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时间:2022-01-22 11:10:35 语文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通用11篇)

  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通用11篇)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1

  复述课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课题)。大家想想,这个题目是文中谁说的一句话?

  生:(齐)父亲。

  师:对!那是父亲对谁说的呢?

  生:(齐)对儿子说的。

  师:同学们看书看的真仔细!老师要再考考大家,知道的举手发言,好不好?

  生:好!

  师:父亲在什么时候对儿子说的这句话?

  生:父亲在儿子困在半山腰的时候说的。

  生:儿子在有困难的时候。

  生:儿子在即不能上又不能下的时候说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我请一个同学将刚才的内容来个小结,如何?

  生:当儿子在半山腰,即不能上又不能下的时候,父亲对儿子说: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他说的很好!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就这样说出来,好象有很多东西没有交代清楚?

  生:(小声议)

  师:下面,我们来给这个事件配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让它更具体,好不好?

  生:57年前的7月,费城,天气很闷热,我与小朋友们想爬到山上凉快,可是,由于我的身体比较瘦弱,胆子也比较小,当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却已经到了山顶,并且准备回家了。后来他们把我留在了那里。当我一个人在恐惧与哭泣的时候,父亲来了,他要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脱险。

  师:他说的很好!同学们,刚才老师教你们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具体运用!如果,老师一开始说,要大家复述课文,很多同学可能不会这样熟练地说出。现在,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老师利用文中父亲教儿子的方法,一步步分解,最后完成。多么容易啊!在复述故事的时候,我们就要这样,先抓主要的人物与事件,再配上时间地点等具体的东西。大家完成的很好,我们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化整为零的好方法!

  重点解读

  师:同学们,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在文中什么地方,请你们找出来。

  生:从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这里是写我在父亲的指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脱险的全过程。

  师:很好。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学生听我说很好,以为这就是标准答案了,于是不再举手了。)

  师:我说很好,并没有说他说的就是标准答案啊!同学们,在我的课堂上,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只要你能言之成理,就行!

  生:从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我想。

  师:你为什么将后面的那段没有要呢?

  生:因为我觉得最后一段是写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的事,不能要。

  师:有道理!老师问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

  生:从听我说吧。我想。

  师:你为什么没有要前面的呢?

  生:我觉得前面的那段是父亲来与我的谈话,还没有涉及到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很好!大家都说的很有道理,就要这样!请继续!

  生:从听我说吧。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师:请说理由。

  生:我觉得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直到脱险才对!

  师:刚才同学们给了四个答案。请大家认真朗读这些内容,同桌的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究竟谁的答案是正确的答案。

  生:(讨论异常激烈。)

  生:如果回答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段落,那就应该是从听我说吧。我想。这里是父亲指导我走,以及我如何走的。如果说是脱险的话,那就应该是从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师:同学们就要这样读书,就要这样去分析,很好!下面我们看这几段中,哪里是走一步的内容?哪里是再走一步的内容?

  生:从听我说吧。我顿时有了信心。是父亲指导我走一步,我也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是再走一步的内容。

  师:哪一部分用的笔墨多呢?为什么?

  生:走一步用的笔墨多,因为万事开头难!

  师:很好!当我迈出了第一步后,我开始有信心,我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下面请同学们进行朗读,认真地读出那种心态与语气。

  生读。

  师: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间的故事?

  生:发生在57年前的故事。

  师:事隔57年了,我还记得,那么这件事一定在当时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在后来也对我的生活有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生读。

  师:这最后一段也就是这个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哪句话体现出来了?

  生: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是要着眼于最初的那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一步,直到我所要到的地方。

  师:就是这句。那么我们题目的含义如何去理解呢?

  生:也是这句。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是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地走下去。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2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让学生对人生的大话题有所感悟。我设计的这节课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我采用“激情导入──朗读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实录。

  一、课前交流

  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共同合作一节课,希望在接下来的四十分钟里,能让老师看到同学们最专注的眼神,听到同学们最独道的见解,感受到同学们最真诚的微笑!好,上课!

  (反思:借班上课,课前交流很有必要,既能拉近师生距离,又能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风格有一定感知。我是个干净利落的人,所以课前交流简短有力,又充满期待。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进而想要在课堂上好好展示自己。)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的经济陷入困境;升入初中以来,你觉得自己比较努力,但成绩总和别人有差距;你很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总是遭到同学的误解……究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篇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读后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生静听,共鸣。)

  (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请同学们读出课题及作者。

  生:《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反思:导语既要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又要彰显语文教师的素质,还要能抓住学生的心。我就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来找他们容易遇到的困难,尽量深入学生内心,触及其灵魂,引起共鸣。)

  三、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大声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尤其是读书声音特别洪亮,让我很受感染。读完课文,你能说出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思考,纷纷举手。)

  师:你的手举这么高,请你回答。

  一生:写“我”一次和好朋友一起去爬悬崖,我被困在悬崖上下不来,小朋友们都走了,只剩下我,我很害怕。后来爸爸帮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

  师:你说得真好。又完整,语言组织得又有条理。那同学们能复述故事吗?

  生:能。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已非常好了。那同学们知道复述故事应该注意什么吗?

  生:说不上来。

  师:(提醒)知道记叙的六要素吗?

  生:不知道。

  师:(提示)复述事情时,除了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关注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看同学们很迷茫)大家是不是不熟悉,那我们记到书上好吗?

  生:好!

  (生赶紧批注)

  师: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复述故事就是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生边写边读边记。)

  (反思:课本只是例子,要通过例子教给学习语文的方法才是根本。当学生不知道复述方法时,我及时告诉他们抓住记叙要素;学生不知道记叙要素时,我就赶紧让他们记下来。记下来之后,应该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复述一次,这一点在课堂上没有落实,有点遗憾。)

  四、研读赏析

  师:文章写了我的一次冒险和脱险的经历。特别是冒险部分写得很精彩,值得我们品析玩味。请同学们找出写冒险经历的内容。

  生:16~22段。

  (生很快就找到了。)

  师:请大家自由读16到22段,看看文中是如何刻画“我”的?

  (生大声读,思考。)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很会读书,边读边划,这种方法太好了。文中是如何刻画“我”的?

  一生:通过动作描写刻画的。

  师:你能读出用动作描写的句子吗?并找出动词。

  一生:读“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用到的动词是“伸、探、踩”。

  师:你读得很好,动词找得也很准确。那老师把“探”换成“踩”可以吗?

  生:不能换。

  一生:“探”那块岩石,可以看出当时我非常害怕。

  一生:前面有“小心翼翼地”,用“探”与它照应,很准确。

  师:你们说得真好。那读得时候,哪些词语需要重读?自己读读试试。

  (生大声读。)

  一生:“伸、探、踩”要重读。

  师:你读读试试?

  该生:很认真得读。

  师:重音读得很明显。除了这三个动词外,还有哪些词语需要重读?

  生:“小心翼翼”

  师:再读读试试。

  (生认真读。)

  师:文中还用到哪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刻画“我”?

  生:语言描写。

  师:谁来读读?

  一生:“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师:你读得太好了。不仅把“我”当时害怕的样子读出来了,甚至都要哭出来了,多么投入!都读读试试。

  (生很用心地读。)

  师:文中还有对“我”的语言描写,我们再找找。

  生:很快就找到了。认真读“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师:“看见了。”虽然我已没有刚才害怕,但并没有完全克服恐惧的心理,还要读出稍微的恐惧。再读一读。

  生:又读一遍。

  师:文中还有什么描写?

  生:心理描写。“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师:边引导边板书。让我们分角色再读这一部分。

  生:同桌三人分角色读。

  师:哪一组愿意起来展示?

  师:大家积极性这么高,你们三个都举手了,就你们来读。

  (一小组很认真地读。)

  师:她们读得怎么样?谁能评价一下?

  一生:她们读得很有感情。

  一生:她们读得很投入。

  一生:她们读得有多字、掉字的问题。

  师:你们评价得很实在。

  师:还有哪一组愿意读?

  (生纷纷举手。)

  师:就你们这一组吧。

  (另一组更投入地读。)

  (反思:学生品读得已非常精彩,应该在高潮中赶紧过渡到下一环节,我却让学生又分角色读了三遍。读是必要的,但读三遍确实比较多。浪费了很多时间,让下面的环节显得很仓促。)

  师:从脱险经历中你受到什么启发?用文中的话怎么说?

  生: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师:我们齐读一遍。

  (引导学生理解。)

  (生理解,背会。)

  五、体验反思

  师: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

  (生思考。)

  师:你的手举得真快!那就请你先说。

  一生:以前我不喜欢上语文课,上课不想听讲,老师老让我站在外边。我不知该怎么办?

  师:看来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老师帮你想个办法,合适的时候你可以和你的语文老师沟通一下,相信老师会理解你的。

  一生:星期天作业特别多,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写完。后来我就把作业分成一小部分 ,一小部分,慢慢完成。

  师:你的做法非常好。回去我一定要把你的好方法教给我的学生,并告诉他们是你的专利。

  (生大笑。)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是谈学校的事情,大家可以走出学校,谈谈在其他方面遇到的困难。

  一生: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看到满树的大枣,真是想吃。可是枣树太高,怎么也吃不到。后来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找来一根长棍子 ,一个人使劲打,其他人都在下面捡。

  师:看来什么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反思:体验反思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再认识,再提高。学生说得不够深入,因时间比较紧,我也没有再耐心细致的加以引导,草草结束。有点虎头蛇尾,很不完美。)

  师: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艰难险阻都会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教后反思】

  要在四十分钟内备好一节几年都没再教过的课文,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抽课之后,很快让自己镇定下来,开始理思路。这一单元都是关于人生的话题,让学生从事件中受到启发,这是必须的。记叙文写人记事一定要清楚、明白,生动、吸引人,学点写人的技巧,也是必要的。走出文本,联系生活,自己能获得感悟,正是本课的延伸,也要完成。于是,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整体感知,读出故事,尝试复述。

  研读赏析,获得感悟,学点写人技巧。

  体验反思,学为己用。

  教学重难点是目标2。

  上完这节课,总体感觉比较顺利。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大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特别高,有些学生生怕老师看不见他,就着急地站起来,把手伸得很高很高。还有一个学生发言说,以前不喜欢语文课,没想到今天的语文课这么有意思。

  我认为这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1、整节课能始终面带微笑:

  微笑足以征服人心。我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可以传染给学生的,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且再把他们的微笑传递给我的。这样,师生就通过微笑互相信赖,而信赖往往会创造出最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我在这节课上感受到了。

  2、评价语言适时、得体,恰到好处:

  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说,同学们读书很认真,尤其是读书声音特别洪亮,让我很受感染。研读赏析时,一生边读边批划,我就赶紧告诉学生,我发现这位同学很会读书,边读边划,这种方法太好了。刚说完,我就看见方才手里没拿笔的学生赶快拿起了笔。我想鼓励一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起来发言,我说,虽然这位同学还没举手,但我从她的眼神中读出她早已成竹在胸,她的发言一定会很精彩!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鼓励、赏识,让孩子们乐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精神上的鼓励超越一切物质方面的刺激。

  3、研读赏析扎实、有效: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要精心打造,让它成为亮点。我让学生找出对人物的几种描写方法后,动作描写就让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品动词,如:把“探”换成“踩”,行吗?语言描写就让学生揣摩说话时的语气,不断深入指导朗读。学生由不会读到会读到读得精彩,掀起了课堂的一个小高潮。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合作的快乐。

  我感觉这节课不成功的地方有两点:

  1、课堂调控能力、教学机智都需继续加强:

  脱险部分的研读赏析是重点,且比较扎实、有效,可以说是打造了一个亮点。该往下推进时,我想让学生再分角色读课文,先让就近的三个人分角色朗读,再叫起一组起来分角色读,简单评价之后又叫了一组起来读。在本已到位的环节上我又浪费了很多时间,做了近乎于无效的劳动。影响了本节课的正常推进。

  2、体验反思环节推进太快,且没能扣住本节课的重点延伸:

  学生在谈自己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时,都是三言两语,浅尝辄止,教师却没能及时引导。课后想想,学什么拓展什么,我应该引导学生用写人记事的写作技巧,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等刻画人物,叙述所遇到的困难,最后用一句话点出获得的启示。当时是赶时间,只考虑课堂气氛应该活跃些,却没在意自己已偏离语文教学的轨道,向思想品德课靠近了。

  幸亏有了这次“名师选拔”现场作课,是它让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更加严谨认真,不断锤炼提升。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方面多下功夫,彰显实力,展示魅力,争取离名师近点,再近点。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3

  一、创境导入

  请两位同学按照老师手中卡片上的词做出动作,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高兴”“悲伤”“久别重逢”。

  生高兴的表现:第一位同学微笑,第二位同学大笑。

  生悲伤的表现:第一位眉头紧锁,闷闷地不说话,第二位同学哇哇地大哭,不停地说,我该怎么办?

