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的课堂实录
一、导入课文:
在解读这篇课文之前,我想起了张晓凤的一段文字——《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我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合,某本书里有一句话,等我去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山风与发,冷泉与舌,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管是怎样的情节,我一直在等待着种种发生。
与“诗意”遇合当然是美丽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合的往往不是诗意,而是“一地鸡毛”。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庸俗不堪的现实生活,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细节。我们是否能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获得“诗意地生活”的境界?我们是否还能够在繁忙而琐碎的生活里保持一种生活的激情?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字时,必须向自己的心灵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让自己的静下心来,领悟这样的逼问。
一般说来,我们必须遭遇两种生活。第一种是“散文式的生活”,我们必须活着,琐碎的衣食住行;第二种“诗的生活”,不计利害得失的自由想象的精神层次的生活。物质层次的“散文式”的活动意味着功利的、合乎常理的的实际生活,它是世俗化的、循规蹈矩的,而精神层次的“诗意”的生活则是以跳跃的、想象的、不计功利的,它注重生活的价值体验和审美体验。应该说,这两种生活对人类来讲都是必需的。
对于个人来说,只有这两种生活持续不断地相互关联,以“诗”的生活完善升华“散文”的生活,以“散文”的生活使“诗”的生活落到实处,才是较完美的人生。
不过,要人们重视第一种生活容易,而要人们重视第二种生活则要艰难得多。问题就在于,人们往往沉迷于第一种生活,而遗忘了第二种生活。
二、组织课堂讨论
同学们,当我们进入这个文本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要考虑的是作者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观察自然的,作者在写这样的文章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视角来观察自然的?我们又可以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自然”这幅图画?
作者在这样图画中,完全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她是如何融入这些东西的?作者为何能从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从最平常的自然景物中,找寻到快乐与幸福?你能够找到这样的快乐和幸福吗?
我们可以将这篇课文看作是一个召唤结构,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我们去寻找,去填补。它能够召唤起同学们的什么样的理解呢?你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业:“我读《我的空中楼阁》”,写出你的理解,三言两语即可。然后同学们各自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碰撞我们的思想。
生①:我喜欢这样的表述:“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认为这样地交代空间位置很好。我还喜欢这句话“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我觉得这简直就是说的我心中的话,我家里住得比较远,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我都有这样的感觉:我是在向幸福回归。而我离开家,也觉得自己从幸福之源走出来。师:说得非常好。同样是描写空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显然比“一座青翠的山上坐落着一僮小屋”要好得多。这说明你是在用心学语文,注意到了这样的语言细微之处。关于“起点”与“终点”的说法,你完全是用你个人的体验来说的,这很好,这样的阅读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生②:我读这篇课文,最直接的感觉,这好像是在北欧,是那种坐落在森林里,坐落在大海边的那种欧式小屋。我喜欢设计,因此,我特别喜欢这样的风格。但是,我认为,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必须关注的东西,例如,家庭是我的小屋,我的父母亲对我十分的关爱;学校是我小屋,我有友爱的同学我令我尊敬的老师。
师:你这里说的好像是两回事,其一是遥远存在于我们的构想与设计之中的那样的“空中楼阁”;其二是存在于现实中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我们的家庭,我们们的学校。在这样的生活里,我们怎样构筑我们的“空中楼阁”?要靠一份亲情,要靠一份友情,一句话,就是要靠一种真情来建构这样的楼阁。对吗?看来,如果你将来学设计,一定会很了不得,因为你关注到了设计之外的东西,那就是将人文的精神与人文关怀注入进我们的生活中去。
生③:我特欣赏文中对光亮的描写和把握:“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这太美了!可是,我们什么时候在生活中,关注过这样的光线的变化呢?
