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现如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 篇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积累(12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无为在歧路 。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4)不畏浮云遮望眼 。
(5)浊酒一杯家万里 。
(6) 千树万树梨花开。
(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8)苍颜白发, 太守醉也。
(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10)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是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温馨是一种境界。温馨是粗茶淡饭中的欢笑,是生活清贫中的【甲】(坦然 坦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艰难中的【乙】(和睦 和蔼),是面对一切不幸,却拥有理解和欢悦,是平平淡淡中的体贴和相守……是渗入静mì( )树林中的阳光,分射出丝丝的光束,织出宜人的景致:妻子xián( )熟地操持家务;老奶奶笑吟吟地牵着孙子去玩;一次深情的注视,一句“天寒了,多加一件衣服”的关怀,一句“你是否依然爱我”的追问……透过这些惬意的温情,使我们分外陶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①静mì( ) ②xián( )熟
③从(A.còng B.cōng)容 ④笑吟吟(A.yíng B.yín)
(2)从【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3)划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起句用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B.上阕“新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下阕“何日遭冯唐”这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C.词的上阕“卷”一字突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苏轼“聊发少年狂”,表现了他仕途顺利,意气风发的一面。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5.下列关于《水浒》这部名著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是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写的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的长篇白话小说,塑造了108位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反抗封建暴政的主题。
B.豹子头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为人仗义、脾气火爆,因被高俅陷害,最后被逼投奔梁山泊。
C.李逵接母上梁山享清福,途中遇到李鬼冒自己的名号打劫,砍了李鬼一刀。听李鬼说要赡养九十老母,便没杀他还给了十两银子,后知受骗了才杀了李鬼。
D.“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说这话的人是杨志。
6.阅读选段,武松提到的“只依我三件事”指的是哪三件?(请概括出其中两件即可。)(3分)
话说当时武松踏住蒋门神在地下,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依我三件事,便罢!”蒋门神便道:“好汉但说,蒋忠都依。”武松道:“……”蒋门神听了,要挣扎性命,连声应道:“依得!依得!蒋忠都依!”——节选自《水浒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2016年11月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继京剧、珠算等之后,第三十九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巧妙地安插了节气名称。它们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例如“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之意。因此,“清明节”也称作“踏青节”,习俗丰富有趣,也是历代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
【材料二】近期某网站就中国申遗成功的“南音”“刺绣”“呼麦”等传统艺术,开展了一个关于“我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喜爱程度”的调查。
【材料三】为保护文化遗产,韩国政府1962年颁布了《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于1983年制定相关政策规定。韩国人重视传统文化,国民在传统节日或举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民族服装。——节选自“百度文库”
【材料四】意大利各界每年都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维修全国各地的濒危古代建筑、壁画和雕塑。几年来,意大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得到了30多个以拯救名胜古迹为宗旨的民间组织的援助。以保护威尼斯为例,意大利通过设立募捐箱筹集专项保护资金、在旅游手册上公布基金会联系方式等行动,为拯救威尼斯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节选自“知网”
7.结合材料一,判断以下节气名称中表明四季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雨水 大雪 小寒 大暑 B.霜降 芒种 小雪 谷雨
C.清明 霜降 惊蛰 大寒 D.春分 夏至 立春 冬至
8.以下是为“清明”节气而作两幅宣传图,你更喜欢哪一幅?请结合材料一,说说你的理由?(4分)
(图A) (图B)
9.结合材料二、三、四,说说在继承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4分)
(四)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问题。(16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
①,其国乃安。支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怀宝迷邦
②,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贤孝弟,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质于君,朋党相谗。尧举逸人,汤招有莘,周公采贱,皆得其人,以致太平
