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月上瓜洲主旨
【—之月上瓜洲主旨】,这里曾是孙权和刘备共商抗曹大计的地方,稼轩在此数次赋词。北望神州,作者的感慨可想而知。
主旨
全词寄寓着作者悲凉的情绪和深沉的爱国之情,动人心扉。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
本词上片突出了一个“愁”,下片塑造了“渔翁”的形象这首词借写月下之景,抒发词人报国无门,落魄抑郁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饱含作者的爱国深情。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楼坐山临江,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登北固山,临多景楼,常有题咏。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一起二句,透出感恨无限。京口地区 ,“ 一水横陈,凤鸣玄泰 ,神妃合唱,麟舞鸾迈 ”(《三洞珠囊》),引起古代失意之人的无限暇思,然而 ,梦幻消散 ,心头沉重的压力却一直不能减轻 。因此,他们热情开始衰退 ,作品也充满伤感 。他们追忆前世的美好 ,以及极认真的期盼飞升时刻的到来,就越表明了心头的失望和怀疑。
这首词表现的就是这种求仙不成,“ 梦中作梦,忆往事落花流水”的苦闷。在写作方法上,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迷惘境界。这里面有“前世”美景幻觉式的展现,有旧地重游、人事皆非的伤感,有求仙不成的感叹,全词又隐约化用刘、阮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表现的却是再入神山不见仙女的失望之情。
过片三句 ,悲愤至极 。壮丽的河山,古往今来留下过多少英雄人物的足迹。三国时的孙权和刘备曾在这里联合抗曹 ,两晋 、隋唐时期,这里也发生过许多值得怀念之事 。可是 ,如今只留下英雄们无尽的遗恨,徒令登临的人们洒一掬吊古伤今的悲泪。而昔日的一切 ,都随着江水东流而逝去了 ,包括朝廷恢复中原的大计和个人施展抱负的雄心,都逝去了——“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扁舟一叶,持竿垂钓,又见新秋的明月,冉冉从瓜洲升起。就是说纵使有英雄人物 ,也是报国无门 ,只好逍遥于江海之上了。末句表现了词人抑郁孤独和无可奈何的悲慨(瓜洲,在长江北岸 ,是运河入长江处 ,有渡口与镇江相通)。
总结:追怀历史英雄人物们的遗恨,吊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可恨我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只能在江边手持渔竿,看着秋月从瓜洲升起。
初中语文阅读题之三峡试题
【—阅读题之三峡试题】,在作者笔下,三峡,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风景,更含有极具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作者心中的一块圣地,一个无从替代的意象 初二。
【例6】 (郦道元《三峡》)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四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总写三峡重岩石叠嶂,雄伟峻拔的山势 第二段:写三峡夏天湍急的水势
第三段:写春冬之时三峡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 第四段:写三峡秋季的凄凉景色
2.第一段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什么景色?
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三峡两岸山峰重叠,高耸云霄,险峻幽邃的奇景.
3.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绘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之清澈.
4.文章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四季顺序写,而是首写夏季,将春冬二季合写,再写秋季?
夏季是水旺的季节,秋季是水枯的时候. 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春秋二季合写,是因为水的状况较接近,并不是一般性的略写处理.
5.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渔歌有什么作用?
结尾引用这句渔歌,突出表现了秋色的萧条怪异,渲染了悲凉的气愤,增强了三峡风光神奇的韵味,表现了旅人的哀愁.
总结:三峡是美景,更是历史与理想、力量与激情的结合体。
初二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
【—初二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练习初二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详情请看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译文: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
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句子:
理由:
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
初二语文: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 ) 霪雨霏霏( )( ) 岸芷汀兰( )( )
樯倾楫摧( )( ) 浩浩汤汤( ) 阴风怒号( )
2.解释加点的词。
①增其旧制( )
②前人之述备矣( )
③沙鸥翔集( )
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然则:
②去国怀乡:
③南极潇湘:
④连月不开:
6.写出上文中的对偶句。
7.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什么?