师:只有特会生活的人,才能把握到现实世界里的这样的“光和影的和谐旋律”。
生④:这篇课文中,有一个角度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所谓“空中楼阁”不只是说的那座小木屋,还包括周围的天空与世界。作者说:“领空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布,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和诗意不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狭小的空间。还有辽阔的自然和世界。
师:说得好!这使我想起了苏轼的一篇赋《赤壁赋》,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怎么样,把这个句子抄下来,背诵下来吧!作者说,“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看来,这个世界除了金钱的富翁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富翁:这是一种空间上的富翁,他们在心灵的咫尺之间,装着一个无限的自然。
生⑤:我注意到了作者的这样的表达:“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作者因为有了这样的艺术的眼光,她的生活中还会有很多的艺术品,这里只说了第一件,还有第二件,第三件呢。不并不想拥有作者这样的小屋,而希望拥有她那样的眼光。
师:好得很啊!你这话都说到我心里去了。艺术的眼光,就是审美的眼光,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审美的眼睛。(教师板书:艺术的眼光——审美的眼光——作者的眼光——你的眼光——我的眼光)
生⑥:我也赞成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其实,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它不过就是一幢小屋,甚至还可以说,这就是一幢陈旧的小木屋,没有什么的。可是当我们将它置于诗意的眼光中时,它就成了作者的一件艺术品,成了一幅画。成了作者心中的“空中楼阁”。它就成了作者心灵与自然沟通的隧道,神秘而令人向往。
生⑦: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间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林间,也可能在海边,可能是放飞了的小鸟,可能是海中的半个夕阳……那是回家的感觉,是回到自然的梦想。
师:是的,不仅是小屋可以成为我们的空中楼阁,一间小小的书斋,一本小小的书,听一首美妙的音乐,看一部美丽的电影。居“陋室”,刘禹锡说:何陋之有?处闹市,陶渊明说:而无车马喧。
生8:我喜欢文章中关于树的描写,我把这种树叫做生命中的树。这样的树最早在我读鲁迅《秋夜》时出现过,“我的园中有两棵树,一棵是桃树,还有一棵也是桃树。”后来在读陶渊明时也出现过,“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而现在又出现了。我从这里读到了一种“悠然见南山”、“淡然如菊”的心情。
师:很好,这种“悠然”和“淡然”的把握非常到位。
生9:作者说,“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我总觉得,这座小屋是作者的世外桃源,我不知道,在这起点与终点的中段,作者将遭遇怎样的生活。如果那是一种世俗的生活,那么,我以为,她是一个能够在世俗与世外之间出入自如的人。
师: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你这样的理解,作者其实也生活在一种世俗之中,但是她为自己守着了这样一个心灵的空间;还有一种,就像前面的同学所理解的,作者有了艺术的眼光,于是生活中每一件东西都被她赋予了诗意。
生⑩:这里有两个“点缀”是意思不同的。“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前面那个点缀,是点缀本义,后面那个点缀,其实已经不是点缀的本义了,可能是衬托,或者是装点的意思了。不过,这不要紧,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解。
师:你能注意这样的词义差异,说明你真正读进去了。词语一旦进入课文,就有了它的语境义了,很多的词义,我们就不能再依辞典的意思来解释它了,而要依据文章的具体语境来理解了。而你显然是在依据文章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这一点做得很好。
三、教师小结
这次讨论之前我私下有一个期待,希望这样的阅读,能够成为同学们的一次成功的精神历程,一次成功意义探寻过程。同学们能够以此次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现在看来,我这个期待已经实现了。
事实上,谁都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刻,当我们凝视着月光下的树影,谛听着山林间的鸟鸣,我们的精神随之一振,抖掉了尘世的俗念,得到了心灵的升腾。那时,我们可能都会感到自己的富有。但是这道精神的门能为我们开启多久?如果我们心灵的河流里老是流淌着搀杂铜臭味的杂事与垃圾,我们又怎能守住这一份心灵的宁静?阿尔卑斯山下那句名言“慢慢走啊,欣赏”,告诫着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要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与自然对话,与自然拥抱。
