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一个优良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应共享怎么样的语言环境
1、语文课堂应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无论春华、秋实,夏日的云影还是冬天的树木,无论晨曦、暮霭,正午灿烂的阳光还是潇潇不绝的夜雨,都可以在这里观赏到被精彩描摹的倩影。大至星汉日月,惊雷狂飙,小至花蕊蜂须,冰雪的结晶,古老如绝塞长城,石鼓篆鼎,短暂如晓月秋露,飘风流莺,都可以在这里聆听到被吟咏讴歌的清音。无论大街、小巷、荒村、野店,无论森林、草原、沙漠、极洲,无论大海深处还是宇宙太空,都在这里留下了美妙的踪迹。生活的空间有多么宽广,语文的空间也就同样的宽广。
2、语文课堂应是心灵自由飞翔的天空。这里是思想尽情展示的舞台,这里是才智纵横驰骋的原野,这里是个性异彩纷呈的大地。缪斯的宠儿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流芳千古。那心游万仞、情寄大鹏,翱翔九天,处浊世而不改,清洁自守的庄子;那与楚地山河血肉同一,内心充盈着强烈的激愤和忧郁披发行吟于泽畔的屈原;那发自肺腑地喊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颠沛流离、忧患一生的杜甫;那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腔正气谱写动人壮歌的文天祥;那在异族统治、故国陆沉的艰难时世中深沉地表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那举家食粥、困顿拮据仍倾尽心力,为天下情才兼擅的女儿们泣血放歌的曹雪芹,还有那菊花丛中醉卧的陶渊明,那空山新雨后静立的王维,那山光水色中流连的李太白,那赤鼻矶上、滔滔江畔慷慨吟啸的苏东坡……所有文化星空中闪烁耀眼的星辰都在这里汇聚,他们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洋溢着永恒的魅力,是人类骄傲的资本。
3、语文课堂应是挥洒自由心灵的天地。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需要心灵地自由参与,需要思想地大胆碰撞,需要智慧地平等交流,需要情感地积极投注。语文,它以成就思想、丰富心智、提升灵魂、锻铸人格为己任;它着眼于精神的改造、新人的培育;它不仅仅是要让受教育者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和思维水平,为日后的生活提供技术的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受教育者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对接,与古今中外人类高贵的灵魂对话,从而为日后的发展与提高提供精神的滋养,让他们的周身始终涌流着大大小小无数思想感情的生命泉:热爱故乡、祖国、人类,珍惜青春、友谊、亲情,理想美好,意志坚强,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富有爱美向善之心……这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园地,大有可为,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大显身手的空间。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优化语言环境的策略
(一)、提升课外读物的语言品位。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1、选择课外读物:“趣”、“广”、“适”。“趣”即有趣,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肯去吟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我们也不应妄想他们会去玩弄“科学家”的天文数字。只有《天方夜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叶圣陶的《稻草人》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
“广”即广泛。鲁迅先生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口玉言”。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数学、理化、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
“适”即合适。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不应使我们的“小山羊”这样对我们说:“谢谢你!我不吃骨头。”(引自〈小山羊〉)选择课外读物更应注意适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不能拿“毒蘑菇”去喂饱我们的孩子。众所周知,诸如〈童话大王〉、〈十万个为什么〉、〈少年文艺〉、〈中学生周报〉、〈中小学生安全防范常识〉等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少儿读物,均是孩子们爱吃的“零食”;诸如〈上下五千年〉、〈强国之路二十年〉、〈中国澳门〉、〈热爱祖国立志成才〉等有思想性的书籍也是他们必吃的“精神食粮”。
2、指导课外阅读:“读”、“思”、“记”。 “读”即阅读,其方法有二:一是精读,一是略读。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篇篇精读,章章深研。但是略读也并不等于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的结果必须是一无所得。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法的综合运用,都应在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即深思。“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普朗克)因为“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如果懒于思索,不肯深入钻研,其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只会摹仿和抄袭。因此,我们应当把教会学生边读边想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又一个重点。
“记”即摘记,就是对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读书心得一一摘记下来,以便今后查阅。可以指导学生专设文摘卡,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学会摘记的方法。
