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百文网手机站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14 15:24:12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合集15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合集15篇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

  一、数据统计

  寄望方面:有43.2%的居村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孩子的思想建设、内心感受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

  关注度方面:在校表现的关注占20.5%,能否自觉完成作业占19.5%,而关注品德表现及校园生活感受的只占13%。

  对错犯错方面:能采取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占57.3%,而采取“不理他”“关在家里”“罚站”等消极方法的有22.7%。

  二、原因透析

  1、理念失衡。

  一方面期望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局限于孩子的书本知识或成绩表现;

  2、方式失策。

  基于对孩子的期望,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认为严厉、高压才会对孩子有更大的触动。

  三、市民声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么辛苦,我都会和我爱人轮流对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会打孩子吗?)会,教育过程中肯定有时候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而采取一些武力,但这也是为他好啊。”梁军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希望读小学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考上好学校从而有个好工作。罗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对孩子的希望时也表达着相似的观点,“每次考试我都要求孩子要进到前五名,否则肯定会有些惩罚。”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许多居村家长对此并不理解,认为那是一种浪费时间的“玩耍”,还不如将书本的知识再好好学习。

  四、专家评点

  珠江少年杂志社主编苏颖:过于关注孩子成绩表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父母最爱孩子,但这种爱很多时候都只表现在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质,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上的培养,以及情感的交流。还有,大多家长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无论自家孩子多优秀,都觉得比不上别家孩子。孩子要长大,长大后就成为一个社会人,要服务于社会,要是家长能把孩子放到社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走出家门,多接触社会,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安全等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我校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53名。调查显示,有98 %的属父母外出务工,31.4%的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6%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在留守儿童中,一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占23.79%,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占9.6%;由叔、伯、姨、朋友抚养的占4%;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占76.21%,其中95%是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孩子。二是在留守儿童父母中,40%的每1-3个月回家一次,45%的半年回家一次,15%的一年以上回家一次。三是务工情况,30%的在本市打工,30%的在省内打工,40%的在省外打工。四是在与父母联系方式上,97%的电话联系,很少写信联系。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7%;学习良好,占18.3%;学习成绩一般,占60.1%;学习成绩较差占5.9%。其中,有62.7%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37.3%。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二、存在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部分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缺乏父母的督促指导,主动性、自觉性不高。95%的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产生各方面的压力,如开家长会没有父母参加,和同学发生争执得不到父母的引导,有时还受其他同学的轻视和欺负,这些压力的产生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变异,逆反心理增强。在学校违反纪律,和同学产生摩擦,在老师眼里成了班里的问题生;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留守儿童在家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生活自由散漫,加上临时监护人大多是隔代老人,对孩子溺爱放纵的现象,进一步助长他们任性、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2、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对外来无务工子女学校尽力接收其入学,并按学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4、学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以工会牵头,组成以党支部、团队、班级等组织为主的关爱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成长的组织网络,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学生补助等实际问题,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环境。着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大力发展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3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影响最大的教育。它直接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道德、修养、爱好、才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学生的家庭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对该地区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将有助于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二、区域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头井沟口办事处,远离市区,服务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9000。当地主要经营果园和农产品,经济产品相对简单,所以规划为防护林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75%的人口生活在老年人中,一些人租用土地种植粮食和果园。代际教育和单亲家庭是这个地区家庭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受访者主要是初二至初九小学生的家长。共发出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四、结果和分析

  对从问卷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结合从访谈中获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来自父母的教育背景:父母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水平。调查显示,我校家长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约占总数的1。55%;高中学历的家长约占总数的5。1%。其中83。35%左右父母的学历在初中以下。

  (2)从家庭收入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并不乐观,约68。65%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约26。74%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约4。61%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三)从父母教育观念来看: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关心孩子的道德教育,其次是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变了,但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从“投资孩子参加课余训练”来看,小学家长更注重“唱歌、跳舞、美术”,初中生家长更注重“文化课辅导”。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满意度来看,小学生家长比较满意,初中生家长不太满意。

  (四)从家长教育内容来看:仍然重视书本知识,课后很少看书。但从“你孩子经常做的家务”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扫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饭”方面都做得很好。

  (五)从家长教育方式来看,大部分家庭都有浓厚的民主氛围。从“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采取的教育手段”来看,大部分家长都是“说话”,少了“责骂和惩罚”。从“你教育孩子最大的麻烦”来看,“孩子个性强,不听话”,其次是“没时间”。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4

  社区作为家长和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更好地推进维扬开发区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努力形成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合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扬开发区在**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

