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八年级上册语文论趣课文重点
(一)作者简介:
《论趣》,林语堂散文集《无所不谈合集》中的一篇精品。林语堂(1895年~1976年),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本文导航 1、首页2、思想内容3、文章结构4、写作特点 (二)思想内容:
1、题目《论趣》中的“趣”怎样解释?
——兴趣。“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有的地方作“趣味”解,如天趣、物趣、人趣等。
2、“通脱自喜”、“适可而止”是什么意思?什么心态?
——大度乐观,在物质待遇上知足长乐。是一种积极、洒脱、无功利的心态。
3、“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中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么意思?
——知道是这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里强调目的性不强。
4、练习一:
——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关键语句见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
5、归纳主题:
《论趣》这篇散文,站在“通脱自喜”、“适可而止”的人生高度,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解读了人生的“趣”,主张我们去寻此“趣”,加强思想文化修养。
本文导航 1、首页2、思想内容3、文章结构4、写作特点 (三)文章结构:
通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从故事引出,写古今一般人和圣人贤人有目的的行为动机。
文章本身写得很有趣。开头是一段不长的传说。这中间主要是乾隆皇帝与其扈从的对话,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色、权是人生中普遍的现象。但是,作者也充分肯定了大禹治水、墨子摩顶放踵并不为名利而是为理想和信仰,具有积极向上的人世精神(即“利天下”)。作者认为“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便是林语堂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追求。
——第二部分:写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及其三方面的表现。
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和“趣”是处在同一个境界上的,只要做到前者,后者自然就会产生。作者对“ “这平常说是为一种好奇心所驱使。”这样解释是否真正科学,我们在此就无须去讨论了。
“趣”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有三方面的看法:
一在求知上要有“趣”。“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这“趣”是与“名、利、色、权”无关的。作者认为这“趣”可以与“好奇心”沟通,“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声光化电,都是穷理至尽的趣味使然的。”
二在启发心智上要有“趣”。这“趣”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三在读书上要有“趣”。要“动了灵机”,“能够知趣”。作者叙说徐志摩和李考克二例,实是针砭现代的机械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当然,这其中的趣味,固然有其一定的文化因素积淀,但在林语堂笔下,也多了一些“玄虚”的成分。“灵犀一点通,真不容易,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
本文导航 1、首页2、思想内容3、文章结构4、写作特点 (四)写作特点: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
《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练习2、3
——第2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林语堂散文的特点来赏析课文。
——第3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来赏析课文。
答案说明:参看课文研讨和后面相关材料。
大家在仔细阅读八年级上册语文论趣课文要点之后,得出了作者所说的趣味了吗?是不是和作者一样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五)写作特点: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
《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练习2、3
——第2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林语堂散文的特点来赏析课文。
——第3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来赏析课文。
答案说明:参看课文研讨和后面相关材料。
【小学八年级上册语文论趣课文重点】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论趣课文要点07-14
幼时记趣课文赏析02-22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重点词句04-19
初一语文上册课文《幼时记趣》课后练习题03-20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重点总结11-08
八年级上册重点英语单词07-11
小学作文论文11-15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重点知识11-18
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字词及解释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