8.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第二段所表达的览物之情。
9.文中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简要说说原因。
(二)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13.最后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14.作者动静结合描写月夜美景,请你描绘一幅“盛夏月夜图”。
(三)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15.本文节选自北宋学家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____________》。
16.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
②因以与之。( )
③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 )
④群臣说服。( )
17.翻译句子。
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②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18.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刘邦、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
三、
19.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处你游览过的风景名胜,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27 岳阳楼记
一、1.zhé yín fēi zhǐ tīn? qián? jí shān? háo
2.①规模 ②详尽 ③栖止 ④做太守
3.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一)5.①既然这样,那么。②离开国都。③尽。④放晴。
6.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7.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感极而悲。
9.文章重在表述作者的见解,不着重在写景状物。
(二)10.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3.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抱负。
14.可用现代汉语,也可仿文言风格。
(三)15.资治通鉴
16.①……的原因 ②于是,就 ③这样 ④同“悦”
17.①在军帐之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②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粮道不断,我比不上萧何。
18.知人善任(善于用人);嫉贤妒能。
三、19.提示:情景要有机结合。
学好语文的窍门
“一把钥匙配一把锁”,这是我对学习方法的理解。高中的课程比较多,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特点,学习方法决不可能千篇一律。最好是能跟随着老师的思路找出这门学科的规律,获得入门的途径,再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不同学科不同的学习方式。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们必须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归纳改进,摸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以下是我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有的人说考语文要凭运气,也有的人说要看感觉。运气好或者感觉对的话,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甚至有可能爆个冷门。刚开始我也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每到考语文之前就要“酝酿”一番,希望能找到所谓的“感觉”。后来,通过与几个同学的交流,加上自己也看了一些师兄师姐们介绍学习经验的书,我渐渐觉得,学语文,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的
首先,要多看一些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会。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我比较喜欢看像《读者》、《散文》之类的杂志。看《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到一些内涵丰厚的文章,使自己也变得爱思考起来。尤其在写作时,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启发。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读者》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看《散文》,是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教我语文的陈武老师是一位文学功底很深的人。他的课真正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并不多,他更愿意教我们一些从课本里引出来的知识。三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文学修养方面提高不少。记得当初他向我们推荐《散文》时,没有说太多,只有几个字我印象特深:“腹中有书气自华。”于是我开始学着欣赏《散文》。刚开始时,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后来,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地体会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微妙的感觉,我仿佛一下子就被文字的美攫住了。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一段很普通的经历到了作家笔下,却完全可以获得诗一般的美感。我喜欢反反复复地读那些自己特别有感触的文字,直到把它们背下,然后不经意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文笔果然有了提高。同时,通过揣摩作者的感受,不知不觉我就养成了一种爱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在做文字表述题的时候特别有用,下手更快,思考角度也更准确
此外,有空时多翻翻字典也是一种好办法。例如,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查字典,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记得高三那年,老师让语文科代表每天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抄些成语或容易出错的词语、容易读错的字等,下课后大家都会自觉地去看一看,一些细心的同学还会把它们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到高三下学期做模拟试卷时,我们班同学在这种题上出错的已经很少了
在写作方面,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日记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语文的功夫都在平时的积累上,除了个别“感觉”突然变得特别好的之外,平时是怎样的水平,高考就会考得怎样。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着“奇迹”出现,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练到家。考前语文基本上是没什么好复习的,但也不是完全放弃,你可以在复习的间隙看看文学常识,翻翻杂志什么的,或者做一两份模拟试卷,保持对题型的熟悉程度也就足够了。最重要的还是信心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平时语文成绩不稳定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放下一切的包袱,你一定会在高考考场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范文精选
【—】文言文阅读题一直是同学们的瓶颈问题。下面的小编继续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语文试卷分析之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过来看看。
试卷满分为120分,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部分(5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表达部分(70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
在《语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rdquo 初中生物;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考查。
上面的内容是初中语文试卷分析范文之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现在大家应该可以有些融会贯通了吧。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语文试卷分析等着大家来学习哦,想要了解最新的初中语文讯息就来关注吧。
初一语文口技练习题及答案
口技练习题及答案
【语言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俄而百千人大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千齐作。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各句中“坐”的含义。
1满坐寂然《口技》____________ 2到则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
3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________4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__________
3、说出下列各句中“于是”的含义。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__________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
3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______________
4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一鼓励,我于是恢复了信心___________
4、“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在这里是“说出”的意思,你知道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吗,并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理解】
5、翻译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信”和“达”,也就是准确和通顺。说说你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用第二人称作主语,写出晏子的弦外之音。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景公喜爱打猎,因而派烛邹专门为他养鹰。一天,烛邹不小心让鹰飞跑了一只,景公恼怒极了,下令要把烛邹推出去斩首,他的相国晏子是我国古代善于辞令的大家,他立即走上前去对景公说:“且慢,烛邹有之大罪状,让我把他的罪状”公布于众后再杀吧。“景公表示同意,晏子就指着烛邹的鼻子数落道:“烛邹!你为国君养鸟去让鸟飞跑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使国君为了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你使得天下诸候还以为国君重鸟而轻人,这是你的第三大罪状。烛邹的罪状公布完了,请下令杀了他吧。”
1晏子的弦外之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说说晏子这样讽刺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指出各句中“闹”的意义。
1这里闹得很,无法看书
2孙悟空大闹天宫
3你不要再闹情绪了
4前些日子,这里闹水灾
5一定要把问题闹清楚
6过去结婚时,许多人喜欢闹洞房
【语言运用】
9、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0月16日“神州5号”飞船发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B、登上长城,清风徐来,我顿感心旷神怡。
C、乌云滚滚,幕天席地,暴风雨就要来了!
