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这门科目是比较综合性的,高一的学生在准备期末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份试题,全面锻炼自己的对各个题型的解题能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
1.下列红色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札(zhā)记 醴酪(1ào) 曲(qǔ)线 贮(zhù)藏
B .脊(jí)梁 龟(jūn)裂 蝙(biǎn)蝠 憎(zēng)恶
C.付梓(zǐ) 渣滓(zǐ) 嫉(jí)妒 胚(pēi)胎
D.发迹(jì) 间(jiān)断 狭隘(ài) 薄(báo)膜
2.下列成语中红色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余勇可贾(gǔ) 时乖运蹇(jiǎn) 为(wéi)虎作伥 讷(nè)言敏行
B.休戚(qī)相关 无妄(wàng)之灾少(shǎo)安毋躁 乳臭(xiù)未干
D.随声附和(hé) 炙(zhì)手可热 如丧考妣(bǐ) 纵横捭(bǎi)阖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稀奇 幅原 尺牍 矫揉造作 B.详细 绵密 洗练 羞羞答答 C.调和 流弊 份量 因地制宜 D.斟酌 完备 词藻 锱珠必较
4.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众目睽睽 融汇贯通 首屈一指 生灵涂炭
B.岁月磋砣 死心塌地 贪脏枉法 相形见绌
C.睚眦必报 弱不经风 左右逢源 望其向背
D.未雨绸缪 一筹莫展 作壁上观 素昧平生
5.填入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读书、识字、受教育是每个儿童的__________,但是在某些经济贫困落后的地区,由于支付不起上学的费用,孩子们只能放弃学习机会,辍学务农。
② 整个设计方案是由他__________完成的,别人没有对这张设计图作过任何修改。
③ 他的__________很浅,在以前的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面临这种突发情况,简直手足无措。
A、权利 独力 阅历 B.权力 独立 经历
A. 任长霞同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早己将个人的利益置若罔闻
B. 随着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将会日新月异地走向世界。
C. 天才毕竟是微乎其微的,那些具有一般才能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也能够取得成功。
D. 有些学生对古典诗词的 背诵不感兴趣,其实这些内容在语文学习中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不重视,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8.下面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B.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C. 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而且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D. D.钱钟书的学术著作除了《管锥编》外,尚有《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旧文四篇》、《也是集》等,是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的学者。
9.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B. B.魏徵,历史上称之为“诤臣”,他的《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他的《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在十个方面行为不及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C.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 杜牧散文的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他的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
10.下列诗句中表现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亿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B.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 问姓名 (卢纶《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僩》) C.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欧阳修《沐河闻雁》)
D.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郑谷《席上贻歌者》)
二、课内文言文 (18分)
11.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正身以黜(chù)恶 棹(zhào)孤舟 其莳(shí)也若子 8.择师而教(jiāo)之 登东皋(gāo) 当(dāng)神器之重 C.窥伺(cì)效慕 勖(xù)而植 辍飧(sūn)饔以劳吏 D.早缫(cháo)而绪 浚(jùn)其泉源 使木寿且孳(zī)
12.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承天景(大)命
B. 景(通“影”)翳翳以将入
B.善(羡慕)万物之得时
素善(喜欢)留侯张良
C.奚(为什么)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什么)疑
D.根拳而土易(松动)
取 之易(容易)而守之难
13.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①三径就(即使)荒,松菊犹存
②师道(风尚)之不传也久矣
③顺木之天 以致(得到)其性
④虽董(监督)之以严刑
⑤怀(想念)良辰以孤往
⑥思谦冲(虚)而自牧
⑦六艺经传皆通(通常)习之
⑧又何以蕃(使……繁衍)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④⑤⑧ B.③⑤⑥⑦ C.②③⑥⑧ D.①③⑤⑦
14.请选出下列“为”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
③凡长安蒙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⑤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⑦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⑧既自以心为形役
A.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B.①/②④/⑤⑥/⑦/③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⑧/⑦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由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B.为什么丧失的部位必须是两条胳膊呢?这里我无意接受雕刻方面的美学理论。我只是想强调胳膊——说得更确切些,是手——在人的存在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C.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同样的,或者更其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D.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
