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符号知识点说明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的符号知识点说明,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中的标点符号
句号。主要用在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问号?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分号;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逗号,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顿号、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引号“”‘’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破折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
括号()〔〕〈〉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种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省略号??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书名号《》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歌曲名、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间隔号·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
连接号—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连接号,表示起止。
小学语文常见的标点符号的使用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如:(4)你叫什么名字?李美。(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如:(6)好。(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如:(9)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16)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8)(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多么雄伟壮观啊,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26)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40)她是秋天没丈
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41)日期:10月20日
地点:县剧院
●【特别提醒】
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opium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opium。(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引号
主要作用有:
1、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4、表明是简称。如:(37)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48)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6、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49)“五四”运动(50)“一二·九”运动
扩展资料
冒号的使用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病例: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所以,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4.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5、“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语文的符号知识点说明】相关文章:
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11-02
语文知识点标点符号的复习07-15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07-14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07-14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冒号知识点01-19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归纳07-14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归纳07-13
语文知识点之标点符号的常见考法07-15
化学沉淀符号的知识点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