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的、典型的又含有问题的事件。换句话说,教学案例是描述了疑难问题的事件,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语文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就像一门“即兴表演”艺术,课堂就像一个“流动”舞台。尽管教师课前精心预设过程,但孩子是鲜活、有个性的生命体,因此课堂总是千百万化――课堂上老师期待的偏偏不出现,不期待的却接二连三地出来,有时使教师措手不及。
在《用心灵去倾听》一课的教学中,在初读之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
师导读:当“我”手指砸伤时,苏珊……
当“我”
提问很多问题时,苏珊……
当“我”问金丝雀的'死因,苏珊……
读到这时你心中涌动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感动)
此时我的预设是希望学生点到“感动”,让我能够顺着我的预设:课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了,请快速浏览课文,把感动你的语句,特别注意那些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这一线索展开教学。可是我左等右盼得到的回答却不是我理想中的答案。学生有的说体验到了苏珊有母亲般的关爱;有的说心中对苏珊满怀感激;有的说体会到苏珊的善良……听到这里,我还真是着急了,不知所措,一心想着怎么把他们导回“正途”。就在这时,有学生说她从苏珊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温暖。“温暖”一词像绚烂的焰火瞬间在我脑海里炸开了花,为什么我受感动了,学生也非要受感动?难道一定要是感动?温暖不是更好,更贴切吗?苏珊的温柔、善良最能让人感受到的就是母亲般的温暖了。思绪在一瞬间千回百转,也在一瞬间变得清楚明朗。于是我改变了预设,随即让孩子们去课文中找找温暖你的地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并不见得都能回答或回答得完全符合课前预设。面对这种课堂上的意外,除了精心准备我们的预设外,我想我们更要炼就“课堂对话”――把握师生对话,即课堂理答。课堂提问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但主体还在学生自己。黑格尔说得好:“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考,正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理解必须要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双重建构,这是理解得以形成的前提,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和本文对话交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习对话,而非旁的什么东西。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师生的对话让学生学会与作品作者对话,而不是教师自己与作品作者对话的结果;否则就意味着剥夺学生作为读者个体化感知、体验、探究的权利,扼杀其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销蚀其对文学的热情。即使教师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学生也全盘吸收了,这样的教学也谈不上有什么价值。因此在理答的形式上,教师应适当“让权”于孩子,变教师理答为师生、生生互动的理答。真正做到“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在理念上,教师的理答还应以开放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六年级语文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用心灵去倾听的作文11-27
倾听的作文400字:用心灵去倾听01-05
倾听心灵的呼吸作文12-02
用心灵倾听作文11-23
【热】倾听心灵的钟声作文12-09
倾听心灵的钟声作文【精】12-09
倾听心灵作文(集锦15篇)11-23
倾听心灵作文(合集15篇)11-22
倾听心灵作文(通用15篇)11-22
【荐】倾听心灵的钟声作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