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1-06-20 10:36:27 语文 我要投稿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小编收集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欢迎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包括有教师的有效备课和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工作,不认真不到位,那么教学也必然没有很好的效果。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加强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课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念,认真研究教材,深入地解读本文。归纳起来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文本,首先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认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二步:要以学生的视角去读,要求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老师备课时认真思考。

  第三步:要以教师的身份去读,思考文本的教育价值(即语言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特别是新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要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进行课堂教学。

  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自主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并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预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或者其他课外书查阅资料、自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对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阅读教学,既是前瞻,又是外延,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2把握有效的课堂操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石。教师进行精彩的导入,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心扉,为学生学习新课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新课的导入,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解题式导入。如上《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第五册)时,我们可以采用解题式的导入方式,即解题开讲,由岛→群岛→西沙群岛→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既逐怪解释清楚了题目中每个词的意思,而且又揭示了文章中心内容,这种层层剥笋式的引导,富有艺术的情韵,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2过渡式导入。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架梯,这桥和梯是过渡的工具。我们上课时有时要动用已有的课文知识来搭桥作铺垫。妈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学生由对旧知识的掌握引入新知识的学习,达到以旧启新的作用。

  2.3悬念式导入。这种形式是利用学和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设计悬念诱导他们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解,集中注意力,调动思想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4激情式导入。这种形式要求开课时,教师要用充沛的语言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的情景,唤起学生情感体验,引起学生激动的情绪。在下乡听课时我发现很多老师上六年级《船长》这篇课文时,都是运用了激情式来开讲,效果非常好。

  2.5引趣式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这种方法教学,从一开始就采用故事引趣、猜迷引趣、竟答引趣等各种形式来导入,更好地引逗学生的心理兴趣,使学生愉快自觉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3把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师在课堂上有效的提问,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能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能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但是,在课堂上怎样巧妙设问,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呢?在课堂上老师必须把握好三个“度”。

  3.1注意难度,使问题具有挑战性。在课堂上,我们要改变一些无效提问的现象。是什么现象呢?比如,在课堂上提出“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上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但实际上这样的提问过于浅白,太简单了,没有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根本就起不了作用。

  3.2体现深度,使问题具有针对性。以五年级下册《凡卡》这篇课文为例,文章以凡上学寄出没没有地址的信之后做梦作文间的结束,这个结尾突出了悲惨的现实与甜蜜的希望之间的矛盾,比较深奥,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上课时要抓住了这个难点,层层设问,启发学生理解到位,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认识到凡卡的美好希望只能在梦幻中得到满足,根本无法实现,加强了对凡卡悲惨命运的无限同情,对沙皇黑暗统治的无比憎恨。

  3.3重视广度,使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提供了有利空间,有效挖掘了教材空白,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比如,学完了某篇文章后你可以这样问学生: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又如,上完六年级《穷人》这篇课文以后,叫学生改写《穷人》文章,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4提问的设计要有系统性。一般来说,初读课文时,宜设计感知、记忆型的提问;细读课文时,宜设计思考型的提问;精读课文时,宜设计理解探索型的提问;巩固练习时,宜设计创造

  和运用型的提问。这样设计的提问才符合教学规律。

  3.5选择多种阅读方式,读、悟结合,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课堂上,如果阅读方式单一,势必造成学生课堂上的心理疲劳,造成学生不愿读下去;只有根据教学需要地不断变换阅读方式,学生觉得新奇,才能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读、指名读、范读、引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出这篇文章语言文字的美和草塘的美。

  阅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了解大意、理解词句、揣摩写作方法等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一般用“默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一般用“朗读”;在朗读中,当教师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不到位,需要通过朗读示范时,宜采用“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文章内容与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需要渲染课堂气氛或用全班的读带动个别读得不够好的,可用“齐读”;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读”等等。语文课是以读为本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总而言之,就是在读中进行体验与感悟。如愤怒的句子,就要指导学生读出愤怒的情感,“惊讶、感动、高兴”的句子也一样,要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情感来,先读后讲、以读代悟、读悟结合是新课程改革后一种有效性的语文特色的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03-09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03-10

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04-19

语文阅读教学的案例03-07

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03-07

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03-09

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03-09

什么是语文阅读教学01-27

语文阅读教学内涵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