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口技》语文课堂实录

时间:2021-06-23 17:34:05 语文 我要投稿

《口技》语文课堂实录

  师:上课!

《口技》语文课堂实录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常常在电视电影里欣赏到有些人学鸟叫惟妙惟肖,模拟声响几可乱真。我们班谁会来两下!

  我们今天一起去看看“京中”那个“口技”者的表演吧。(板书课题)

  好,现在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课文读一遍,读得沸沸扬扬,开始吧。(屏显:初读课文1.读得沸沸扬扬——自由读,用问号(?)标出不能确定读音的字。)

  二、初读课文

  生:京中有善口技者……(老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少顷、中间、许许”)

  师:同学们读书时还可以放得更开些。刚才有这些词语读音有误,请看黑板。“少顷”都是第三声;“中间”的“间”念第四声,夹杂的意思;下一个“许许”念hǔ,课文下面注解里有,同学们要善于借助课文的注解,这是拟声词(教师一一板书拼音)。好,课文里还有哪些字是你拿不准读音的,指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第三段夫什么声起。

  杂曰:齁声起(师板书齁及其拼音)。

  师:还有没有?没有了!那我们再来读第二遍,这次要读得字正腔圆,看屏幕要求。(屏显:2.读得字正腔圆——大声齐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怎么读得字正腔圆呢?我来读第一句,注意老师的断句。“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开始读。

  生:(齐声读)“京中/有/善口技者……”(师不时和同学们一起读。)

  师:哦,还是那个“齁”没读好,我们再来读这个字,读这个句子。

  生:齁,夫齁声起。

  师:哪个同学自己选一段,读一读,好吗?好,你来读!

  生1:遥闻/深巷中犬吠……

  师:读得真好!断句完全正确!我们现在来读第三遍,小声读,看屏幕。(屏显:3.读得流利顺畅——小声读 ,对照注释和《童趣》的翻译方法读顺全文。)对照释和《童趣》的翻译方法来读。同学们还记得《童趣》吧,看看。

  (屏显:温故知新看《童趣》

  增: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

  换:昂(抬)首(头)观之

  调:徐喷以烟(以烟徐喷)

  留:盖一癞虾蟆

  补:使(之)与台齐

  删:使之冲烟而飞鸣)

  师:你看,增,就是增加。“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增加一个字就是我们今天的意思了。换,就是换一个字来解释它。“昂首观之”的“昂” 就是“抬”,“首”就是“头”。“徐喷以烟”调一下为“以烟徐喷”。“盖一癞虾蟆”中的“癞虾蟆”保留不翻译。古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等都不用翻译。还有,不够的成分补齐,多余的删除不翻译。(指屏幕)下面这两句就是例子。

  好,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借助课文下面的注解,小声把课文读一遍。可以讨论,也可以举手示意问我。好,下面开始吧。

  (学生读课文,翻译课文,老师巡视,不是参与讨论。约10分钟)

  师:我看同学们差不多都翻译完了,那,看看课后第三题,就在书上写。

  师:好,写完了。哪个同学起来说说吧。好,你来!

  生2:我觉得“会宾客大宴”里“会”是适逢、正赶上。“宴”是宴席。

  师:他的解释大家同意吗?

  生(杂曰):同意。

  师:哦,可是我不同意第二个词的解释。你们看,按照这个同学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正赶上一家人宴席宾客。”这样翻译后,这个句子是不是不大通顺啊。

  生3:宴请宾客才行。

  师:那么,这个“宴”,我们就把他翻译成动词了,“宴请宾客”这个句子才通顺。“宴”是宴请的意思。好,(转向刚刚回答错误的同学)你同意吗?

  生2:同意同意。

  师:其实你已经回答得很不错了!“宴请”是由你的“宴席”结合这个句子变来的。请坐!下面哪个同学来回答?好,你说!

  生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的应该是“但是听到”。

  生5:(迫不及待)“但”是“只”,“但闻”是“只听到”!

  师:(转向生4)你觉得你们两个哪个对?

  生4:还是他的好一些。

  师:我也同意。请坐!你们以后要学《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但闻”都是“只听到”的意思。还有谁说下一个。哦,哦,好,你说吧。

  生6:我觉得第三题的“乳”是“喂奶”的意思;“呜”是“轻轻哼唱”的意思。

  师:很好很好!请坐!再下一个!请——

  生7:“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是“稍微”;“稍稍”是“渐渐”的意思。

  师:好,不错!请坐!最后的两题谁来?(转向举手的又一生)请说。

  生9:我觉得“虽”是“即使”的意思。

  师:哦,我们现在说“虽”是什么意思?

  生(杂曰):虽然。

  师:看来这个词和现在的说法有些不一样,大家要记好哦!(转向生9)请你接着说。

  生9:那个“名”是“说出”的意思。

  师:好!你能不能说一个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含有“名”的成语,也是“说出” 的意思。

  生9:莫名其妙。

  师:很好!很好!请坐!我们看看,其实这道题里的这些重点词语是文言文里的特殊词语。要归类就叫做“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就是这个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一样。“词类活用”是这个词在这句话中改变了词性,例如“乳”名词变动词了,成了“喂奶”。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把我们刚才回答的这些字词找到,并做上记号。这样做:用着重号●标出古今异义词,如:会、但、闻、少、虽等 ,用三角形△标出词类活用的词,如:善、宴、乳、呜、名等。(屏显:用着重号●标出古今异义词——会、但、闻、少、虽等 ,用三角形△标出词类活用的词——善、宴、乳、呜、名等。)这样做笔记,以后可以固定下来,复习时一看到这个符号你就知道了它属于哪一类。还有刚题目中没有的,同学们看倒数第二段中“两股战战”,是哪里“战”?

