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家庭教育的不足
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在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方面的雏形。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决定着国民的整体素质,然而家长们却往往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无意识的形成了一种教育误区,塑造了一种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加强,中国家庭出现了一种6+1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溺爱当仁不让的名列世界前茅。所谓溺爱,实际上是一种畸形心理,是一种被扭曲的爱,是一种以爱为名的爱暴力。原本出发点是好的,由于种种因素,以至于结果超出了本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一切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一定的空间来独立成长,这成长路上难免遇到种种挫折,父母只需要给予恰当的引导而不是包揽孩子的一切。除了过分溺爱,部分严格的父母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是相当的可怕,往往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严重扼杀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把孩子当作成人,忘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的违背孩子的意愿、命令式教育、填鸭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创新能力透明化。这是一种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树立的方式。自古至今,中国家庭一代代用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当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将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所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剧。
二、物质刺激膨胀、心灵关爱缺失
咱们中国孩子对物质刺激这一词并不陌生,特别是当下的`孩子们,似乎一切都直接与金钱有关,在学习成绩方面尤为突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教育,这些家长们常常用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与坏,他们感兴趣的是孩子的分数,分高则眉开眼笑,各种奖励随之而来。这一切对于一个个朦胧的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殊不知当一个人的人生观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时,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如果分低了则谩骂不止。“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成为孩子唯一奋斗的目标,精神、心灵上长期的空泛,致使孩子成为父母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孩子们一个个成为高分低能甚至人格不健全的次品、废品。
三、过于严厉或过于民主
相对于溺爱,有些家长却继承了另外一种方式,用大棒之下出人才的古训教育着孩子。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父母们应该在平时养成奖罚分明的习惯。假使孩子犯了错,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只要简明扼要的指出孩子的错误,讲明道理及如何去改正即可。打孩子不是最终的解决方式,适当的惩罚可以起到警告提示的作用,反之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应多一点赏识,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包容。还有另外一种父母却截然不同,过于民主,“晓之以理”泛滥,结果理没有谈成,孩子被惯出一身毛病。同样,孩子是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是需要父母引导的,过度的民主很容易让孩子为所欲为。家长们不要忘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需要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坚持不懈、未雨绸缪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言行一致的去引导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往往是多面性的,在父母老师面前是一面,在其他人面前又是一面。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一种被压状态,无意识地形成了一种宣泄的方式。中国父母似乎爱的不是孩子的真实,而是爱自己所期望孩子成为的那个样子,没有给孩子一个想要成为自己的空间,严格的说没有自我权。父母们还会忘了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忘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想要孩子优秀,别忘了从自身出发,孩子只是父母的镜子。“育人”不是养育人,而是教育人,它不单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更是家庭教育的重任。我们的家长们要敢于和传统的家庭教育说不,还孩子们一个理性健全的成长坏境。孩子的一生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作为影响力最深的父母们更应该深思。
【浅论家庭教育的不足】相关文章:
浅论茶文化04-01
浅论火灾的危害性10-27
气血不足的解决方法11-12
浅论英文写作教学09-06
光线不足摄影技巧02-17
存在不足改进措施05-04
古代的宝宝奶水不足吃什么01-20
解决电脑内存不足的办法07-17
内存不足的解决方法11-02
提示系统内存不足的原因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