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下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语文版九下第三单元检测题。
(100分钟 100分)
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2分)
A、糟粕(pò)匀称(chèng)筛选(shāi)
B、阴霾(mái)向隅(yú)嗤笑(chī)
C、梵高(fàn)惬意(xiá)狭隘( ài)
D、啜泣(chuō)坐骑(qí)蹩脚(bié)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座无虚席 坐井观天 融会贯通 B.一丝不苟 狗延残喘 孤陋寡闻
C.辨伪去妄 忘自菲薄 振聋发聩 D.拾金不昧 梦昧以求 阴晴圆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B.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枚举。
C.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章。
D.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B.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C.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D.语言通顺,这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比喻)
B.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觉得我们班的学生很努力吗?(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所有的哭泣都表达悲痛,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7.与下面的这段文字连接最为顺畅的一个句子是( )(3分)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想品德的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守纪、热爱劳动的教育呢?
A、 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给出错误的解答
D.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2006年江苏中考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8~12题(14分)
秋山红叶
还是在春天,我就有过重游天平山的打算。
下了长途汽车,秋雨仍然下个不住。天平山以枫叶胜,此时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火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有一些不禁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落而下,地上也是落红点点。雨中游人不多,被风雨打落的红叶还那么鲜艳明丽,倒叫人有些不忍下脚。
我的目的不在于登山,而在于寻访三十年前忽略了的范仲淹的足迹。听说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所以我第一个要寻的是“范坟”。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热心“导游”,把我领到了山的左侧,指着一座门前有石牌坊、埋在荒草堆里的坟墓,告诉我这就是“范坟”。残碑断碣,雨中实难辨认。我有些儿不信,他却说所谓范坟,并不是范文正公的墓,不过是他家的祖坟而已。他又兴冲冲告诉我一个关于“范坟”的传说——
范仲淹在京城做了大官。回到故乡苏州,奉承者不乏其人。有个风水先生,在苏州城内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住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富贵无尽。他请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可是范仲淹却在那里修了孔庙和府学,并说既是福地,该由全城人同享。另一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在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微,做不了官。范仲淹却买下这块绝地作为祖坟。
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表现出人民的爱憎。一个封建朝代的官吏,竞能千百年赢得人民爱戴,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警句而已。于是我又想起沿海的范公堤,想起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的种种。人心是秤,谁为国家、人民做过一点好事,人民都会记得他的。
告别了“导游”,我开始举步登山。走到山腰白云泉,跨进茶楼,要了一杯用清泉泡的绿茶,凭栏品尝起来。白云泉因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而得名。栏外的雨中秋色,却让我想起范仲淹的词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小范老子”也有他感情的另一面。而这种似水柔情,似乎并未影响他清廉刚正的主要一面。范仲淹留下的词不过五首,每一首都脍炙人口,词名似乎超过某些以数量取胜者。我则更喜欢他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跃然纸上,扣人心弦。“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
下得山来,我想起“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想着岳阳楼前洞庭湖上此刻正是一派秋色。我在山下的枫林中捡起一片红叶。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这是陈毅同志的诗句。天平山之游恰恰一年,夹在日记本中的这一片红叶,虽然干了,犹自红艳。天平山那些红似火焰的三角枫,那一派雨中的`烂漫秋色,仿佛又重现在目前。
(作者沙白,有删改)
