犹未尽的“尾声”。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善始善终,重视课堂结尾环节,并因时、因人地选取结尾方式。诗意的结尾仿佛是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它可以让学生再认识与总结、再创造与升华,促进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比如,在学习完《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后,教师可采取交流式结尾的方法,升华学生的知识与情感。教师可以抛出类似的问题:我们这个班集体凝聚力强,关系融洽,这是怎样做到的呢?你们能否给老师分享一下经验。问题抛出后,教师要积极引导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大胆提出个人见解,让学生在参与中对民主管理及其意义有更深的认识,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班级民主管理活动。再如,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时,在结尾环节,教师可以展示漫画“龟兔赛跑”,配上声音,附上相关的文字说明:成功并不在于别人走,你也走,而在于别人停下来,你仍然在走。以此来启发学生思维,加深他们的理解。当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若想有效构建诗意化课堂,教师要做的努力,要探索的方法还有很多。构建诗意化课堂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老师更新“师生观”,施以人文情怀;关注课堂状况,捕捉学生及其言语间的闪光点;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发掘学生的潜能。愿老师能够积极探索,给学生一个诗意化的课堂。

  作者:朱龙洋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

  第七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数学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保障,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保障。所以,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我们要转变思想,转变课堂地位,以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我们该怎样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呢?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借助自主探究模式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提公因式法”的知识点,所以,在教学时,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为了提高农村数学课堂的效率,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模式,首先,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逐渐改变农村数学课堂中教师主宰的现象。

  二、改变单一的“灌输式”课堂

  一直以来,农村数学教学都是简单的为了中考,为了能够考上好的高中,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又或者是家长,都是简单地要求“学”,所以,我们的课堂呈现的一直都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学的“灌输式”学习模式,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选择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入课堂中,以为精彩数学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选择了自主探究、自主证明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授课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自主证明,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三、结语

  总之,在农村数学教学改革中,转变课堂地位是第一步,改变教学方法是基础,也是确保数学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的保障。

  作者:曹德军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大湾初级中学校

  第八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课堂实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要不断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与学生构建起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和谐关系,才能够不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才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早一点到教室,关注学生们在课间都在做些什么,并且可以加入学生群体,同他们一起参与活动。还比如上课时,可以用一句话来问候学生们:“同学们今天你们心情怎么样啊,有没有准备好和老师一起上政治课呢?今天我们会接触到这样一些话题……”以这种平辈之间的话语来和学生进行沟通,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关注,学生才能够随着教师的思路和授课方式来学习。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一些有关政治的游戏组织活动,比如根据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的综合探究活动“正确对待金钱”,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各种各样的消费场景,并且让学生自己去演绎生动的消费情景。教师在观看学生们的演绎情景后,要综合各种各样的消费观念进行说明,并且找一些典型演绎情景中的学生来解释自己的消费观念,让学生对“金钱”和“消费”有着自己的认识。这样的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师生们在活动中形成融洽的关系。并且活动的主题也与政治教材的内容紧密相关,这就极大体现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让师生们不仅构建起强烈的感情基础,也同时巩固了对教材知识的把握。所以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应该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的实效性也需要这样一种师生的情感基础体现出来。

  二、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来增强政治课堂的感染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当今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设备来丰富课堂气氛。所以在政治教学的课堂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来到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课堂主题相关的影视资料,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处理学生考勤情况。这些渠道都是一种非常恰当的方式,为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多便利。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中的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根据教材内容可知,我国政府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人民也有权利监督政府的行为。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观看一些与这些教材观点相违背的新闻事件,学生观看之后,教师问:“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的行为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事件中出现的例子反映出政府并没有及时给予应当的服务,而人民群众也未能及时禀告这些政府失职行为,这反应了什么现象呢?”学生们观看完新闻事件后,就会进行积极地思考,认识到政府执行权力时有着不符合其宗旨和目标的行为,而人民群众由于缺乏法律和政治意识,从而未能及时举报政府的失职行为。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作用,把相关的信息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并且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增强课堂感染力,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进一步感受到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也激励着学生们积极地把政治理论落实到生活中去,这也体现了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三、加强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在政治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教师要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说教而学生只能听从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的机会,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使学生在体验中能够明悟到政治道德和人文修养,对学生自己的生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一些环境来演示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些教材内容。比如学生可以扮演一个家庭情景,表现出爷爷给自己的孙子孙女讲故事的状态,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子孙女长大了,而爷爷已经过世,但是爷爷曾经讲过的故事仍然深深铭记在孙子孙女的脑海中,并且激励着他们不断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努力。这个情景就体现出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的道理。学生们还可以演绎出一个反面例子,比如可以表现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在训斥母亲的情景,然后儿子看到后便在自己同学面前也学着他的父亲进行训斥,这个情景就表现出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道理。所以,体验式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牢记这些教材知识,到达教学实效性的目标。

  作者:陈伟 单位:江苏省东台中学

  第九篇:高中政治课堂以生为本

  一、在自主探究中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自主探究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自主探究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课堂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能说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吗?(2)一些寓言故事的存在说明哲学智慧来源于什么?比如,田忌赛马、刻舟求剑等等。(3)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有助于“以生为本”理念在政治课堂的顺利实现。

  二、在小组学习中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众所周知,小组学习模式直接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同时,也确保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更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整体提高。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确保“以生为本”理念的顺利贯彻落实。例如,在教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凸显学生的个性,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传统文化都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吗?都需要摒弃吗?“”哪些文化需要摒弃,哪些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鼓励学生在自主交流中掌握知识,锻炼自己,提高能力,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同时,确保学生在高效的政治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这有助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习题改错中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习题改错是巩固知识,纠正错误的重要环节,也是各个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注重该环节价值的体现,总是让学生在盲目的解题中为了练习而练习,导致学生一直处在不断做新题之中,严重不利于高效政治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要鼓励学生进行习题的自主改错,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的关系是()(多选)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波动影响供求关系B.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供求关系和价格相互影响C.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价格波动又决定价值D.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引导学生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并选择一名学生模仿教师,对该题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自主纠错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在课堂评价中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也就是说,在课堂评价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评价环节当中,并借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促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所以,课改下的评价方式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政治学习之中,有效地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结语

  总之,课改下的政治课堂应该有效地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确保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全地发展。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与困境】相关文章:

公司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9-08

绩效考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07-07

课堂教学设计04-14

课堂教学设计03-25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11-17

雷雨课堂教学设计03-30

《春酒》课堂教学设计03-30

金子的课堂教学设计03-22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03-17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