  生久别重逢的表现:第一位微笑着握手,第二位夸张的表情,嘴里直喊:“是你!”

  师:为什么这两位同学会有不同的表现?

  生1:他们是不一样的人。

  生2:我觉得陈晨和于洋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于洋是内向性格的人,而陈晨则是外向性格的人。

  教师总结:非常准确。因为是性格不同的两个人,所以在对待相同的事物会做出不同的举动。作家莱辛曾说过:“主要的东西是让人动起来,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显示。”在文学作品中,抓住人物的行动,有利于分析其思想性格,把握文章的中心。

  二、片段欣赏

  师问:下面大家认真地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动作描写,体现人物性格?

  生答:《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看一下黑板的这个描写片段,注意我加点的动词,你喜欢哪个词语?说说理由。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吓得几乎晕倒。

  生3:我喜欢“靠”这个词,这个词表现了当时我的那种胆战心惊的心理,体现了我那种胆小的性格。

  生4:我喜欢“移动”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因为害怕,所以才不敢大胆地往前走,用这个词同样表现了我的胆小的性格特征。

  生5:我喜欢“心惊肉跳”这个词,用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我”紧张、害怕的心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哪些动作描写片段?找出动词,分析用得好在哪里?

  生 6: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动词有“伸”“探”“踩”,我喜欢动词“探”,这个词能表现出我当时那种小心的心理,准确地表现了我当时害怕的心理,体现了我胆小的性格。

  生7: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动词有“颤抖“冒”“爬”“跳”我喜欢“颤抖”这个动词,因为害怕才心里颤抖,用了这个词表现了我当时那种怯懦性格。

  生8: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这里的动词有“移动”“爬”“踩”“投入”,我喜欢的动词是“移动”“投入”。从这两个动词中,可以看出我从害怕、胆小,已经慢慢地向信心大增转变。

  师总结:莫顿亨特通过他的动作描写,把一个从“胆小”的“我”,慢慢转变成“信心大增”的“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在课本之中,在平时的名著阅读当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通过动作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的描写,下面就把你所收集到的材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生9:我收集的是《水浒传》中,鲁达的动作描写: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醋钵儿大小的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入一步”“踏住”“打”“扑”,叙述了鲁达拳打镇关西的动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生10:我收集的是《老人与海》中,对老人的动作描写:

  老人拽掉舵把,用它去打、去砍、去劈,双手攥住,一次一次地抡起劈下。这时它们已经窜到船头那里去咬那条死鱼,一条接一条地窜来。这里的动词有“拽”“打”“砍”“劈”“攥”,通过这些动词表现出了老人勇敢、顽强的性格特点。

  生11:我收集的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动作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起来,钉耙难举,气力不如。──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那蒿草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挫伤嘴脸,一骨碌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这里的动词有“一溜”“一顿钻进”“一骨碌睡倒”,它们生动形象地把猪八戒那自私可笑的性格表现得惟妙惟肖。

  师:通过以上精彩的片段欣赏,嫉恶如仇的鲁达、自私的猪八戒、机智勇敢的老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个性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什么传达?

  生12:人物的动作。

  师:当代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传神的动作描写,往往能凸现人物的个性,揭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三、写作训练

  师:通过精彩的片段欣赏以及我的讲述,我想大家已经有了跃跃欲试的心理,那么还等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和纸开始写一写吧。字数一百字左右。

  生开始了写作。

  通过刚才的欣赏和品读,学生们似乎已找到了写作的灵感,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习作。看着他们静静地写着,听着纸上传来“沙沙”的声响,想象着笔尖流淌着欢快的文字,我的心感到了一丝欣慰,我感到这节课已达到了一些效果。

  师:下面把你写的片段在四人小组内展示,然后全班交流。

  生13:我所写的是一位学生初见老师,表现他紧张的心理和怯懦的性格:

  初见老师,他显得局促不安,一只手把衣角折来折去,另一只手使劲儿擦着裤边,眼睛一直往地下瞅,不敢抬头看着老师。

  我在这里运用得动词有“折来折去”“使劲擦”“瞅”表现了他紧张的心理和怯懦的性格。

  师:在听完这位同学的动作描写,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生14:我觉得马俊的动词运用得非常准确,“折来折去”“使劲擦”“瞅”这些动词可以准确地表现他此时那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和胆小的性格。

  生15:我写的是交警叔叔勇救小孩的动作,表现他对小朋友的关心。

  走在区政府的大道上,能看见一个个挺立在马路中央警牌下指挥的交通警察,他们用自己的手势在指挥交通,为这个社会做奉献。不一会儿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带领着一群调皮的小朋友过马路,交警叔叔立马跑上前去,拉着小朋友的手过了马路。

  这里用得动词有“跑”“拉”“指挥”表现了交警叔叔对小朋友的关心。

  生16:我认为周瑶所用的这三个动词并不能很准确地表现对小朋友的关心。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读评,说明了同学们在写动作片段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再以小组为单位,把刚才的作文再做修改。

  生15:我把刚才的动作描写,做了修改:

  看到马路中央的小朋友,交警叔叔一个箭步冲上去,抱起男孩,身体向后一挪,倒在地上。用“箭步冲上去”“抱”“挪”“倒”这几个动作充分表现了交警叔叔行动敏捷,见义勇为的性格特点。

  生17:我写的是一个学生不会做题的着急心理。

  我回头看看同学,他们都在眼睁睁地盯着我,我急得心急如焚,一不小心,粉笔有折断了。这里我以前是“我急得抓耳挠腮”改为“心急如焚”,这一段动作描写表现了我不会做题的那种着急心理。

  生18:我觉得于文欣同学改正之后的动作描写更能体现我着急的性格。

  师:同学们,这里需要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动作描写有时也和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样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于文欣同学的描写片段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四、学习收获我来谈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学习心得呢?

  生19:我重温了很多精彩的动作描写片段。例如:写猪八戒的,写鲁达的,写老人的。

  生20:我学到了借助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性格。

  生21:我还学到了在文学作品中,抓住了人物的行动,有利于分析其思想性格,把握文章的中心。

  生22:我学会了文章写作抓住了关键词语,会使其增色不少。

  生23:我还学到了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可以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样更有利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性格已经有了深刻地了解,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作文当中,能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中,注重将教材、名著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有范例。萨特说:“阅读是一种引导的创造。”在阅读中可以感受语言、领悟内容、体验情感、积累素材。我们的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做到了读者和作者间的“心灵对话”。通过反复品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动作描写片段,使学生领悟“爬”、“蹲”、“移动”、“探”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我”紧张的心理和胆小的性格,并且让学生走出课堂,扩大视野,通过对名著的精彩动作片段的欣赏,更好地感悟:准确地运用动作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例如:鲁达的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就是通过他“踏”、“扑”的典型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修改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文章一般来说是越改越好,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有口皆碑的例子。本节课注重将修改与写作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边读边改,通过语言的交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在反复地修改中,领悟:准确地运用动作描写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周瑶和于文欣同学经过修改后的动作描写,更好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敞开心扉,写出心声。

  3、当然,这节课也还是存在不足的。例如,在欣赏完人物动作描写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去反思、探索动作描写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做好适当地点拨和指导。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4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在一个标准下,多种教材同时使用,以前的课本的权威受到挑战,我们如何运用课本的例子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服务?当务之急是为课本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为此,大连市举行了一次“教材与作文课相结合”的大奖赛。

  一、创境导入

  请两位同学按照老师手中卡片上的词做出动作,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高兴”“悲伤”“久别重逢”。

  生高兴的表现:第一位同学微笑,第二位同学大笑。

  生悲伤的表现:第一位眉头紧锁,闷闷地不说话,第二位同学哇哇地大哭,不停地说,我该怎么办?

  生久别重逢的表现:第一位微笑着握手,第二位夸张的表情,嘴里直喊:“是你!”

  师:为什么这两位同学会有不同的表现?

  生1:他们是不一样的人。

  生2:我觉得陈晨和于洋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于洋是内向性格的人,而陈晨则是外向性格的人。

  教师总结:非常准确。因为是性格不同的两个人,所以在对待相同的事物会做出不同的举动。作家莱辛曾说过:“主要的东西是让人动起来,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显示。”在文学作品中,抓住人物的行动,有利于分析其思想性格,把握文章的中心。

  二、片段欣赏

  师问:下面大家认真地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动作描写,体现人物性格?

  生答:《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看一下黑板的这个描写片段,注意我加点的动词,你喜欢哪个词语?说说理由。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吓得几乎晕倒。

  生3:我喜欢“靠”这个词,这个词表现了当时我的那种胆战心惊的心理,体现了我那种胆小的性格。

  生4:我喜欢“移动”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因为害怕,所以才不敢大胆地往前走,用这个词同样表现了我的胆小的性格特征。

  生5:我喜欢“心惊肉跳”这个词,用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我”紧张、害怕的心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哪些动作描写片段?找出动词,分析用得好在哪里?

  生6: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动词有“伸”“探”“踩”,我喜欢动词“探”,这个词能表现出我当时那种小心的心理,准确地表现了我当时害怕的心理,体现了我胆小的性格。

  生7: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动词有“颤抖“冒”“爬”“跳”我喜欢“颤抖”这个动词,因为害怕才心里颤抖,用了这个词表现了我当时那种怯懦性格。

  总结:笔者本着以锻炼为目的的想法,让《走一步,再走一步》为基础的课文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对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怎么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上面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哦。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口语交际

  下面是对语文口语交际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讲解的内容。

  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通过上面对口语交际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写作

  关于新课程标准中写作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上面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写作的知识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阅读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语文阅读的相关课程标准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通过上面对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知识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内容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识字与写字

  下面是对语文识字与写字知识的课程标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通过上面对识字与写字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5

  (板书:我听见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考一考大家,黑板上的这个句子,缺少了什么?

  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标点!

  师:这里加何标点最为恰当?为什么?

  (生疑惑,但众说纷纭)

  生1:句号。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师:似乎很有道理,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叹号。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感叹句。

  (底下学生谁也不服,引起争辩)

  师:不要着急,我们到文章中找到这个句子。

  (生发现文中答案是叹号)(部分学生仍然不肯接受)

  师:让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考虑,探究一下用叹号的原因。

  (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希望从中找到答案,片刻开始举手发言)

  生3:老师,我发现这是小亨利在爬悬崖过程中,进退两难之际的心理活动。

  师:看出了句子出现时人物的处境,哪个同学能深入谈谈当时亨利的心理状态?

  生4:“我”当时已在啜泣,又恐惧又疲乏。

  生5:还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师:可能当时有人在,情况还会不大一样,同学们能不能结合当时的环境谈谈。

  生6:那时开始暮色四合,周围变得苍茫、昏暗,又非常寂静。

  师:说得多好呀,在这个时候“我听到杰利和父亲的声音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的?

  生7:得救了!肯定十分欣喜,激动。

  师(满怀激情):这种景象就像茫茫大海里的一个落水者,他在绝望之中看见了远处渐渐驶近的一条般,肯定会冲口而出:船!此时该不该用叹号?

  生(恍然大悟):该!

  师:通过对一个小小的感叹号的分析,我们捕捉到了那么多的信息,今天老师就是要教给大家这种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读书方法。接下来,我们还是从感叹号入手,看看这些感叹号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深意?

  生8:我找到一处感叹号“嗨,我们现在就去吧!”这里用叹号是因为,同伴们在号召杰利一起去爬悬崖,是一个祈使句。

  师:说得挺有道理,还能想得更深吗?

  生9:对小伙伴们来说,爬悬崖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师:你的意见是这处标点不仅仅是一种呼唤,也反映了说话者当时的心理活动是吗?

  (生点头)

  其它同学能不能设想一下听话者当时的心态?

  生10:我想听到这句话的人肯定惊心动魄。

  师:为什么?

