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28 15:49:16 语文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精选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精选7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1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中,我用课文中生动鲜明的文字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点化学生的认知,用凝练明白的语言愉悦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潜能。

  一、抓准切入点,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华不振”。课堂上,我就是抓住这个切入点组织教学的。“中华不振”成了我解构、重组、整合本文的一条主线。

  二、抓住“特写镜头”,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课文第8自然段是体现“中华不振”的特写镜头,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我把这一段作为我教学中的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此段,让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层层推进的情感。课堂上我指数名学生读此语段,然后不失时机地加以追问: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这个妇女的亲人可能是她的什么人?三个“可能是”的排比句的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匣子,说得十分动情,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朗读一次比一次好,情感一次比一次强。

  三、拓展文本,直面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出示补充材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火烧圆明园》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海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课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心灵已受到强烈的震憾,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接着我创设情境多次让学生激情朗读周恩来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时此刻,我仿佛觉得在我面前的都是一个个的少年周恩来,学生已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了。直至课的尾声,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练笔:我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孩子们都能畅所欲言,纷纷诉说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说得十分精彩。

  结束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课的教学,我静下心来,不断反思,总体来说,这次教学能站在新课程观的高度,本着为学生生命奠基的目的,围绕“爱国——立志”这一主题,让学生在文本及与文本有关的多个材料中浸润、沉潜,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走进思想的乐园,走进智慧的王国……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主要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在设计时,我围绕着“中华不振”,由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出“中华不振”,又由“中华不振”带出周恩来总理之所以立下这个宏愿的原因。

  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反复的渲染,突出气氛,通过三个为什么,一次比一次强烈的语气来突出“中华不振”,然而,到后来却发现,整个课堂内真正进入课文的只有我一个人,有些同学见我神情激昂还在下面暗自发笑。悲哀。究其原因,课外知识的匮乏,以及教育的断层让他们对那个年代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我只好无奈的下课了。

  课间,我反复地思考,因为教材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是学生不熟悉的、人物是学生感到陌生的,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难度。如果他们不了解这一段历史,不了解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不知道老百姓生活在那样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敢怒不敢言,整个课堂没有形成共同的感情积淀,那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仅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表面的浅显的理解上,并没有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沟通交流。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把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策略。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注重了这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由于所学资料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教学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播放反映旧中国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和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课件,通过震撼人心的文字说明和图片,体会旧中国的屈辱和当时中国人的痛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到达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披文入情,引起共鸣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此文的主线,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华不振”整体处理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设计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披文以入情”,用文本中活生生的事实来激发学生对洋人的气愤,对中国贫穷落后、人民挨打受气的叹息,由此激发情感共鸣,与少年周恩来一样产生同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精彩生成,情感体验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注重了课前预设,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情感,并多次用愤慨的语调创设情境,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中华之不振的悲哀,体会到了少年周恩来为什么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我又十分关注课堂精彩的生成,如抛出“作为新世纪处于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当代少年应有什么理想?并准备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这一问题后,我在课堂教学时能依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学生多元感悟,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从心底里发出了愿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愿望!课堂上,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出示补充材料,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海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直至课的尾声,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练笔:我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孩子们都能畅所欲言,纷纷诉说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说得十分精彩。

  4、剖析语言,洞察内心

  文本中有一幕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少年时的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我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一次次地剖析词句。在一遍遍的质问中,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4

  这篇课文我在教学第一课时时就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周恩来初到东北从伯父口中得知中华不振,第二件事是周恩来闯进了租界,从租界地发生的事中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三件事就是修身课立志。三件事之间又互有联系,正是因为不明白中华为何不振才会驱使周恩来闯进租界,又是因为真正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才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于是,我决定抓住“中华不振”这条主线进行教学,七、八两个自然段是我这节课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且激起他们的'愤怒,使得他们心中能树立起为强大祖国而读书的愿望。

  首先我引导学生找出租界景象的句子,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租界内洋人的生活,和租界外中国百姓的困苦生活,形成对比从中体会中华不振,并以一个问题: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中华不振引入下一个重点段落,这个段落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不同人的不同反应,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妇女的哭诉,洋人的得意扬扬同样也是通过对比描写,并让学生站在妇女的角度通过演一演体会她的伤心、悲痛,还有帮着外国人耀武扬威的中国巡警,以及围观者的“紧握着拳头”“只能”体会出他们虽然很愤怒,但仍敢怒不敢言,通过一个反问句“谁又能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的形式,体会这个句式更能强烈地表达出国人的情感。从这一系列人的反应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

  周恩来立志的段落,我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思考周恩来从租界回来在沉思什么,很明显他是在想为什么中华会不振,怎样才能振兴中华等问题,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校长的周恩来的对话,让他们在读中仔细体会周恩来立志的过程,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之后立下的,并且从“清晰而坚定”“铿锵有力”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他立志的决心很坚定,不会有丝毫动摇。周恩来立下的志向和其他同学的志向不同,通过这种对比,学生就能明白正是因为周恩来少年时期立下为祖国强大而读书的志向,将来才能有所作为,激发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为自己定下一个学习目标。一堂课之后,我觉得对课文内容的教学,还有重难点的把握还是都比较到位的,特别是重点七、八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并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之情,让他们想为中国强大而读书。只是中年级的训练点我并没有抓住,这个单元的一个训练点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我反复思考应在开课前让学生就课题提出质疑,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如此远大志向?中华不振,是什么事情让他真正明白中华不振,直接引入重点段,始终紧扣中华不振教学,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处理也稍欠妥当,应以“周恩来立下了怎样的志向,他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校长是怎样的反应?”等一系列问题贯穿,总之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5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授课之始,我和孩子讨论了一会儿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发言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说:“为了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读书的”,有的孩子说:“为了上大学来读书的”,也有的孩子说:“为了找好工作而读书”。当然,也有学生说:“为了当科学家而读书的”,引来了孩子们羡慕的目光。

