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教学 百文网手机站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

时间:2022-08-15 09:36:53 乐器教学 我要投稿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乐器音乐教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范文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 篇1

  一、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去激发

  审美疲劳是我们做很多事因为重复或者一成不变而丧失兴趣的最终结果。如果我们要想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兴趣,从我们自身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丰富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乐曲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极其重要。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是贴近学生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蕴含美好的寓意,抒发温馨的心曲,衬托美丽的梦幻,展现炽热的情怀,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百听不厌,提高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因此,在选择教材时,我特别注意到内容要由浅到深,要能展现音乐的精髓,体验对学生创造思维及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努力拓展学生视野

  学生都是有一定的好奇心的,越是未知的东西他们有时越想知道。我们音乐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方面的心理,来安排教学活动和内容。例如,在了解乐器音乐特点欣赏器乐乐曲时,利用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加以引导,先放各种乐器演奏的旋律片段,让学生说说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色特点等。有的乐器学生不一定认识,可只体验音色,最后教师结合实物或挂图讲解,比如,长号,它的名字学生说不出,但说出音乐特点:浑厚,雄壮,大号低沉,小号嘹亮,富有战斗气氛,大提琴深沉,小提琴抒情柔美等。最后教师要加以说明,以上听到的旋律片段代表各种乐器音色的一般特点。比如,小号嘹亮的音色,富有战斗性格,在音乐中当需要表现战斗气氛时,作曲家首先到运用小号,其他乐器用来衬托、辅助,使音乐达到预定的气氛。这并不等于小号只能演奏这样的音乐,相反,还可演奏很抒情或欢快的音乐,因为凡能独奏的乐器都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对于它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很多时候,还要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来确定。不同的乐器在表达音乐情绪上各有不同的效果。举一反三,其他乐器亦同。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三、了解节奏、速度对情绪的表达作用

  在教学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歌曲为突破口,让学生谈体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依据教材提供的乐曲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把学生耳熟能详的、接触最多的音乐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教师结合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予以引导,学生再亲自体会。教师这时只要引导学生稍加分析对比,就很容易理解节奏和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给以后深一层次的欣赏打下基础。但节奏和旋律是不可分割的,体验音乐情绪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四、感受和声

  在音乐中的烘托作用学生对和声的体验也可以从歌曲入手,逐步过渡到器乐曲。所选歌曲要有明显的对比性,比如,在欣赏内蒙民歌时先听男高音独唱,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感受音乐:节奏———悠长缓慢自由;旋律———优美辽阔,高亢;音乐———圆润抒情。接着对比欣赏无伴奏合唱的歌曲,开始,哼名,这是背景;天高云谈,茫茫内蒙古大草原,接着是女声合唱优美辽阔,继而男生合唱,自豪赞颂,然后是男女混声合唱,力度得到巩固和加强,和声错落有致,连绵起伏,音色、和声层层变化、对比,进一步展现了美丽壮阔的草原景象,描绘出草原迷人的景色。通过以上对比欣赏,使学生体验到了和声的烘托作用。前者若是一副素描的话,那么后者则可以说是一副迷人的草原牧歌彩色风景画,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再如,《欢乐颂》这首著名曲目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开始以男中音领唱,继而以独、重、合的形式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达到高潮。在欣赏时,教师让学生注意每段的变化讲述听后的感觉。有的学生则说:“领唱好比一个引子,引入“欢乐颂”,独唱则展示主题,重唱此起彼伏,合唱雄壮辉煌。”教师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起大家的思考,但大家不语。教师问,如果有一百个人都唱《欢乐颂》的主题音调会不会产生如此的效果呢?终于有人回答:“不会,如果缺少和声就不会有这样辉煌的气势。”教师给予肯定,并说:“没有和声的烘托,没有人声的对比,必然会缺乏力度、厚度。因此,和声在表达音乐情绪上是举足轻重的。”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和声的认识。总之,现在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只有通过倾听音乐,才能提高审美能力,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不断地欣赏,不断地提高积累,学生一定会在音乐欣赏中找到快乐,在音乐欣赏中留住兴趣,这样才会把音乐课上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 篇2