  生10:课文第四节写着,“我”小时候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人,母亲也时时告诫“我”不要去冒险。听到小伙伴们的挑衅当然心惊肉跳。

  师(带头鼓掌):非常精彩,看来同学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这样吧,我们小组合作起来,去找另外用感叹号的地方,按刚才的方法去刨根究底,到时交流。

  (生自觉分组,热烈讨论)

  师:我看大部分小组都已准备妥当,现在能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了吗?

  生11:老师,我代我们小组的同学说说那句“来呀!”的理解。这是好朋友杰利对我的鼓励,也是一种激将法。让“我”不要做胆小鬼。

  师:言下之意?

  生11:你不来就是胆小鬼。

  (其它同学会意一笑)

  生12:我说那句“我来了!”面对他们的挑衅,“我”下了决心,似乎宣称“我不是胆小鬼,虽然体弱多病,但还是很要强的。

  师:这个性格也促使我后来战胜因难,爬下了悬崖,对吗?还剩最后一处了,哪一小组的同学来?

  生13:我们都觉得这个“再见!”跟平时的招呼没什么区别,因此没什么好说的。

  师:是这样的吗?提示一下,你们看这里主要从谁的角度出发,用上叹号的?

  (生似有所悟,沉思片刻之后,几个学生举手发言)

  生14:如果从听者的角度出发,好象被人抛弃了,所以同伴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听在心里却如雷贯耳。

  师:我们把这两个字置换一下,可以怎么说?

  生15:你一个人呆着吧!

  生16:我们不管你了,你这胆小鬼!

  (生哄堂大笑)

  生17:我补充一下小亨特当时不仅被抛弃了,还受到了嘲笑,讽刺。

  师:当时我再也无法往上爬,在最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小伙伴们却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再见”就离我而去了,以致我又惊又怕地被困在崖上,直到父亲杰利出现为止,这段时间我是完全陷入困境了。

  那我后来又是怎样走出困境的呢?

  (板书:陷入困境、走出困境)

  生18:在父亲的指引下。

  师:能再说得具体点吗?

  生18:父亲对我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

  师:刚才这位同学把父亲的一长段话念给大家听了,能不能概括一点说?

  生19:父亲指点我最科学、最可行的方法!

  师:概括得很精当,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父亲刚看到我时说的那句话:“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这句话给你什么感觉?

  生20:似乎与当时的场景不符。一般人看到儿子身处险境肯定会大呼小叫的,不可能这么平静,但这位父亲那么平静而且还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真是不可思议。

  (一语既出,众人哗然)

  师:说得很有道理嘛,难道你们还有其它意见?

  生21:我认为刚才那位同学的理解不正确,当时父亲如果大呼小叫的话,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增添“我”的恐惧。说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话,也是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有助于消除恐惧。

  生22:而且从文章看,这位父亲非常懂得教育孩子,他耐心地安慰我,鼓励我,让我凭自已的力量战胜困难。

  师(顺着此生的话锋):结果我不但顺利地从悬崖上下来了,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同学们,什么时候你会说“我很有成就感?”

  生23:自已通过努力,战胜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之后。

  师:如果父亲当时不是让“我”自已一步一步走下来的话,“我”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吗?

  生:不会。

  师:通过对父亲看似十分平常的语言、动作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位父亲确实十分难得。如果不去细细品味的话就很有可能突略这点。这里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除了先前分析过的标点之外,其实作者的很多语言都值得我们好好赏析。你们还能试着举出几例吗?

  (生埋头看书,思考)

  生24:老师我发现这里的“啜泣”,用得很好,好像已经不单单是伤心了。

  师:那还可作何理解?

  生24:他走下悬崖之后的喜极而泣。

  生25:他被小伙伴们抛弃了,看到父亲好像要倾诉自已的委屈。

  师:历险的余悸,被抛弃的委屈,脱险后的欣悦,当然还有对父亲的感激。开的头不错嘛。继续。

  生26:这里的心理活动很真实。刚开始“我下不来”是完全没有信心的,接着“似乎能办到”再到“顿时有了信心”,最后是信心大增。

  师:什么东西促使他的心理活动有层次的变化呢?

  生26:“我”的处境变化,我的心理也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

  师:还有另外的地方吗?

  (生默不作声)

  师(提示):你们看这个“似乎”反映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态?

  生27:不敢确定,跃跃欲试,小心翼翼。

  师:“我”经历了这件事后,得到的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的是什么?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相应语句。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28:我们碰到任何事情,都要着眼于最初,走一步,再走一步。遇到困难, 不要畏难怯步,而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来,而后,会有战胜困难的快乐。

  师:一个小小的感叹号,一个“似乎”,一个“啜泣”已经够我们咀嚼、品味许久了,其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小事如果你细细去想的话,也能悟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学会从生活小事中领悟道理的本领。这篇文章作者仔细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他从爬悬崖这样一件小事,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踏踏实实克服困难的道理,采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

  生29:以小见大。

  师:不错,这种以小见大,以事寓理,对作者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写作手法。

  课文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同学们不妨回忆一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谁还说过类似的话?

  生(齐背):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师:作者在57年前学到的这个经验令他终身难忘,对我们同学来说肯定也是受益非浅。但同学们能否再进一步思考一下,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除了要有信心,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之外,还需要些什么?

  今天就把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完成,写在课堂练笔本上。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讲英雄飞行员的故事,突出儿时的经历的深刻影响。

  (导入的方法本计划了两个:

  1、由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说起,提出如何面对;

  2、讲故事,引出作者亨特。

  后来在课堂上采用了第二个方法,感觉这不仅能让学生熟悉作者文本以外的故事,走进作者,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带着疑问在文本中寻找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情让作者如此受益匪浅;第一个方法虽然也可行,但是这样的问题安排在回忆性的文章中,用毓君的话说就是教的痕迹太明显了。实践证明用讲故事来导入的确是学生最最喜欢的方式。)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勾画字词或句子的疑难。

  大多数学生在朗读到陌生的字词的时候,都能自觉地停下来用笔勾画,老师甚是欣慰。

  2、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吗?

  生:写了作者和小伙伴们登山的事情。

  生: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去登山,后来伙伴们下来了,“我”却停在了山上。

  师:完整么?

  生:写了作者和小伙伴去登上,伙伴们回来了,“我”却因为不敢下山停在了山上,后来父亲来了,鼓励“我”走下山来。

  师:刚才几个同学的发言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生:第三个,因为他说了事情的结果。(板书: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师:除了这点区别以外,三位同学都说了故事的——

  生:人物(有的学生说是主人公)(板书:人物)

  师:叙述事情,除了交待人物、经过和结果以外,还需要补充什么?

  少数学生补充(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教师板书

  师:(自言自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叙文的六大要素。记叙文有什么特点?这种文章重在叙事。谁再来完整地告诉我们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用2分钟时间组织语言)

  生:本文写了费城七月的一个日子,作者和小伙伴们去爬悬崖,小伙伴们登上山顶下来了,我却困在了山腰,后来爸爸来了,他鼓励我走下来,最后我安全地到了山脚。

  师:完整么?

  生:不完整,还有事情的原因没有交待。

  师:什么原因?

  生:他们玩弹子游戏累了,想去爬山。

  师:恩,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文中的某些句子。

  生:他们很久没有没有去爬悬崖了。

  师:很好,还有不同意见么?

  生:他们想寻找刺激,挑战自然。

  师:说到他们的内在精神了,还有么?

  (生沉默)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主要是在人物身上找原因,但是事情的产生除了人物本身的原因还有比如时间的原因,比如地点的原因。

  生:费城是不是很多山?所以他们才有机会去爬。(生笑)

  师:费城是美国的一个城市,当地应该有很多悬崖峭壁吧?不然他们哪有机会去挑战自然。这也应该算是一个他们去爬山的原因。

  师:时间的原因同学们为什么不考虑到?找关键词——―

  生:七月。

  师:对,现在是几月份?

  生:9月份。

  师:热么?

  生:热。

  师:7月呢?

  生:更热。

  (一学生豁然开朗)是不是他们想去吹吹凉风,于是计划去爬山。

  师:你认为呢?能从文中找出关键词来证明么?

  生:闷热。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词语?

  生:为后面写他们去爬山打基础吧?

  师:打基础这个词语用的不错。正是因为闷热,所以他们决定爬上山去吹吹凉风,还可以看看日落。(生笑)这种写法是在为后文――(板书:埋伏笔),你们认为时间、地点、人物这三方面的原因哪一个更重要一些?

  生:时间。

  师:对,我们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后文那些暗示着某种背景意思的词语。

  3、收集词语。

  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提出容易出错和需要积累的字词。经过全班同学的补充,共找出需要掌握的词语比课后的字词要求多出很多。

  多出的词语有:凸出、灌木、暮色苍茫、屡次等。

  正音:啜泣与缀连、亨与享、凹与凸。

  多数学生弄不清除凹与凸的读音与书写。要求学生下课查字典。第二课时上课的时候,学生告诉我两个字都是五画,于是请一学生到黑板书写。

  (我这个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不喜欢做课堂笔记,不喜欢记忆生字词,所以打算在第三课时安排听写。)

  第二课时:

  三、学生质疑:

  让学生提出在第一课时阅读当中遇到的疑难,共四个大组,每个大组16个同学,只允

  许每个大组有8个回答问题的机会,要求学生商量筛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力争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发言。为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在教学《在山的那边》和《理想》两篇文章时是这么训练学生的。

  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

  内容方面:

  1、针对句子的含义提问。

  2、与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对话。

  形式方面:

  1、××××××是什么?

  2、为什么××××××××?

  (也不知道这样解释“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科不科学,期待各位指导。)

  学生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如下:(答案一目了然的问题立即让学生解决,学生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供质疑后讨论,重复提出的问题没有板书)

  1、为什么作者要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

  2、为什么妈妈训诫我不要去冒险,我却跟着小伙伴上山去了?

  3、“八年来我一直有病”,为什么作者不在文中告诉我们他有什么病?

  4、大约只有20几米的山,为什么在我的眼里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5、杰利看起来好像不放心我,为什么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6、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帮助我反而会嘲笑我?

  7、哪些孩子为什么抛弃我下山去了?

  8、为什么“我”听到有人在啜泣,后来才发现那个哭泣的人是我?

  9、作者写暮色写了两次是什么目的?

  10、爸爸为什么不抱我下来?

  11、爸爸为什么见到我后说“晚饭做好了”?

  12、为什么我伸出了左腿,顿时有了信心?

  13、我下来后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这里的手臂为什么是强壮的而不是温暖的?

  14、我下来之后为什么会啜泣,啜泣之后为什么又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15、作者说自己所走过的路是漫长的,这个漫长是什么意思?

  (1)分析提出的问题:

  师:请看黑板上的问题,我们先不慌讨论问题,能不能找出这些问题的共同特征?

  (每次让学生找问题的共同特征,学生总是沉默,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提出来会让学生更容易回答一些,期待各位指导)

  师:我提示一下,同学们看看六大要素,同学们主要是在针对哪一个方面在进行质疑?

  (生沉默)

  师:我再提示,你们看这些问题,出现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为什么爸爸”。说明大家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六大要素的哪个方面――

  生:人物。

  师:对,既然大家都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人物上面,所以我们首先应了解文中人物的――

  生:性格。(特点)

  (2)划分故事的情节:

  师:谁是主人公?

  生:“我”

  师:文章围绕“我”来写,前后写了几个时候的我?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人物的性格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生沉默,于是商量了4分钟)

  生:写了遇到危险时候的我和摆脱危险时候的我。

  师:文章一开始就遇到了危险?

  生:一开始他们是想去冒险,然后才遇到了危险。

  师:好,抓住“险”这个关键词,我们就可以把文章写我的情况分为三个部分。比如第一个情节可以说成是两个字:冒险——

  生:然后遇到危险,然后摆脱了危险。(板书:情节:冒险――遇险――脱险,强调字数和格式的对应)

  (3)分析人物,解答学生的质疑。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个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先勾画出描写“我”的关键词语。(时间大约5分钟)首先从“冒险”这部分开始分析。

  生:他有些胆小。

  师:他真的胆小吗?同学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

  生:他应该是比较勇敢的。因为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活泼勇敢一些,只是他身上有病。

  师:那刚才有同学提出“为什么妈妈训诫我不要去冒险,我却跟着小伙伴上山去了?”这个问题谁来解答?

  生:因为妈妈关心他,害怕他受伤,但是作者又非常的渴望去冒险。

  师:看来他的确不胆小。

  生:他遇到困难有些犹豫不决,一时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师:这点说的不错。跟上队伍之后又有哪些词句在描写作者?