③,……(节选自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注释:①措诸枉: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
②怀宝迷邦:这里指怀才不遇,而流为庶民;
③尧举逸人,……以致太平:意为尧、舜、周公等明主,都是在这些卑微的地方,觅得良材,建立太平盛事的。
10.解释加点词。(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悉以咨之
(3)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 (4)或有忠贤孝弟,乡里不举
1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C.故国/之有辅 D.夫/柱以直木为坚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夫治国犹于治身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C.欲报之于陛下也 治身之道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夫柱以直木为坚
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分)
(2)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2分)
14.乙文开篇写到“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结合两则选文,请简要分析任用贤人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4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2分)
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
梁衡
①记得一次去看望季羡林先生,谈话间我提到:“您关于古代东方语言的研究对现在有什么用?”先生说:“学问不能拿有用没用来衡量。当年牛顿研究万有引力有什么用?”一语如重锤,敲醒了我懵懂的头脑。
②是的,对学者来说,做学问单单是为了有用吗?显然不是,不仅牛顿研究万有引力时不这样问,哥白尼研究天体运动、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时都不这样问。如果只依有用没用来衡量,许多人早就不做学问了。开普勒发现了众星运动规律后说:“认识这一真理已实现了我最美好的期望。可能当代就有人读懂它,也可能后世才有人能读懂,这我就管不着了。”
③他们不管,谁来管呢?自然有下一道程序,由实践层面的人——设计师、企业家、政治家等去管。社会就这样接续发展,科学就这样不断进步。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后,又经过了40年,这期间通过许多人的努力,第一颗原子弹才爆炸。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稍有区别,但也有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需要人去静心研究。马克思本来身在工人运动第一线,当他深感工人运动缺少理论支持时,就退出一线去研究《资本论》等理论。当时他已穷得揭不开锅,他说:“从来没有像我这样一个最缺少货币的人来研究货币。”如果为了有用,他最应该去经商,先赚一把货币。他的理论让后来实践层面的革命家、管理者演绎出一个轰轰烈烈的新时代。
④原来知识是分上游、下游的。上游是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解决规律层面的问题;下游是执行和操作的方法,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上游是科学,下游是技术;上游是学术、是思想,下游是方案、是行动。由于科学、学术的超前性,许多科学家、学者经常看不到自己学问的实用结果。但他们并不悲伤,并不计较,他们不管用与不用,只管知与不知,只要不知道的事就去研究。他们虽说不问为什么,但他们坚信知识对人类有用。事实上,每一项新知识都对人类产生了重要作用,有的简直是惊天动地。伦琴、居里夫人、卢瑟夫等一批研究放射性、原子能的早期科学家,并没有想到后来的原子弹及和平利用原子能。就是季羡林先生也没有想到他研究的梵文、吐火罗文在40年后让他破译了一部天书,补回了一段历史。
⑤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包括对未知世界、对自然界、对星空、对生态的尊重。因为一切未知中都藏有真知,而面对茫然的未知世界,那些勇敢拓荒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治学时不问有用没用,正是因为他们讲大用而不计小用,看将来而不计眼前,为人类之大公而不谋个人小利。这些以学问为乐趣,为人类不断扩充知识边界的人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探知过程中所表现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准则,对后人来说比他们提供的知识还重要。
15.请选出以下最适合作为第②、③段的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衡量有用没用的标准是所研究的东西是否有利于人类发展,而不仅仅在于它眼前是否能提供许多财富。
B.哥白尼临死前,他的《天体运行》才出版。这时他已双目失明,只用手摸了一下这本耗尽他一生精力的书便辞世了。
C.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兼济天下。他注重实地考察,探索自然规律为百姓服务。
D.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当你研究一个新事物时,并不知道它是否有用,但是为了兴趣一直去探索。
16.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5分)
17.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做学问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分)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22分)
①A春和夏都很肉感,特别能喂养视觉。秋和冬,尤其是冬,这两个季节似乎就是用来砥砺精神的。在秋冬,肃杀和酷寒之气里,人似乎只能靠精神而活。在秋天,人是内敛的,节制的,向内而生。向内而生,就静寂了,就有了禅味和圣人气象了。所以,秋天宜相思怀远。
②《诗经》里,写恋爱追慕多数是春夏季节。到了秋天,就是怀远了,可望而不可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忧伤,放在春天和夏天都不够清远悠扬。
③侍弄书法宜在冬天。书法应是冬季诞生的,我猜。你看那些线条,好像落光了叶子的树枝,粗粗细细,曲曲折折,或旁逸斜出,或肃严端然。这些冬日苍黄天底下的黑色树枝,被一抽象,一组合,就成了宣纸上黑色的字。
④楷书端然舒朗,可匀匀透进日光,它是江南的山地上整齐栽种的桑。桑叶已凋,蚕已结茧。B缓缓向上的山地上,只剩下这些行列整齐的桑树了,像日子一样简洁寻常又蓬勃有序。
⑤行书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是冬天的柳,月是冬天的月,既风情飘逸,又有一种苍老与霜意。它有一种柔韧的骨感,又仿佛是旧时士人,身在江湖,心系庙堂。