  一、现状

  **社区家长学校成立于20xx年3月,是随着“**学堂”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而成立。社区妇联根据实际,整合资源,努力构建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一是健全了工作机制。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建立了由党政领导、妇联牵头的家长学校委员会组织网络,有教学计划,有家长学校重点活动安排表,有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记录、总结。二是建立了工作队伍。经过内引外联、协调各方,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支由妇联、“**学堂”志愿者服务队等组成的工作队伍。今年以来,在市区妇联的指导下,组织机构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工作成效日益凸显。家长学校的老师由**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邗江消防支队、社区五老、驻区学校教师、扬大学生、社区干部等“**学堂”志愿者组成。家长学校打造和谐家庭和亲子品牌。将社区家庭教育与创建“好主妇、好家庭、好家风”、“五好和谐家庭”、“勤廉之家”等评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成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庆日广泛开展亲子实践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增进沟通,互相学习进步。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借助外部力量,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设立爱心基金等形式,为社区特殊困境未成年人解决实际困难,送去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二、存在的问题

  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因多种原因仍不尽人意,表现在:

  从家长来看,近一半的家长认为自身缺乏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知识,80%的家长认为社区家长学校指导很有必要,70%的家长愿意参加家庭教育指导,但他们获取家教知识的渠道主要是报刊杂志和电视网络,参加过社区举办的家庭教育相关活动的仅占30%。由此可以说明,一方面社区广大家长对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需求量大,乐于接受这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社区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相对薄弱,近1/3的家长不清楚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从学生来看,课余时间主要活动是看电视和课外书、上兴趣班,占70%的学生希望社区经常组织活动,80%的学生非常喜欢参加社区游戏比赛,占75%的学生乐于参与社区家庭教育和亲子活动。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在家和学校度过的,他们企盼和乐于参与社区组织的亲子互动等家庭教育和游戏活动。

  从社区家庭教育工作者看,大部分人认为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依次为讲座、经验交流、咨询、亲子活动等,指导的内容包括加强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品德,提高学习成绩,科学育儿方法,塑造孩子性格等等。

  社区家庭教育在指导内容上“学校化”的倾向较为明显;在指导对象上重孩子、轻家长的状况也比较明显;在指导范围上受众面还不够宽泛;因社区发展、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志愿者老师缺乏和经费紧张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最大障碍。

  三、对策与建议

  1、学校应定期组织志愿者老师队伍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及方法途径,研究相应的教育内容,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授课活动及时听取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发挥民主性,组织家长协助学校科学治校、科学育人。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优秀的家长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夫妻恩爱,姑嫂和睦,家庭关系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让孩子学会对他人信赖与亲近,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2、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容。充分利用有条件学生家长的资源服务家长学校,积极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家长与学生,家长学校与学校整体工作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强化家校联系工作。教师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每次家访学生要做好记录。家长来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热情接待,与家长亲切交谈,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对策。社区家长学校,应将个体户、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

  4、教育孩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科学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向家长们宣传科学知识。网络覆盖,触角延伸,搭建家庭教育大格局。着力完善各级家庭教育协调机构的建立,建立健全学生家长qq群,继续推进家庭教教育模式,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和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指导机构,组织讲师团、义工团传播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开展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和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与留守、流动儿童一对一爱心帮扶,全面提高广大家长、临时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5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嘉兴市仅18岁以下未成年在校生就有60多万人,显然,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党委、政府主导的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为此,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妇联、市教育局于20xx年5月组成课题组,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及其学生家长,还有学校教师。向五县市二区发放问卷3050份,其中,中、小学生问卷各850份,教师问卷600份,家长问卷750份。参加座谈会的有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县(市、区)妇联、教育局、关工委有关同志,约60人。除政策文件、专家论文及我市相关资料外,还查阅询问了周边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家庭教育是一种家庭私事”的观念上,由此,社会和政府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研究不够,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关心和引导不足,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经验的积累,科学性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家庭教育工作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社会进步和家长文化素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和工作网络已经形成。

  20xx年,我市成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市妇联、市教育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文明办等10个单位为成员,成员单位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家长学校是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学校家长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建,目前已做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20xx年,由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市社区家长学校总校正式挂牌成立,现多数乡镇(街道),村(社区)已成立家长学校。

  XX年,我市成立了嘉兴市家庭教育学会,这是家庭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学会成立两年多来,确立了一批“xx”期间的市级课题,为开展理论研究明确了重点和方向。同时,连续2年举办家庭教育工作论坛、评选优秀论文,编撰《嘉兴市优秀家庭教育论文汇编》。XX年,市妇联关于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的调研报告在“中国妇女网”发表。科研水平往往反映工作水平,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

  (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初步形成。

  调查反映,我市除广大学校教师这支队伍外,已初步形成行政管理、专家、讲师团、志愿者及社工等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一是行政管理队伍。由妇联、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行政干部组成,他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学会各项活动,制订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协调实施。

  二是讲师团队伍。我市现有各级各类讲师团队伍上百支,拥有成员上千人。他们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传播家庭教育先进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为家长释疑解惑,是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主力军。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6