  (学生补充:颤抖、冷汗直冒、冬冬直跳、心惊肉跳等)

  师:这说明当时的“我”――

  生:非常害怕,紧张。

  师:好,注意作者内心的变化,我们看看在“遇险”这部分又有哪些词语在描写作者?

  (学生补充: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纳罕、恐惧和疲惫、全身麻木等)

  师:现在的我开始哀求同伴了,说明他——

  (学生补充:没有办法、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比刚才更紧张等)

  师:接着刚才同学们的疑问,那为什么他连自己的哭声都不知道是谁发出的?

  生:可能是声音太大了吧?(生笑)

  师:声音太大的话会听不出是谁发出的?应该是更加清晰才对啊。联系上下文找找关键词。

  生:应该是他比原来更紧张,有点绝望。

  师:有这样一句话在写他?

  生:(齐)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

  师:因为恐惧而全身麻木,当然听不清是谁在哭。

  (当时有一个问题没有追问:为什么后来又听清楚了?遗憾)

  师:那另外的哪些孩子哪里去了?

  生:那些孩子太自私,跑了。(生笑)

  生:可能是回去找他爸爸去了。

  师:理由呢?

  生:杰利和我爸爸来了。

  师:对,两个答案一比较,我觉得第二种分析更好。

  师:后来情况出现了转机,爸爸出现了。爸爸出现了之后,又有哪些语句在描写作者?

  (学生补充:小心翼翼、有了信心、信心大增、有了成就感)

  师:什么原因让他顿时有了信心?

  生:爸爸告诉他不要担心下一步。

  师:什么原因让他信心大增?

  生:他可以慢慢移动下来。

  师:爸爸用什么办法让我成功脱险的?用课文中的原话。

  生(齐):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先走一步让我?

  生:有了信心。

  师:再走一步让我?

  生:信心大增。

  师:原来要成功脱险需要——

  生:信心。

  师:接着同学们的问题:为什么脱险之后他会哭,然后有了成就感?

  生:可能是因为害怕吧。

  师:已经脱险怎么还会害怕?

  生:刚才的危险在他心里还没有消失,所以啜泣;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算脱险了所以有了一种成就感。

  师:那为什么爸爸刚到的时候说“晚饭做好了”?

  生:就是想安慰一下孩子。

  师:那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生:喜欢这个勇敢的孩子。

  生:喜欢这个锻炼孩子的爸爸。

  生:喜欢这个回去叫爸爸的杰利......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7

  一、初读课文第一步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上的是哪一课吗?

  生:(齐声)《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课文读过了吗?

  生:读过了。

  师:《走一步,再走一步》,老师想问一下,拿到一篇新文章,我们的第一步是什么?你来说。

  生:读。

  师:拿到一篇新文章,最需要读!还有没有呢?你来说。

  生:还要了解文章的出处和作者。

  生:还要了解里面的主要事件。

  生:还要了解中心思想。

  师:非常好!其实这么多的了解,都要归功于第一位同学说的一个字,哪个字啊?

  生:读!

  师:读书!来看课文,在读书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文章里面有哪些字、哪些词,你可能会读错,可能会写错。我们把书翻开,看,文章注释下面有几个字,有注音的,有词语解释的,我们把这些词读一下。注意:每个词读两遍,在你读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它的写法。训诫,预备起!

  生:(齐读)训诫、嶙峋、眩、啜泣、纳罕。

  师:好。现在把书合上。谁知道,这个“眩“字是什么旁?

  生:“眩”字是目字旁。

  师:目字旁,为什么?

  生:因为只有眼睛才会眩。

  师:噢,跟眼睛眼花有关系,是目字旁。谁知道“嶙峋”是什么旁?

  生:“嶙峋”是山字旁。

  师:什么意思?山字旁的嶙峋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人的身体山峰一样,代表人很瘦。

  师:打开课本,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翻书)

  师:这个词什么意思啊?

  生:形容人瘦削。

  师:那你知道这个词最早应该是形容什么的?

  生:山。

  师:所以它这个词语的意思用的是一个演化而来的意思。再来看看下一个。告诫的诫是什么旁?

  生:言字旁。

  师:言字旁,非常好。刚才有个词读过的比较默默的,这个词叫?

  生:纳罕

  师:什么意思啊?

  生:因惊奇而诧异。

  师:好。现在都会了吧。现在我们再整齐地把这五个词读一遍,要读得好,而且要把词的意思全部都记到心里去。训诫,预备起!

  生齐读。

  师:好。我们刚刚说,第一步要读书,那么读书怎么读呢?翻到单元提示。单元提示的第二段,我们请个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

  生读

  师:好。告诉我,这样读过的同学举手。按照单元提示这样读过的人举手。

  一生举手。

  师:只有一个同学举手,我再看看,你真的读过了吗?有没有圈划呀?接下来我们再来用点时间,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时间,默读了,小声地读出这篇课文,然后圈圈、划划、点点,把笔拿在手上,开始。

  学生圈点勾画,小声默读。

  师:一边读一边想,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读,老师来回巡视,

  师:不妨读出点小声音来,划出一些你认为比较有意思的句子。

  学生读,老师巡视。

  师:读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

  学生继续读,老师继续巡视。

  师:读好了吗?读完了可以把手举起来,老师看看是不是都读完了?

  学生几乎全举起了手。

  师:差不多了,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我们来读一下最后一段好吗?“我曾屡次发现”,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说一下,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不能用你最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下?你来说。

  生:课文讲了我和朋友们爬悬崖,然后我很恐惧爬上悬崖,之后爸爸用安慰的口气鼓励我,让我爬下了悬崖,使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师:请坐!大家听清楚了吗?谁还能把她的话说得更简练一些?你来说,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文章写了当时我和小男孩在爬悬崖,然而我在悬崖半中央爬不上了,到了晚上,爸爸举着手电筒安慰着我,教我爬下了悬崖,使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师:好,请坐!大家听到了吗?她的概括中将故事的主要情节交代出来了,而且还点出了这件事给他带来的人生启迪。不错,这就叫做简练的概括,如果把爸爸这个词去掉了,把爸爸所做的这件事情给去掉了,只有我,会有怎样的经过?你能不能再提炼?你来说。

  生:我跟小孩子去爬悬崖,爬到半中央,我就爬不上去了。

  师:爬悬崖,爬到半中央就爬不上去了。几个字来概括下,写我什么?在悬崖上?

  生:被困悬崖。

  师:然后呢?

  生:我不知所措。

  师:不知所措就是被困悬崖了,后面呢?最后怎样?

  师生:走一步,再走一步,爬下了悬崖。你看,多好,这就叫概括。请坐!概括就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简洁。好。文章写了我受困悬崖,最后我走一步再走一步,爬下了悬崖的经历。

  二、寻找“闷热”,感悟悬崖上的恐惧

  师:那么,文章当中哪句话点明我对这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很容易找到,是不是啊。来,你举手你来说。

  生:“我曾屡次发现”这一段。(结尾段)

  师:这个是最后所点出的一些意义,文章那一句话比这个更直接地点明了这个过程给我的影响是特别深刻,我们能不能找到?

  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师:还有没有?

  生:那是费城七月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事隔五十七年,可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到。

  师:三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话,那是,预备起。(老师将“闷热”写在黑板上)

  学生齐读

  师:想要把这句话读好,就必须要把印象深刻的词读出来。来读读看。“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到”……

  一学生读。(该生重读了“至今”)

  师:你觉得哪个词在强调它在我的记忆里最深刻?

  生:至今。

  师:至今,最重要的词要读得有力量感,我们就读最后这句话,“可那种闷热”,预备起。

  生齐读,特别强调了“至今”。

  师:这就叫读书了。(老师在黑板上的“闷热”下方加上点号)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那么,你们找找看,文章当中哪些句子写出了那天的“闷热”?

  学生默读,教师在教师来回走动观察。

  师:快速地浏览。文章当中哪些句子写出了那天的“闷热”?

  学生继续默读,老师走到一个学生跟前,俯下身子。

  师:你来说。找到了没有?

  生:没有找到。

  老师走到另一个学生跟前,俯下身子。

  师:找到了没有?

  生:没有找到。

  师走到下一个学生边上。

  师:你来说。

  生:我落在最后,浑身颤抖,冷汗直冒。———地向上爬。

  师:咦?你这句子是那天的闷热吗?

  老师转身,问另外一个学生。

  师:你找到了吗?

  生:没有找到。

  师:也没有找到。奇怪了,同学们,作者既然是写那天的“闷热”我至今难以忘怀,可文章当中有没有写到那天的“闷热”?

  学生集体回答:没有。

  师:这是怎么回事?

  请一学生回答。

  师:噢,不是真正的那种闷热。还有没有其他意见?那种“闷热”我至今难以忘怀,(向一生)你来说说看。

  生:没想到。

  师:要想啊,同学们,这个句子值得好好品味。文章当中有没有写到那天的天气是怎么闷怎么热的?

  学生齐答:没有

  师:一句都没有。可我觉得一个同学的回答其实蛮好的。这位女同学,你告诉我,你刚才为什么用那句话?

  生:因为他的心里是很恐惧的,所以他才会感觉到闷热,所以他才会冒冷汗。

  师:听明白了吗?同学们!所以,让作者闷热的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天气的闷热,更是他那天经历当中的内心活动。那天,他的心啊,在悬崖上,闷热起来。因此,我们现在明白了,原来这个闷热更多的是指作者在悬崖上的心理活动,所以,这篇文章在写作的时候,要用大量的笔墨去写作者的心理活动。接下来我们找找看,哪些句子写出了我在悬崖的害怕,紧张和恐惧?

  学生默读,老师边走边说“找到一句就举手”。

  师:一个同学举手了,两个同学举手了,四个同学举手了。接下来,我要找一个不举手的孩子,你来说。

  生嗫嚅着说不出。

  师:看,闷热了吧,心里非常紧张。你看看课文当中哪个句子跟你现在的心理是一样的?

  生读:“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心里冷汗直冒”这一句。(读得快)

  师:哎哟,真的是这样子的,但是要读出那种心里直冒冷汗的感觉是不是这么读的?读快还是读慢?这个句子表现内心的害怕,到底读快一点还是读慢一点?(话筒对准一男生)你先读快,试试看。

  生读(快速,有感情)

  师:(话筒对准一女生)读慢一点,你来读。

  生读(慢,有感情)

  师:大家说哪个效果更好?(生答“慢”)慢,因为这个时候全身在颤抖,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下。我落在——预备起!

  学生有感情地慢读。(重读了“冷汗直冒”)

  师:诶,这句话是怎么写出写出心理的呢?

  话筒对准一个同学,请她起来说。

  生:没有写出。

  师:真的没有吗?读这句话时你感觉到作者的内心是怎样的?

  生:恐惧。

  师:恐惧的,害怕的,这就说明,心理描写其实是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聪明了!(请刚读过的学生再读一下这句话)看看这个时候,你读得好不好。

  学生读

  师:哪个词读好?“冷汗直冒”你们觉得读哪个词好?

  生:直

  师:直,这个字的重音要放起来。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冷汗直——预备起!

  生集体读

  师:味道来了。还有没有?哪个句子写出了我那时的害怕、紧张、恐惧?现在我要叫一个举手的孩子。

  生:我终于爬上去了。我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我尽量往里靠。

  师:那你知道,你能从哪些词上看出我心里的恐惧?

  生:心惊肉跳。

  师:心惊肉跳,说明什么?

  生:说明我心里的害怕。

  师:有没有比“心惊肉跳”潜伏地更深的词?能够表现出我的心理活动。就在他这句话里面!

  生:蹲

  师:蹲!你说,是哪个词?

  一学生大声说”蹲“

  师:为什么?

  生:因为蹲字表现出了作者非常害怕。

  师:嗯,你蹲在那里跟我讲话也挺好的。”蹲”一个动词,还有没有比“蹲”潜伏地更好的词呢?

  生:终于

  师:终于,为什么?

  生:终于说明他爬上悬崖很困难。

  师:说明这个过程的艰难。所以,作者是通过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词,我们看出了这个状态。因此,读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快点还是慢点?

  生:慢一点

  师:为什么慢一点,你说说看?

  生:因为我心里很害怕。

  师:你害怕,紧张,最后终于上去了,对不对?所以,这里应该读出这种感觉,来,我终于——预备起!

  生齐读(缓慢有感情)

  师:和“终于”一样的词是哪个?就在你们刚刚读过的句子里。你来说!

