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选兴趣班的方法
当今社会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家长越来越注重幼儿的早期潜能发展,让幼儿上兴趣班已成为一种时尚。家长给孩子选兴趣班的方法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家长给孩子选兴趣班的方法的资料,仅供参考。
家长给孩子选兴趣班的方法
●观察孩子兴趣
“孩子才3岁,去兴趣班能学到啥?”“家长们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来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园长说3岁的孩子对画画、看书、听音乐是有一定的感知力的。要是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画画,就忍不住用小手去学着比画;或者听见音乐响,就想扭着小屁股去跳舞,这就足以说明孩子对画画或音乐是有兴趣的。家长们不要犹豫了,快给孩子报班吧,让孩子把潜能发挥出来。最起码,画画可以帮助孩子增加手指的力度;舞蹈可以提升孩子的内在气质。
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兴趣班后,不要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孩子到底愿不愿意在这个班上呆,还要看老师咋样。如果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感染力特别强,特别具有亲和力,孩子回家以后,会很兴奋地把学到的东西讲给家长听。如果孩子去了两天,回家就嘟囔着说不想去上课了,可能孩子不喜欢教这个兴趣班的老师,家长也不必强求孩子,更不可让孩子边哭边上兴趣班。
●让孩子自由选择
幼儿园的孩子个性发展得不全面,就连自己想学什么都说不清楚。所以此时,家长们要适时关注孩子的变化。
园长说,他们幼儿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孩子上小班或中班时,报的某个兴趣班,可到了大班,孩子兴趣转移了,又想去上其他兴趣班了。
估计以后,大多数家长都会碰到这种难题。她给广大家长出招:不妨顺着孩子的性子来。这时候,家长们完全可以给孩子改报兴趣班。
至于家长们担心孩子这个班学两天、那个班又学两天,到最后会不会全被耽搁了,啥也没学会?付国萍说,孩子上兴趣班,并不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初步认知能力,至于知识,这时候并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
所以家长们大可放心,孩子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空间里,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尊重孩子意愿
如果说3岁的孩子兴趣不太明显,那么到了中班,孩子长了一岁,具体对什么有兴趣就能体现出来了。
此时,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来帮孩子选班。如果家长真的想让孩子在某个方面加强一下,不妨适当地往这方面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到去上兴趣班是一件很美的事。
同时,家长也不妨带着孩子多去听一些幼儿园兴趣班的公开课,让孩子在听课中感受上这个班的乐趣,自然而然的,孩子就会自觉地去上课了。
有一点值得家长们注意:千万不要盲目攀比报班的数量。现在有不少家长一看到别人的孩子上了画画班,自己也坐不住了,生怕孩子落后,立马也给孩子报画画班,再一看,又有孩子报了舞蹈班,自己就跟风般也报这个班。
这种家长大有人在,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她认为,现在孩子上兴趣班,是为了锻炼孩子对知识的初步认知能力,家长们给孩子报1~2个兴趣班就足够了。报得太多,一方面浪费财力,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处于“重压”之下,孩子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给孩子报兴趣班的误区
误区1:为了攀比选择兴趣班
家长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往往会聊到兴趣班的问题。许多家长听到别的家长都为孩子 报了三、四门兴趣班,这时候心里就会犯嘀咕:别的孩子学这么多,那我的孩子不学会不会有点丢脸。于是,报着攀比的心态,为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
其实,如果父母都抱着攀比的心态,只会水涨船高,将来受苦的是孩子自己。兴趣班,最好从孩子兴趣和个性特征出发,上课不是让孩子死板地听,而是把专业知识和孩子能了解的生活常识联系起来,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兴趣班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获得人格全面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误区2:选择孩子不擅长的方向进行培养
大部分家长都能简要说出自己孩子的能力特点,例如A:我的孩子活泼外向,语言表达 能力好,能言善道,但话比较多,活泼好动,专注力不太好,没什么耐性……或者B:我的孩子比较怕生慢热,但做事比较自觉,在家里会听话帮忙,但到外面就不那么自信了,遇到困难就容易憋着不高兴。既然大部分家长还是能基本把握自己孩子特点的,那么在选择兴趣和能力培训时,要本着“扬长补短”这一基本原则。
东东的妈妈把东东送去下围棋、弹钢琴,想训练一下孩子的专注力,同时开发一下音乐天赋,但是东东却总是坐不住,经常被老师拎出门口罚站。钢琴、围棋这些并不是孩子日常的活动内容,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而孩子的专注力本身就不够强大的话,要坐下来学这么难的事情,更是困难。所以让不具备专注力优势的孩子,去学一个陌生的需要专注力的项目,那更是南辕北辙,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反方向上越走越远。
误区3:随着孩子的“三分钟”热度进行报班和退班
许多孩子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都有着“三分钟”热度:看着电视上别的小朋友们表演唱歌自己也会想去学唱歌,看着别人弹钢琴很厉害自己也很想去弹钢琴。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往往只是出现了“三分钟”热度,而并不是真正的兴趣。