  生:大腿。

  师:对!“股”也属于古今异义的词。(约1分钟后)同学们记完了吗?

  生:好了。

  师:好!我们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课文。

  生:(纷纷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

  师:我们再读课文。这次读和前面不同。看屏幕。(再读课文1.读出层次——第二至第四段有明显的层次,你发现了吗?)第二三四段有明显的层次,看出来没有?

  生:(纷纷埋头找,没回答。)

  师:第二到第四段,每一段都有两层,发现了吗?慢慢找!

  生10:都是先写声音后写宾客的反应。

  师:很好。换一个方式说,从描写的角度说,前面叫什么描写,后面又叫什么描写?

  生10:前面叫正面描写,后面的叫侧面描写。

  师:好的,不错。那请男同学读正面描写部分,女同学读侧面描写部分吧。大家挑一段来读就可以了,就读第二段吧。男同学读到哪里女同学接着读?你们自己知道。好,男同学开始。

  男生:(齐读)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

  女生:(齐读)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师:很好,同学们都清楚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了。下面我们还是来读。请看屏幕。(屏显:2.读出缓急——第二段、第四段从内容和句式上可读出缓急,你找到了吗?)这一次读出缓急。从内容和句式上可以读出缓急,你们看哪些内容语气要读得缓一些,哪些要读得急一些?从句子的形式上,从句子的内容上,找一找吧。我们以第二段为例来找。

  生11:我觉得“当是时妇手拍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些要读得急一些。

  师:为什么?

  生11:因为这些是这一段的`重点,要强调。

  师:重点内容要强调,怎么不慢一些?我认为一字一顿还引起注意。抬抬杠啊!

  生11:这是很多声音在一起,要快一些才对。

  师:好!内容上写了很多声音“一时齐发”,所以语速要快才能显示出来。那么句式上有没有什么理由需要我们读快一些?

  生11:排比句。

  师:哦,对!排比句也需要我们读得快一些,才能读出排比句的气势。好!请坐!那么那里要读得慢一些?

  生12:“遥闻深巷中犬吠……其夫呓语”这些要读得慢一些,因为是“遥闻”,而且很安静,声音很远、很少,要读得缓一些。

  师:很好!我想问一下,“遥闻深巷中犬吠”是有声音的,为什么你还说很安静呢?这种写法叫什么?原来读过类似的句子吗?

  生12:这是以声写静,“鸟鸣山更幽”就是这样的。

  师:很不错!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小学时学过的一首诗,叫《鸟鸣涧》,体会一下。(师生齐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好,现在我们来读第二段,读出缓急。

  生:(齐读第二段。)

  师:你们觉得该快的地方快了没有?(生杂曰没有。)那么我们再把这几句读出感觉来。“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开始读。

  生:(齐读)“妇手拍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师:这次读出了众多声音的感觉了。下面我们还要换一种形式来读。看屏幕。(3.读出“善”来——从词句、结构、写法上可读出“善”,你试试!)从词句、结构、写法上可以读出“善”。我先来举个例子,如第二段宾客的反应部分,“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你们看“伸颈、侧目”是宾客的动作,“微笑”是宾客的神态,这是以有形的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无形的让人默叹的声音。以有形衬无形,体现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突出了口技人表演者“善”。同学们可以仿照这个例子,再去读出“善”来。从内容上说也可以,从结构上、用词用句上也可以。想想吧。(没有学生举手)你们互相说说也可以。(又过了一会)好,你举手了,请说吧。

  生13:我看“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同一时间,口技表演者发出了这么多声音,这就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善”。

  师:好!这是从正面描写的角度,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善”。还有谁说?

  生1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这里从宾客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刚刚被口技人吸引住了,这就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善”。

  师:好!这是从侧面描写的角度,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善”。同学们可以看看结构,假如我们把第二、三、四段忽略掉,你们读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看还发现了什么?

  生15:第一段写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最后一段也写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师:文章首尾都这样写,结构上叫什么?谁能来补充?

  生16:叫首尾呼应。还有道具这么简单,刚刚表演的声音那么多,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善”。

  师:哦,首尾呼应,这是林嗣环写作结构上的“善”。(板书:善)简单的道具能演奏“百千齐作”的声音,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体现出了“善”,以声写静还写出了“善”。看来,“京中有善口技者”里的“善”字是文章的文眼啊。其实要有时间,我们还可以具体分析出文章里有很多地方写出了“善”。时间到了,留给同学们课后慢慢欣赏吧。同学们还可以做一做课后练习四,争取背背这篇文章。

  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这篇文言文,看屏幕(屏显:读出语感、读出意义、读出内容、读出妙处。)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方法。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口技》语文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口技语文课堂实录04-28

语文《口技》优秀教学设计12-07

语文课文《口技》赏析07-03

初中语文《口技》练习及答案07-07

语文《树》课堂实录04-24

语文《台阶》课堂实录04-26

语文《马》课堂实录04-26

语文《吆喝》课堂实录04-27

小学语文的课堂实录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