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知识点

时间:2021-07-13 09:05:20 语文 我要投稿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知识点

  1、理清全文思路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知识点

  (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

  老师:你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章论述的是哲学的任务。那文章为什么要以《人生的境界》为题呢?(布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猜测:学生可能阐述的理由不同,但是老师不要提出哪个对哪个错,让学生毫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学生的答案可能有缺陷,但比老师直接说出参考答案来要意义深远得多了。)。

  (2)构造分析(这部分较简单,老师直接用课件展示出来就行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并简要作答,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2~7节):阐述人生四种不同的境界。

  第一层(第2节):概述因每人的觉解程度不同而形成从低到高四个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第二层(第3~6节):分别阐述什么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三层(第7节):综合评价人的四种境界。

  第三部分(第8~12节):照应第1自然段。

  第一层(第8、9节):在明确什么是人生境界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哲学的任务,阐述实现哲学任务的方法,回答哲学任务的问题,指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第二层(第10~12节):中外哲学家对于如何到达天地境界的不同阐述以及由此引出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展望。

  老师: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先是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进而阐述什么是人生境界,有几个层次、有什么不同,从而更加明确了哲学的崇高任务是教人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于是顺理成章.弛提出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的问题,从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角度来阐述,得出了中国哲学既出世又入世的特征,展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2、感悟四境界的意义。

  老师:结合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认识。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之则: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

  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吗冰河入梦来。"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切恶乎待哉?

  猜测:学生会回答出很多不同的看法,老师不要去评价他们的正误,只要在恰当的时候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老师:A句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觉解,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B句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已的,其境界是功利境界。C句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岁年老体衰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是道德境界。D句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其境界是天地境界。

  3、质疑讨论 (本部分旨在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将帮助学生体察其他的哲理性文章。)。

  老师:以下有四句话,同学们来对它们解剖一下,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过10分钟后你们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全班共同探讨一下。

  (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

  猜测:学生一看到这句话,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它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

  (2)"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觉解"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意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觉解与否?

  猜测:老师引导学生看有关的句子可以帮助理解"觉解"的意思。上一句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倒数第二段中说:"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觉解,就是觉悟,了解。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

  (3)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猜测:老师让学生看后面一句"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

  (4)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低级的是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但是社会上有人道德败坏乃至违法犯罪,他们的人生境界作何解释呢?

  猜测:学生可以很容易看到文章中说,功利境界中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的(逆向思维)。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损公利己的地步。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知识09-02

高三语文《人生的境界》教案03-01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09-12

高三语文《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05-09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12-09

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08-28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2-03

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师说知识点07-18

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