8、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注重对叶的色彩的渲染。本文的标题是“秋山红叶”,文中又多处描绘枫叶的红似火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尾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真红不枯槁”又有什么用意?(3分)
9、文章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请写出这两句警句。范仲淹在这两句话中表达的情怀与哪位诗人在哪首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3分)
10、.从上下文看,文中“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这一句话有什么含义?在范仲淹的词里,“我”为什么更喜欢“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3分)
11、.文章两次写到“小范老子”这一称呼,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
12、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2分)
A.了却了多少年来登天平山寻访范仲淹遗迹的心愿。
B.表现对烂漫秋色的赞美,对红似火焰的枫叶的赞美。
C.追寻范仲淹的遗风轶事,表达对他文才武略的敬佩。
D.歌颂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推崇“清廉刚正”之风。
(二)阅读下面议论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18分)
放大美好
岳健国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着觉得痛苦吗中?”盲人回答:“我痛苦干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走;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我之所以活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
任何人都可以确信,你的一般生理缺陷都能通过你的顽强拼搏予以克服,生活中的失意和遭遇更不是不可yú越的。
爱迪生12岁起就再也没有听过鸟叫,永远与歌声笑声无缘。但他不在意,认为这不但不是障碍,也许可能有益。因为耳聋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干扰,不必与人闲聊,可以省下大量时间读书、钻研。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他反问:“你在过去的24小时所听到的声音中,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又说:“如果别人必须对着你边比划边大声喊叫,一般都不必担心他撒谎、造谣。” 明明是一种缺陷和痛苦,却被爱迪生分析和体验出这么多“优越性”,他也是在放大美好。
爱迪生在耳聋后的一段时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但如果一味痛苦下去,永远背负沉重的“痛苦”包袱,那就成了另一个平庸、失败的爱迪生。他的幸运、他的成功,在于他能及时从痛苦失望中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面临的现状,以加倍的努力弥补自己的缺陷,选取最可能获得突破的某个方面,矢志不移,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所以前面所说的那位盲人,并不是掐断感知危机的那根神经,麻醉和欺骗自己;相反,他是让生命仅有的美好,发挥最大的效能,激励自己意气风发,不懈搏击。
拿自己的社会地位去跟美国总统相比,拿自己的财产去跟比尔·盖茨相比,拿自己的容貌去跟杨贵妃相比,这世界上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都会痛不欲生,但生活中确实有人为此而折磨自己。这种人是无端寻找和放大痛苦,结果或者消极沉沦或者tǐng而走险。
每个人享有的“美好”都有限,有的人甚至少得可怜。让我们都能科学地放大美好,满怀信心地面对人生风雨。
13.解词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1)不可yú( )越 (2)tǐng( )而走险
(3)矢志不移:
(4)痛不欲生:
14.这篇短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10个字以内)(2分)
15.面对“耳聋”这一人生不幸,爱迪生是如何“放大美好”的?(2分)
16.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 (2分)
17.文章最后一段说到“让我们都能科学地放大美好”,你怎样理解“科学”一词?(3分)
18.读完本文,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是否也学会了“放大美好”?你将如何“放大美好”?(80字左右)(5分)
三、作文(50分)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又何尝是真、善、美,生活中还有假、恶、丑。真、善、美使人愉悦,令人感动;假、恶、丑叫人厌恶,令人愤慨。细心的同学,不知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请把你独特的体验写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B(解析:A “称”应读“chèn”C“惬”应读“qiè”D“啜”应读“chuò”) 2.A 点拨:B中“狗”应为“苟”,C中“忘”应为“妄”,D中“梦昧以求”中的“昧”应为“寐”。
3.D点拨:A中“半斤八两”多用于贬义,B中“大名鼎鼎”多用于人,C中“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
4.A 点拨:B中肩负应和“重担”“重任”搭配,C中应去掉“左右”,前后矛盾,D中去掉“坏”。
5.C 点拨:应是反问,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
6.C
7.C 点拨:要弄清前后文意思,答案即可出来。
二、8.用红叶烘托范仲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清廉刚正”的品行(或:以红叶衬托范仲淹的一片丹心)。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意在强调范仲淹的精神如“不枯槁”的红叶永不褐色。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果写出其他的诗人和诗作,只要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就可以)