  生:是“尽量”

  师:这个词能不能去掉呢?

  学生摇头

  师:为什么?

  生:这个词体现出了他很怕掉下去。

  师:害怕掉下去,能往里面靠就往里面靠,是不是这个意思?(学生点头)这些词上是含有心理感受的,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来读读。我终于——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好,接下来还有没有?老师我又找到一句话了,谁特别想说,自己站起来说好不好?

  生:(站起来)“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师:大家找到了没有?

  学生找到该句子。

  师:(问刚刚那位学生)你想说什么?

  生:从“软弱”和“哀求”可以看出我很胆怯很恐惧。

  师:既然是软弱和哀求,这句话是怎么读出来的?

  该同学带着软弱哀求的语调读这句话。(全场笑)

  师:读得好不好,同学们。(全体学生点头),(教师向着刚读的那位学生)我建议你为了突出这种效果将“我软弱地哀求道”这句省略掉,就把他的话读一遍,好不好?

  学生读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下这句话,预备起!

  生齐读

  师:你在这里找到了哪个东西,感受到了他的心理?在这句话里,你觉得最能体现他心理的是哪个地方?考虑一下,找出一个别人找不到的东西,好不好?

  生:是破折号。

  师:为什么?

  生:破折号省略了他后面说的话,说明他很害怕,没法继续说下去了。

  师:我们不仅要通过他说的话来感受,更要通过标点符号去感受。同学们考虑一下,这里为什么要用个破折号?

  生:省略了一些内容。

  师:大家说说看,省略的是什么?后面会是什么?

  生:我没法往上爬,不要丢下我。

  师:(重复刚才学生的回答)告诉我,他为什么不写下去,我没法,后面为什么用破折号?是什么原因让他用了破折号?

  生:因为他但是特别害怕,有些话,想说都说不出来。

  师:特别害怕,所以,说不出来了,害怕地失声了。还有没有其他可能?为什么用破折号?

  生:他的朋友快要走了。他的朋友快要抛下他,他来不及说。

  师:来不及说。可不可以同学们?(生点头)同学们,他的朋友要走了,他着急了,来不及说,所以这个破折号有作用了。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

  生:很有可能他说的话被他的朋友打断了。

  师:打断了,为什么?你在哪里看到?

  生:在下一段里面,就有一个孩子说了“再见”。

  师:好。接下来你在前面说,同学们一起试着把他的声音给打断,试试看。你来说我,同学们来说其他小朋友。开始

  该同学哀求地读,其他同学齐声读“再见”

  师:这再见后面,大家注意是什么标点?

  生:感叹号。

  师:说的时候要怎么样?

  生:要响亮。

  师:要响亮,要把他的声音给盖过,所以这个“再见”不是这么个再见味道的,再来!

  该同学再次哀求地读,其他同学齐声响亮地读“再见”

  师:这个“再见”声音要响亮还要怎样?

  生:强烈一点。

  生:还要带上一点讽刺的味道。

  师:讽刺,不管你了,看你怎么上。所以这里面还有一点味道的。好,你再来读,我们大家一起把“再见”再来读一下。

  该同学再次哀求地读,其他同学齐声响亮干脆略带嘲讽地读“再见”

  师:所以,你们看,破折号有这么多可能性啊。害怕地说不出话来,着急地说不出话来,说的话被别人盖住了,还有没有?还可能是什么?除了害怕还有?

  生:他当时害怕地哭出来?

  师:哭出来。哪个词?

  生:哀求

  师:一个男孩去哀求,最后说出来应该是什么?不好意思。所以,破折号有学问,这里表现出了他复杂的心理活动。一起来读读,把他读好,好不好。来预备起——

  学生读

  师:好,还有没有?老师,我又在哪里找到他的心理活动了。语言描写表现出了心理活动,下面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害怕、紧张?诶,那个同学想举手。你来说。

  生: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

  师:大家找到了吗?(学生齐答找到了)现在我不说,你来跟我刚才讲的那样,老师,我从哪些词哪些词看出了......

  生:我从“恐惧”和“疲乏”看出我当时十分害怕。

  师:这个是一个。肖老师可不是这么教书的,除了这个,还有没有潜伏地更深的词?

  生:“全身麻木”更体现出我害怕地已经不敢动了。

  师:对了。我们都喜欢从一个很直接的词上去找,今天我说过了,读书还得从一些潜伏的词上去找。就他这句话,你还找到了哪些词?

  生:伏。

  师:“伏”字,圈出来,这是个动词。我们刚才前面学到另外一个动词,是什么?

  生:蹲

  师:蹲字。老师的问题又来了,这两个动词能不能换个位置?我们一起来把前面那个句子读读好吗?我尽量——

  生齐读

  师:前面的那个句子是“我蹲在小山道上”,到了后面呢?

  生:我伏在岩石上。

  师:我的问题是:这两个词换一下,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不行要有理由噢,哪个同学说说看。你来说。

  生沉默

  师:(继续对着这位同学)你第一次是蹲着的,第二次是伏这个动词,我现在把这两个词的位置换一下,你觉得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

  师:哪个同学知道?

  (环视四周,无人举手,继续对着那位同学)

  师:你要想知道的话,我建议你将这个动作做出来。什么是蹲,什么是伏。你先做一下蹲。(学生下蹲)这是蹲,伏呢?(学生站立着)伏呢?你们帮着她,大家一起做做。(同学们全伏在桌面上)噢,是这样子的啊,(老师继续对着刚才那位同学),你有没有觉得“伏”字显示出作者心理紧张的程度更高了?(生点头,坐下)记住啊,有的时候,要用一种生活的体验去感受,所以这个词能不能换?

  全体学生大声喊“不能”。

  师:这个动词很有功力,说明读书要跟生活的体验相结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伏”字,把刚才这句话读出来好不好?我伏在岩石上,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最后一次机会,还有没有?老师,我还找出一句可以表现我内心紧张害怕的心理。

  生: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师:说明什么?

  生:说明我害怕得已经哭了。

  师:你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生:有

  师:人紧张的时候,隐隐约约就会听见自己的那颗心在哭泣。所以,这些心理描写非常逼真地写出了那天在悬崖上我的紧张与害怕。我们在看看,课文当中还有没有通过其他描写来表现出我的内心的?暮色苍茫,预备起——

  生齐读环境描写的句子。

  师:好,你能不能从这句话里面感受出来?

  生:从”苍茫“和”越来越暗“可以看出,这是环境描写,衬托出了我的心情。

  师:天越暗,心情就越恐惧。所以,同学们看到了吧,心理描写不是简简单单的我想我想我想,它可以借助多种手法来表现我的内心。这就是“我”那天在悬崖上的”闷热“。

  三、爬下悬崖归功于谁?

  师:那么,后来我爬下了悬崖,你想,当我爬下悬崖,摆脱困境,你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我最后顺利地爬下了悬崖,摆脱了困境,帮我完成这件事情,最主要的因素,你认为是什么?

  (学生举手)有同学举手了,不着急,还有其他同学,再想想看。再细读一下课文,想想,是什么样的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是谁呢?

  生:是父亲对我的鼓励。

  师:父亲对我的鼓励和指导,让我爬下了悬崖。找出来,读出来。

  生:听我说吧,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就能办到的。眼睛看着我手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下面那块岩石吗?......

  师:大家找到了没有,这一段话,集中写了父亲和我的对话,接下来,我读父亲,你们读我,听到了吗,省略其他的我说谁说的句子。好,开始。

  师生模拟情境对话。

  师:好,同学们,这就是在悬崖上父亲对我的指导,接下来考虑一下,如果是指导我爬下悬崖的技术指导,哪一句话是可以去掉的?父亲的话里面,你看看。在指导我爬下悬崖的那些话里,哪一句话是可以去掉的,你们看看。

  生:晚饭做好了。

  师:晚饭做好了,这句话是可以去掉的。那同学们考虑一下,父亲为什么要说”晚饭做好了”?

  生:他是在安慰我。

  师:安慰我。还有没有说得更具体一点的?

  生:我在悬崖上被困了一天,非常饿,父亲想用食物来引诱我。

  师:引诱我,把安慰换成了引诱,想到那温暖的饭,你就下来吧,是这个意思吧?也有道理,还有没有?晚饭做好了,你来说——

  生:他是没啥话可以说,就说了晚饭做好了。(全场大笑)

  师:他说的也有道理,没啥话说就说了一句晚饭,其实也就是说,这是一句平常的家庭交流的话,意思就在告诉这个孩子,你没做什么坏事,你没做什么错事,下来吧,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因此,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来,把父亲的第一句话,你来读读看。

  一生读。(缓慢而平静)

  师:你再读,这句话之后,我是怎么说的?

  生读“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恐惧害怕)

  师:好,大家注意到,在这段话里,我说话都是什么号?(生齐答感叹号)父亲说话有没有用感叹号?(没有)接下来,把父亲的话变成感叹号。第一句话,怎么读?

  一生读“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感情强烈激动,众人大笑)

  师:哟,下来吧,孩子(老师大声感情强烈地读,众人笑)父亲为什么不用感叹号?父亲也急呀,自己的儿子在上面呀,下来吧,父亲为什么用逗号句号呢?你刚才读了,你来说。

  生:因为父亲如果用感叹号的话,会让孩子更紧张害怕。

  师:对,对,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因为他想让我的心先平静下来。

  师:想让我的心先平静下来。大家看看,我第二次回答,我是怎么说的?

  生齐答“我看见了”

  师:你能看见下面那块岩石吗?这个时候我怎么说的?

  生:看见了。

  师:咦,把这句话改成感叹号行不行?来,我们用感叹号说这句话,预备起——

  生齐读“看见了”(大声自信)

  师:你能看见下面这块岩石吗?(生齐答“看见了”)这里为什么不用感叹号?用感叹号不是更好吗?想一想,你知道吗?

  生:我受了父亲的影响,我平静下来了。

  师:有没有感受到,我平静下来了。所以,不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叫喊,因此,从感叹号到句号,其实就是我心情由紧张到平静的过程。读书呀,能够从标点中去感觉,那就是高明。接下来,我们再好好读读看,好不好。现在,我读父亲的话,你们读“我”的话。

  师生情境对话

  师:很好。所以,我们现在发现,一个感叹号,一个句号,这就是我在父亲引导下心理变化的过程。再考虑一下,同学们,除父亲的指导外,你认为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生:杰利

  师:噢,杰利在这个事件当中也很重要。

  生:杰利看了我一眼,好像有点不放心,但是还和大家一起走了。然后,后面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杰利带着我的父亲来到悬崖下。

  师:噢,如果没有这位温暖的小伙伴,我也是不能那么顺利爬下悬崖的。有没有道理,同学们?(有),现在两个因素了:父亲的帮助,小伙伴的友情关怀。还有没有?父亲,小朋友,还有?

  生:自己

  师:他说自己,你觉得有没有道理。成功缘于自己的努力,有没有道理,你从哪个句子看出了我的努力?

  生:我有信心了。

  师:我有信心了。大家找到没?这个时候,是用什么描写来写我的信心?(生答动作)动作,我们一起来读读看。我小心翼翼,预备起——

  生齐读“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用脚去踩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他”。

  师: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预备起——

  生齐读“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师:对,看到了吗?别人的指导再好,如果自己不伸出自己的那只脚,你是无法爬下悬崖的。请个同学把刚才最后读的那个句子读好。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你来读。

  生读“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师:好,两个动词,前面的动作要读得快还是慢?(生答慢)最后一脚踩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快),快,有力量了,大家一起来读读看,好不好?我,预备起_

  生齐读这句(先慢后快)

  四、“我”提醒自己——主旨探究

  师:这就是那天,我难忘的经历,因此,在这个经历的过程中,我有许多的忘不了,我也有许多对自己的提醒。有没有这个句子啊?怎么说的?(板书:我)我提醒自己,找到没有,在这件事上,我提醒自己,我的成功是因为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话。

  我提醒自己,预备起——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对了,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因此,在这件事情当中,我提醒了自己,但是,我想,这篇文章当中的其他人,也可以从这件事中提醒自己。所以,接下来请同学们说,我提醒自己,这个我如果是父亲,如果是母亲,如果是杰利,如果是其他小伙伴,他们会提醒自己什么,请在说话的过程当中用上一个句子“走一步再走一步”。思考,这个父亲也要提醒自己了,把我的身份改换一下,看看故事中其他人能不能通过这件事情提醒自己。他要提醒自己,应该会怎么提醒?如果我是父亲、是母亲、是杰利、是其他小伙伴,他们会从中提醒自己什么?哪个同学先举手,你来说?