3、应用转化语言:“讲”、“展”、“赛”。有检查才会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定期测评可采用“讲”即讲述,可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展”即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等;“赛”即竞赛,可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讲”、“展”、“赛”的测评方式,既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不愧是课外阅读的“马达”。
(二)、优化教师的口语教学艺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主要应注意以下艺术技巧:
1、言之有物,论之有实。“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2、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3、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4、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5、言之有韵,抑扬顿挫。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6、言之有体,丝丝入扣 。语言丰富多采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三)、引导感受自然与生活语言。自然和社会生活是“语言源泉”。对孩子来说,要尽力使每个词都不是某种东西、对象和现象的标志,而且使每个词都带上情感色彩——芬芳的气味和绚丽的色彩。很重要的一点是,应当让孩子像倾听美妙的音乐一样听每个词的读音,应当让词本身的美和这个词所反映的那一部分世界的美能融合在一起。在孩子们还没有感受到词的芬芳,还没有看到词的绚丽的色彩的时候,是不应该开始识字教学的。如果教师一定要这样做,那么他肯定会将孩子推向一条艰难的道路。
要把周围现实的画面印入到儿童们的意识里去,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上来进行,让他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确定各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比较各种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一个人只有当他接近事物本源的时候,只有当词汇对他来说不只是事物(客体)的标志,而且是花儿的芬芳、泥土的气息、家乡的草原与森林发出的乐声,并且这一切都是他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的时候,准确地用词语表述对自己陶醉其间的大自然的感受才有可能出现。
只有周围的现实世界才是灵魂之源。我对教师们说,思维的第一课堂不应是面对黑板坐在教室里,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只有“闻”到语言的芬芳,他的心里才会充满激情。我对下述观点深信不疑:没有对富有诗意的美的体验,孩子的智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创作诗歌是儿童思维发展规律所要求的。孩子们活跃的思维与对美的体验就象太阳和花朵一样是不能分开的。
让孩子闻到语言的芬芳。其两层含义为:一,学习词义、形成概念(含同化概念)的过程是一个感性经验的过程(其结果是理性的),其表现形式为主体感官对客体属性的感知经验。如夸美纽斯所宣布的教学论的“金科玉律”:“只要有可能,就应当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能看到的用视觉,能听到的用听觉,有气味的用嗅觉,有滋味的用味觉,能感触到的用触觉。如果某种东西能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感受,那就应当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它。”二,这个过程还伴随着情感活动,它意味着主体感知经验客体的各种属性并分析比较归纳抽象这些材料形成概念,并不是一个机械、被动的认知过程。“闻到芬芳”会伴有主观色彩很浓的主体体验,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汉语言环境的营造应始于发展学生对自己生活其间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环境的充典型的感知经验,表现为感官和神经系统的有效训练,其目的就在于为概念或概念系统的形成营造水到渠成的经验蓄势。感性化、直观化、亲历化、过程化是这个认识阶段的鲜明特点。应把感官还原为学习工具,构建并依靠感性经验的基础,不要想抄取捷径,甚至人为割断概念形成对感性经验的依赖关系,直接实现概念或概念系统的师生传递,因为“教育是经验持续不断的改造。学习其实就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解释。”所以,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应该回归学生的生活,教学的课堂应延伸扩大至社会和自然,教学形式可表现为各类探究活动。
“清清之水,为物所蓄;济济之文,为仕所谙”。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具个性、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营造诗化的和人文的汉语言教学环境,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当仁不让,亦大有可为。就让我们的探索“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立足于民族立足于母语,昭示于文化昭示于文明,辨证地承袭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有轨迹和魅力”!
【如何创造一个优良的语文学习环境】相关文章:
如何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03-09
如何培养优良的班风05-06
如何创设英语学习环境06-04
如何学习语文07-12
如何学习小学语文07-11
语文应该如何学习07-11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05-06
创造环境学俄语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