  通过调查发现,家长的教养态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家长教养态度是重视型的,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强;家长教养态度是放任型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一般;而家长教养态度是保护型,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差。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

  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园教育不一致,要求不统一。

  在幼儿园,老师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但家长的教养态度不正确,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巩固。有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把幼儿园学的本领都还给了老师,在家里从不自己做事情,如孩子们在幼儿园自己叠被、整理书包,在家里却由家长代劳。造成幼儿的两面性。

  2、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不重视。

  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让孩子劳神;还有的认为孩子还太小,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一切代劳也是理所当然;这样使孩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特别上心,而对自理能力、劳动等就不太重视,存在这种心态的家长比例不在少数,这也算是一种社会风气造成的。

  3、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需要指导。

  生活自理也是经过训练才学会的,需要老师和家长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训练他们,但一部分家长缺少教育的方法策略,不知该怎样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没有教给孩子劳动技能。需要专业指导。

  4、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度包办代替。

  由于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一切事情都给想到了,准备好了,照顾到了。家长越是把一切困难都从孩子面前挪开,越会使孩子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会束手无策,不会独立应付和自己解决。不利于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

  5、孩子做事家长不放手,剥夺了孩子锻炼机会。分以下三种情况:

  (1)不放心。一部分家长不放心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慢了怕饿着,穿衣慢了怕冻着,自己洗脸怕洗不干净,孩子做家务担心伤到或弄坏东西。所以一切事情都不肯放手,使孩子很少有机会锻炼。

  (2)怕麻烦。一部分家长怕麻烦,开始时孩子的劳动效果也许会不太理想,甚至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嫌麻烦,干脆自己做,剥夺了孩子锻炼机会。

  (3)赶时间。有些家长工作忙,时间紧,他们没有时间等孩子自己慢慢自理,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孩子所有生活上的事项都在他们匆忙中被包办了。这种做法剥夺幼儿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

  经过调查有25%的幼儿本来已经学会做的事,但由于家长这个不准动,那个不让摸,家长过多的限制和包办,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6、长辈溺爱,家庭成员未形成统一战线。

  传统家庭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单亲家庭和核心家庭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水平较差。原因一是在传统家庭中,祖辈因为"隔代亲"的影响重养轻教,什么都包办代替,有的父母想让孩子自己动手,但长辈舍不得,就出来打圆场,进行阻拦,两代人教育观念、方法不一致使孩子养成任性、娇气、依赖心理,从而影响自理能力的发展。原因二是在传统家庭中,有较多的成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孩子的事情都可以由家长"代劳",长久下来,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不会做,等待家长帮忙成为他们的习惯。

  7、不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另外一种现象是,家庭环境相对较差的孩子比家庭环境较优越的孩子爱劳动,自理能力强,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句古话。

  8、孩子过分依赖。

  有的孩子任性倔强,有些自己能做的事或已学会的事在父母面前就是不肯做。

  采取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育观念,有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我们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和实践:

  1、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如果光靠幼儿园的培养,不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将是纸上谈兵,因为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因此教师要了解幼儿家庭的不同文化背景,指导家长的教育。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将一些教育方法介绍给家长, 以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形成“同步式”家园共育。通过填写“家园同步小能手交流册”的形式进行。如在交流册中分别设计有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以及孩子本人填写的内容,及时交流幼儿自理劳动方面的情况,使教师了解每个幼儿最近的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情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自理活动情况和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自理情况等,以便及时帮助孩子适应集体活动的需求。

  2、加强家园联系,转变家长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7条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因此我们将定期组织家园活动,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商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家访,在家园通平台开辟专栏,进行家教经验交流,帮助家长提高重视劳动教育的意识,掌握教幼儿动手的技巧和方法,使家长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帮助并付诸实施,使孩子在园和在家表现一致,配合幼儿园共同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指导家长掌握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内容与方法。

  指导家长有意识地、有目的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1)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尝试。当孩子对做某件事有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抓住学习的敏感期,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

  (2)给孩子一段时间去学习。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习过程,即使孩子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也要容忍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3)教孩子一个方法去锻炼。家长要用合适的方式教给孩子自我服务的技巧,使孩子能够胜任劳动。如用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引导孩子整理图书,用图谱的方式教孩子洗脸。这些方式直观有趣,孩子很喜欢。

  (4)给孩子一个要求去贯彻。提出的要求要能让孩子胜任,在要求和任务提出后,家庭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5)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主动学习。为孩子创设适合他们的空间,如腾出家具的低矮部分放置孩子的物品。家庭空间中的一部分要以孩子为本,为孩子所需,为孩子所用。让孩子在合适的空间中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6)给孩子良好的心理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快乐的,运用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孩子,帮助孩子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感。