  一、音乐唱法的风格的

  音乐艺术中的歌唱方式、技巧是非常关键的。高超的歌唱二度创作需要展现出歌唱人员对自己嗓音灵活自主的使用的水平。节奏以及呼吸、音色全部是考验歌唱发声的主要部分,只有具备上述歌唱技巧之后歌唱人员才可以很好的表演音乐作品。

  (一)美声唱法的表演风格

  男中音在美声唱法中的表演中通常非常重视自身感情的充沛,要全面使用声音技巧对歌曲开展二次创作。通常不倡导进行其余的动作,一般利用眼睛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动,来塑造人物内心世界,传达歌曲情感。伴奏的时候一般使用钢琴以及管弦乐队,增加庄严的气氛。

  (二)民族唱法的表演风格

  民族唱法里面的表演风格:通常是体现各个地区以及民族特色,十分淳朴、自然。服饰也极具地域民族特点,庄重、优雅。在表演的时候一般会动员身体各个部分,让其都加入到表演中。在舞台表演的时候淡雅爽朗,和美声唱法的端庄肃穆形成非常显著的对比。

  (三)通俗唱法的表演风格

  站在演唱人员的角度分析,其可以全面彰显自身特色,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表演,因为这种表演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比如:爵士舞步、霹雳舞步……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进行表演。凸显演唱人员的特色。给大家营造一种昂扬的气氛。这和美声唱法的表演风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歌唱艺术表现是最重要的 ,其是歌唱者在对音乐作品的再次创作中实现的,演唱者必须包含深情才可以进行完美的表演。在上述二次创造中,歌唱主要技能方式是凸显艺术表现的前提,歌者学习技术技巧的效果和其艺术表现水平有直接关系,另外歌唱艺术表现水平的高低和技能、才华的发挥以及体现有密切关系。所以,全面的歌唱艺术就是歌唱技术和艺术表现全面融合后的成果。所有进行音乐学习和分析的人在需要在自己的实践中坚持上述原则。

  二、民歌风格在表演中的优势

  民歌唱法和民歌形成以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其出现在我国民间,形成以及发展的根基就是最广大的群众,民歌唱法源自大众劳作。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工,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民族唱法。我国地区宽广,不同民族都有独特的审美要求、文化环境以及生活习俗,所以其创作出的音乐也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南方区域的民歌通常非常的委婉、柔和、朴实、美妙,其中我国北方区域的民歌就更加宽旷、清亮、豪迈。上述各种风格以及特点的音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唱法,充分的展现出国内民族唱法的多样化。民歌唱法,现在被划分成两个种类:自然真声唱法以及真假声结合唱法。前者一般出现并使用在平原区域,全部让真声进行演唱,音域并不宽广,就像我们日常说话的声音。上述唱法非常的自然、朴实、醇厚,其中内容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因为其受到生活事情的熏陶,因此得到了众多艺术院校的认可。

  三、戏曲风格在表演中的优势

  国内戏曲艺术的发展时间很长,有很多民歌都是源自戏曲。戏曲特殊的咬字以及节奏,为民歌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根基。因为国内各个地区以及民族语言特色、地理氛围、风俗习俗以及音乐特色,让戏曲演变成多种风格的唱腔等。昆山腔可以被分为南昆以及北昆,演唱主要使用真声,是非常缓慢柔和的,体现出朴实凝重的特色。弋阳腔演唱大部分使用真假融合的方式。风格清亮,主要包含川剧、赣剧等剧种。梆子腔大家非常了解,包含河南豫剧等,演唱大部分使用真假声融合方式,风格清亮、欢快、高亢、明亮。另外也有的唱腔非常的连贯、温和、婉转,以真假声融合演唱为重点,包含京剧、闽剧等剧种。上述戏曲重视自己的地方特点,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同样戏曲唱腔依照自身行当以及行当里面的人物划分成不同的人物角色,比如:老生、小生、老旦、青衣、花旦等。因此戏曲风格的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表演中占据重要的发展优势。戏曲是国内民族音乐取之不尽的发展源泉,在众多的高校中音乐发展中都把戏剧风格的民族音乐看做重点的培养对象,因此艺术表演可以吸收借鉴戏曲元素,在表演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不断的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为国内音乐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四、音乐唱法中不同风格表演的有利点