  生: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想到:我也要像他那样,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样才能走过人生漫长的路。

  师:我也要像他那样,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样才能走过人生漫长的路。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人,你会怎么说?(学生没回答出)肯定会想出来的,一个人对一件事情肯定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想想,其他同学?

  生:如果我是父亲,家里还有儿子和妻子在等着我,我要走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回到家里。

  师:我是说这个父亲通过儿子的这件事情懂得了什么,不是父亲在悬崖上。父亲看到儿子爬下悬崖这件事情以后,他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父亲懂得了他也要像儿子一样,做一个勇敢的人,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通过这件事情,父亲还会想到什么?你想想看,回到父亲怎么指导孩子爬下悬崖的过程,父亲应该会得出一些道理来的。读书不要急,同学们,走一步再走一步。

  生:父亲可能会想,我剩下的人生也要像儿子那样,走了一步再走一步,决不能怕困难。

  师:这不就是很好的一句话吗。我也要像儿子一样,而且,我们大家应该还能发现,这个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法很好,所以,教育孩子,也要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我”的母亲会怎么想?

  看看母亲在文章什么地方出现过?

  生:我心里一直牢记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师:所以,通过这件事情,母亲会想到什么?

  生:母亲会想到:我应该也让儿子锻炼一下。

  师:对了,教育孩子要注意教育方法,让他适当地去冒险。生活当中,在面对冒险的时候,也要走一步再走一步,那你就会成功。请你们再想想看,”我“的小伙伴们离开了我,他们会想到什么?弃他而去的小伙伴通过这件事会想到什么?

  生:(这是前面那个说没想到的同学的回答)我们不应该把他丢在悬崖上。不应该抛弃自己的朋友。我们在以后也要像他那样,走一步再走一步,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师:噢,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在教育我一个人,还是在教育所有的人。不仅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自强自立、不气馁不放弃,还在教育我们和朋友相处的方法,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读文章,要从文字中读出它深刻的滋味来,读书也要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齐读最后一段中的这几句话。我提醒自己,预备起——

  生齐读(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那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师:希望我们也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下课!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的梗概。

  2、领会“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紧扣人物心理状态的解析,通过探究式学习程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程序:探究性质疑──借助资料信息合作释疑──得出相关结论获得知识

  (评述:理解本文人物心理状态,既是解读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又是设计本文探究式学习程序的内容线索,可谓“一石二鸟”。)

  【教学过程】

  师: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群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了进攻,它失败了,但它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档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们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最后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同学们,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呢?

  生:它告诉我到了最后一刻也不能放弃努力,否则会丧失生存的机会。

  生: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机会只会降临到那些时刻准备挑战困难的人身上。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往往存在于最后的拼搏努力之中。

  师:上面几位同学的说法有不同,但都理解了当失败和挫折接踵而至时,不要轻易放弃不懈努力,否则难以求生存或取得事业的成功这个道理。鳄鱼放弃最后的努力,便失去了生存的机会,这是一个失败的事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是一个成功的事例。

  (评述:“鳄鱼的故事”的导语,新颖而生动。这个失败的事例,能自然而然地导引出正面的结论,教训,与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导语贴切、形象,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

  师:先请大家快速默看课文,以每分钟500字的速度在4分钟内看完,同时,依据记叙的要素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的梗概。方法是同桌的同学,互相进述,相互纠正补充。

  (生认真默读课文,相互进述,纠正、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师:讲述故事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记叙要素,先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起因;第二步讲述脱险的经历。谁先来说明第一步几个问题?

  生: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费城;人物,我和五个孩子、父亲;

  师:说得很扼要。谁来说“我”脱险的经历?

  生:“我”是一个体弱、胆怯的孩子,犹豫片刻后,自尊心使“我”决定去冒险爬一次悬崖。往上爬,“我”落在了最后,颤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终于到了石架上,“我”再也不敢往前移动了。小男孩都走了,天也黑下来,恐惧使“我”陷入险境之中。父亲来了,他先安慰我,然后指导“我”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小习翼翼地伸出左脚。“第一步”的成功使我顿时有了信心,接着的第二步使“我”信心大增,使我变得勇敢自信起来:“我能办到的。”最终,我脱险了。

  师:讲得非常好。过程很简洁,突出了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脱险。谁能再把这个故事分成三个阶段,用最少的文字概括出来。我说第一个阶段:冒险。请同学们完整地概括。

  生:冒险──陷险──脱险。

  师:好极了。从表达方式上来说,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记叙和议论,。大家浏览一下课文,哪些段是议论?

  生:最后一段。

  师:议论什么?

  生:阐明人生的哲理。

  师:你们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生:变大困难为小困难。

  生:着眼于眼前最初的一步。

  生:坚持走好每一步。

  师:把上面同学的发言概括一下,就是本文的主旨。

  (评析:整体感知课文,是阅读教学是重要环节。不注重整体感知,阅读理解容易产生片面性。在快速默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故事的梗概,意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的能力。)

  师:通过默看课文,复述故事,我们已整体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探究这篇课文。

  我们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第一个步骤是什么?

  生: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师:这篇课文涉及哪些人物?

  生(齐):“我”、“杰利”、“我”父亲以及另外四个小男孩。

  师: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共同探究的话题,我们要找出一个能帮肋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值得探索的中心问题。在冒险、陷险、脱险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物各有不同的表现,他们不同的表现,都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我们就把文章中人物不同表现所具有的心理状态,作为我们共同研讨的中心问题。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深入地提出问题,我们把人物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由第1~4小组研究。第二部分是父亲、杰利、四个小伙伴由5~8小组研究。要求找出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主旨的人物心理状态,并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例如“我”明知自己体弱、胆怯仍要去爬悬崖,这说明“我”当时是一什么心理状态?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写在一张纸条上,一个问题一张纸条,参加小组讨论。请各小组长主持学习和讨论,分人物筛选出有探索研究的问题。将提问纸条,按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贴在各组的题板上。小组长都听明白了吗?有问题的请举手。没有,请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探究学习的第一步。

  (生认真阅读,写出问题,相互交流,展开讨论,筛选问题。把取得共识的问题贴在题板上。)

  师:请第1~4小组将所有针对“我”提出的问题的题板交上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经过全班筛选,确认“我”的行动和心理状态值得探究的问题:

  1、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还是要去爬山呢?

  2、文章是怎样表现“我”孤独无助,极度恐惧的?

  3、文章是怎样描写“我”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小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的?

  4、从小悬崖下来后“我”为什么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师:请5~8小组将“杰利”、“其余的小伙伴”、“父亲”的题板交上来,我们大家来疏理,选择值得研讨的问题。

  (用投影仪展示,引导、分析、比较、确定问题)

  1、其余四个小伙伴丢下“我”,并嘲笑“我”,表现了他们什么心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杰利丢下“我”走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3、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抱“我”下来,他不怕“我”失足摔死吗?(设想一下“父亲”的内心想的是什么?)

  4、文章是怎样描写父亲充满智慧的引导的?

  (评述:探索式学习的第一步是质疑提问。值得肯定的是:⑴

  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找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主旨的相关问题;⑵

  全员参与、全员思考。每人都要写纸条提问,在个人探索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通过分析比较筛选出最佳问题,质疑落到了实处;⑶

  起了引导学生深入细致阅读课文作用,与前面的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相辅相承。集中探索某些问题,这是聚敛式的思维训练;有的文章还可以进行发散性、求异性思维训练。)

  师:我们要探究的问题一共有8个。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探究性学习的第二个步骤是什么?

  生:借助资料、信息,合作释疑。

  师:老师编选了一些相关资料,印发给同学们,人手一份。老师还在资料室借了一些教学辅导资料,放在每个大组,每个同学自己买的教学辅导书也请放在桌上,大家可以交换阅读。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内笔记本,把你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逐题写在“笔记本”上必须写得简明扼要。写完后,小组进行讨论,相互纠偏,完善答案。

  (评述:探究性式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自行寻求答案,必须“铺路搭桥”,相关的教学辅导资料就是“路”和“桥”。学生在“教参”中并不能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必须分析、理解、概括,这是有效的思维训练,要求每个学生逐题写,这是全员性的训练,可以把探索再次落到实处。)

  师:现在,每个同学都有了初步的结论,小组讨论后,对问题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们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第三步:明确相关的结论。

  我们先来评价一下“四个小伙伴”的行为。

  生:他们把“我”丢下不管,还无情地嘲笑。我觉得他们的做法不对。

  生:那几个小男孩是为了锻炼“我”才把“我”丢下的。他们的嘲笑其实是激将法。

  生:我觉得你说得不对,如果是锻炼朋友,他们登上了崖顶就会等待。他们不但没有等待还嘲笑说:“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这种嘲笑丝毫没有同情心,谈不上是激将法。

  师:四个小伙伴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大家应该想到他们都是幼稚的孩童,他们的思想行为往往不能预计后果,主观上并没有恶意。作者这样写,有生活的真实性。大家说在写作的表现上还有什么作用?

  生:衬托“我”的软弱和恐惧。

  师: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杰利离开时的心理。

  生:我觉得杰利走时的心理是矛盾的:相信好朋友能跟着走上来,所以“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但又担心朋友会出事。所以文章说:“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不放心与上文的“最好的朋友”相呼应)他走了之后还是牵挂着“我”,总不见“我”回家就把“我”父亲带来了,这说明杰利是个重友情的孩子。

  师:“我”是文中的主人公,我们来研究一下他的行动和心理。我一直有病,也记得母亲的训诫,为什么却要去冒险爬悬崖?

  生:是好朋友杰利的呼唤“别做胆小鬼”,刺激了“我”,自尊心和小孩子的好胜心占了上风,于是冒险去爬悬崖。

  师:文章是如何描写“我”爬崖的艰难?

  生: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咚咚直跳”。

  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我”陷境时恐惧的心理?

  生:搭在石架上,心惊肉跳;看伙伴爬悬崖,几乎晕倒。

  师:从“心惊肉跳”到“几乎晕倒”表现出“我”恐惧加深。还从哪些方面表现“我”的恐惧?

  生:以伙伴们的“哈哈大笑”衬托“我”的软弱和恐惧。

  师:说得好。还有什么地方运用了“衬托”的写法?

  生:读课文:“时间一分一秒……不能动弹。”

  师:这是──

  生:以环境描写衬托“我”孤独无助,极度恐惧。

  生:这些描写渲染了气氛,可以与下文有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形成对比。

  师:还有吗?

  生:衬托父亲教导的方法充满智慧。

  师:说得好极了。现在我们来研究“父亲”。

  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他为什么不自己上去救护孩子呢?父亲想的是什么呢?

  生:因为父亲想让“我”自己下来,经受一次磨炼,增长勇气和经验。

  生:其实父亲不是不担心“我”的安危,他知道,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想让“我”在自己下来的过程中学会面对困难,增长勇气和经验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以后才能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风雨。

  生:父亲的做法让我想起了鹰妈妈教小鹰学飞。鹰妈妈将小鹰从高处推下去,当小鹰重重摔在地上时,鹰妈妈也很心疼,但鹰妈妈为了小鹰将来能翱翔于天空,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将它推下去,直至小鹰能飞起来为止。

  师:这个事例很能帮助我们理解父亲做法的高明。那么,父亲是怎样鼓励指导“我”在极度恐慌之下独自走下悬崖呢?

  生:他到来之后就安慰“我”说:“孩子下来吧,晚饭做好了。”话语充满温馨之情,同时暗示:你一定能下来!

  师:大家说说父亲是怎样指导“我”走下悬崖的?

