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教学 百文网手机站

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

时间:2022-04-02 16:40:17 乐器教学 我要投稿

关于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范文(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新的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感悟都写下来。那么,到底应该要怎样去写感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范文(精选5篇)

  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 篇1

  从学习竖笛看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

  竖笛虽貌不惊人,但适合引入音乐课堂教学,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使他们从“被动”走向“主动”,走进发挥才能的天地和尽情表现的舞台,更能让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合作意识得以充分地发展,在意志品质的培养上确实起到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为教学方式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一种有效载体的途径。我们期待这些探索和做法,会在音乐教育工作者手中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的体会如下:

  一、凝聚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上,由于教法单一,很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为注意力不够持久,学生只是在被动的重复进行老师“我唱一句,你唱一句”或者是“我弹一句,你唱一句”等枯燥乏味的活动。而没有真正的自己去尝试,去想应该怎么唱,节奏该如何,音准又该如何?教者苦恼,学生也很迷茫,没有丝毫的兴趣可言。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将竖笛带入课堂。

  上好第一堂竖笛课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竖笛,对竖笛的构造、声音等相关信息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因而,在起始课中设计看看、听听等环节,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看看: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竖笛,如它的形状、特征、分几个部分及各部分名称,以及音色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发现竖笛的构造、各部分名称等相关信息,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我再简介竖笛的构造、名称、音色等知识。当学生发现和自己观察的结果不谋而合时,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听听:欣赏竖笛演奏,是起始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们了解了竖笛的知识后,应及时进行竖笛演奏,以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此时,我选择一首表现力丰富、极具感染力的作品作为范奏——《友谊地久天长》,学生顿时陶醉在老师优美的笛声之中,我的演奏,起到了最直观的作用。掌声中体现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对这件乐器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不少学生都惊讶这一小小的乐器竟然可以产生如此美妙的音乐,课堂的主体被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油然而生。借此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八孔竖笛的起源及其它优点。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同学们盼望着第二节、第三节,只要吹奏竖笛,课堂气氛就显得十分活跃。几周以后,一支支练习曲也逐渐吹奏得轻松自如了。而且,在课堂上再也不是老师的满堂灌了,学生变得越发的好学,经常主动地和老师交流,沟通学习竖笛的心得体会。在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氛围,经常看到许多学生下课之后,两个一组,三个一伙聚在一起“切磋”技艺,连平时课间老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认真起来了,一没事就拿出笛子来练习。

  二、优化教学过程,上好每一课

  乐器的演奏技巧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掌握扎实的吹奏技巧也是竖笛教学的重要目的。我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会学生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演奏者的形象、演奏质量的优劣,还对演奏技术的掌握(如:呼吸的运用、发音的正确、音色音量的控制、运舌的技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抬头挺胸脚放平,手指放松轻轻吹”,纠正学生低头、坐立不直、踮脚或跷起二郎腿演奏、吸气浅和吹奏时用气过量、挤冲等不良习惯。教师也可以结合不同乐曲来训练各种呼吸方法。如:用《雪绒花》等优美抒情的乐曲,来训练急吸缓呼法,用断音奏法演奏《划小船》等欢快活泼的乐曲,来训练急吸急呼法,有意识地选择教材,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各种呼吸方法。

  (二)注重学生口风训练

  俗话说:“千日弦子万日弓,唢呐笛子靠口风”,意思是说:“吹奏乐器的学习,关键是解决口风的问题。”因此,要想学好竖笛,口舌上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首先教学生在吹奏二个八度(以G调为例)5—5—5,告诉学生吹奏低音时,口腔是圆的,舌尖要向里收,吹出的气流要缓慢。在训练中音时,要讲明吹中音时舌尖要稍向前,气息略急些。吹奏高音时,口腔呈扁狭形,唇部肌肉收缩,口风力度适当加强,舌尖位于上、下牙齿之间,气流更急些。对于一时找不到感觉的学生,我及时指导,直到学生吹准后再进行其它内容的练习。

  (三)扎实练好单吐法

  单吐法又称基本吐音法,是竖笛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种技能。教师如果指导不当,容易出现只呼不吐、用力过猛等乱吹毛病,对竖笛的发音、音色和气、指的配合有着直接的影响。

  训练吐音时,可以采用游戏法、示范法、讲授法、朗读法等方法或综合运用,使学生养成演奏吐音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采用“tu”这个音节来训练吐音,让学生在正前方挂一张薄薄的纸条,对着纸条下角朗读“Tu Tu Tu Tu |Tu ———||”,吐音时节奏的变化使纸条时而跳动时而飘起。学生们玩玩学学,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吐音的要领。教师再通过准确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吐音时运舌的动作和力度。待学生们掌握了吐音的基本方法后,再到竖笛上吹奏,就能较快掌握吐音的基本技巧。这种先读后吹的方法,避免了学生因不得要领而盲目吹奏,教室里出现一片乱哄哄的局面。

