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百文网手机站

考研政治第四章理论分析

时间:2021-06-19 17:09:16 政治 我要投稿

考研政治第四章理论分析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考研政治第四章理论分析

  一、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考点1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 人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也即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形成的?这是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在认识发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一,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第三,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从而使人通过语言不但能掌握前人的经验,同时也能学习和掌握相距遥远的他人的经验,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考点2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1)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

  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反,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彻底认识,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成果持怀疑态度,其错误是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彻底的唯心主义则把认识看作是纯精神的活动,这就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所以,肯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过程。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反映和创造是认识功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反映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中实现的;创造也离不开反映,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

  ③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这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3) 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

  ①认识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包括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四种形式。认识主体是由知、情、意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直接担负认识功能的是主体的理性结构,以情感和意志为主并包含信念、理想、习惯和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起着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作用。

  ②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认识客体以其多种属性、结构、层次和关系制约着主体对它的认识,既决定了主体对它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也决定了主体对它进行认识的"程序"和"规则"。

  ③认识中介,是指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考点3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 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2) 主体是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和猜想等。因此,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主体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概括性的反映;第二,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总之,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考点4 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1)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始终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能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取客体信息,加工、改造客体信息的过程。

  (2)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离不开选择。选择是由反映者自身的需要、结构、特性及客观条件所决定,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而不反映其余特性的指向性活动。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以感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其次还表现为主体思维对知觉、表象中的客体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重组。这里,主体特有的选择机制和反映特性并不矛盾,它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具体表现,而且主体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既要受客体的制约,也要受主体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

  (3)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离不开建构。建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认识中的建构,就是主体根据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体系。所以,重构或建构不仅同反映不矛盾,恰恰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它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考点5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和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不仅使主体获得真实可靠的客体信息,而且形成和完善了主体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要辩证理解:第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感官和大脑的生理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异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异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这样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里人们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地位、实践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造成的。第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获取间接经验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其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来源于他人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第二,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一是不断为解决认识课题积累经验材料,二是为解决认识课题提供完备的物质手段,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更好地去改造客体。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实践。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认识指导实践,使实践达到预期效果;二是错误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第一,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进程;第二,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第三,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3) 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毛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考点6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①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后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②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类的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

  ③以行验知,以行证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即以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王充认为,对于各种知识和言论,要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

  ④知行并进,相资为用。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其中,尤以王夫之关于“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论述最为深刻。当然,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强调知行统一还是有合理之处的。

  (2) 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传统知行观难免有其局限性。但提出的许多见解,对于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认真总结这些思想,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并可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益借鉴。

【考研政治第四章理论分析】相关文章:

考研政治命题规律分析03-02

政治考研备考分析03-03

2017年政治考研理论知识10-16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技巧分析02-17

考研政治真题分析及答案02-27

考研政治大纲分析:形势与政策02-27

最新考研政治真题分析02-26

考研政治分析题指导02-27

2017考研政治试卷解析及2018考研指导分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