  4、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教养态度是重视型的家长,请他们总结自己的有效经验方法,并借助此类家长积极的力量影响班内其他家长,带动其他家庭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对教养态度是放任型及保护型的家长,经常与其沟通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可以多讲一些成功地家教案例,并通过吸引其参加班级的家教论坛、亲子活动等影响家长,慢慢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5、做好祖辈家长工作,取得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1)通过孩子的父母来影响祖辈的教育。

  比如放一些育儿杂志在书架上,与老人一块儿读读,或开诚布公的和老人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使祖辈家长逐步意识到:孩子总有一天要独立的面对一切,所以从小要让孩子独立去思考解决一些事,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起一个辅助作用,可以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家长越是把一切困难都从孩子面前挪开,越会使孩子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会束手无策,不会独立应付和自己解决。

  (2)通过家园联谊活动,使家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来,让家长在活动中亲自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7

  一、调查目的: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侧重于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的培养,它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是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接触最多,交流最方便。孩子时时观摩着成人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这种教育是终身的,随着大教育观的形成,家庭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举行家庭教育调查及对家庭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调查对象:

  四川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总共调查169位同学(其中男女各约半)。

  三、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

  四、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都是随机选择对象,每位同学家庭情况无特殊情况。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学生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亲是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7.2%;高中专等约占10.1%,父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65.1%;母亲是高中专及以上学历的约占17.2%,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82.9%。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亲是工人、农民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92..9%;其次是党政干部等教育、文艺、科技工作者等,是其父母亲总数的7.1%;母亲是工人、农民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89.9%;其次是党政干部等教育、文艺、科技工作者等,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0.1%。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且有75.1%的孩子以单独居住为主,和同父母居住或住校的各占10.1%。因此,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3、从家庭的经济收支来看: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169个学生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13.5%;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30.5%;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37.1%;在300~5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15.3%;在200~300元者占其总数的1.8%;在2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1.8%。而孩子每月的费用在20xx元以上的占其总数的4.8%;在1000~20xx之间的占其总数的4.2%;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38.6%,在300~500之间的占其总数的50.6%;在300元以下的占其总数的1.8%。孩子每月平均总支出看起来似乎高于家庭收入的一半,这样看来,在经济上绝大多数的家庭还是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支持,尽量满足孩子的经济需求。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37.3%, “当国家公务员的占”11.8%,“听其自然”的占42%,其他18.9%。对孩子的表现:学习方面88.2%家长都是满意的,品德方面93.5%的家长都满意,身体健康方面有21.9%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还不满意,这个可能是由于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还不够的原因吧,心理健康方面有95.9%的家长都很满意。由此可以看出,每个家长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上都一样,都积极的充分给予肯定和鼓励,以达到很好的促进教育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各占其家庭总数的84.6%和79.3%,其他家人亲友占其次。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爸爸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父母亲是主要参加者。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家庭教育行为:

  父母教育孩子的途径:44.4%的家庭都是专门和孩子交流,另外43.8%的家庭都是通过吃饭时进行教育,还有其他针对各自的孩子的各种有效方法。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很少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虽然大多数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他们大多都是不够关心重视孩子的自身情况,故需要通过较好的途径有效地进行教育,以和谐相处,多交流讨论为最重要的。

  (五)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79.3%的父母是通过与自己的孩子谈论在学校的生活而了解他们的情况,其他主要是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同学等了解部分情况。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除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外,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老师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人。与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还是家长与孩子的配合,首先要搞好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再次是老师与孩子的关系,

  二者都是密切关系到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六)家庭关系的影响:

  调查有关家庭关系的情况,其中80.5%的家庭人际关系都相处得很好,只有12.4%的家庭相互关心还不够,另外6.5%的家庭属于极少数的不和睦家庭。对于孩子来说,他们92.3%的都很关心家人,积极主动为家人服务,其少数孩子对家人不够关心等。究其原因是家长与孩子的角色转换不够好,要在不自觉地情况下达到的相处融洽,并且能让孩子在感觉到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不断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对生活学习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和心态,这样才能使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七)孩子的看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62.7%的孩子认为父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耐心说理,30.8%的认为父母给予表扬鼓励是最有效的,其他6.5%的则是通过批评惩罚等方式才最有效。对于父母对他们教育的内容,其中63.3%的孩子希望是针对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问题来指导,他们也还希望通过各种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指导教育。这样来看,绝大多数孩子还是不希望太严厉的教育方式,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心理成长,必须采用鼓励表扬的积极方法,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充分支持、引导,在他们的心理形成一个温馨的环境,以达到有效家庭教育的目的,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六、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当前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出下面的判断:

  1、经济基础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长整体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2、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条件方面力度不够,难以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教育。

