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如坐春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的培养,多方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文育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它的终极追求应该是:享受语文,即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思想的启迪,愉悦的审美享受。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把一篇美文肢解和分割为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八大块,注重字、词、句的解释,注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概括,注重表现手法的分析,如此下来,一篇美文被解读得支离破碎,一堂语文课纯粹是教师单调乏味的讲解、分析,学生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这样的语文课学生上得如同嚼蜡,枯燥无味,又怎能感受到语文的美感和灵性,得到熏陶和享受,获得人文关怀和启迪呢?
语文即语言与文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门课程的内容和特征决定了语文课应该是轻松的、愉悦的,富有灵性与充满美感的。那么,课堂教学该如何让学生沐浴到来自语文本身的阳光雨露,让学生如坐春风,轻舞飞扬呢?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引领学生亲近文学,感受文学,热爱文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个人的道德情操、文化内涵,审美修养。所以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亲近文学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课堂短短的45分钟如何让学生走入浩如烟海的文学殿堂呢?
其一、亲近教材的文本。语文教材编排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的文章,有的甚至是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和欣赏价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构筑起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平台,引领学生亲近美,感受美,品味美,评价美,在进行审美享受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启迪。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经典美文,融会了美的文字、美的意境、美的情思、美的精神。在教学中,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字、词、句、段、章的分析、讲解,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运用“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行云流水的美,感知文章所蕴涵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及深刻的哲理。其次,运用勾联法,让学生一边诵读文章一边想象自己心目中美丽的春天,并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作者原有描写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把自己所看见的和所理解的春天描绘出来,与大家分享。再次,体味文章所蕴涵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哲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能引起共鸣、给人鼓舞、让人奋发的语句,加于揣摩、品味,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文句深刻的内涵及所给予的思想启迪。最后一个层面是品味美文的精彩片段,让在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文字中体会表达效果,并能学会模仿、运用,在仿写中形成表达的能力。这四个层面的教学循序渐进的引领学生感受美、品味美,创造美,并获得了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启迪。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中如果能真正实践新课标的理念,淡化字词句的讲解,淡化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概括,让学生真正触摸文本,感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真正落实“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对话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获得思想的启迪,愉悦的审美享受,那么这样的语文课一定是洋溢着智慧的光芒、洋溢着美感、洋溢着灵性的。
其二、亲近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文本。语文课堂仅仅是引领学生窥探文学殿堂的'一个小小的窗口,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一块小小的试验田,语文学习更宽阔的天地应在课外。因此,仅限于一本课本的语文教学显然是狭隘的,是固步自封的。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没有教材,没有教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不受教材之限,甚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取舍教材、补充教材,对手头教材进行再创造、改编,学会拓展教学的空间,拓展教学的宽度和广度,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烟波浩淼的文学海洋中遨游。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本人注重从实际出发,根据教材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引领学生走到教材之外,赏析与之相关联的作品,让学生触摸到更多的文学大师,与更多的智者对话。如上完了朱自清的《春》,我会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触及更多关于春天的作品,除了散文,还可包括诗歌,如台湾著名抒情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雨说》、《错误》。
本人在教学中尤其重点引导学生赏析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的《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的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一首诗如同一出戏剧,那戏剧性的结局虽然让人伤感,但却充满着无限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趣。本诗在继承古典诗词传统上有所创新:一是虽是思妇闺怨诗,但诗人的诉说视角不放在思妇上,而是从“过客”的视角来揭示思妇的心理秘密;一是诗人写了“过客”对思妇心理的想象,并且将这想象的立足点放在“听”上。古典诗词一般写闺妇都是从“望”的角度来写,如柳咏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而这一首诗却从“听”的角度来写,转换成“过客”达达的马蹄声被思妇误解为“归人”的足音……此外,这首诗歌富有人生哲理,耐人寻味:人生犹如旅行,我们不断行走,行走,不断遇见,但是能真正走入我们心灵深处,与我们心有灵犀,永久停驻在我们心间的人又有几个呢?滚滚红尘之中,许多的人终归与我们擦肩而过,成为匆匆的过客,随着达达的马蹄,绝尘而去……
这样的语文课堂,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不受教材的束缚,把学生牵引到广阔的文学天地,让他们接受一次字、情、理的艺术熏陶,随着春风、柳絮、青石街道、马蹄声,感受诗歌优美而深刻的意蕴,随同诗人走入春天,走进江南,走入美丽而哀怨的作者的心灵彼岸。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让学会开阔了视野,更让学生真正触摸文学,并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启迪,让学生如坐春风,如浴甘霖。
其三、亲近教材之外的丰富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文学天地。在推荐文学作品时应该注意推荐多元化的文学作品,其中中外古典名著名篇是推荐重点,此外活跃于当代文坛上中外名家的新作、名作也应定期向学生介绍。推荐过程可介绍作者,讲述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体验,也可简介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或赏析精彩片段等等。如本人在语文课堂上曾从很了不起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受辱解读文学界“文人相轻”的现象。有资料记载:沈从文出身于湘西水乡,他文凭只是小学毕业,之后自学成材,受聘为西南联大教授。在西南联大,他曾受尽歧视,刘文典教授曾对同学讲:“沈从文居然也评教授了。要讲教授嘛,陈恪寅可以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他沈从文那教授值一分钱。”之外,北京大学还曾贴出一批声讨沈从文的大标语和壁报,同时用壁报转抄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全文,之后,他还收到恐吓信。在强烈的刺激下,沈从文先生精神失常,曾多次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并抢救,才免于死难——沈从文的受辱其实折射出自古以来就有之的“文人相轻”的一种文化现象。
此外,本人还与时俱进的给学生推荐在当代文坛上及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如近几年来大受年轻人青睐的台湾漫画家几米的图文并茂的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的绘本《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地下铁》等;在青少年当中反响很大的80后作家韩寒的《三重门》、《长安乱》及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等;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浪漫入骨的唯美、细腻的小说《挪威的森林》,还有近一年来的火暴热卖的易中天的《品三国》及于丹的《论语心得》等;最近,又和学生推荐了刚获得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韩少功的长篇散文《山南水北》……本人力求把当代文学的新鲜的活水源源不断的注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在智慧之水的浇灌、滋润中享受文学,茁壮成长。
文学世界浩如烟海,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窗口作用,让学生透过这扇小小的窗口,望见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星斗,真正走近大师,触碰大师,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
语文课堂应该是异彩纷呈,魅力无穷,富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及灵性的。传统教学中的纠缠于单调、死板的字词句的解析不仅束缚了语文课,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更苦了语文教师。语文课应该是广阔的、深远的、丰富的、充实的,有广度及厚度的,它不仅能给学生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关怀,更能给学生输送精神的养分,让学生真正的享受语文!
【如何让语文课堂如坐春风】相关文章:
《日出》语文课堂教案06-16
语文课堂教学总结10-09
语文课堂的教学计划03-26
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总结08-30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板08-31
语文课堂教学计划09-23
语文课堂信箱的教案设计12-11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三篇09-21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观总结09-22
语文课堂教学研讨的活动总结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