D、朱没有偏见,对基础差的同学也一视同仁。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近年来,网络游戏异军突起,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宠,其特有的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使人一旦沉迷其中,便难以自拔。②未成年人整日沉溺于网络游戏A,已经成为令学校和担忧的社会问题。③据专家介绍,长期使用互联网可导致疾病,患者过度沉溺于网上游戏B,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④初时只是精神依赖,渴望上网,继而发展到躯体依赖,情绪低落、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C,引发各种疾病。⑤目前,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即使再沉迷于网络游戏D,更会减少和妨碍与人交流。⑥不的游戏还会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犯罪。⑦迷恋于网络游戏的孩子普遍成绩下降E,个别孩子甚至为了玩游戏旷课、逃学。
(1)文中第_______句话应该调到第_______句的后面。
(2)上文中划线的5个句子需要修改,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删、改、调,不改变原意)
A. B.
C.
D. E.
11、阅读下面一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辽宁抚顺市育才小学,今年初实行了一种新的学业评价形式——年级积分制。省市部门专家评价,此项改革推进了素质。
据了解,这一即将在该地推开的学业评价,强调自身的学习。这套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对的学业评价分成自学收集、质疑、实践操作、成功展示、学科检测等5个部分,每一部分积3分;五年级增加一项“评比”,六年级增加一项“毕业答辩”。在学习中按照这些内容逐渐积累分数,到毕业时,积分达到90分以上者被评为“世纪挑战者”,75分以上者为“希望之星”,60分以上者为合格。
据介绍,这套“年级积分制”的学生评价方法使小学生摆脱了对书本的过分依赖、对分数的过分追逐,注重了对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从“死读书”的围城中解放了出来。
请概括这则新闻的要旨(不超过16个字)
12、参考例句,展开,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两句。
例句:缤纷的世界上,真的就是这样——不是所有的花,都开在美丽的春天;不是所有的果,都结在金色的秋季;不是所有的歌,都唱在温馨的时刻。
不是 ,都 ;不是 都 。
13、根据规定的情境,以“绿”为重点扩展一段话。(不少于30字)
情境:初春,公园里
14、填人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上
②连平常我最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综合实践】
15、李明与成城两人参加了“彩虹杯”竞赛,成城的作品《失败的背后》获得了一等奖,李明心中不悦,成城了解后,该对他说些什么呢?(不超过60字)
16、读下面这则短文,按要求作答。
商家厂家为钓人们胃口,可谓煞费心机。东边是有杯无患,西边是鸡不可失。这儿是钙世无双,那儿是百礼挑一。餐巾纸爱不湿手,赛车场骑乐无穷。啊,默默无蚊者,只能是百衣百顺,牙口无炎者,为的是肠治久安。今日随心所浴,明天饮以为荣,真可谓商机不可失,你方唱罢我登场。
1把错用的成语圈出来,并加上序号 初一,分别说明这些成语是作的哪类商品广告。
②正确的成语是
17、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拟一条标语。
人类的生存史、发展史、文明史,首先是根据地球上的淡水分布图而写的。当今,全世界每天排放的工业污水达2至3立方千米,按此速度推算,到了下世纪中叶,人类将无洁水可汲。
标语:
18、读下面的对话,回答问题。
[某班会]
老师:今天班会内容是讨论当班干部是否影响学习?