我以为,面对诗意的生活这个命题,有三个问题摆在了我们的前面:一是态度,二是条件,三是状态。态度是决定一切的,有了诗意的生活的态度,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有诗了。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对诗意的生活持一种抵制的态度,以为这是不可能的,那是不现实的。说什么要等我们有了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后,才能这样;要等我们有了一份好工作后,才能这样;要等我们在事业上成功了以后,才能这样;要等我们有了较多的收入后,才能这样等等。事实上,等到这一切都得以实现后,诗意已经远离了我们,我们已经不可能再找寻到真正的诗意了。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基本条件的问题,这个基本条件,就是我们必须保证基本的温饱,我们首先能够生存。这里有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值(温饱不能保证),是不可能有诗意的;一旦达到这个值,生活的质量就不再由超出这个值的多少来决定了,而是由内心的状态所决定了。这里最高的境界,就是使“诗意的生活”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状态。诗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平常的生活细节里。当一个人内心拥有了对诗意生活追求的渴望,那么,于平常的生活中处处都能建筑起这种“空中楼阁”来了。其实,这些同学们都已经谈到了,无须我再多说了。
【附录1】情感与智慧缺席的阅读
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从前一般说来是这样的——提出下面这样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完成,以为完成了这些问题的解答,就解决了文本阅读的任务。
一、这篇课文中描写景物多用两相对应的方法,使特点显现。认真阅读课文,按前后顺序把对应着写的景物排列出来,体会这样写的表现力。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所用比喻的类型和表达效果。
三、理清层次,领会要点:
第一部分: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四、课文如何做到定景换点来突出景物的特征?
五、从哪些方面体会出本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的艺术特色?
这是一种纯技术层面的阅读。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阅读时,我们的学生没有心灵的参与,情感与智慧总处于缺席的状态。
照这样的设计来解读文本,学生不可能在这样的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生命和理解。
作者站在哪个角度去观察,这是一种技术视角;这种纯技术的东西只有在学生有了心理的需要后,才会产生作用。如果学生面对自然没有感觉,没有感动,回忆起来,没有印象,那么,什么样的技术视角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种阅读是立足于文本之外,而不是进入文本之中的阅读;这是以语言评判者的身份疏离文本而不是以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进入文本的阅读。
教师在导读时,没有这方面的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他们似乎不觉得有让学生心灵参与,有让学生震撼和感动的必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少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美的教育。”“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
我们现在的阅读所缺乏的恰恰就是“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的体验,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的体验。
这样的阅读每天都在进行中,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走进考场,走进高一级学校。他们的阅读技术也许在一天天进步,然而他们的心灵却从来没有真正地给思想和情感滋润过。
更可怕的是,不仅是学生没有心灵的参与,就是作为教师本人也没有情感的参与,没有发自心灵的阅读。个人的生命体验(livedexperience)和自我理解(understangdingofoneself)也处于缺席的状态。)
【附录2】部分学生的意见
学生心中怎样的小屋,他就能读到怎样的小屋。两年前叶永玲老师在上这篇课文前让同学畅谈自己的感想时,她的学生当时写下一些文字片段。我惊奇地发现,很多学生的观点是相似的。
独立于山中的小屋,远离凡尘,超脱世俗,它寄托着作者对“独立、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有些虚幻,但又是那么真实地存在着,如世外桃源一般引人驻足仰望。
展现于诗意之中的小屋,是心灵与自然沟通的隧道,神秘而令人向往。
融入自然就是融入快乐,融入生命,融入多彩的生活。而热爱自然的人也就是热爱生活的人。
景色是恬静、和谐的,有一种脱俗的清雅,一切因为太美而有点不真实……就像高悬于苍穹的一颗星星,丝毫不受俗尘的沾染,清澈自然,独享其乐。
也许是作者的一件艺术品,把她的想象做了一个模型,千方百计做成自己向往的样子。
那是一幅画,画上有一重又一重的山,,一排又一排的树,一座小巧的房屋。不知为了什么,它被扔到了小河上,随着波浪一飘一飘……河流没有尽头,也没有源头,说不清它从那里来,也不知它将往何处去,只见小屋若隐若现,虚无缥缈。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间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海边,可能是放飞了的小鸟,可能是海中的半个夕阳……那是回家的感觉,是回到自然的梦想。
作者似乎有着生活的枷锁,而以此文寄托她的追求。
人在自然中诞生,他就不能离开自然,纵然逃离自然,最终也只会在自然中化为尘埃。
我觉得,这只能是现代都市人在紧张的奔驰忙碌中的一个梦而已。我会选择弃它而去——毕竟,我是永远也做不到如此的无牵无挂,我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了,很多东西我情愿背着它。
在我心目中小屋只是一个忙里偷闲的好地方,但绝不是“幸福的终点”。如果要我选择安逸舒适的生活与充满竞争的生活,我会选择后者。因为宁静的生活很少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只有竞争才能证明你存在的价值。
我想起这首歌:“愿与你远远地漫步云端,美的苍穹为我们铺展,别让信访沾染尘埃……能掩耳不听烦事喧嚣,要一种真正的自由自在。”究竟作者想回归自然呢,还是在逃避现实?