  生:他告诉“我”“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他指导“我”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使“我”有了信心,然后再指导“我”走下一步。父亲教给“我”这个方法,让“我”勇敢地走下了悬崖。

  师:还有关于“我”的两个问题,请大家回答。

  第一个问题:“我”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探石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引用课文概述)。

  生:走出第一步,有了信心,再走一步,信心大增,最后有巨大的成就感。

  师: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生:我克服了胆怯,独自走下了悬崖,所以很有成就感。

  生:“我”在那座小山上做到了“我”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所以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师:回到课文的标题,最后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个故事的哲理意义。

  生: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师: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接下来请同学们从书本走向现实,重新面对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我的成绩很不理想,排在班上40多名。家里人对我的期望很高,要我在班上进入优秀的行列。之前,我觉得很难、很难,一点信心也没有,但今天我知道了我可以分步走,一步一步的前进,只要我努力,我想这不难办到。

  生:我从农村来,方言很重,平时一说话大伙就笑我,我很自卑越来越不敢开口。今后我想我会克服自卑心理,多听广播,多与同学交流,多向老师请教,一步一步练好普通话,请大家帮助我。

  (掌声)

  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要

  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不要胆怯,不要害怕,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老师为你们铺好了台阶,希望你们一步一个台阶,一直走下去,直到成功的顶端。

  (师边说边板书)

  (评述:这个阶段是学生凭借教学辅导资料,带着共同探讨的问题,独立寻找答案的展示活动。它既可以检测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程度,又可以在交流中修正补充。限于篇幅,经过筛选的答案,可以说是高水平的,这是借助教学辅导材料的结果。这与教师把教学资料的结论讲给学生听,教学效果有质的不同,这个展示活动中教师紧扣了教材,把问题落实到了课文之中,使文章主旨变得有血有肉。不但知道写了什么,还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写;再者,突出了重点(“我”的行为和心理描写,父亲的鼓励和指导)重点中又重其所重(心里变化过程),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了文章哲理意义;末尾,教师几笔简笔画,是匠心的设计,把文章的哲理,形象地嵌入学生的脑海。)

  【总评】

  这是一篇探索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变教师满堂的讲解分析,为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文学资料,独立寻求答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重视文章的整个感知,完成了掌握故事的情节、过程、文章的主旨、文章的基本结构的任务。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教师设计了探究式的教程:提问──析问──答问。提问:有一个导入主旨的中心问题,以人物的行为和心态为导学线索,有效地进行了聚敛性的思维训练;析问:善于铺路搭桥,训练了学生借助资料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答问:并不是以解答预定的7个问题为目标而是借助问题回归课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真正领悟文章的哲理意义。在教法上,教师能紧扣文章主旨,突出教学重点,导学上方向明确,层层铺垫,等程序清晰。

  聚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本节课教师过于拘泥于前者,忽视了后者。如果能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有更大的收效。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9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课题)。大家想想,这个题目是文中谁说的一句话?

  生:(齐)父亲。

  师:对!那是父亲对谁说的呢?

  生:(齐)对儿子说的。

  师:父亲在什么时候对儿子说的这句话?

  生:当儿子在半山腰,即不能上又不能下的时候,父亲对儿子说: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他说的很好!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就这样说出来,好象有很多东西没有交代清楚?我们小学学习记叙文写作的时候,好象有六个要素吧?谁能说出来?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经过、结果。

  师:按照这些要求谁能完整的给大家讲讲本文的故事?

  生:57年前的7月,费城,天气很闷热,我与小朋友们想爬到山上凉快,可是,由于我的身体比较瘦弱,胆子也比较小,当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却已经到了山顶,并且准备回家了。后来他们把我留在了那里。当我一个人在恐惧与哭泣的时候,父亲来了,他要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脱险。(接力完成)

  师:他们说的很好!同学们,刚才老师教你们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具体运用!如果,老师一开始说,要大家复述课文,很多同学可能不会这样熟练地说出。现在,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老师利用文中父亲教儿子的方法,一步步分解,最后完成。多么容易啊!在复述故事的时候,我们就要这样,先抓主要的人物与事件,再配上时间地点等具体的东西。大家完成的很好,我们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化整为零”的好方法!

  师:事隔57年了,我还记得,那么这件事一定在当时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在后来也对我的生活有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生读。

  师:这最后一段也就是这个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哪句话体现出来了?

  生: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是要着眼于最初的那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一步,直到我所要到的地方。

  师:就是这句。那么我们题目的含义如何去理解呢?

  生:也是这句。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是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地走下去。

  (第一课时我基本是如法炮制出来的,关键是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然后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文中的道理,学生只要言之成理我均给予肯定,最后我和学生一起明确文章的中心大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应用所学的道理,勇敢的迈出自我表达、积极发言的第一步!)

  第二时段我们一起讨论了文中相关的人物。首先我启发大家关注父亲,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看看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师:本文讲述的是“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步走下悬崖脱险的经历,那么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有哪些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呢?注意找到相关证据哦!

  (学生们都踊跃发言)

  生:父亲是个沉着冷静的人,他不暴躁,不乱发脾气,我很晚不回家,他虽然着急,但是不打骂我,还耐心指导我脱险。

  生: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他办事有分寸,教育孩子有方法,会鼓励孩子。

  生:父亲很开明,不溺爱孩子,不着急去上悬崖把孩子直接抱下来,而是抓住时机教导孩子,授人以渔而非鱼!

  师: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吧,连这个“授人以渔而非鱼”都知道啊,了不起。

  生:呵呵,老师以前告诉我们的。

  师:那能为大家再解释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就是教给他钓鱼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鱼给他。这样才能让他最终自力更生。

  师:大家明白了吗?他解释的真好!谢谢他。

  这位父亲的确是位了不起的父亲,他沉着,冷静,孩子遇到困难他不急噪,也不发怒,而是耐心的安慰孩子,并抓住机会教育孩子,给孩子上了一堂精彩而意义深远的人生课。他懂得爱孩子的方法,真是难得啊。有的同学说父亲有文化,可文章没有告诉我们父亲是不是受过什么高深的教育,但是,我们却感受到父亲的身上散发出文化的魅力!可见,文化气息和性格、处事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啊,并不一定是学识的高深渊博。

  文中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是?

  生:(异口同声)杰利

  师: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杰利的行为印证了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话——

  生:患难见真情

  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师:都说的不错。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作者提到杰利的时候好象还特别加注了一个限定词——

  生:我最好的朋友

  师:对,看书比较仔细啊。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杰利不也是他的小伙伴吗?此举不是画蛇添足吗?

  生:不是的,如果这里不说明一下的话,那我后来被困在悬崖上就没有人帮助我了,我的父亲也不会找到我了。

  生:这是为后文做了铺垫

  师:真是太好了。连前后铺垫照应的手法都分析到了。课文中类似的写作手法还有吗?

  生:写“我“体弱多病,胆小,与后面我跟不上同伴,吓的心惊肉跳相照应

  生:与后文我被困在悬崖上不敢下来相照应。

  师:大家看书真细致,说的完全正确。由此可见作者的构思行文是多么严密啊。这也是我们大家要学习的地方,写文章也要“走一步,再走一步”,要前后照应,不能没有交代就突兀而起让人不知所云啊。

  今天我们一起参照莫顿。亨特教给我们的方法一起学习了课文,分析了人物,大部分同学都勇敢的迈出了课堂举手发言的第一步,明天我们一起来赏析课文,大家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你认为描写精彩的部分,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阅读体会和精彩发现。(下课)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解决课后练习。然后重点训练朗读。学生起来读书,其他学生点评。

  分别点了四位举手的学生(两男两女)

  针对学生的点评,我十分感动。有位女生,她的朗读基础的确不够好,可是她勇敢举手了,也坚持读完了。我以为大家点评的时候会专挑错误,这样她能否接受。然而很快我就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因为点评她的那个女生首先就肯定了她读书的勇气,赞扬她坚持读到底的精神,我看到了那个女生感动的表情!整个朗读点评过程顺利而欢快!孩子们没有仅仅着眼于挑毛病,他们比较认真公正的说出了朗读同学存在的问题。涉及到读音,语言的流畅,感情的拿捏,朗读时的心理等,我突然发觉自己其实太低估了孩子们的分辨能力了。

  这一环节结束时,我做了补充:朗读能力也是语文能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读书,首先要读准字音,要正确的遵照原文阅读,不能漏字,添字,改字,语言要流畅,感情要把握到位,要有轻重缓急。刚才四位同学的朗读基本功都还不错。大家的评论也十分客观公正诚恳!老师基本都不用发言了,谢谢你们的精彩表现。(鞠躬)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课文中精彩的片段吧。

  生:我喜欢第七段,他说那个悬崖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是在他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这是个对比。这说明“我”很胆小,和前文我的体弱多病有照应。

  师:他说的很好,注意到了对比手法的应用,对烘托人物的心理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文章前后的照应关系。还有谁主动起来?(很多人举手)很好,看来大家都认真读书了,一个一个来。(找先前发言次数较少的同学起来)

  生:我选第八段,文章说“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这几句话写出了”我紧张害怕的心理,写的很形象。

  师:是很形象,能再具体说说这个形象的心理作者如何具体体现的吗?

  生:(小声议论)(顿下)用词好。“颤抖”、“冷汗直冒”,还有“咚咚”这个词,写出了心跳剧烈的声音。

  师:分析很细致,作者用词准确,还用了拟声词“咚咚”,让我们好象都听见了作者那紧张而剧烈的心跳。可见心理描写要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选词很关键啊。请继续你们精彩的分析。

  生:我选11、12段,这里作者软弱的哀求,说他“没法”——可见他害怕恐惧的心理和前面的恐惧心理描写一样好。

  师:好,这里我们通过语言描写也看到了作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看来心理活动不仅可以通过

  直接描写来体现,还可以通过语言来展现。分析很棒!

  生:我选14段,作者说他在石架上看下面,头晕目眩,并确定自己绝对无法走下悬崖,他听见有人在啜泣,还很奇怪,结果发现是他自己。这里同样是描写心理的,通过作者自己的疑惑,好象产生了幻觉,看起来好象很可笑,他是害怕过头了。所以我觉得这段也很精彩。

  师:你分析也同样精彩,老师都插不上话了。

  生:我选15段。“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说明我度日如年,很害怕,觉得时间很慢很慢。周围一片寂静,更说明我的恐惧,“我伏在岩石上”,这个“伏”字很形象的写出了我的无奈和可怜。作者全身都麻木了,不能动,可见他很危险。

  师:通过描写时间过的慢写出了我的恐惧心理,很不错的发现,写暮色四合,这是什么描写呢?

  生:环境描写。

  师:对,暮色四合,说明天已经很晚了,换作我们是不是也很害怕?

  生:当然。

  师:老师又发现了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好方法,谁来替我总结下?

  生:通过环境描写来写心理活动。

  师:太好了。类似的例子课文里还有吗?

  生(纷纷举手)第16段,“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里的环境描写一方面说明我在悬崖上的时间很长了,也说明我更害怕了,因为周围都看不见了,万一有野兽啊,毒蛇啊,我肯定胡思乱想很多,肯定更害怕了。

  师:看来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啊,这里的环境描写的确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了,开始替作者担心了吧?

  生:点头。

  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作者交代天色越来越暗,一方面写出了他的害怕,还有没有其他用意呢?(学生一开始没有反映过来)

  师提示:比如我们先前说的前后照应写法。

  生:对了,下面父亲和杰利来找我,父亲打着手电筒,我看见了光!如果天色很亮我就不可能看见光!

  师:太棒了。还有更精彩的发现吗?

  生:我选17段,“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这里作者哭了,说明他的担心,还有看见了父亲,有点撒娇。

  师:连撒娇的心理都能体会到,真厉害啊。我还注意到一句话“我下不去”,这句话我能不能改成“我不下去”?

  生:不能。因为不下去说明他可以下,不想下,而下不去是说明他没有办法下去,他胆子小。

  师:很好。下不去,不下去,换个位置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大家以后也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啊。就像有些同学,不是学不好,而是不好学,对吗?

  生(笑)

  生:我选21段,这一段写出了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点一点充满信心,最终爬下悬崖的过程,心理描写很好。作者用了“小心翼翼”、“探”“踩”“移动”这些词语,说明了我的胆小,我的试探,我的努力!我很喜欢。

  师:很好。活学活用,通过分析词语来分析人物心理。

  生:我选22段,作者说他最后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看到了父亲对我的爱!这说明父亲一直张开手臂在下面接着我,怕我摔下来。

  师:老师很佩服你的发现,也很感动,你的细心。你在父亲的这个动作里发现了深深的爱!真好!从你的发现里我也发现了你有一颗细腻闪光的心!