  3、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与当地社会教育大环境差、家长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而在兴趣、特长、智力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

  4、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溺爱型、权威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的扭曲。

  我的个人看法及建议:

  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某些方面的缺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的整体教育效果。对于一个特定的教育目标,有时通过学校教育途径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家庭教育则能实现。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子女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教育中渗透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未成年子女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作为家长,要熟悉孩子的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了解学校班级的环境、学习风气和传统,知道学校对孩子提出哪些基本要求。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对学校教育要深入了解,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庭中的主要活动、表现和进步情况,做到家校联合教育的目的。

  “人之出,性本善”孩子刚出生来到这个世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家。家庭教育是否得当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8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我镇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我对大岗镇的部分农村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本次调查,本人选取了大岗镇的12所小学作为调查样本,在这些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到部分农村学生家庭进行访问。调查中,共召开座谈会12场,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58份,访问农户50户。调查内容主要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法,教育投入等方面。

  (二)调查的结果

  1、家庭教育弱化。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2、教育态度欠妥当。从访问的50户学生家庭来看,对家庭教育存在溺爱型的有15户,占30%;放任型的25户,占50%;封闭型的7户,占14%;教育修养型的只有3户,6%。可见,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偏向于放任型、溺爱型,约占80%。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舍得投资,对子女学习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结构等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一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较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对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他们受新“读书无用论”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对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部分普通高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外出打工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所得回报与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关心。

  (二)苦于教子无方。虽然一些学生家长也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更感到无计可施,教子无方已使他们为之烦恼。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家长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个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大多数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使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三、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家长,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学习一些较浅显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正确应对,采用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学习,当孩子的表现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打骂孩子。同时,家长可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宽严有度,奖罚分明。

  (四)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子女的成长,家长要加强家校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因此,家长要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教师教育始终保持一致。当孩子有了进步,就要热情地鼓励、肯定,当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强差人意时,就要配合教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使子女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9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

  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甘肃临洮,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我的不少同学也纷纷加入补课大军,充当假期老师。8月6日在农村的党家墩小学,我对补课学生以及周边补习班学生总共100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大家都很期待假期,可当假期真正到来时却又不得不奔波于各个补习班。有的是看见同学都去补课,有的是家长的个人意愿,有的是学校的强制要求,那么学生自愿去补课的有多少人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70%

  B、校外补习班21%

  C、家教9%

  2、你每年都参加补习吗?

  A、是65%

  B、否35%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20%

  B、学校要求60%

  C、家长要求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10%

  B、能接受90%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个月0%

  B、1个月80%

  C、10—20天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93%

  B、没有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52%

  B、不支持48%

  8、你认为农村就应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9%

  B、不认为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25%

  B、也许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9%

  C、或许是竞争激烈63%

  D、没什么必要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盛行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17%

  B、家庭原因6%

  C、综合原因77%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硬性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数农村学生都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给学生留了半个月的休息放松时间。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者更有甚者,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就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很反感。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校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使学生不得不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期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不会有假期补课一说。当然老师也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问题),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巨额的教育资金大部分拨给城市重点中学,忽视农村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想获得财政上的补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质量。如今中小学补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有规定节假日不能补课,为什么学校还是要补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管。

  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绩,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而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抹杀掉了孩子的天赋,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放松休闲的时间,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较肤浅,其中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理压力。

  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

  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真正落实到位。

  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老师工资等,政策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村农村老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些帮助。可依拓展知识面,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积累一些社会实践,对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会有益处。

  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即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让农村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能有机会进行这次调查,在对《农村教育现状调查》课题中,我通过对家乡当地一所小学的调查问卷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一次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很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充实自我。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0

  关于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农村未成年人成长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通过深刻分析和客观评价我镇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合理的途径方法和对策建议,从而将加强农村家庭教育,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转化成为**镇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内在推动力。

  一、调查实施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镇居住的居民,调查方式主要是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调查结果:走访了120名农村妇女,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120名农村妇女中,已婚妇女90人,未婚22人,离婚或丧偶的8人。年龄结构,20岁以下的8人,2130岁的22人 ,3140岁的42 人,4150岁以上的48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 ;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 %;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特点

  从调查情况看,**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程度提高,但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实地调查反映,95%的农村女性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都给予一致肯定。71%的农村妇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养子女成才。问卷调查中显示,67。61%的农村女性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问题(成绩差、听课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重视孩子情绪问题(暴躁易怒、焦虑、抑郁、自卑等)、交际问题(内向冷漠、不善交际、经常与人发生矛盾等)以及行为问题(违反校规等)的比例分别为11。83%、13。80%和6。76%。很多农村家庭父亲和母亲分头负责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教育。而且父母共同管理儿童学习教育比例最高达77。55%,说明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以及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为主题与核心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所认同,多数家庭民主和谐,父母协力、协商共同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但实地调查也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85%的农村家庭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在老师、在学校,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有的家长和代理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代理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二)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更新, 但科学家教任重道远

