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语文期末备考的知识点复习

时间:2022-10-13 15:13:37 语文 我要投稿

语文期末备考的知识点复习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期末备考的知识点复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期末备考的知识点复习

  语文期末备考的知识点复习1

  古今异义

  1.河内凶。河:(古义:黄河。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2.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3.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许、也许)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5.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一词多义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王无罪岁】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请以战喻】

  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谨庠序之教】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

  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3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语文期末备考的知识点复习2

  (一)句子仿写

  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运用题。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句式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主要考查学生: 对修辞方法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仿写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具体有:

  (1)词语型

  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

  示例:“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 如果生命是 ,尊严就是 。

  仿写: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2)修辞型

  例:仿照例句写一句子,要求句子由两个比喻句组成,比喻要合乎情理,分句间要有联系。“历史”、“时间”仍为本体。

  示例: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仿句:如果历史是一曲乐章,那么时间就是这乐章上跳动的音符。

  (3)托物寓意型

  例: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 A.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B、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粉笔 A.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神奇的黑土地上。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煤 A.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 B.不经受磨练,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4)名著名人名言型

  例:仿写句子,使内容句式都与前句协调。

  示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仿句: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情境型

  例:根据文句所提供的情境,将句子补充完整。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话题型

  例:仿照下面句子,以“腐烂”为话题补写句子。

  人生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 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自己闪光。 我们摒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且在变质之际,会让别人恶心。

  (7)阅读型

  阅读文段,分析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写句。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古以来就进行着绿色与黄色的殊死决战。 哪儿充满绿色,哪儿必然水源充足,草木茂盛,那是生命滋衍的乐园。 哪儿弥漫黄色,哪儿一定水源干涸,尘沙肆虐,那是生命凋零的荒漠。 在我国,沙漠正在以每年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扩展,黄色对绿色的伤害是绝对无情的。

  (二)修辞方法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中考重点考查的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四种修辞手法。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八种常用修辞的作用如下:比喻: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引起联想。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整齐匀称,高度概括,富于音乐的节奏美。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加节奏感。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设问:提醒人们的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八种常用修辞中,比喻、对偶、排比三种辞格是综合运用考查的重点,对它们的语言特点及应用规则,要牢固掌握。

  语文期末备考的知识点复习3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8. .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9.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10. 不敢倍德 (“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 (“蚤”通“早”)

  13.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10.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

  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

  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

  8、 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12 、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 其人居远(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

  14、 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 进兵北略地(北:名词当状语,向北)

  16、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18、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

  2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2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2、 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

  23、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24、 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25、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26、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7、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使……活)

  28、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

  29、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四、一词多义:

  1、鄙 :① 越国以鄙远 (边邑,边远的地方) ② 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村邑)

  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 鄙俗)④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轻贱)

  ⑤孔子鄙其小器(鄙薄 轻视) ⑥敢竭鄙诚,恭疏短引(自谦之词)

  ⑦北蛮夷之鄙人(鄙陋 鄙俗)

  2、敝:①因人之力以敝之(损害,衰败) ②敝人(谦词)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 ④敝帚自珍(坏,破旧)

  3、兵:①不得持尺兵(兵器)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兵器,武器)

  ⑤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武器) ⑥故上兵伐谋(用兵的策略 )

  4、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辞)

  ③王粲长于辞赋(文体的一种) 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辞别,告别,离开)

  ⑤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审讯,审问 ) ⑥一言半辞 (言词、话)

  5、顾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但,只是,不过 ) ②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③三顾臣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④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⑤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却)⑥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念 )

  ⑦终已不顾(回头)

  6、见 :①秦王必喜而见臣( 召见)②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表被动)

  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会见)④图穷而匕首见(现,露)

  ⑤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引见,使……见)⑥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⑦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⑨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偏指动作一方,我)

  7、举 :①愿举国为内臣( 全) 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举起)

  ③杀人如不能举(尽)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发动)

  ⑤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促(推荐,推举) ⑥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

  ⑦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拿) ⑧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举起,抬起)

  ⑨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8、穷:①图穷而匕首见(尽,完) 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穷尽,完结)

  ③穷则独善其身(困窘,处境困难) ④复前行,欲穷其林(穷尽)

  ⑤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尽头)

  9、若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③仿佛若有光(好像) ④若入前为寿(你)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 ⑥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

  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⑧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这,这样)

  10、胜:①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受得住) ②刑人如恐不胜(尽、完)

  ③何可胜道也哉(尽、完) ④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过、超过)

  ⑤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美好)

  11、说 :①说尽心中无限事 (讲述,谈说)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③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④秦王必说见臣(喜欢,高兴)

  ⑤《师说》(古代一种文体) ⑥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12、 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身份低微)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④味苦而微辛(略微)

  ⑤其文约,其词微(微妙,深奥) ⑥微服私访(隐蔽,不显露)

  ⑦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暗暗地)

  13.许 :①许之(答应 )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③时人莫之许也(赞成、同意) ④潭中与可百许头(表示约数)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这样、这么)

【语文期末备考的知识点复习】相关文章:

语文期末备考知识点09-09

期末复习备考方法03-13

期末复习备考方案03-13

最新初三语文期末复习备考须知10-15

初二语文期末备考的复习方法07-19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知识点复习07-14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07-19

初二语文期末备考知识点梳理07-19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备考复习知识点汇总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