⑥草书,好像大雪来前,狂风一夜,山山岭岭的松枝都在一身怒气地舞着,在风里舞着,柔中带刚。有一种野气和生气。
⑦篆书是《诗经》里“风雅颂”中的“颂”,庄严贵气,深厚圆融,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冬日进行一桩古老盛大的礼仪。或者是在讲述一个上古的.神话传说,讲精卫填海,讲女娲补天,深具大气象。
⑧隶书工整,透着方正平和之气,有些四海一统的意思。那横竖撇捺之间,很是规整,仿佛是说,服装统一了,语言统一了,度量衡也统一了,从此纲常井然,该放羊的去放羊,该织布的去织布。
⑨古人真是太聪明,把那么多的事物和人情抽象成线条来一一组合成为汉字。留下我们后人没事干了,干歇着又无聊,枯冬又漫长,大雪封天地,只好喝茶,下棋,练练书法。或者画画水墨,把那黑色的线条稀释延展开来,成为面,成为一纸江山。
⑩如果说,各种闲雅之事也都有归属的季节,我以为,刺绣属于春天,书法属于冬天。戏曲属于春天,读史属于冬天。
(11)刺绣属于春天,因为它绚烂明媚。冬天若是刺绣,太苦,苦到让人忘记了刺绣本身的美。唐诗《贫女》里有句子: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样的刺绣已是谋生,想必时时会被催要而赶工期,深冬腊月也要绣。
(11)刺绣属于春天,因为它绚烂明媚。冬天若是刺绣,太苦,苦到让人忘记了刺绣本身的美。唐诗《贫女》里有句子: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样的刺绣已是谋生,想必时时会被催要而赶工期,深冬腊月也要绣。
(12)戏曲属于春天,让人想见两情相悦的美好。就像《牡丹亭》,因爱在春天死,还会因爱而生,迟早都是要相见的。有一年冬天,路过一乡间戏台,见有红男绿女在台上迤逦走动,因了彼时的天寒野旷,我总觉得那演的是一出苦情戏,即使有欢颜,也只是暂时。好戏要在春天演。
(13)冬天就留给书法吧。在冬天,雪一下,天地就空了,人也生出了失重的虚无感。在这茫茫的白的世界里,当一页米白色的宣纸展开,一管羊毫喝饱了墨就动身——它迈向宣纸,那步伐,疾走是草书,漫步是小楷……
(14)每一根线条,或禅或道,都像是阅尽人世沧桑的人最后蓦然回首,转向内心寻找出路。
18.根据文中对书法字体的描述,判断以下四幅书法作品是什么字体。(4分)
A B C D
可供选择项:①草书 ②隶书 ③篆书 ④楷书
A( ) B( ) C( ) D( )
19.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刺绣属于春天,书法属于冬天。戏曲属于春天,读史属于冬天。”(4分)
20.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有人认为第①段A句中的“肉感”用得不好,你的看法如何?说说理由。(3分)
(2)请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④段B句。(3分)
21.作者笔端处处含情,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请摘录其中一处,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2.以下标题,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作为本文的题目?简要说说你的理由。(5分)
A.一纸江山 B.书法之冬
三 写作(60分)
23.“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
这是傅雷先生给儿子信中的一段话,请你仔细阅读,以“矛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 篇2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积累(12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分)
(要点与评分:填空每处1分,有错、漏、添、乱序者,该处不得分。)
答案:
(1)儿女共沾巾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燕然未勒归无计
(6)忽如一夜春风来
(7)生子当如孙仲谋
(8)颓然乎其间者
(9)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10)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二)语言运用(8分)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要点与评分:每小题1分。)
答案:
①谧
②娴
③ A或直接写出正确的拼音也可以
④ B或直接写出正确的拼音也可以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要点与评分:每格1分。)
答案:
【甲】坦然
【乙】和睦
(3)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正确句子。(2分)
(要点与评分: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得分,若有抄写原句出现错别字,扣1分。只要句子通顺,表达意思完整即可得分。)
答案示例:
透过这些惬意的温情,我们分外陶醉。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
3、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答案:D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述(3分)
(要点与评分:词句特点分析1分,情感2分。)
参考答案1: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通过形象的描画(1分)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分)。
参考答案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句勾画出作者老当益壮的形象(1分)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表现出作者愿为国出力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的慷慨激昂的形象和积极向上的心态(2分)
(二)名著阅读(5分)
5、下列关于《水浒》这部名著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答案:B
6、阅读选段,武松提到的“只依我三件事”指的是哪三件?(3分)
(要点与评分:能说出三件事的主要意思即可,顺序不作要求,每件事1分。)
参考答案:
第一件,把抢来的东西交还给原主施恩;第二件,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道歉);第三件,从今日起,离开快活林,不许再回来。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0分)
7、结合材料一,判断以下节气名称中表明四季变化的一项是()(2分)
答案:D
8、以下是为“清明”节气而作的两幅宣传图,你更喜欢哪一副?请结合材料一,说说你的理由。(4分)
(要点与评分:任选一幅图得一分(没写理由不给分);描绘图画内容1分;理由2分(必须结合材料一))
答案示例1:
选图A。
图的左边有“清明”二字,主体部分是一只风筝,右边为柳叶。点明节气名,又反映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的特点,照应踏青的传统习俗。
