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

时间:2024-12-13 19:00:06 智聪 名人语录 我要投稿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40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有名的语录吧,语录是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究竟什么样的语录才是优秀经典的语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40句

  1、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曾国藩

  2、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4、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5、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6、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7、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8、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9、这颗心狭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绝对不是承载厚福的表现,应当努力转到宽大温暖畅和方向去。

  10、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11、小心谨慎安于天命,埋头做事不问其他。

  12、趋赶时尚的人,博取的是无识的欢喜,损失的是道德学问上的真实。

  13、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金。——《曾国藩书信》。

  14、盛时创业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书信》。

  15、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书信》。

  16、人才何常,褒之则若甘雨之兴苗,贬之则若严霜之凋物。——《曾国藩书信》。

  17、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曾国藩书信》。

  18、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曾国藩书信》。

  19、锐气有余,沉毅不足,气浮而不敛,兵家之所忌也,当析细察。——《曾国藩书信》。

  20、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曾国藩家书》

  21、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曾国藩家书》

  22、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曾国藩家书》

  23、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曾国藩家书》

  24、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曾国藩家书》

  25、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曾国藩家书》

  26、实者,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曾国藩家书》

  27、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曾国藩家书》

  28、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谁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曾国藩家书》

  29、吾则不忘落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场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曾国藩家书》

  30、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曾国藩家书》

  31、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家书》

  32、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曾国藩日记》。

  3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家书》。

  34、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35、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曾国藩家书》。

  36、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曾国藩家书》。

  37、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笔记》。

  38、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曾国藩家书》。

  39、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曾国藩家书》。

  40、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

  41、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4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曾国藩

  4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

  44、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曾国藩

  45、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曾国藩

  46、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曾国藩

  4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

  48、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曾国藩

  49、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50、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51、一身精神,具乎两目。——曾国藩

  52、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53、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54、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55、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56、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57、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58、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59、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60、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61、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方法。

  62、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曾国藩

  63、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曾国藩

  6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曾国藩

  65、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66、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67、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68、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文正公家训》

  69、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曾国藩

  70、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曾国藩

  71、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国藩

  72、圣贤领要之语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 ——曾国藩

  7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曾国藩

  74、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 曾国藩

  75、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曾国藩名言

  7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家书》

  77、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出处:复贺耦庚中丞

  78、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79、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80、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81、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曾国藩

  82、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曾国藩

  83、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84、古之为师者,以诚教,弟子亦以诚学。今之为师弟子者,交相欺而已矣。欲胜名而饵利,不亦惑乎?

  85、立品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反面不行以接物,不严不行以驭下。

  86、独享台甫为折福之道。

  87、人之处于魔难,只有一个处理。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88、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念书则可变革气质。

  89、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行恭然自馁也。

  90、刚柔并济——"迩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行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9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92、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9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9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95、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96、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97、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98、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99、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10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0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0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03、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10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0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0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0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08、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109、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1、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1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11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14、人生莫惧少年贫。

  115、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16、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

  11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18、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19、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120、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2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22、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123、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24、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12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26、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27、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28、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29、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30、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131、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132、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133、心至苦,事至盛也。

  134、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35、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36、好谈己长只是浅。

  137、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38、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139、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40、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40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相关文章: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70句03-29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50句精选01-20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精选40句)08-07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90句06-07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250句09-02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精选40句)12-24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80句精选09-30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精选60句)01-27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40句精选01-30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精选30句)04-18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40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有名的语录吧,语录是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究竟什么样的语录才是优秀经典的语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40句

  1、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曾国藩

  2、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4、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5、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6、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7、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8、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9、这颗心狭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绝对不是承载厚福的表现,应当努力转到宽大温暖畅和方向去。

  10、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11、小心谨慎安于天命,埋头做事不问其他。

  12、趋赶时尚的人,博取的是无识的欢喜,损失的是道德学问上的真实。

  13、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金。——《曾国藩书信》。

  14、盛时创业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书信》。

  15、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书信》。

  16、人才何常,褒之则若甘雨之兴苗,贬之则若严霜之凋物。——《曾国藩书信》。

  17、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曾国藩书信》。

  18、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曾国藩书信》。

  19、锐气有余,沉毅不足,气浮而不敛,兵家之所忌也,当析细察。——《曾国藩书信》。

  20、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曾国藩家书》

  21、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曾国藩家书》

  22、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曾国藩家书》

  23、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曾国藩家书》

  24、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曾国藩家书》

  25、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曾国藩家书》

  26、实者,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曾国藩家书》

  27、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曾国藩家书》

  28、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谁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曾国藩家书》

  29、吾则不忘落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场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曾国藩家书》

  30、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曾国藩家书》

  31、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家书》

  32、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曾国藩日记》。

  3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家书》。

  34、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35、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曾国藩家书》。

  36、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曾国藩家书》。

  37、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笔记》。

  38、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曾国藩家书》。

  39、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曾国藩家书》。

  40、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

  41、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4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曾国藩

  4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

  44、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曾国藩

  45、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曾国藩

  46、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曾国藩

  4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

  48、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曾国藩

  49、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50、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51、一身精神,具乎两目。——曾国藩

  52、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53、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54、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55、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56、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57、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58、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59、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60、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61、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方法。

  62、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曾国藩

  63、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曾国藩

  6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曾国藩

  65、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66、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67、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68、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文正公家训》

  69、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曾国藩

  70、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曾国藩

  71、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国藩

  72、圣贤领要之语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 ——曾国藩

  7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曾国藩

  74、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 曾国藩

  75、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曾国藩名言

  7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家书》

  77、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出处:复贺耦庚中丞

  78、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79、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80、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81、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曾国藩

  82、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曾国藩

  83、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84、古之为师者,以诚教,弟子亦以诚学。今之为师弟子者,交相欺而已矣。欲胜名而饵利,不亦惑乎?

  85、立品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反面不行以接物,不严不行以驭下。

  86、独享台甫为折福之道。

  87、人之处于魔难,只有一个处理。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88、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念书则可变革气质。

  89、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行恭然自馁也。

  90、刚柔并济——"迩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行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9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92、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9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9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95、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96、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97、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98、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99、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10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0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0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03、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10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0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0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0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08、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109、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1、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1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11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14、人生莫惧少年贫。

  115、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16、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

  11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18、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19、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120、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2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22、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123、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24、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12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26、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27、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28、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29、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30、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131、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132、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133、心至苦,事至盛也。

  134、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35、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36、好谈己长只是浅。

  137、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38、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139、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40、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