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考试效度
提高小学语文考试效度刍议作者:xxx
长期以来,语文考试功能被泛化。学生上学伊始,就陷入形形色色各科目考试之中。但是,如果问:考试是什么?考试有什么功能?却很少人能作出合理的回答。特别是语文,由于学科的特点,使得考试更加主观,试卷总是更具个性,每场考试下来,总是有教师愤愤不平,许多学生痛哭懊悔,无数家长忧心忡忡。由于考试功能泛化和考试目的不明,使得考试成了一种存在即合理的惯性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考试的效度(即有效性,实现目的的程度)也就无从保证。因此,我们应该厘清小学语文考试目的功能,实现应有的考试目的,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考试的效度。
一、目的明确是提高考试效度的前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组成。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是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胜任感。考试的情景可以形成学习需要,考试结果可以有效地形成学习期待,而考试的过程则可以帮助形成胜任感。如果我们把语文考试当作语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它对学生学习将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然而现实中,小学语文考试却仍然是传统的经验型考试。考试的编制方面,表现为目的不明,随心所欲;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方面,则表现为功能的扭曲和变异。考试内容既可以是当阶段的,也可以是过去任何时间的教学重点;同一场考试,其结果既被家长用以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成为管理者评判教师教学工作成败的依据。于是,考试的导向功能被异化,考试的评价功能被夸大。考试已不是一种手段,而成为了一种目的考试的本来目的被漠视或严重偏离教学目标。 其实,语文考试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只要我们目的功能明确,科学使用,是能实现其应有的效度的。小学已无升学的压力,考试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明确这一点,考试将为教学带来强大推力。如一教师在编制某单元试卷时,针对班级学生不爱发言的实际,利用学生对分数的重视,在试卷中留了10%的分数权重作为一阶段学生课堂发言的评价分,把促进学生形成发表见解意识和培养口语能力作为本次考试的目的之一,并在教学之始向学生公布这一做法。这样单元考试不但更加契合教学目标,而且使考试增加了形成性测试的成分。经过一阶段的实践,学生不仅激发了发言的'积极性,养成了发言的习惯,而且他们觉得这种全程性的考试更具有可控性,不再对考试有恐惧感,变得更加乐于学习和考试了。
二、正确的编制主体是提高考试效度的途径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学这一工作的特点使得教师与学生处于长期密切接触中,教师不但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是学生学术的引领者,行为的示范者。学生学得怎样,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有无潜力等,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所以,小学语文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由一线教师作为主体进行编制和结果解释。 然而,长期以来的小学语文考试,老师往往被剥夺了评价的权力,教、考脱节。考试之前,一线教师对于要考什么,怎么考,是不知情的。由于不知道要考什么,于是什么都要教,处处怕遗漏。教师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大搞题海战术,造成许多学生不再喜欢语文。 最近几年,我校除了上级质量监控的科目,其他所有年级学科的考试,都由本年段教师出卷。这样老师教得有信心,学生也学得有目标,大大地减轻了师生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考试的导向与反馈功能得到良好发挥,考试的促进学习和改善教学的目的得到良好的实现。 只要我们根据小学语文考试的本来目的,还一线教师编制与评价的权利,就一定能还考试作为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面貌,也必定使我们能摈弃错误观念,冷静客观地对待考试。有了这样的从容,正确解释结果也就不在话下,以牺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偏差也将不复存在。
三、科学编制是提高考试效度的关键
小学的考试是水平考试(也叫成绩考试)。这种考试,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测试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达到何种程度。它所关心的首先是试题是否同所要测试的内容和范围保持一致,即是否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是样本的选取是否有代表性;再次是考试的题型能否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实现语文的目的。 比如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教学,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教学中教师必然花较多时间练习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于是在单元小测中设置了两道理解课文原句的题,在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再次设置相关的题目。学生在考试中能及时检测一段时间学习的成效,并自然地反观以及在之后的讲评中总结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从而努力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再如一些语文试卷,内容中有修改病句、改变句式、缩句等,可阶段学习却并未有这样的内容;也有一些词语积累与运用的试题,可是却大都并不是本阶段所学的或与本阶段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课标》更无此类要求。这不但是目标不明确,而且也是样本不具代表性的表现。 再如在一个按拼音写词语的试题中,前面几个词都是课文中的原词。当时的阶段教学中有竭尽全力和堪称楷模两词,于是题中出了竭力和难堪两个变化了的新词。要写好后两个词,就要有较好的语感、较透的理解以及运用的习惯,体现了难度的梯次提升和一定的区分度。但是这个难度并没有脱离语文学科的实质,因此这是一个好的试题。相反,当前许多语文考试题,内容并无梯度,只是形式上变化多样,普设陷阱。如前一题要求划掉不正确的词,后一题却变成要求给正确的词打勾。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这样的考试已经不是考语文,而是考注意力,甚至在培养察言观色唯命是从的性格了。 只要我们科学地编制,使试卷更加契合教学目标,考试结果能代表学科阶段学习的成果和水平,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就将更有章可循、有标可夺。
四、误差控制是提高考试效度的保障
在评价测量研究中,有个效标效度,即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在考试中,效标效度就是指评分的准确度。大量的主观题和试题目的的多维性使得小学语文考试评分的准确性把握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考试评分误差的控制呢? 首先应该慎重选择、加强培训评卷者;其次是要有正确的认识。考试不是目的,试题只是工具,通过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才是目的。比如作文评分,是通过作文,考查学生达成语文教学目标、养成语文素养的水平,是否具有继续发展的潜力等。要避免本来有创意的精彩文章在所谓标准之下黯然失色;也不要对一些看起来不太符合要求的作文(本来语文素质较好的学生由于一时疏忽或因状态不佳,没写出好的作文)中体现出的丰厚语文功底视而不见。 再次是通过创新评卷形式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还以作文评分为例。可采用分项专人评分加综合评价的方式。对语言的规范与丰富、思想价值、总体构思等等方面分别专人评价。同时要求不能孤立地看单项价值,要联系全篇作文、联系学生发展来考虑问题。如考查语言的人,不仅要对语言的通顺规范、丰富生动等进行评判,更要考查其语言对表达思想的作用等。还要有一个人结合各方面进行总体评价,特别是对有特色有创意的作文给予加分和特别对待。 只要我们树立误差控制的观念,加以研究并努力实施,必将大大提高评分的准确性,使得小学语文考试更加具有效标效度。 按当前的形势,淡化考试淡化分数的呼吁已然苍白无力;研究考试,提高考试效度,利用考试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反而成为可能。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小学语文考试,又是效度较难把握和容易被考试评价专家所忽视的领域。因此,我们应重视研究小学语文考试,通过大力提高考试效度来促进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一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考试效度】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如何提高口语交际如何提高07-10
如何提高人岗匹配度03-06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活力07-10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01-26
如何提高语文的成绩01-26
企业如何提高员工忠诚度08-15
如何提高老板对你的满意度11-03
如何提高孩子对语文的兴趣07-11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