  问卷调查中,52。6%和32。3%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私下赞赏、公开表扬方式鼓励儿童的进步。孩子做错事时,61。5%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心平气和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与孩子沟通交流上,60。5%和30。4%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与儿女的关系非常好或比较好;64。5%的女性家长表示自己能够很好或较好地与孩子沟通;47。94%和47。17%女性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经常或偶尔告诉父母他(她)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走访调查发现,孩子有事瞒着家长时,多数家长采取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交待的方法。孩子与家长意见相悖,一时难以确定对错,45%的家长会采取冷处理。孩子有吸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等不良行为,部分家长能按照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这说明,广大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在改善,但调查也反映,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一是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部分农村家长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问卷调查显示,在教育孩子做错事情的方式上,有32。41%的被调查者选择教育方式是责骂或打孩子;3。77%的被调查者采取禁止孩子参加喜欢的活动或拿走孩子喜欢的物品等惩罚方式,甚至有2。76%农村家长认为,小孩子都会犯错误,做错就做错了,由他去。被调查的家长中,对孩子采取物质奖励的占8。86%。而且,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直接用金钱奖赏的家长占2。08%。在与小孩之间的沟通问题上,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 24。21%的农村女性家长表示沟通的时间很少,6。49%的农村妇女反映自己与孩子双方虽有沟通的想法,但沟通过程中,总是因无法克制的情绪而中断与孩子交谈;有2。91%的农村妇女直接表态自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或很难与孩子沟通。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二是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实地调查反映,大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有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基本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都不知道。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教育方式传统简单,缺乏先进家教理念和科学家教知识,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仍是我镇广大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广大农村家庭科学育儿的家庭教育水平任重道远。

  (三)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支持能力欠缺,家长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一方面,农村家长素质普遍偏低。被调查的农村妇女中,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 ;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 %;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农村妇女承担社会、家庭双重角色,大部分时间被挤占,很少有时间来充实提高自己,有部分小学文化的人渐渐退化到了半文盲的状态。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是农村家长普遍存在的现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镇广大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大部分农村家庭条件差,家庭收入只能是解决衣食问题,家长们根本无能力投资家庭教育设施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虽然广大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有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很多。同时,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农村女性家长农闲时大多用于聊天,或沉迷搓麻将、打扑克,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有一些家长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导向,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三、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设立农村家庭教育基金,应付必要的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政府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创建有益孩子身心的娱乐活动场所。尽最大努力发挥农村的家庭教育功能,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家长要想方设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其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陶冶情操。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机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节目,指导孩子收看;可以带孩子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以为孩子选购有关书籍,订阅报刊杂志,并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欣赏。

  (二)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

  农村中小学应注重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章程,规划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素质当成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学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家庭教育论坛内容既包括知识讲座也包括家长发言、提问,使家长、教师形式互动,在互动中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提高家长素质和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三)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四)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农忙时,也不要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书,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1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XX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geo2k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2

  一、数据统计

  参与调查方面:有67.6%的问卷完成是由母亲进行的,父亲的参与度不理想。

  出席家长会方面:48.6%的家长会是由母亲出席的,而父亲的出席率还不到15%。

  二、原因透析

  1、职责不当。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起主导作用,甚至个别父亲对孩子不闻不问;

  2、优势浪费。在调查中,发现父亲的学历总体高于孩子母亲,但父亲却游离在教育教育之外,造成这种优势的浪费。

  三、市民声音

  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许多居村父亲家长将孩子的家庭教育视为家庭的“家务事”,全权交给母亲执行。周铮是一家家具厂的木工师傅,尽管自己对技能钻研与学习的意识很强,但那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也从未想过用自己的学习行为来影响孩子。“男人是赚钱的,带孩子当然就是女人的事。”而胡波更是直言,男人在外面打拼本来就够辛苦的了,还要带孩子,那女人们在干嘛?

  四、专家评点

  顺德区机关幼儿园园长陆月崧: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家长的机会也多。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的家长应该在农村较多些,现在很多家庭都只一个子女,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甚至有些家庭中父亲对子女的重视程度高于母亲,这让人感到很欣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一方面对培养孩子兴趣、开发孩子智力等方面都比母亲有优势,另一方面父母双方都参与教育,孩子能从父母双方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五、新闻背景

  四大举措助力家庭教育快马当先事实上,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顺德区一直都把它当作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XX年年,顺德区被全国妇联、教育部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县(市、区)”的光荣称号。

  完善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制度的建立是抓好工作的前提。顺德区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当中,在区、镇(街道)、村(居)三级设立专门机构,投入专项经费确保运作,并于XX年成立区家庭教育研究会。相关数据显示,五年来,顺德区各级开展各类活动2561场,累计参与群众达30万人次,家长学校达标率达93%。