7.下面四句话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任长霞同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早己将个人的利益置若罔闻了。
B.随着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将会日新月异地走向世界。
C.天才毕竟是微乎其微的,那些 具有一般才能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也能够取得成功。
D.有些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背诵不感兴趣,其实这些内容在语文学习中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不重视,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8.下面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觉得这个答复 ,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C.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而且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D.钱钟书的学术著作除了《管锥编》外,尚有《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旧文四篇》、《也是集》等,是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的学者。
9.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B.魏徵,历史上称之为“诤臣”,他的《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他的《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在十个方面行为不及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C.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杜牧散文的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他的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
10.下列诗句中表现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亿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B.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卢纶《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僩》)
C.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欧阳修《沐河闻雁》)
D.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
二、课内文言文 (18分)
11.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正身以黜(chù)恶 棹(zhào)孤舟 其莳(shí)也若子
8.择师而教(jiāo)之 登东皋(gāo) 当(dāng)神器之重
C.窥伺(cì)效慕 勖(xù)而植 辍飧(sūn)饔以劳吏
D.早缫(cháo)而绪 浚(jùn)其泉源 使木寿且孳(zī)
12.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承天景(大)命
景(通“影”)翳翳以将入
B.善(羡慕)万物之得时
素善(喜欢)留侯张良
C.奚(为什么)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什么)疑
D.根拳而土易(松动)
取之易(容易)而守之难
13.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①三径就(即使)荒,松菊犹存
②师道(风尚)之不传也久矣
③顺木之天以致(得到)其性
④虽董(监督)之以严刑
⑤怀(想念)良辰以孤往
⑥思谦冲(虚)而自牧
⑦六艺经传皆通(通常)习之
⑧又何以蕃(使……繁衍)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④⑤⑧ B.③⑤⑥⑦ C.②③⑥⑧ D.①③⑤⑦
14.请选出下列“为”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
③凡长安蒙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⑤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⑦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⑧既自以心为形役
A.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B.①/②④/⑤⑥/⑦/③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⑧/⑦
D.①/②④⑤/⑥⑧/③/⑦
15.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小学而大遗
A.旦视而暮抚
B.貌恭而不心服
C.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D.亦崎岖而经丘
1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曷不委心任去留
B.或师焉,或不焉
C.振之以威怒
D.既然己,勿动勿虑
17.下列红色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D.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18.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留憩,时矫首而暇观。
B.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C.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闻道有先后,数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译文;有所赏赐时,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喜欢而赏赐不当
B.视驼所种树,或移徒,无不活
译文:看橐驼所种的树,有的移植了,没有不活的
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译文:(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须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一旦得志之后,就会放纵性情傲视外物。
D.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译文:所以我只不过是不妨害树木的自然生长罢了,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使它高大茂盛
三、课外文言文(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4题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己,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节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20.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死,舆来庭中 舆:抬,扛
B.乃我困汝 困:使……窘迫
C.以如司农治事堂 如:送到
D.其故封识具存 识:识别
21.下列各句中红色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