我们看不到蔚蓝清新的天空而承受着乌云的低沉,我们听不到鸟儿的歌声小河的合唱而忍受着整天轰隆不止的马达声,我们闻不到花的香草的甜而整天呼吸着混浊的空气,我们摸不到水的清山的美而每天开着汽车进工厂……一个失去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享受的人,一个失去了心灵的人,跟机器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呢?
在现今这个竞争激烈,节奏紧张的时代,大部分人都忙于打拚,而丢失了或疏忽了心灵的某些需要——如平静、安宁、自在……
小屋像是小朋友与老人的地方,容不下成年人的杂念。我愿我的爸爸、妈妈住进那儿,我就化身为那屋后的大树。
在清晨盈耳的鸟语中,一对老夫妻泡上一杯清茶,安详地坐在藤椅上轻轻地摇着,好像是微风轻轻地推着他们,沿着记忆的小路回到了从前,往事仿佛小花园中的花,有红有白,有绚烂有飘落……
小屋像童话故事里的家,作者就是拥有最纯洁最真诚的心的小姑娘,轻轻地对小屋说声“我出去了”,带上小篮子,化作蝴蝶,飞上了天。日暮时,小姑娘三步并作两步,蹦蹦跳跳回来了,带回一篮子的草莓,幸福地告诉小屋“我回来了!”
这一切让人觉得是江中的一点孤火,夜半的一声钟鸣,又或是梦中的一缕破绽,那种孤独寂寞,萦绕不去。
即使它有鸟的歌唱,花的芳香,有高大的树的庇护,却缺少了人的气息、人的话语、人的欢乐、人的悲哀。
站在小屋向外望,层层的树、片片的云、朵朵的花都是朝夕相处的同伴,这是怎样的畅快、豪迈!文中贯穿着作者的陶醉之情、热爱之情。
小屋是否美,得看心境:当一个人心无杂念,它是一个美妙的所在;而假如是我,我向往那富丽堂皇,哪怕别人会说我奢侈,也许等到我老了,才会以一颗淡泊的心去享受那平静的生活。
我敢断定作者写文章时的心情一定是自豪的、快乐的、满足的,不是吗?文章字里行间透出来的欢快的音符,能够激活每一颗消沉暗淡的心,能够唤醒每一个疲惫憔悴的人。
我羡慕她,甚至于妒忌。为什么她能够如此享受生活,把一切细微的、平凡的,如花、树、土地、天空甚至灯火,甚至每天下坡爬山的艰辛,看成是幸福与快乐?
【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的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中学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04-27
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赏析05-09
高中语文的课堂实录04-27
高中语文优秀课堂实录04-18
高中语文《秋水》课堂实录04-27
高中语文劝学的课堂实录06-27
中学高中语文《别离》课堂实录04-26
高中语文《想北平》课堂实录04-26
高中语文《虞美人》课堂实录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