  拓宽形式,搭建沟通平台,以活动为切入,这是顺德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突破点。顺德区妇联相关人士介绍,多年来,先后组织举办“欢迎家庭?亲情无限”、“与孩子一起成长”等系列亲子活动。相关部门也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课授经,或组织经验人士开展交流会,为家长释疑解惑,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3

  一、前言

  李家巷镇中心小学位于长兴县城东南的李家巷镇,先后被评为湖州市实验学校、长兴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校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大力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赞誉。

  我校所处的李家巷镇是浙北有名的石城、建材之乡,传统的建材业比较兴旺,镇域经济比较发达。多数学生家长在石矿、石粉厂等建材企业工作或在家务农,文化层次相对较低,思想观念陈旧。多数家长较重视家庭致富和享受,但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多数家庭教育氛围不浓,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不利于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看出,我镇家庭教育状况良莠不齐,教育质量不理想,令人堪忧。为了有针对性、有效地帮助广大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我校于20xx年12月,承担了县教育局关于《构建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长兴县矿区小学学生家庭教育调查与策略》的研究,成立了以校级领导为核心的课题组。该课题旨在通过学校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对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与了解,不仅承担对学生的教育还要承担对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以期提高矿区学生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让素质教育走进学校、走进家庭和社区,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课题研究立足于李家巷镇(长兴县矿区)实际,在县教育局课题的组织指导下,扎实做好矿区小学学生家庭的调查和研究工作,逐步实践和探索,力争研究有价值、理念有特色,真正达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问卷方式

  调查目的:初步了解我校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为探索有效的改善家庭教育的策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调查对象:本校一至六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104班、201班、302班、401班、503班、601班,回收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68份。

  调查时间:20xx年3月10日—6月10日。

  调查内容:

  A、家庭基本状况调查:父母教育程度、职业特点、业余爱好、家庭经济状况等。

  B、家庭学习情况: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学习的认识程度。

  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

  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地办好家长学校,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全面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逐步转变教育理念:

  ①指导家长信任孩子。

  ②指导家长与邻为善,建立和睦的家庭。

  ③指导家长全面看孩子。

  ④指导家长多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家长做到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着力宣传和弘扬平凡有为的家庭教育的事迹,有效地克服部分家长教育子女的“极左或极右”的现象,使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弊端和误区。引导家长认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要努力和勤奋,也能成才,做出成绩来。

  6、针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长,则要引起他们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切不可顺其自然,引导家长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孩子的教育管理,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否则后悔无穷。尽量减少“代理家长”的出现,严格要求子女,言行一致,避免孩子养成不良习惯,“贻害”终身。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4

  一、 研究背景与概况

  孩子的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和睦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通过这次调查,希望了解一下现今家庭教育的情况,收集一些有关信息,从而对现今家庭教育中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清楚当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寻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调查涉及对象是东莞的有已入学孩子的家庭

  2、 调查方式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20xx年11月,对一些网友进行随机调查

  3、 调查内容

  以《家庭教育调查问卷》中列出的各个选项对家长与孩子间日常生活行为的一些常见要点进行调研

  二、结果与讨论

  1、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根据中国现今的教育实际情况,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家长都偏重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问题成为一个家庭中围绕孩子的主要问题,而一些孩子成长的其他要素(例如:品德修养、兴趣)往往被家长较为容易地忽略,而调查也表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全面素质配养力度方面还是不足够的,可以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满意度中可以看出来。

  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每天都能够有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但问题是大部分还是一些日常的闲聊,而基本缺乏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个可能跟一些传统家庭观念有关,一些出现在国外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在调查中基本没有出现,可以说明,由于社会的观念和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影响,还有有可能存在家庭中交流脱节的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现今大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还是较高的,一般情况下,孩子放学都会及时回家并自觉地完成作业,但问题表现在一般孩子晚上都要花大部分时间在学习方面,而一些其他活动显得较少参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家务劳动。