  总之,风格表演也是音乐演唱中的关键方面。在日常训练中,也要踏实的学习知识,之后在表演使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在舞台上的表演水平,在演唱的时候也要不断吸收经验教训,向观众传播作品中的丰富感情,让观众深入的体会到作品的感情。演员需要维持自己的表情,做出相应的手势,让“演”和“唱”统一在一起,让歌唱全面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然后提高音乐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给观众打造出众多令人感动、非常完美的作品。假如在演唱中表演者以不同的唱法在情感的处理中不正确,则很难表达出歌曲本身的含义与情感的交互,因此音乐演唱中的不同的唱法取决于演唱者对于歌曲自身的把握,并以演唱技巧与表演情感为主。更加可贵的每种不同类型唱法所表现情感处理方法的涉及到的听众的交流情感也是各不相同的。现代音乐中以其“新”的形式与创意在占据当代音乐的主流市场,以青少年为欣赏主体在音乐的形式与内容上迎合现代人的标准,但是现代音乐在发展中逐渐出现“杂”与“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的音乐的真正意义,变成的商业音乐的商业手段,如何才能使流行音乐在注重情感处理与表现技法上得到创新立意是现代流行音乐的主要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歌手和艺术家的本质差异就是其能不能把技术完美的融合在艺术表现中,能不能将二者的统一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演唱人员充分的学习了非常高难度的发声技法,但是其却将歌唱发声技巧训练当做学习的最后目标,提出动听的声音就是歌唱的所有。音乐表演是二次创作,其给予音乐作品一种生命的活力,其不只要尊重原作,还需要在以后的创作中添加自己领悟到的东西,更好的丰富作品的内涵。在二次创造的时候,音乐表演的主要技法 ,也就是歌唱发声的基本功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由于音乐表演属于非常精准、灵动的活动,所以我们一定要具备非常高的歌唱创造水平。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 篇3

  一、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基本方法

  器乐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尽管我们了解到音乐课的器乐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可以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已引起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在近年来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和采取了相应行动,为了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器乐演奏,歌唱和音乐赏析等音乐知识结合起来,逐渐弥补以往的种种不足。以下为笔者在进行器乐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基本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器乐学习动机,以兴趣为动力

  在器乐教学中,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音乐。如在学习竖笛时,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先示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马上吹,吹不会反复教,直到吹会为止。长此以往,学生日益觉得乏味,失去信心。教师也不能从教学中收获教学的乐趣。而我先调查一下当下学生比较喜欢的曲目,然后吹奏这些他们感兴趣的曲目让他们欣赏,使他们一开始就对这种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简介竖笛的结构、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阶指法,紧接着就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简单的基本功,通过这些简单的基本功练习来鼓励学生学习竖笛,给予他们信心。这种方式不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选乐器及练习曲目,使学生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乐器。对于初中生来说首先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最终达到通过演奏来表达情感的教育目的。同时,我们要结合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这样他们才倍感亲切和真实。还有一些经典名曲如《欢乐颂》《梁祝》《彩云追月》等,通过重新编配也是很受欢迎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指导

  器乐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器乐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把握好学习进度与节奏,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分析,适时调节进度。同时,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使学生逐步吸收各种演奏技巧。再者,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爱护乐器,轻拿轻放,学会看指挥排练等。

  二、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可行性建议

  既然器乐教学存在诸多限制因素,我们是否怀疑它的价值,或将其摈弃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已得到专家的充分论证,音乐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切实提高器乐课的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笔者认为现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对器乐教学应充满热情及保持积极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面对现有困难应态度先行,进而采用正确方法,才可取得良好效果。对器乐教学,教师应时时拥有饱满热情,慢慢感染学生,带动课堂气氛。

  (二)灵活运用教材,给器乐教学留有充足时间在传统的器乐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一种死板生硬的教学方式,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起了很大的改变,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适时研究,敢于调整教材,为教学增添更多色彩。当然,这种调整也应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相应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制定规范适用的器乐教学安排目前,器乐教学随意性较严重,即使同一学校,各个音乐教师器乐教学的进度、要求、评价方式也不统一。某些音乐教师在器乐教学上没有计划,这使得器乐教学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摆设。这时必须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结合本校学生的总体素质和需求等实际情况,统一器乐教学的目标,制定相关教学计划,真正使器乐教学走上统一,切实提高教学效能。