10.表明范仲淹“赢得人民爱戴”不仅仅是他写了一篇《岳阳楼记》,说了两句名言,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如上文写的传说,下文写的“新政十议”和他守卫西北边防等功绩)。
“将军白发征夫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词中的白发将军,正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或: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热爱祖国之情和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11.范仲淹守卫西北边防,矢志报国立功,敌人畏他三分,称他为“小范老子”,作者借西夏人对他的称呼,表达出对他的崇敬之情。在作者看来,他不仅“清廉刚正”,也有“似水柔情”的一面,所以第二次称他为“小范老子”时,崇敬之中更带有亲切之意。
12.D。(A、B两项都 是片面的理解,C项只是对文章表层意思的理解)
(二)13.(1)逾 点拨:不要写成“愈”。(2)铤 点拨:不可写成“挺”。(3)发誓立志,永不改变。(4)悲痛得不想活下去。 点拨: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14.要学会放大美好。 点拨:要根据文意,根据标题来概括。
15.爱迪生认为耳聋可以使他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干扰,省下大量的时间读书钻研,还可以让他辨别别人的真话和谎言。 点拨:要学会从文中找答案。
16.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点拨:从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中去寻找。
17.科学是指能够及时从痛苦失望中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面临的现状,以加倍的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缺陷,选取最可能获得突破的某个方面,矢志不移,创造生命的奇迹。
点拨:从文中找答案。
18.跟残疾人相比,我是健康的,跟贫穷孩子相比,我能吃饱穿暖,还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没有理由不珍爱生命,没有理由不思进取。
点拨:可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自己如何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或生命的不足即可。
三、作文思路: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应从生活中的现象谈起,而且要从现象看本质,要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注意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不要凭空想象。
例文: 爱的谎言
我生活在一个欺骗的世界里。
爸爸对妈妈说:“嫁给我吧,我会给你幸福。”甜蜜的欺骗于是有了我。
叔伯们对爷爷说:“爸,我们会赚钱孝敬您老的。”动人的欺骗于是有了爷孙俩相依为命、家徒四壁的潦倒。
我在欺骗中生,也在欺骗中活。当小朋友们还是舔着指头唱“娃哈哈”的年纪,我已经高明得能够轻易区分谁是爸爸这边的,谁是妈妈这边的。为了学费,我可以一面甜美可爱的撒娇:“我最喜欢爸爸啊!”转过身却楚楚可怜、惹人疼惜地哭诉:“我最想妈妈呀!”我在大人们满足的笑容里接过“演出费”,稚嫩的心布满了羞辱的血丝,我真想痛快地对他们大喊:“爸爸妈妈,你们我谁也不爱,我只爱爷爷!”
爷爷,别人眼中一个固执的糟老头,却像一座山一样捍卫了我生存的尊严。没有钱,没有享受,一间陋室,满满的爱,我就是这样骄傲地成长着。爷爷用他朴素的信念教我做人要真诚,可他自己却骗我最多:“我的丫头好漂亮!”“爷爷只喜欢啃骨头。”“爸爸妈妈最喜欢丫头。”“明天爷爷给你买鱼吃。”……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一份又一份坦荡荡的爱。浓浓亲情让我相信:我,不是弃儿,是天之骄女、造化的宠儿、全世界最最幸福的人。
今天,我坐在考场里,耳畔又响起了爷爷的话:“丫头,好生读书,爷爷还盼你考上大学呢。”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可爷爷您竟然又欺骗了我!您说过要等我,却早早地闭上了眼睛,您要我和谁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您让我把录取通知书燃成灰烬,在您的坟前飞舞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爷爷,我没有骗您,我说过,我要做咱家第一个大学生,我要努力赚钱养活您,让您整天乐哈哈地看电视,侃大山,乐呵呵地逢人就说:“咱家丫头有出息呢!别看我不识字,咱丫头可是大学生呢,嘿嘿……”
爷爷,我永远不骗您,也不再骗别人,远在天堂的您,听见了我的承诺吗?
【点评】:本文写了一家人的“爱的谎言”:爸爸信誓旦旦骗娶妈妈,叔伯们空许诺言骗爷爷;“我”在欺骗中生,也在欺骗中活,以致学会了违心的“演出”;爷爷教孙女儿要真诚做人,但他却向孙女隐瞒了自己也喜欢吃肉而不愿啃骨头的真情,隐瞒了自己不久于人世的真情。但这爱的谎言本质不同:爸爸和叔伯们的谎言可增可恶;“我”的谎言,实属无奈;爷爷的谎言,则是爱的体现,是亲情的流露。
【语文版九下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相关文章:
语文版九下第三单元检测题04-04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题04-04
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04-03
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04-03
小学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03-31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04-04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