答案示例2:
选图B。
图左有“清明(节)”的字样,主体部分是一行人和骑在牛背上的牧童。点明节气名,且体现了杜牧《清明》一诗的内容,体现“清明节”是历代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
9、结合材料二、三、四,说说在继承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4分)
(要点与评分:能结合材料写出言之有理的建议即可,一点一分。)
参考要点:
①在群众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保护继承;
③成立专门的保护组织机构;
④政府给予经济和物质上的支持;
⑤借鉴他国的优秀做法;
⑥针对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不足,加强宣传及培养兴趣的工作。
(四)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分)
10、解释加点词。(4分)
(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答案:
(1)给予
(2)全部
(3)有的(有的人)
(4)举荐(推荐)
1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答案:C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答案:B
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答案:
(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2分)
(2)直木多生长于幽静的山林之中,忠直之士多潜藏于布衣百姓之中。(2分)
14、乙文开篇写到“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结合两则选文,请简要分析任用贤人对一个国家的作用(4分)
(要点与评分:能结合甲、乙两文要点作答各1分,综合陈述作用1分,语言表达1分。)
参考答案:
甲文中,诸葛亮认为任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良实、忠纯的贤人,必能弥补缺点和不足,任用将军向宠等,可以使军伍团结和睦。亲近、任用这些贤明的人,国家就能安定、昌盛。乙文中,诸葛亮认为治国犹如养生,养生之道,莫过于养神调气,而治国之道,在于选贤举能,养神可以健身,而举用贤能,国家就会安定。可见,任用贤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安危。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2分)
15、请选出以下最适合作为第②、③段的事实论据的一项是()(3分)
答案:B
16、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5分)
(要点与评分:能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能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写出三点得4分;表达1分。)
答案示例:
这句话写出了值得尊重的学者的治学理念(态度):①不拘泥于做学问是否能带来现阶段的个人利益;②做学问讲求的是为了认识真理,为人类探寻未知世界;③关注的是为后人开启未来探索之路;④淡泊名利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准则。
17、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做学问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分)
(要点与评分:能选择其中两点表达清晰即可,一点2分。)
答案示例:
作者认为做学问的真正意义是:①做学问不能仅用有用没用来衡量,没有学者在理论层面的开拓性研究,就没有后来人实践层面的丰硕成果;②做学问来不得急功近利,讲究功到自然成;③做学问在于勇于追求真知,勇于拓荒;④做学问在于研究时的乐趣,以及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22分)
18、根据文中对书法字体的描述,判断以下四幅书法作品是什么字体。(4分)
(要点与评分:每格1分;写序号或是直接写文字皆可。)
答案:
A(④)
B(①)
C(② )
D(③)
19、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刺绣属于春天,书法属于冬天。戏曲属于春天,读史属于冬天。”(4分)
(要点与评分:能结合上下文,概述理由即可。一点1分。)
参考要点:
①刺绣绚丽明媚,适合春日的美丽,冬日刺绣是为了谋生,让人忘了它本身的美;
②在冬天白茫茫的世界里,天地空阔,用线条、用书法在内心寻找心灵的方向和出路;
③戏曲中的两情相悦的美好,是属于春天的,冬天演出因天寒野旷,总觉得是苦的;
④冬天适合砥砺精神,读史使人明智,适合在冬日里阅读思考。
20、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有人认为第①段A句中的“肉感”用得不好,你的看法如何?说说理由。(3分)
(要点与评分:能作出判断,自圆其说2分,表达1分。)
参考答案
示例1:我认为“肉感”这个词用得好。这个词可指菜肴方面有类似于肉的味道或质地,弹性的感觉。用在这句话中形容春夏两季生机勃勃,给人视觉等感官强烈的刺激。
示例2:我认为“肉感”这个词用的不好。这个词本意是形容人体某些部位比较丰满,带有一点的暧昧色彩。春夏两季富有生命力,充满力量,所以用这个词不合适。
(2)请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④段B句。(3分)
(要点与评分:能写出一种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2分,语言清晰、流畅1分。)
答案示例:
B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楷书比喻成“行列整齐”的桑树,写出楷书整齐有序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楷书的独特感受。如此一来,富有生命力的井然有序的楷书的样子便跃然纸上。
21、作者笔端处处含情,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请摘录其中一处,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要点与评分:摘录正确得1分,出现错别字则不给分。好处(作用)2分。)
答案示例:
摘录: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好处:引用古诗文,使全文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味儿(1分)在文章的局部,例如第②段、第⑾段嵌入古诗,显得凝练精辟,行文活泼,又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2分)
22、以下标题,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作为本文的题目,简要说说你的理由(5分)
(要点与评分:明确哪个标题更好得1分(只做选择,不阐述理由不给分),结合文章说明理由得3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达1分。)
答案示例1:
选A。因为这个题目极具气势,用墨色在纸上书写,线条像阅尽人世沧桑的人回望内心的感受一样,一花一世界,一纸一江山。而相比之下“书法之冬”则显得平常。
答案示例2:
选B。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都是在书写作者对各种书法字体的感受,也写出了书法适合冬天练习的原因。所以用“书法之冬”作为题目简洁又能体现文章内容。而“一纸江山”则与文章内容结合不够紧密,让人不太能理解。所以选择B为题目更合适
三 写作(60分)略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 篇3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完全正确,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提防(dī) 躯壳(ké) 忧心冲冲(chōng) 锐不可当(dāng)
B、 亵渎(dú) 拮据(jú) 如法炮制(páo) 良莠不齐(yǒu)
C、 闷热(mēn) 吞噬(shì) 藏污纳垢(gòu) 销声匿迹(nì)
D、 肖像(xiào) 匀称(chèng) 相形见拙(chù) 鲜为人知(xiǎn)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时代的年轻人,必须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遇事能自作主张,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B、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 陈静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尤其是让她在公开场合发言,她往往会恼羞成怒,一句话也说不完整。
D、 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们队列整齐、鳞次栉比地走运动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x。
B、 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 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B、 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C、 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 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B、 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是众神的首领,掌管着旅行和商业。宙斯是他的父亲,赫拉是宙斯的妻子。
C、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 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生命却有限。
A、 ③①②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③①②⑤④ D、 ②①③⑤④
二、语言应用
(2015年中考辽宁葫芦岛卷)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是幸福;灯光下一次醉心的阅读是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用心体会,幸福俯拾皆是。
三、句子默写
古诗文默写填空。(十句当中任选其中的五句)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下见小潭,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8)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9)《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用典抒发作者无限怅惘心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或遇其叱咄 (_________)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________)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
(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__________)
2、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 )
A、 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 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 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 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六、现代文阅读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①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②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③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④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⑤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⑥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⑦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⑧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⑨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下她。”
1、1991年FCC首次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第2段提到,“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联系后方回答:FCC用来确认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依据有哪些?
3、第1段中划线句子“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4、第4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本段是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飞机上不能打电话”很可能成为历史,也许你下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手机禁令”。你认为解除“手机禁令”可能带来哪些便利和不良影响?针对可能的不良影响,你有什么建议?