  (时间也到了,学生的发言也差不多了。)

  师总结:今天这堂课你们的表现太精彩了。大家都踊跃举手发言,并且能流畅准确的分析自己喜欢文段的理由,你们用智慧的眼睛,诚挚的心灵,灵活的语言,出色完成了对文章的解读。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大家学习了很多知识:比如描写人物心理,可以采用直接的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来体现,也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说明,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来表现。心理描写要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要注意选词用词的准确生动。

  写文章,还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学会巧妙的使用伏笔,做好铺垫。写文章讲故事,通过一件事得到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这都是大家共同接力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你们的智慧集合在一起,老师就没有讲课的余地了。呵呵,看见了吧,你们其实都很出色!以后我们就这样上课好不好?老师期望更多的同学能勇敢的站起来,做学习的主人,做课堂的主人。今天你们迈出了第一步,以后一步一步扎实的走下去,相信你们一定会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10

  教学第一板块:速读(3~5分钟),然后抢答。

  师:故事发生在哪个城市?

  生:费城。

  师:故事发生在哪个月份?

  生:7月。

  师:爬悬崖是由哪个孩子首先发起的?

  生:内德。

  师:故事中哪个男孩的心眼最好?

  生:杰利。

  师:是谁最后解决了难题?

  生:是作者的父亲。

  生:不,还有报信的杰利。

  生:我认为还有作者自己。

  师:大家认为呢?

  生:是的,三个人都很重要。

  师:现在是最难的一个问题了,你能帮老师把作者他们冒险的线路画出来吗?

  (学生纷纷举手到黑板上去画线路图。)

  师:有问题吗?请仔细想想原文。

  生:岩石架应该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

  生:从崖顶向后还应该有一条迂回曲折的可以下山的路。

  生:山崖下还应该有一块平地。

  (一学生主动上前修改路线图。)

  师:棒极了。那咱们再想想,故事围绕着岩石架展开,咱们用三个词语把故事情景概括一下好吗?

  生:上岩石架。

  生:用攀或爬更恰当一些。

  生:然后是伏岩石架。

  生:伏虽然是书上的原词,我觉得没有困好。

  生:我同意。最后就是下了。

  (老师依学生之图完成板书。)

  自评:以速读拉开学习帏幕,以最浅显的问题调动起择校生班学生的自信与热情。以画路线图引起争论,启发学生读书需要细致。起得自然,起得有生气,起得有梯度。

  教学第二板块:探讨一个词语掀起课堂波澜。

  师:故事中描写我受困岩石架的一段很是扣人心弦,老师被吸引得读了好几遍,于是我发现其中有一个词语好像有问题。来,咱们也来找找,请大家帮忙解决我心中的疑问。

  (生自由高声读书,讨论。)

  生:我们都觉得凝视这个词语用得有问题。伙伴们都在奚落我,怎么可能是凝视呢?

  生:我翻了字典,凝视是聚精会神地看,时间比较久,情绪很专心。小伙伴们在那种情况下决不可能是凝视。

  生:不一定吧,那时天已有些晚了,小伙伴们为了看清我,就得很用劲儿,谁说嘲笑就不能用凝视了?

  生:我不同意。凝视这个词语本身就含有尊敬的意味在里边儿,是一个偏褒义的词语,不能用在嘲笑上。

  师:那大家用凝视造个句如何?

  生:达芬奇凝视着自己的作品,百感交集。

  生:妈妈凝视着才出生的女儿,感到幸福极了。

  生:我凝视着远方的圆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师:那这样我们给翻译者提个建议,我们可以把凝视改成什么呢?

  生:蔑视。

  生:俯视。

  生:就用看。

  生:不能用蔑视,这个词只表达情绪,不表达动作。

  生:也不能用俯视,因为向下俯视太重复了,要用的话还需要把向下删去。

  生:可以把整个句子改成居高临下地看着我。

  师:那我们下去给编辑叔叔写一封信,谈谈咱们的看法好不好。

  (自评:备课时的仔细催生了这样一个精彩的学习环节。我的自信与不迷信导出了学生自信与不迷信。一个词语牵动了学生对整个情景的领悟。我为自己,也为学生喝彩。)

  教学第三板块:评论一个主要人物导引主题理解

  师:现在咱们来评一评文中的父亲。你喜欢他吗?还是你不太欣赏他?你的发言必须有理有据,扣紧我们的故事哟。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讨论。)

  生:我很欣赏这个父亲,他不断地对儿子说你能办得到的,他很鼓励儿子。

  生:我也喜欢这个父亲,他很有方法,他那句晚饭做好了就说得很妙,安抚了儿子受惊的心灵。

  生:他还很善于指导,他很仔细的让儿子一步步往下走,并且让儿子真正地成功了。

  生:我觉得这个父亲可以用三个短语来形容,就是懂安慰、给信心、会指导。

  (我欣喜地让她上黑板把她的总结写出来.)

  生:我要给这个父亲提意见,他那么晚了才来找儿子,太不负责了。(众笑)

  生:父亲的胆子也太大了,假如儿子摔下来怎么办,说不定还可能摔得残废呢,他的方法很冒险。

  生:父亲的方法还是很笨,他为什么不爬上去直接把儿子抱下来呢?

  师:哦?那咱们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父亲,我们怎么给我们的儿子解围?

  生:下面安个垫子,让儿子跳下来。

  生:把消防车叫来,车上有那种很高很高的梯子。

  生:可以打110。(众笑)

  生:还可以用直升飞机。

  师:方法果然多,而且还很先进。可是,如果用了这些方法,还有我们这篇文章吗?

  生:没有了,而且最可怕的后果是,以后儿子再遇到类似的困难,除了等紧急救援,他就一动不敢动了。

  生:所以,我觉得这位父亲是可敬的。在紧急关头他让自己的父爱以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他为儿子的一生赢得了经验,更赢得了勇气。最后一段就是最好的证明。(掌声)

  生:对,作者最有发言权,他在最后一段的感悟就是对父亲最好的赞美。(掌声)

  (自评:这又是一次紧扣语言文字的冒险。换位思考的方法很刺激,我们学得真是活泼生动。这个平台设计得也不错。)

  第四板块:揣摩题眼,深化主旨

  师:刚才我们完完全全地经历了作者的这次冒险。现在我们反过来看看文章标题,你认为题眼应该是哪个词语呢?

  生:是再,强调更进一步。

  生:是走,强调实践,自己去做。

  生:是一步。

  生:是一。

  师:大家意见不一样,怎么办?来,我们再来朗读,从字里行间来找寻答案。

  (我们一起反复读了父亲的几句话,和最后一段的点睛之句,我们特别一起分析了哪些词语该重读,以及怎样才能读出最后一个词语漫长的味道。)

  生:通过朗读,我懂得了题眼应该是一或一步,因为这个故事最强调的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强调不要被困难的强大和成功的遥远吓倒,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克服它。

  生:我觉得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深度。其实这个故事也能说明亲身实践和持之以恒的道理,但作者最深的领悟却是在一步上。

  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这样的感受吗?

  生:以前我觉得学钢琴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后来从识五线谱开始,一步一步的,我现在都考了八级了,回想起当初的害怕,真是觉得好笑。

  生:我的一小步是学素描,一路走来,我已经获得了两次国家级绘画一等奖了。

  生:我今年才从大连来,当初我也在岩石架上呆过,为敢不敢过来上学犹豫了好久。我有一个和作者的父亲相似的妈妈,她鼓励我迈出了第一步。现在我来到了外语学校,学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示,我也要一步步地去战胜各种不适应的困难,我相信我会是成功者。(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发言更为动情和热烈)

  (这堂课在最后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诵声中结束。)

  (自评:在学习将要结束的时候,反过来揣摩题目,让大家的思考更深入、更准确。)

  【教学后记】

  喜欢这堂课,并不因为她贯穿了对话精神,也不因为她实践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我喜欢她不是天马行空地让学生发表见解,不是以课堂热热闹闹作为最高标准。我们一直和文字很近,我们的讨论那样巧妙,那样自如的紧扣了文本。这是学生和文字真正亲密接触之后的对话,这是真正有语文味儿的自由。

  【板书设计】

  以爬悬崖的线路图作为板书的载体。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篇1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人攀爬在悬崖上”的图画。

  提问:同学们都爬过山吗?或者有过什么历险的经历?你是如何渡过难关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师:画面上的人顺利地爬到了悬崖上,可当他回首眺望时。不免有些心惊胆颤。继续向崖顶爬,有些腿软,想下山,实在害怕。眼看夕阳西下,谁来帮帮他?

  (让同学们思考片刻,然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大家都非常热心积极地替他想办法,现在我们打开书来看看书中的“我”,最后如何下山的。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二课,先看一下“导语”,这篇文章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呢?又是怎么脱险的呢?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经历呢?说“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这幅画的内容与课文联系紧密,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能自如、轻松地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默读:

  默读要注意速度,要从每分钟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大约1500字,要求4分半钟看完。到时说“时间到”。默读后要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阅读时要特别留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重要信息。

  2、复述故事情节:

  ⑴ 复述前的准备──抢答:

  师: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生:费城。

  师: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生: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师: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生: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内德、杰利。

  师:那座悬崖有多高?

  生:约20米高。

  师:岩石架有多高?

  生:14米。

  师:再仔细看书,文中是怎么写的?

  生: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所以岩石架的高度是约7米。

  师:他用了一个“约”字,表述得很准确。下面请同学复述一下课文,那么,复述故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首先,要理解文意,明确中心。其次,要理清课文的情节结构。看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内容。重点内容要详述,非重点的应简略。再次,要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最后,还要注意复述应该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复述(略)。

  (先让学生明确复述的要领,复述后师生共同评议复述中的得失,根据评议,改进自己的默读习惯,积累经验。)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

  三、交流探讨

  学生读后,教师出示课文主旨研讨题: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3、故事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呢?

  生:课文中的“我”面对困难,“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也就是把大的困难分解,走好每一步,解决每一个小困难,最后就能成功。

  生: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好战胜,把小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大困难不就克服了吗?

  生:有一次老师留的作业特别多,我写着这科想着那科,一边唉声叹气,觉得写一晚上也写不完,后来我妈妈对我说,你就写完一科再写另一科,一科一科写,肯定能写完,后来我就静下心写,结果九点多就写完了。我想,如果一个人总想着,距离太遥远了,困难太大了,那么他就会失去信心和勇气,被困难吓倒。

  生:……

  师:的确是这样,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可以化整为零,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还记得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视角不同,进入视野的山的形象也就有了差异。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可以着眼于某个任务,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就文中的人物、情节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

  学生提出后教师整理:

  1、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

  3、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4、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就以上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相互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抓住学生讨论中的最佳契机,适时加以点拨,如有争议的或带有共性的问题再作集体指导,培养学生选择、分析语言信息的能力。)

  生:我喜欢杰利。在“我”爬上石架,进退两难时,“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后来他把父亲找来,说明他还是挺有爱心的。

  生:其他的孩子把“我”丢下不管,甚至还嘲笑“我”,说明他们没有爱心,我不太喜欢他们。

  生:因为我一直体弱多病,父亲让我一个人下来,万一我摔下来,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生:父亲可能会有这种担心,但他一定了解自己的儿子。他没有把我抱下来,是想锻炼我的勇气,如果他把我抱下来,那么下次还遇到类似的困难,我可能还是束手无策。

  生: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走,父亲指导孩子让他自己走下来,是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觉得父亲这样做是正确的。

  生:如果父亲没来,作为同学,我会陪着他,安慰他。

  生:我不会丢下他一个人在悬崖上,我会想办法帮助他,带着他一步一步走下来。

  生:如果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我会想办法节省体力,等天亮再大声呼救。

  生: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会一点一点自己小心的爬下来。

  生:……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能感受到大家都有一颗患难与共的爱心,而且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坚定。文中作者的经历,能给你怎样的启示呢?

  生:以前我总想,要是马上能上大学多好呀。现在我知道了,学习要从小学学起,然后再一级一级往上升,课程也是由易变难,学习就像是马拉松,是急不来的。初一是打基础的一年,我要把握住每一步。

  生: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创业时也是白手起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立了一家并不大的电脑公司,在美国激烈的竞争中,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后来拥有了许许多多的财富。看来,大人们的事业,也是一步一步创造出来的。

  小结:文中的“我”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获得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如果你在生活中也能不断思考,善于感悟,那么,你也将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五、布置作业

  1、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2、读下面一段文字,你有何感受?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了。

  通过本课学习,学习作者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不断吸收有益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

  冒险 脱险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通用11篇)】相关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5篇12-28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15篇12-17

初一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练习题08-28

如果你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走励志美文11-28

最后一步散文随笔09-03

第一步成长作文01-06

一步改变一生11-18

多走一步作文600字01-11

文明只差一步_800字01-22

一步一风景的优美散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