  三、扎实音乐基础,培养良好技能

  (一)读谱技能

  1.在音准方面

  对于我校部分学生而言,由于接触音乐的机会少,只是通过一些传媒,如:电视、收音机等等,课外也很少有较整块的时间去系统的学习。因此,有很多学生,尽管上课也很认真,学得也很仔细,但是由于先天或后天条件的不足,往往在唱一首歌曲时,连基本的调性都很难把握。而自从引入竖笛之后,大部分学生通过经常训练,吹奏一些练习曲和小的乐曲之后,已能很好的感觉音乐的音准,培养了良好的调性感。甚至有些学生经过自己的训练,能很好的感受到音乐的发展,培养了良好的乐感。如下面一首视唱曲:

  1=C3/4

  5 6 3 ︱5 – – ︱5 6 4 ︱3 – – ︱5 6 2︱7 – – ︱5 6 7 ︱5 – – ‖

  5 6 5 ︱3– – ︱5 6 4 ︱2 – – ︱5 6 3 ︱5 – – ︱5 6 4 ︱1 – – ‖

  这首曲子较简单,则完全可以让学生用竖笛自学。这样教师就能摆脱钢琴,走到学生中间去指导了。

  2.在节奏方面

  如同音准一般,一开始接触音乐时,大部分学生虽然跟着老师能够把节奏打准,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打,如果将节奏重新组合一下,往往又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通过竖笛练习,巩固了一条条的节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们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节奏型和节奏组合,具备了较好的节奏感,如:以下三种节奏型:

  1。 × ×× ××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0 :‖

  以往我们都是叫学生拍出或划拍念出,但现在我们可叫学生在竖笛上用“sol”吹出。这样不但改变了一贯的传统做法,使他们有了新鲜感,而且也练了吹笛的气息和吐音。另外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节奏,如“× × ×”“××××”等。舌头总比手灵活,用竖笛吹的话更容易整齐、准确。

  (二)歌唱技能

  唱歌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感受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其作用将大打折扣。通过教学,竖笛在发挥唱歌教学的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于受唱歌教学中旧的学习方法和家庭环境的制约,很多同学在唱歌时怕别人笑话跑调,就干脆闭口不唱。而越不唱就越唱不准,越唱不准,就越不敢唱。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影响了学生水平的提高。为解决学生的这一心理障碍,树立起他们敢唱的信心,学生手中的'竖笛帮了我的大忙。

  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旋律段落进行节奏读谱,读熟后,教师把同学分成四人小组进行旋律学唱。每个小组采取二人竖笛吹奏,二人视唱旋律的方法,在唱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交换角色进行练习,并互相检查、教唱,教师巡回指导。在练唱中,由于有竖笛的帮助,学生慢慢树立起了音准的概念,练唱时易跑调的现象逐渐消失,敢唱的信心也就随之树立。

  方法2:以唱带吹——即用歌唱的状态、感觉去吹奏竖笛,就是要求学生像歌唱一样富有感情地演奏。以唱带吹,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美好的音色,把握音乐的乐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动,很好地解决音乐的情感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情趣。

  (三)合作技能

  生活中离不开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器乐演奏中,不但演奏者之间讲究配合,乐器的组合也是讲究搭配的。由此,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伴奏曲目,让学生在演奏中对比有伴奏的丰满效果和无伴奏的单调,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没有大家的配合协作,就没有如此丰满的演奏的效果。我还选择了一些合奏曲,引导学生对比竖笛合奏的整体气势和独奏的冷清效果,在鲜明的对比中,在我的及时点拔下,大家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就更深切、更感性了。

  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创造力不再是天才的标志,而成为一种生存的技能。21世纪是创造性的世纪,需要一大批敢探索、会创新的创造型人才,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内容的音乐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是音乐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都知道,任何音乐作品都是作者潜心创作的(称为一度创作),它是创作者对自然和社会内在情感体验的精神产品。音乐属于表现艺术,词曲作者创作完成的音乐作品要传达给听众,需要表演者的二度创作。此外,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是通过声音的各种形态及其运动过程来表现内容的。它随时间的移动,瞬间即逝。这要求审美主体在感受音乐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有较强的记忆力,听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教育要非常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是建立了表现为外部信息和自身内部信息结合物的新思想,或是产生这种新思想的过程。很显然,这是创造。因此,加强感悟就能促进创造能力的提高。《课程标准》指出:“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要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与表现。

  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 篇3

  音乐是一种寄托情感、抒发感情的的艺术。她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净化人的心灵。让美妙的音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吧!优秀的教师会把孩子领进天籁之国、纯净美丽的殿堂。

  当我们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时,我们的教师首先会升华自己,把世界上最美好、最纯净的音乐奉献给她们,让那一颗颗天真无邪的心灵在跳动的音符中升华、体验。

  每当我们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一名音乐教师,还应该是启迪孩子智慧的领路人,说不定我们的学生里面有莫扎特、有贝多芬。要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音乐在孩子们的心理似乎很神秘、很高深。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她们步入音乐的世界。