甲:我认为当班干部不影响学习,理由是:
乙: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甲: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当班干部首先要有奉献精神,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如果总考虑影响个人学习就太狭隘了。
丙:你少唱高调,站着说话不腰疼。
老师:这是班会,允许发表不同看法,但要注意发言的
1把甲、乙及老师要说的话补充完整。
2这段对话里,有几种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并简要说说理由,不要重复别人的话。
19、你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最精彩的片段在哪里,说说为什么精彩。
【链接】
1、作者简介
据乾隆《晋江县志》卷一说:“林嗣环字起八,由安溪徙晋江。”又据乾隆《泉州府志选举志》称:“林嗣环,崇祯十五年壬午科(1642年)举人,顺治六年已丑科(1649年)进士。”他官至广东海南副使,驻琼州。《县志》称他:“有风裁,在任多惠政。以拒琼帅府(琼州驻军统帅)执戮番舶之议,尚、耿二潘(清朝派去统治广东一带的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共嗾帅劾之,被逮问。慷慨力陈潘兵不法事,由是调耿藩于闽,嗣环落职。”罢官之后,因原籍福建已是耿精忠的辖地,为防备耿的报复打击,他不敢回家,就“寓西湖,日倘徉湖山诗酒间”。因他对海南岛人民有善政,“卒,琼人设主祖包拯祠中”以纪念他。
林嗣环的著作有《铁崖文集》《海渔篇》《南纪略》和《荔枝话》等书。《荔枝话》署名“晋林嗣环铁崖著,”可知他又号铁崖。林嗣环颇关心生产,《荔枝话》记载明末清初闽南荔枝的品种、生产和供销情况。
2、创作背景
《口技》一文选自清代张潮所辑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多系浙江人士的文章。林嗣环以福建人的撰述杂于其间,可推想《口技》是他流寓杭州时所作,时间应在清康熙初年,即17世纪70年代前后。
《口技》一文,原是作为林嗣环的《秋声诗》的序言。作者曾说:“嘻,若而入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原意是借口技艺人的“善画声”,说明《秋声诗》亦是“善画声”的诗作。而所谓“善画”,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善于绘声绘色地作描写。他的《秋声诗》如何,且不去论它。但是玩味《口技》一文,却可以看出笔者所说的这种艺术匠心及艺术特色。
《口技》作为《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它的前面有这样一些话:“彻呆子当正秋之日,杜门简出,毡有针,壁有衷甲,若无可排解者。然每听谣诼之来,则濡墨吮笔而为诗,诗成,以秋声名篇。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一客曰:‘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予曰:‘何言之庄也?’又一客曰:‘堂下呵驺声,堂后笙歌声何如?’予曰:‘何言之华也?’又一客曰:‘姑妇楸枰声最佳。’曰:‘何言玄也?’一客独嘿嘿,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先生喜闻人所末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
后面有这样一些话:“嘻!若而入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之后还有编者张潮的评语,说:“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辄浮大白。”
编者的评语说得不够清楚,就强调“绝世奇技”说,似乎“奇文”是指“口技”一部分,若然,以“浮大白”表示极度赞赏,大概可以得到多数人首肯;可是下面分明说的是“此奇文”,指名道姓应该是《秋声诗自序》,这就有商榷的余地了。
文,有常道,有常法,可以奇,或者说,最好能奇,但无论如何奇,要不出常道常法之外。《秋声诗自序》则不然。奇则奇矣,可是以常道常法绳之,就大有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就为诗集作序而言,这样大写口技之妙是离了题,喧宾夺主。
当然文章可以撇开一笔写,甚至貌似离题写。但貌似离题,而实际是扣题更紧。《秋声诗自序》则不能,撇开秋声诗而绘影绘声地写口技,究竟秋声之诗与口技之妙有什么关系呢?是秋声之诗可以与口技之妙比美吗?还是秋声之诗比口技之妙值得欣赏呢?文章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因此,我们无妨说,张潮的赞叹未免有点投其所好。
参考答案
1、略 2、1同“座”, 座位2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3因为4(房屋)背对这某一方向 3、1在这时2给这样3从这次4在捕蛇这件事上5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4、略 5、略 6、强调口技人技艺的高超。(意对即可) 7、1您是一国之君,怎能为一只鸟而轻易杀人?2委婉幽默。 8、1喧哗;不安静2吵;扰乱3发泄(情感)4发生(灾难或不好的事情)5弄;搞6开玩笑;逗 9、C 10、(1)文中第⑥句话应该调到第⑦句的后面。(2)A.删除“整日”。B.删除“过度”。C.删除“等”或“……”。D.将“即使”换成“如果”E.将“普遍”调到“成绩”的后面,“下降”的前面。 11、改革学业评价方法,推进素质教育。 12、略 13、略 14、A
15、略 16、略 17、略 18、略 19、略20、讽刺那些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不觉悟的人。(意对即可)
【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精选09-24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09-10
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09-11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01-26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徐悲鸿09-14
初中语文国风基础知识09-23
初中语文的金瓶梅基础知识09-23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09-24
翻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