B.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C.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
D.过歧,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2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大杖击二十,垂死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B.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及太尉自泾州以 司农征,戒其族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太尉“仁信廉洁”的一组是
①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
②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 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③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
④过岐,朱泚幸致(送达)货币,慎勿纳
⑤太尉自烃州以司农征
⑧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2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叙述了段太尉的两件逸事,分别是: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表现了段太尉的仁义和廉洁。
B.淮西寓军帅尹少荣严厉斥责了焦令湛的所作所为,称赞了段太尉的仁慈慷慨,焦令谌后因惭愧而死。
C.段太尉的女婿不得以收下三百匹大绫,段太尉知道后很生气,指责了他的女婿,坚决不许把大绫放在家中。
D.选文运用写实的手法,并辅以议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段太尉的歌颂之情,感人至深。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2分)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32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
25.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有误一项是
A.我国古代记载荔枝的书很多,内容也很丰富。
B.我国栽培荔枝历史较早,范围较广。
C.本段重点介绍了荔枝的种类及栽培范围,其中“陈紫”和“宋家香”是最有代表性的树种。
D.聚谱的价值在于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记载果树栽培的书。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 列各文段,然后回答26—31题
(一)
不久前,在美国丹佛市举行的国际癌专家会议上,医学家宣布:他们经过临床实验发现,普通的感冒病毒可以杀死癌细胞。
有多名自愿接受试验的癌症患者在接受这项治疗后,身上的癌细胞都呈萎缩状。
专家们指出,要运用基因工程的办法研究出能引起感冒的腺病毒有机体,让含有易变基因的癌细胞染上感冒。而这项新技术,估计每年可望挽救10万个癌症病人的生命。
26.对上面的消息概括得比较确切的一项是
A.医学家发现让癌细胞染上感冒而萎缩的新技术
B.美国有多名自愿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病情好转
C.医学家试验用感冒病毒杀死癌细胞的治癌方法
D.医学家宣布,被治愈的癌症病人每年可达十万
(二)
任何传统形式的资源在地球上都有一定的储量,可是信息资源不但没有限度,永远不会耗尽,而且会越来越快地发展;任何传统形式的资源只能一家独享,例如,一吨煤,甲方使用了,乙方就不能再用,而信息资源就不是这样。
27.对上面这段话的意思,理解正确且全面的一项是
A.传统资源总有一天会耗尽,而信息资源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传统资源储量有限,不会发展,而信息资源却可以各方共享。
C.信息资源之所以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就在于它的无限性和共享性。
D.信息资源的无限性和共享性,决定了它必将取代传统形式的资源。
(三)
有些心脏停止跳动的人,实际上是被法律宣布为“死亡”的了,但还可以抢救过来:而有些人身体其他功能己完全消失,但是由于医疗器械的作用,心脏还能跳动,这种实际上已经死亡的人,法律却认为还活着。
28.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心脏是人体主宰”的观念很难改变,以它为依据的法律也很难改变
B.以心脏停止跳动作为认定死亡的依据,有可能使法律和现实出现矛盾
C.不能用心脏是否停止跳动来断定死亡与否,否则将使执法者十分尴尬
D.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律己无法对人体是否死亡作出明确判断
(四)
无聊的会议不一定枯燥,如果会上有健谈而幽默者,那就比较有趣了。他们善于即席发表机智漂亮的废话,可以变无聊为有聊,甚至海聊、神聊。某次笔者赴外地开会,遇见三五个这样的人物,有的擅长气功,有的能侃荤笑话,有的懂相法精占卜兼通时局,他们就有本事把一个严肃空洞的文学讨论会开得飞檐走壁,蝶浪蜂狂,消灾添财,延年益寿。
29.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会上的发言应讲究艺术性
B.讨论文学不一定需要开会
C.许多会议原本就不应该开
D.无聊的会也能开得很活泼
(五)
在50年代活跃的美国政治家A•斯蒂文森曾经这样说道:“魔鬼不在原子中,而在人的心灵中。”科学技术不是造成世界麻烦的根源,但是对科学知识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或对技术应用的外部效果没有充分的知识、注意或关心,是引发一系列难题和麻烦的重要原因。我们需要的是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但这又不是仅仅靠科学知识就能做到的。一方面,指出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胆识和责任。(例如:当年,海洋生物学家早就知道杀虫剂的危害,但是他们不愿出这个头,他们想让别人去说)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虽是解决世界难题的有力工具,但它能起多大作用受着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利益紧紧连在一起的当今社会,这给规范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
30.请选出不符合本段文意的一项:
A.斯蒂文森的话的意思是: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常常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
B.如果不能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就很难解决世界麻烦。
C.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良知和勇气坦言科技发展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D.科学技术是有力的工具,但很多问题并非单独依靠科技的力量就能解决。
(六)
《继承法》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财产。”
31.下列陈述,不符合《继承法》规定的一项是
A.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非继承人,有可能分得被继承人适当的财产
B.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非继承人,可以分得被继承人适当的财产
C.非继承人是否具有分得被继承人财产的权利,应按上述规定裁决
D.非继承人中某些符合本项所规定的条件的人,可视为继承人对待
以上内容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Ⅱ卷(共88分)
32.按要求默写(4分)