  音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妈妈的摇篮曲中入眠,在爸爸的笑声里欢乐。在平凡的世界里去寻觅、体验音乐的魅力,也是我们教师的一份职责之一,只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音乐蕴藏于平凡的生活之中,她们才能走进音乐,激起兴趣。生活中不经意间的金属撞击,一片卷起树叶,都可能产生一曲美妙的音乐。在现实中孩子们的音乐智商参差不齐,只有教师积极的引导,把孩子们心中高深莫测的音乐通俗化、普通化,这样他们才能易于接受,从而对音乐产生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师不要局限在课堂之内,要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火热的生活,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倾听、在生活里探究。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让美妙的音乐伴随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学会创造音乐。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去体验、感悟。我们的教学通常都是在课堂内

  完成的,我们习惯于教师教唱,学生学唱,对于那些五音不全的同学似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关于怎样上好音乐课,又是我们音乐教师永恒的课题,所以我们的教师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细节的把握,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一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的互动,让你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最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游戏。比如在教学简谱时,可以把简谱做成卡片标上1 2 3 4 5 6 7,学生去唱着辨认,唱对的就去把自己变成哪个音节,这样就变成七组,教师弹奏哪个音节时,哪个音节的学生就走出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视唱时,再进行各组轮换。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也可以把每个音符都设计成各种小动物,让学生动起来,在愉快的歌声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要尽量的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让她们充分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在教学中要充分展示每首歌的意境,因为每一首歌都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用诗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是诗的意境,再配上美妙的音乐。学生就会自然地投入美妙的情境中。

  教师的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音准、节奏、调式、色彩等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形式美。教会他们如何辨析音乐的情绪,为日后欣赏音乐的艺术表现,辨析音乐的情感能力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学会聆听健康,优美,向上的歌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 篇4

  我是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 学生的习惯、品德、情操、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并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演唱或演奏时的准确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样,要求学生会唱或会奏的作品,教师先要熟唱和熟奏,这时候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对解决教学难点也是最有帮助的,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学生会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观察、领会,并进一步去体验,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不能脱离“以音乐为本”的原则,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感受、体验、表演、创作、理解、判断音乐艺术表现力的机会。比如舞蹈示范是教师以具体的舞蹈动作范例,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学中正确优美的舞蹈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各种音乐要素质的敏感反应,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投入音乐艺术实践中,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实施的今天,大多数音乐教师都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那就是:“平等中的首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科学的指导和艺术性的示范,如果把教师的正确示范和学生的实践、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就会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音乐的能力和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只有把教师扎根于自身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素养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不仅会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其教学的功效也更为直接和深刻;良好而准确的示范,不仅直观和显形,同时,在技能技巧的训练方面,也能起到催化作用。

  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 篇5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对于长期在工作、生活、幼儿的谆谆教导、呵护、叮咛,想必幼教人的同感就是每天的“唠唠叨叨”,不停的说话引发“咽炎”“声音嘶哑”等职业病,音乐教学的感悟。但由于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淘气包”,学习、饮食、需要充分照顾的孩子们来说想让嗓子得到充分休息是不可能的。我由于自身的原因加上说话过多,嗓子经常疼,声音嘶哑,嗓音也不如以前好听了。

  鉴于综上所述,好多和我一样的幼教人求医问药,探讨良方,想从根本上医治好嗓子。就连教授、专家对于怎样保护好嗓子这件“小事”也在当成关注健康的事来探讨,像吃口含片、喝蜜水等效果也不明显,从根本上也不解决问题,对此我也有同感,幼教之友《音乐教学的感悟》。在日常工作中,说话过多有时嗓子疼得难受,但也不能不说,我就琢磨着怎样来改变这种状况减少过多说话,我灵机一动,何不让音乐来代替说话?从晨检到教育教学都要说,那么把组织孩子们收拾积木、入厕等琐碎的事让音乐代替我说话行不行呢?我首先在电子琴上找了一曲节奏快一点的音乐让孩子们喝水、如厕或洗手用点、用餐;针对给幼儿们发课本逐个叫名子的现状我又选了一曲节奏明显的音乐让幼儿找自己的名字和课本,令人欣慰的是被“逼”出来的方法受到了成效。

  现在我们班里的孩子们已经适应了“音乐指挥”,只要放上一曲“积木曲”孩子们井然有序地整理好积木,换一曲孩子们就入厕、喝水,老师讲完故事放一曲音乐孩子们就去找自己的课本。我内心欣喜,这样的“音乐指挥”法不但减少了我们少讲话,让嗓子稍微休息,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一举两得也可谓“歪打正着”,使我找到了一条保护嗓子的途径,同时也让我感悟到对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音乐有着无法估量的魅力。音乐进入教学生活可以大大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欲望和意识,使幼儿在音乐中熏陶中茁壮成长。

【关于学习乐器的教学感悟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乐器教学05-17

乐器音乐教学论文范文09-15

《小乐器讲故事》教学反思范文09-21

课堂乐器教学之流程探索范文05-16

《认识乐器》教学设计05-18

《我们的游乐器材》教学设计范文09-20

有趣的身体乐器小班音乐教学设计范文05-18

乐器公开教学反思总结05-18

《小乐器讲故事》的教学设计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