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及其解决方法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课堂沉默 问题设置 提问策略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对杭的消极心理。消极的沉默现象使得课堂气氛变得紧张,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往往被视作师生间的交流失致,而这往往与教师的提问策略有关。教师如果能够有效设置课堂提问的原则和策略,将会大大改观这种长期困扰课堂教学的被动局面。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外语教师单一“演说”的教学模式,走向一种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学生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和师生间的互动,但是大量的实证教学研究表明,学生虽然有着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却不愿主动发言或参加小组讨论,在英语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沉默、被动的地位。
一、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研究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无声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被统称为学生的课堂沉默。广义的沉默包含课堂教学中所有沉默现象,狭义的沉默指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根据课堂效应的不同,课堂沉默有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是指学生积极思考或认真倾听时的沉默,而消极沉默则是学生置身于课堂之外,不参与课堂互动或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知识的沉默。消极沉默与现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提倡的互动教学格格不人,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探讨的是狭义层面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消极沉默现象。
国内外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比较关注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形成的因素。国外对课堂沉默的研究,发现学生的沉默主要与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学生的焦虑等情感因素有关。而国内研究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失调、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语言能力的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保持沉默的原因。我国文化传统中特部分时间的授课模式,学生语言水平低等不同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课堂沉默。近几年对学生沉默现象的实证研究也从上课人数过多和课堂时间相对较短的限制以及对待四六级考试的不正确态度等中国特有现象方面找到了根据。
所有因素中,教师自身是造成学生沉默不语的主要原因。教师的提问策略均对学生课堂的沉默现象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教师对沉默行为的不可容忍,教师话语的不可理解。调查结果表明,有时教师的提问太难,学生听不懂或者对相关话题内容知之甚少,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有时教师的提问又太简单无趣,学生没兴趣回答。除了教师问题设置不当外,教师提问后对学生反应处理的不正确也是造成学生沉默的部分原因。有时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等待时间,对学生的沉默不容忍,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有压力,害怕回答问题。有时教师提问后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是对的,但语言形式或发音可能有错误。如果教师不断地纠错,学生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语言课堂上犯错的机会,使得学习者更易于受到批评和负面的评价,也会抑制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冒险让教师失望。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地设置问题并完善提问策略,将对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大大改观。
二、教师有效提问和设置问题的原则
有研究表明,英语课堂提问无论是提问人次、频率均高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学科,这是由英语学科实践性特点决定的。师生互动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关键,主要由教师话语,尤其是教师提问来引发和维持,教师提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包括计划策略、问题策略、控制策略和评估策略,这些策略可保证提问的有效进行,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控制提问过程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及评价。简单地划分一下,计划和问题策略是问题设置之前的策略,控制策略和评估策略是问题设置之后的'做法,也可以说,这分别是教师设计设置问题和处理控制学生反应的两大类策略。
课堂提问的设计一定要有计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知识储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难度适度的问题,遵循知识由已知向未知迁移的渐进性原则。同时课堂提问的有计划还体现在课堂提问不应是教师即兴的、随意的,而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不可过滥过简,使学生疲于应付,失去了提问的目的。教师启发思维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速度要适宜,广度要恰当,量度要相应,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遵循问题设置的适度性。设计的问题也应该注意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的比例,将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结合起来,多提参考性问题而不是展示性问题,遵循问题设置的层次性。教师设计问题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遵循问题设置的针对性原则。教师提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启迪学生积极思考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标,遵循问题设置的启发性。提问时尽量使用未被简化或改动过的蕴涵真实信息的日常语言,或话题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原始材料,以保证学生不会因话题太难而保持沉默,遵循问题设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取材和编制要紧紧围绕当今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热门的话题来选定,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和谈论的范围,遵循问题设置的时效性。
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如何处理也是课堂有效提问的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正确的、有效的反应。程序化地表扬“好,很好”,或者干脆在学生不能回答时自己直接说出答案,都是无效的反应。教师对于学生课堂回答的积极反馈包括评估和纠正。评估是评价学生表现,纠正是给予学生具体信息,指出正误所在并分析原因。教师的反馈应着眼于通过鼓励和赞扬语言,来肯定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的予以激励,不正确的适当提示,听不懂的重新表述问题,不完整的加以补充。提高教师提问技巧,改善课堂提问局面,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策略上的把握。
三、改善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改善课堂提问包括时间策略、发展策略、情感策略三个方面:
时间策略一方面指教师要控制教师话语的量,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增加学生组织和练习目的语的机会。如果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不但量多且基本上局限于封闭式问题的提问,由此带来的强制输出,对于学习者的输出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另一方面,时间策略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足够思考问题的时间。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同一问题的思考时间回答时间不一,为了确保教学的进度,教师干脆自己回答或提问别人。长此以往,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就会逐渐放弃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水平,并以此来估计学生思考问题所需的时间,从而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思考答案的机会。延长“等待时间”(wait一time)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它可以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增加应答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的输出能力,最终实现师生间有意义的交流。
发展策略指的是处理学生错误的时候,要为学生创造自我修正错误的空间和时间,逐步培养他们自觉修正自己错误的能力,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处于一种发展的良好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不同的、连续的发展阶段,当学生的语言发展还未达到一定的阶段,一味修正他们的错误是徒劳的,有时学生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会得到修补和提高的。教师要保证课堂提问处理妥当,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留足英语学习发展的广大空间。
情感策略指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多多鼓励他们,减少由提问而产生的焦虑等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回答教师提问时都会表现出焦虑,过于敏感尖锐的提问以及过短的思考时间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剧这种焦虑。同时,许多学生还存在课堂使用上使用母语和目的语的矛盾心理、害羞、缺乏自信、实践语言的主动性不强等弱点。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情感因素,适时调整提问策略,减少学生由提问而产生的焦虑,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幽默的语言环境,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有效设置课堂提问,打破课堂沉默现象,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并应该积极思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问的有效性,以帮助学生完成对于目的语的习得。
【试析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及其解决方法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考证现象分析08-15
大学生考证现象透视08-20
大学生考证新现象08-28
大学生考证热的现象11-02
Unix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09-05
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分析09-02
大学生 “考证热”现象分析03-22
聚焦大学生“考证热”现象11-09
物理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教学设计12-03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教案范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