  (四)加强学习,注重交流,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兴趣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引进器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演奏家,而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演奏乐器时的快乐和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选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缩短枯燥的练习基本功的时间,留有更多时间相互交流。首先,在学生刚会演奏几个简单音符时,教师可以演奏只包含这几个音符的简单乐曲。这些乐曲可以是现成的,也可是教师自己编创的,从而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其次,把乏味的音阶循环练习改编成有趣味的节奏来进行演奏。最后,在课堂上带动气氛,组织学生进行自编自演的器乐“吹奏”“问答”“接龙”“音乐火车”等游戏。

  总之,教师只有积极大胆地寻求并采用各种新颖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 篇4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其乐器本身及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决定了它不能仅仅作为一门乐器的形式存在。自古以来很多人对古琴的认知,更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认为古琴艺术代表着人类最高的精神追求,古琴的演奏形式是能最直观感受古琴发展历程的符号之一,也是近几十年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古琴演奏场所的变迁

  追溯早期演奏古琴的场所我们可以从画卷上、或诗词中去了解认识,如宋徽宗的《弹琴图》等。诗词画卷中,抚琴人或是山间、或是溪边、又或是竹林、或是田园,打谱弄琴,怡然自得。虽然场地不拘一格,但也有所考究。从《文会堂琴谱》里记载的相关内容可见一斑,古琴十四不弹“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法司中,在市廛,对夷狄,对俗子,对商贾,对娼妓,酒醉后,夜事后,毁形异服,腋气臊臭,鼓动喧嚷,不盥手漱口”;十四宜弹“遇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宫观,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以上记载了古人对弹琴对象、场所的描述同时,也让很多人一直以来觉得古琴总是跟文人雅士联系密切,是“阳春白雪”,“高山流水”的符号,尽显“逸者趣”,难有“百姓缘”。 古琴作为文人雅器,就一直被定位成小众乐器,小范围演奏。

  时代变迁,古琴亦是在寻找自我的发展空间,在建国初期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指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入普通百姓,使之为人民服务。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意识是向工农学习,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古琴进入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时代规律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呈现出新的精神面貌。广播电台经常播放古琴音乐,工人劳作的工厂、剧场、广场、地方文化馆也是古琴经常演奏的地方,古琴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与广大劳动人民融合在一起。

  “旧时王谢堂前燕”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演奏场所有三五知音的小众式聚会,也有在音乐厅或者剧场演奏的大众音乐演奏形式,传统的雅集形式被更多其他形式的演出场合所代替。目前大多数演奏场地也是现在最常用的音乐厅,要不就是传统雅集的方式、家庭聚会或公园里。音乐厅的特点是音响设备专业,使用扩音器可以让古琴面对更多的听众,一张琴一张桌子可以让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一个地方静静地听琴。目前,在音乐厅里演奏古琴已经是很普及的形式。

  二、琴曲演奏形态的变迁

  在演奏形式上,古琴自古以来就展现了兼容并包的一面:古琴独奏,琴箫合奏,琴阮合奏等。传承至今,虽然古琴的演奏形式出现最多的还是传统的古琴独奏或者琴箫合奏等方式,但很多琴人也在做古琴与各种艺术形式碰撞的尝试,诸如古琴与钢琴的对话、古琴与口琴二重奏、古琴与打击乐、古琴与吉他等等。

  创作古琴曲吸引着作曲家和有能力创作的古琴演奏家的视线,如《欢庆》《耕歌》(喻绍泽)《听松》《沉思的旋律》(成公亮)随后《江雪》(朱践耳)《大江东去》(徐景新)《三峡船歌》(李祥霆)《春风》(许国华、龚一)《山水情》(金复载)等一批创作、移植的新琴曲问世,在完善古琴的演奏技法,丰富表现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创新意识的不断延续到古琴舞台上来,例如成公亮先生与琼英卓玛的《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作曲家钢琴家高平与巫娜、昆曲男旦董飞共同演绎的《高山流水》音乐剧场,钢琴古琴的即兴创作,其中穿插董飞的念白和身段表演,整场演出是以纯音乐、唯美的戏曲相结合展现的;斫琴家王鹏在北京创办的“耕剧场”,也是一个既属于古琴与东方经典文化艺术,又容许它与其他艺术交流对话,相得益彰的专业剧场,这是典型的古琴剧场形式舞台化的案例。