滴水之恩
①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成暗黑,我孤单地走在村路上。
②为了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我来到这个金黄菜花亦开亦败的陌生乡间。当我绕过好些小桥流水人家,再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早已错过了返程的班车。想起明早课堂上那十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踏上了30里的归途。
③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已在天边耀眼地勾勒……
④我边走边期盼着能搭上顺路的车。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然而司机丝毫不理会我极力挥舞的手臂,绝尘而去。
⑤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⑥终于,一辆小拖车被我拦在了路中央。烟尘未散,我已冲到了驾驶室的窗下。看到司机的一瞬间,我便认出了他……
⑦几个月前,我来到马山小镇见习,看见他颓废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衣衫不整,须发蓬乱,无神地半合着眼。人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给自己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虽然这个潦倒的人并没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又渴又饿,于是我到几步之外的茶水摊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都未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地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
⑧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他。我焦灼地问:“去马山吗?”他迟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连声道谢,赶紧爬进了驾驶室。
⑨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你是马山人?”他问。我摇摇头:“不是,我在那儿见习。”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⑩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没脸回家,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吃的,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谢她。”我试探道:“就因为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⑩他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懂,我那时候心灰意冷。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唉,我真的不知怎样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12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为我不仅想维护他的尊严,还想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13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该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啊。”他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徐徐吐出。我用力地点点头。
14“马山到了!”他刹住车。我道着谢,请他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会儿。他笑了笑,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再见!”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15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初的滴水之恩,在后来的生活中却得到了别人的涌泉相报,举手之劳,换来的是爱心的传递。
(本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1)
大雨即将来临时
“我”上车后
告别时
情节
“我”不得不步行返校
(2)
“我”听小拖车司机讲述马山人帮助他的故事。
(3)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⑦段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14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
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5、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选文第14段。
6、选出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选文中的“我”是一位有责任感、热心、善解人意的人。
B、 卡车司机的做法更加衬托出小拖车司机愿意帮助他人的善良。
C、 选文第11段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小拖车司机对“我”的感激之情。
D、 “我”之所以没有告诉小拖车司机“我”就是那个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只是因为“我”不想损伤他的尊严。
七、命题作文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 篇4
一、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难(jié)鲜为人知(xiǎn)悲恸(tòng)一抔黄土(póu)
B.秩序(chì)咄咄逼人(duō)联袂(mèi)挑拨离间(jiàn)
C.急遽(jù)奄奄一息(yǎn)伫立(chù)强聒不舍(guō)
D.驽钝(nú)擎天撼地(qíng)冗杂(rǒng)恪尽职守(gè)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合拢能奈如火如荼重峦叠障
B.嘹亮温训司空见贯郑重其是
C.隽永号淘开天辟地昂首挺立
D.调剂辐射一泻千里融会贯通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济宁市开发区新区条例》。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
①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来。
②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
③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④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
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B.《昆虫记》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名人传》《巴黎圣母院》《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罗曼·罗兰、雨果、高尔基。
D.傅雷是一位尽责的父亲,他教导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二、句子默写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______。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______品格,这是典型的______手法。
2.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与兰
①范与兰七十有三好琴喜种兰及盆池小景。
②建兰三十余缸,大如簸箕。早舁①而入,夜异而出者,夏也;早舁而出,夜舁而入者,冬也;长年辛苦,不减农事。花时,香出里外,客至坐一时,香袭衣裾,三五日不散。余至花期至其家,坐卧不去,香气酷烈,逆鼻不敢嗅,第开口吞欱②之,如沆瀣③焉。花谢,粪④之满箕,余不忍弃,与与兰谋曰:“有面可煎,有蜜可浸,有火可焙⑤,奈何不食之也?”与兰首肯余言。
③与兰少年学琴于王明泉,能弹《汉宫秋》、《山居吟》、《水龙吟》三曲。后见王本吾琴,大称善,尽弃所学而学焉,半年学《石上流泉》一曲,生涩犹棘手。王本吾去,旋亦忘之,旧所学又锐意⑥去之,不复能记忆,究竟终无一字,终日抚琴,但和弦而已。
④所畜小景,有豆板黄杨,枝干苍古奇妙,盆石称之。朱樵峰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与兰珍爱,“小妾”呼之。余强借斋头三月,枯其垂一干,余懊惜,急舁归与兰。与兰惊惶无措,煮参汁浇灌,日夜摩之不置,一月后枯干复活。
(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
【注释】①舁(yú):抬。②欱(hē):吸吮。③沆瀣(xiè):夜间的水气。④粪:扫除。⑤焙(bèi):用微火烘烤。⑥锐意:专心致志。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范与兰七十有三好琴喜种兰及盆池小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朱樵峰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
3.文中第③段写范与兰曾跟随两位老师学琴,结果是“竟终无一字,终日抚琴,但和弦而已”。对此你怎样理解?
4.本文和《湖心亭看雪》都选自回忆录《陶庵梦忆》。请结合两文内容和助读材料,分析范与兰和张岱在交友方面的共同之处。
助读材料: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张岱《陶庵梦忆·祁止详癖》
【注释】癖:癖好,对某种失误的特别爱好。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昧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
“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于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选自《意林》,有删改)
1.选文第④-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冷漠怀疑→______→愉快自信→______
2.选文第⑦段和第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
3.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
4.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
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
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④不得抄袭。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0-25
广东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2-05
北京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2-16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01-26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2-08
上海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2-22
北京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2-22
上海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2-20
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