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的内容

时间:2021-07-05 17:39:34 语文 我要投稿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的内容

  第一课时陋室铭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的内容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铭”这种文体;对照注释,翻译全文.对重点句翻译: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自学过程及指导: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陋室铭》及作者刘禹锡。

  二.预习检测:

  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意:

  德馨()苔痕()鸿儒()案牍()调素琴()

  2.《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关于“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案:1.注音xīntáirúdútiáo

  2.《全唐文》、唐代、刘禹锡。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3.D

  三.初读课文

  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理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可以给课文内容配上怎样的画面。

  3.教师点出重点词句.(名、灵、斯、馨、上、入、乱、劳、之)

  四.自学指导:

  1.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句?它的深刻含义是?(指导学生理解比兴)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五.课堂达标:

  1.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2:文中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作者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是运用的手法。

  3: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简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其“陋”的?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

  4: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写到诸葛庐,子云亭?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5: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含义?

  6:学习这篇文章后,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比兴

  3.三个方面,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渊博、兴趣高雅。

  4.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比陋室”不陋,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作者)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含义: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互相照应,这是全文点睛之笔,表明作者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的内容】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07-13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06-06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的同步练习及答案06-06

关于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07-14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小练习及答案06-06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06-05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和答案06-06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推荐05-27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