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初中语文文史常识知识点梳理

时间:2021-07-14 08:27:59 语文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文史常识知识点梳理

  丰碑自古不是碑

初中语文文史常识知识点梳理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所以,后来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开始刻字记录父辈的功绩,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墓碑。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倒是歪打正着,有点符合古礼的要求。除此之外,其他人就显得有些东施效颦了。

  劳燕最惯是分飞

  第一次见到劳燕这个词是多年之前,那时,高考在即的我们是如此惴惴不安而又忧郁感伤。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每一个少年心里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一天,教室的黑板突兀出现的劳燕纷飞四个字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我。该毕业了,我们这群辛劳的燕子将被高考惊起,纷纷飞去,落下一地羽毛。

  后来我飞到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当读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的诗句时,我才知道了自己从前的误读。

  原来,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劳是伯劳的简称,和辛劳无关。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因此,它们的姿势是分飞而不是纷飞。

  伯劳俗称胡不拉,是食虫鸟类。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为我国较为常见的鸟类。因为较常见,所以也就被写进了诗里。和伯劳一起走进诗里还有燕子。譬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当伯劳遇见了燕子,二者就相互完成了身份的指认,共同构成了全新的意思,在传统诗歌的天空下,伯劳匆匆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瞬息的相遇无法改变飞行的姿态,因此,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合在一起构成了感伤的分离,成为了不再聚首的象征。

  因此,分飞是劳燕最常见的姿态,天空没有留下劳燕的影子但劳和燕曾经飞过,曾经朝着不同的方向飞过。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五毒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五种药性猛烈之药。《周礼天官》说:凡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就是石胆、丹沙、雄黄、礐石、慈石。在这五种药材中,石胆主金创、诸邪毒气,丹沙主身体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瘘,慈石主周痹风湿。一般认为,所谓的五毒并不是每种药材都有剧毒,譬如丹沙、慈石并无太大毒性,但是五种药材通过加工之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酷烈。具体的作法是:将这五种药材放置在坩埚之中,连续加热三天三夜,之后产生的粉末,即是五毒的成药。此药涂抹患处,据说有相当的疗效。很显然,五毒之名虽然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但却有救人性命的效能。说是五毒,却可以毒攻毒,最后却成了五味良药。

  倒的只能是楣

  倒楣当然不是好事,但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用,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倒楣一词的真正来历。

  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因此,科场之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照样无法阻止甚嚣尘上的作弊之风。一般的读书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斩获就显得甚为不易。为了求个吉利,在临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

  依据当时的惯例,揭榜之时,谁家的学子榜上有名,原来自家门前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不幸失利,该考生的家人往往就会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用于口语和书面,直到现在。在运用这个词语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眉或倒霉,这当然是由于不懂得它的来源的缘故。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鸳,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初中语文文史常识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知识点梳理201610-27

初中语文常识知识点总结05-24

有关顿号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梳理09-04

语文的知识点梳理09-10

语文知识点梳理01-26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03-01

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02-26

中考复习知识点梳理01-26

有关语文知识点梳理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