  当代的琴人、学者一直探索着古琴未来发展的道路,同时两种声音出现,一种声音强调古琴作为瑰宝,应该毫无保留的继承,另一种声音则强调“变”,要发展的看传承。可是不管是哪一派的声音,所经历的古琴演奏形式变革是必然的。

  三、《时空·对话》音乐会中的实案分析

  《时空·对话》音乐会是笔者2011年在成都金沙剧场举办的一场剧场式音乐会。其主题就是推陈出新,在传统的前提下运用剧场舞台对古琴进行“变”的尝试。

  金沙剧场是为音乐剧《金沙》量身打造的剧场,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观众席两边用山石装饰的墙壁,其间穿插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演出中观众席的上方显现出巨大的太阳神鸟的标志,在舞台中间因剧情需要制作的水帘在观众和演员之间若隐若现,幕后的巨大LED屏目播放出的画面把我们从现代带回古代,又从古代穿越回了现代。本次音乐会也是充分运用了这个剧场的舞台,运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加入茶艺、舞蹈、人声、吉他等其他素材, 运用舞美环境、灯光的特殊效果还原即时场景,向观众在视觉上更加直观传递琴曲寓意,整场音乐会的外景环绕着神秘的宗教色彩,强烈的仪式感使观众进入剧场就能感受到庄严肃穆。

  介于不同于常规音乐厅的演奏形式,所以不仅要保留传统曲目的寓意,还要使观众从视觉上瞬间体验到还原的琴曲意境,每一首曲目的设计都要场景化,使观众能够身临曲境。古琴的现成曲目古曲居多,所以这种“变”就要回归到曲目年代,现代返回到古代,“穿越”成了主线。东方“穿越”到西方,则是通过与吉他的合作曲目《花开并蒂》来展现的,这是结合了东方传统曲目《茉莉花》和西方名曲《雪绒花》经作曲家改编而成,创作灵感也是源于音乐会的主题“时空·对话”,茉莉花与雪绒花、东方与西方,时间与空间展开多维角度的呼应。

  本场音乐会开场曲选用了《神人畅》,琴曲运用了大量的泛音来表现人对神灵的祭祀场景,整曲只用了五根琴弦演奏,因此有琴界学者称它应该创作于五弦琴时代,应是目前所存谱系中最古老的一首琴曲。舞蹈演员身着古代祭祀巫师服饰敲击石罄三下代替了以往音乐厅里开场的铃声。此石罄是按照在金沙剧场原址出土的3000年前的石罄一比一仿制而成,加之舞台两旁象牙树立,如祭祀道场般庄严、神圣,使剧场赋予神秘的色彩和浓郁的历史感。《酒狂》这一作品的表现突破以往的弹奏,借用七位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手法,或吟诗、或作画、或把酒问天,把竹林七贤的形态展现的淋漓尽致。《阳关三叠》则由以往的琴箫合奏改为琴埙合奏,加之人声的吟唱,作者送别故人的哀伤情绪由凄凉的埙声给予最新的诠释。石罄、太极、茶艺、人声、吉他与古琴的搭配,使整场音乐会给予观众新颖的视觉方式为出发点,传统曲目也是力求在维护原曲风貌的前提下赋予琴曲新的生命。

  四、结语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各种呼吁对古琴传承和保护,器乐改革、琴学研究、文化传承与保护、非遗问题等不断提升了古琴的热点和关注度,古琴舞台化问题也将是未来一直延续讨论的话题,这在推动古琴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古琴演奏变革时代即将到来。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乐器教学的论文05-30

浅谈初中音乐器乐教学论文01-19

《乐器宝宝》托班音乐教学设计05-17

乐器教学05-17

有趣的身体乐器小班音乐教学设计范文05-18

小学音乐《古朴的黎族民间乐器》教学设计08-20

《自制乐器》音乐课堂教学反思07-19

大班音乐教案-乐器大家玩12-12

民族乐器的音乐教案范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