  2、讨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家的基础,所以一个富强的国家,必然教育上是很今人满意的,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渐提升,教育就成为一个必须处理好的大问题。面对日益全球化的方方面面,中国教育,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家庭教育能否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接轨,这个还有待我们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另人满意,但是用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不足够面对庞大的人口。所以物质条件的制约必然教育有一定的压制,这一定程度上表现在升学压力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名校”,但是面对现今资源还不足以应付需求的时候,只能择优录取,但是单一的选取手段促使孩子学习压力的大大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一纸学习成绩单上,使得全面发展又一次成为一个口号,当其他成长要素与学业进行选择时,学业往往会成为被选的对象,想改善这个问题,必需要各个方面共同进行。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虽然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的现象仍普遍可见,各种各样的少年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地兴办,无数正常的孩子被催化成超常孩子。传统的应试教育稳扎稳打,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着教育领域。体劳教育处于被忽略地位,孩子玩耍的天性被逐渐销蚀掉。这对孩了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当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体劳教育应当成为孩子教育的基础,而道德等精神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识和各种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中获得;智育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进行心灵陶冶的手段,知识能推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并使这种追求不断提高,但绝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希望所看到的,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还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家庭成员间交流的问题,现在就业压力严峻,生计已经成为一个家庭中长辈的重中之重,一天的工作劳累使得家长们疲倦不堪,回家再面对孩子,已经成为一个无可奈何的麻木。许多家庭教育的资料中显示,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家庭教育一个不可划缺的部分,许多家庭教育方式一再强调交流的能力,我们从一些已问题发生问题的家庭教育中了解到,大部分个案中都存在交流不足的问题。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被应用有家庭教育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家长定期跟孩子进行一些正式谈话,对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询问孩子对这些问题的意见,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解决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其中一个有效手段。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上面提到的显式交流,还有隐式交流,隐式交流主要表现在孩子对家长的无意式学习,这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占据的比例较大的一部分,这表现在孩子对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无意式模仿。在孩子受家庭教育中,我们必段明确孩子作为整个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家长不能主导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家长要做的必须是对孩子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明确孩子对一些事物的感受,在孩子面对选择时家长必须作为一个辅助的角式提供意见,而不是主导孩子的整个选择过程,这样做才能以适应孩子的自身发展需要,明确目的,更好的让主体感受事物。

  纵观现今教育发展的状况,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都是必须改正的问题,要使各种教育改革问题真正取得成效,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从一种新的视角出发透视教育,确立新的教育观念,让教育在关注人的生命活动中寻得二者的协调统一。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5

  一、导言:

  1、调查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为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对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条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心情况、家庭教育的方式等。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根据调查情况做出结论和工作设想,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有效率约94%。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家庭占1%。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有固定工作的约占1%,从事个体经营及工人的约占25%,剩余为农民。

  3、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学校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338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3%;在1000~15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15%;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65%;在300~5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7%;在500元以下者占其总数的10%。总体来看,从事个体经营和有固定工作的家庭收入稳定且高,在家务农人员收入低,绝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以便将来能“飞上枝头”“鱼跃龙门”,调查中99%的家长认为学校指导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学生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1%;中专约占2%,绝大多数父母亲是初中文化学历,约占其总数97%。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农民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95%;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2%;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微乎其微。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镇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7%的孩子以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0%, “当国家公务员”的占20%,“参军或当警察”的占15%, “当工人或做当代农民”的0%,“听其自然”的占8%,其他17%。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多数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100元以上,每月50~100元的占27%,每月20~50元的占20%,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所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语、数、英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85%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2%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4%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6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90%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20%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增加作业量”等。这说明,有部分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参加娱乐等活动上,占80%,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比较严重。

  (三)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约占其家庭总数的85%,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约占13%,其他2%。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母亲是主要参加者。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家庭业余生活内容有待丰富: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调查中, 90%的家庭通过看电视、做家务来打发业余生活,仅有10%的家庭选择参加文体、娱乐活动。调查结果还反映了家长投资让孩子课余时间学习的占绝大多数,并且一个孩子课余学二种及二种以上的也有。这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特长非常重视,但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被动学习的占大多数。

  (五)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增:

  孩子除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外,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老师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人。但是,调查显示,有82%的父母亲是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10%的父母亲是通过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进行了解,经常主动与老师联系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的仅5%,有3%是通过老师家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主要是由学校、老师承担;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薄弱,只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够,效果还不够理想。

  (六)家长的建议:

  1、学校和家长应加强联系;

  2、愿意经常参加家庭教育讲座或培训工作;

  3、希望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相处。由此可见,家长还是非常愿意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积极配合开展学生家庭教育工作。加强家校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当前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出下面的判断:

  1、经济基础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长整体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2、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条件方面力度不够,难以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教育。

  3、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与当地社会教育大环境差、家长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而在兴趣、特长、智力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

  4、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溺爱型、权威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的扭曲。

  为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1、学校教育要通过参观访问、“榜样”报告、实践操作等方式和充分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社会知识。

  2、建立典型后进生的个别教育档案,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

  3、针对家教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 “家长委员会”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中的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等。

  4、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校应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工作,指导和协助家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我们拟采取的形式有:进行家庭教育辅导、引导教育消费、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学习型家庭创建、家庭教育调查等等。

  5、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07-22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1-07

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06-28

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2-12

儿童学前家庭教育调查报告06-10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5篇)11-29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5篇11-29

小学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2-12

农村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12-14

最新家庭教育调查报告范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