  我相机引导孩子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树立崇高的理想。“志当存高远”,只有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立志学习,长大了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造福于人类,才是孩子们读书的真正目的。紧接着,激发孩子兴趣,引导孩子走进了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少年时代。

  兴趣是孩子们认真学习的动力。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每个孩子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次问答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此话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进行真实表达。相比于平时严肃认真的授课模式,在这种无拘无束的谈话中,老师真正了解了学生的思想,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也有利于日后个别教育。另一方面,这次谈话也激发了学生了解主人公周恩来总理的兴趣,这对孩子们阅读文章内容,感悟全文主旨作了很好的铺垫。

  导入的方式千变万化,只要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就应该积极采纳,让孩子不断进步。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6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像本课这类传统题材的课文由于叙述故文内容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二、结合学生认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达到,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达到目标。所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的讨论和议一议就达到了此目的。

  四、通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主要记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华不振”的两件事后,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经历。文章虽是一篇老课文,但选入新教材,课文的结构做了调整,采用了先出示结果,再追述原因的倒叙写法。

  本文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向概括能力的培养,也是中年级的重要能力训练点。回顾以往的教学,三年级重在“了解”,四上则重在“把握”,从“了解”到“把握”有梯度。而本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针对一件事的。本单元是针对“多件事”的故事文本,从一件事到多件事,有递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作为承载此任务的第一篇课文。回望自己从试教到最后呈现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对语文要素的一步步聚焦和落实的过程。

  一、明确任务,注重过程

  第一次和第二次试教,我没有安排学生动笔写,只是说一说三件事的主要内容,自然也没有学习结果呈现的环节,甚至将主要内容局限于板书:立志振兴中华、听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最后串联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只是将板书连起来说,学生没有思考和探究的痕迹,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课堂氛围枯燥且乏味。这种小标题式的归纳,不仅超越了四上学生的能力范围,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定势。课后他们会运用这种方法去把握其他文章的主要内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由于学生没有动笔,将近半节课时间,我花在体会“中华不振”上。借助视频和图文资料,带领学生了解背景,继而深刻体会,感情朗读。可是第二课时该上什么?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很显然,第一课时这样的设计,完全没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因为体会“中华不振”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动笔写,我没有适时纠正,课后他们依然会错误百出,需要我花更多时间去修正。

  经过教研组前辈们的精心指导,我再次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参,修改教学设计,这一次,我紧紧围绕语文要素,结合“交流平台”板块中学习伙伴的学习提示“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重在解决课后练习第一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随堂完成课堂作业本第四大题的第二小题。参考“逆向教学”,对三件事主要内容的把握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放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反思最后一次的课堂呈现,有遗憾更有收获,在遗憾中梳理方法、总结经验,对刚步入第三年教学生涯的我而言,才是真正的“教有所获”。

  二、充分预设,巧妙引导

  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在把握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之前,我先出示篇章页,方法先行,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要素。第一件事的把握,我预设学生会将文中其他同学的回答也一一罗列出来,但是课堂上学生在写主要内容时,我发现基本上没出现这个情况。反而有的学生将魏校长的问题写了出来,有的把握了主要内容,但是在表达上不够清楚、简洁。投影展示交流环节,通过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但是学生没有说到点上,因为预设和实际学情有差,我的引导不够到位,模模糊糊地便忽略过去了,更没能顺势巧妙利用板书“主要人物”“事件”相机引导学生确定“主要人物”,在归纳时将“主要人物”先行,为最后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奠定基础。如果能先确定主要人物——周恩来,我想第二、三件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把握时也会更明确。

  第二件事主要内容的把握时,我先让学生口头说。我预设的是学生会关注伯父一长串的话,不知如何取舍。第一个学生回答:伯父告诉周恩来“中华不振”,周恩来难以忘怀。他提到的“难以忘怀”出乎我意料,因为在试教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找到“疑惑不解”,我竟不知如何应对。其实,抓住这个契机,我可以顺势反问:伯父说的话这么长,你为什么只说了“中华不振”呢?学生就会发现,伯父说的这么多话就是围绕一个意思——中华不振。第二个学生虽没找到“中华不振”,却能聪明地将伯父告诉周恩来的一连串话加以归纳,听来倒也不显得那么冗长。但是我想,如果有了前一个学生的铺垫,那么第二个学生回答肯定更明确。由于备课过程中自己的预设不够充分,对文本的解读不够精准,所以当预设和实际学情有冲突时,随机引导就欠聚焦、欠明确,课堂显得过于拖沓,学生也学得模糊。

  三、聚焦重点,凸显实效

  为什么最后一个重要板块“发现三件事之间的联系,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没能展开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对三件事主要内容的把握教学上平均用力,没有抓住一件事重点教学。包括导入环节,对于“崛起”二字的理解,学生是不明白的,那么完全可以放在课文学好后,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体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也便水到渠成。

  因为文章结构的特殊性,倒叙结构的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挑战很大,他们理不清内在的联系。而且串联并不是简单地将三件事直接连起来,一步步需要有梯度,先发现关系,再借助关联词语,在学生尝试中适时引导、帮助他们“修剪旁枝”。所以,如果在前面的课堂环节处理上节奏能更明快些,这一块难点的探究也可以在课堂上落实。

  一次次试教便是历练的过程,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提升。新教材的语文要素虽然非常明确,但是作为教师,如何牢牢地把握好,在课堂上充分落实,真正转化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思考的重要课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02-21

为中华之崛起教学设计与反思10-0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09-18

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09-2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文01-07

201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09-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师教学设计10-12

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09-24

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范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