①《归去来今辞》中直接描写春天的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②《师说》中士大 夫之族不愿从师学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8分)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器, 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己。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①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②某氏室无完器 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③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④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
阅读下列各文段,然后回答34—36题(8分)
(一)
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到:“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34.请简要概括卢梭和作者在小孩子读寓言这一问题上的观点的异同。
答:相同点: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
(二)
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的,那么,关于物种或变种的起源问题,我们即使有很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谁能解释这个问题呢?然而这些关系,实在是非常重要,因为我相信,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个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趋向的。对于生活在过去的地质时代的无数生物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虽然许多事实现在还是不清楚,而且在未来长期内也还弄不清楚,但是我们经过了精细的研究和冷静的判断,可以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创造论这一观点,虽为近代许多博物学家所信奉,我自己以前也曾信奉过,但是事实上决不能成立。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惟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35.请写出“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个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趋向的”一句中“这”所指代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本段中作者关于物种起源的两个重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述(6分)
37.下面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则,请概括一下寓意,可以有自己的发挥。
老鼠开会
很久很久以前,老鼠们因深受猫的侵袭,感到十分苦恼。于是,他们在一起开会,商量用什么办法对付猫的骚扰,以求平安。
会上,各有各的主张,但都被否决了。最后一只小老鼠站起来提议,他说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挡,只 要听到铃挡一响;我们就知道猫来了,便可马上逃跑。大家对他的建议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一致通过。有一只年老的老鼠坐在一旁,始终一声没吭。这时,他站起来说:“小鼠想出的这个办法是非常绝妙的,也是十分稳妥的;但还有一个小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派谁去把铃档挂在猫的脖子上?”
这就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2没有效益、方向错误的苦劳,只是徒劳无功。做事要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2)1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2好工作有许多人竞相应征,学有专长的人才会得到。
(3)1美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2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成果。
以上三组材料,每一组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在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个事物往往有相对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有时候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往往会获得全新的认识和启示。请以“思考方法与生活”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
—、 1.C 2.B 3.B 4.D 5.A 6.D 7.D 8.C 9.C 10.B
二、 11.B 12.C 13.D 14.D 15.B 16.A 17.C 18.C 19.D
三、 20.D 21.A 22.B 23.D 24.D
四、 25.C
五、 26.C 27.C 28.B 29.C 30.B 31.D
第Ⅱ卷
34.请简要概括卢梭和作者不同意儿童阅读寓言的理由。(2分)
答:相同点:都不同意小孩子阅读寓言。
不同点: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复杂,失去了天真;而作者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的愈简单和幼稚,长大后会处处碰壁。
35.请写出“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个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趋向的”一句中“这”所指代的内容。(2分)
答:“这”指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
36.本段中作者关于物种起源的两个重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2分)
答:物种起源的重要观点一个:是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另一个是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条件。
37.概括寓言的寓意(5分)
这就是说,想起一个好主意也许不难,实现主意就不那么容易了。
【高中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2-08
高中历史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1-27
初一历史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1-25
初二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2-06
初中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2-07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1-25
初一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01-22
初中历史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1-28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