佳佳小朋友今年7岁,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他觉得电影里面那些角色都很厉害。佳佳最崇拜的`偶像是“太极侠”,“爸爸妈妈,我想去学太极拳,我要成为一个和陈虎一样厉害的人。”妈妈正好认识了一个朋友在开太极拳馆,就带他去上了一节体验课。她发现,佳佳根本站不住,练习太极拳需要耐心,佳佳学了一会,就溜到旁边一个人去玩耍,不是对着镜子做鬼脸,就是跑到鱼缸那里看金鱼。家长不知道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这是家长培养孩子兴趣和技能时经常会碰到的现象:原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多点和别的孩子接触,自信一些。但是期间会发现别家的孩子会很多东西,便也想自己家的孩子学多一些,如画画、唱歌、背古诗、外语等。结果逐渐发现孩子每个兴趣都只有三分钟热度,热度不在了,就慢慢地对原本喜欢的兴趣班不那么感兴趣了,不像以前那么自觉听话去学,非得家长逼着才愿意去上课了。
孩子在青春期前兴趣爱好容易改变,“兴趣班”变“兴去班”十分常见,父母让孩子报读兴趣班,着重点更应该放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或优势性格与能力。当孩子出现“三分钟热度”时,不建议父母因为孩子不想去而放弃上兴趣班。父母应该和孩子聊聊,是什么原因不想上了,如果仅仅是因为热度减退了就不想上了,父母应该再坚持一下,不管多想上兴趣班的孩子,都可能遇到这个热度降低以后的瓶颈期,等过了瓶颈期,孩子可能又有兴趣学了。
误区4: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 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误区5: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盲目报名
镜头:
贝贝的妈妈看到邻居家的孩子报名上了钢琴班,听到隔壁每天传来叮叮咚咚的琴声,于是也兴冲冲地跑去给贝贝报名。过了几天,又听亲戚说,画画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于是就到处打听哪里有绘画班,又给贝贝报了绘画班。又过了几天,看到贝贝能很专注地看公园里的爷爷们下围棋,贝贝妈妈便想到围棋能培养贝贝的思维能力,又张罗着给贝贝报名围棋班……就这样,妈妈为贝贝换报了5、6个兴趣班,花了不少报名费。其实,贝贝妈妈这时还没有真正的摸到贝贝的学习兴趣在哪里,不光浪费钱财,而且耽误了时间,由此造成的最大弊端是,无形中养成了贝贝见异思迁,做事没长性的不良习惯。
专家的话:留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已有兴趣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看准了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然后从这些已有的兴趣下手。比如,贝贝妈妈发现贝贝对围棋感兴趣,那就每天带着贝贝去公园看爷爷们下棋。同时,妈妈可以买来围棋,让贝贝学习下围棋。在学下棋的过程中,应该从围棋的基本规则及入门知识开始,当孩子碰到不懂或疑难问题的时候,妈妈一定要耐心地不厌其烦地进行指点,在开始的博弈过程中,要故意让孩子赢棋,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学棋的兴趣和深入学习的自信心。
误区6:忽视孩子的年龄,要求过高
镜头:晶晶爸爸给3岁的晶晶报名上了钢琴班。一个月过去了,晶晶爸爸发现,晶晶丝毫没有进步。而他的同事有个孩子只有4岁,同样学了一个月,却已经达到了第二阶段。所以,晶晶爸爸很生气,他觉得晶晶没有努力练琴,他还怀疑晶晶没有弹钢琴的天赋。
专家的话:循序渐进,放低对孩子的要求
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年龄的孩子学习效果不同。晶晶3岁参加了钢琴班的学习,与4岁的孩子比起来,进步缓慢,成效甚微,这并不能说明晶晶没有努力、没有学习钢琴的天赋。而真正的原因是,晶晶各方面的能力还没有达到4岁孩子的程度,比如对音乐的理解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等等。所以晶晶爸爸没有必要操之过急,这么快就给晶晶下定论。而是应该先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层的特点,放慢学习进程,循序渐进,让晶晶快乐地学钢琴。等到晶晶4岁,各种能力达到相应的程度之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孩子的爸爸,你千万别小看这1岁的差距对孩子来说的多么地重要哦。
误区7:兴趣班如同赶场,累了孩子,苦了父母
镜头:每个周末都是悦悦最忙的时候,因为她这一天要上3个兴趣班,如同演员赶场子一样,忙得不可开交。悦悦一大早就被叫起床,赶着去珠心算班上课,下课后又急急忙忙回家吃饭,准备下午的舞蹈班和表演班。一天下来,悦悦比平时去幼儿园上课还要忙。
专家的话:太多的兴趣班让孩子腻烦
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容易让孩子感到疲劳、腻味,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不愿再学习。用赶场子一样的节奏去上兴趣班,会让悦悦失去了很多玩乐的时间,会让她觉得是珠心算班、舞蹈班和表演班夺走了她的游戏时间,从而不愿意学习,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也会渐渐失去兴趣,使得原本很有可能发展的一些兴趣就这么被扼杀了。另外一方面,孩子的年龄较小,需要父母的关爱。过多的兴趣班占据了原本的亲子时间,使得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变少了,长此以往,容易让孩子觉得孤单、寂寞,和父母之间产生隔阂,脾气也逐渐变得暴躁、不听话。
误区8:狭隘了孩子的兴趣范围
镜头:依依最喜欢的事情是,跟在妈妈的后面帮着做这做那。看到妈妈在做饭,就主动帮忙择菜;看到妈妈在打扫房间,就拿起扫把扫地;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就跑去和妈妈一起洗,依依妈妈却不喜欢依依做这些。每次依依要帮忙,妈妈不是把依依赶去练琴,就是安排去学英语。
专家的话:正确认识,不要缩小了孩子的兴趣范围
刚刚出生的孩子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其范围远远超过了父母的理解范围。比如:“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糖果是甜的?”“爸爸为什么会长胡子?”等等。很多父母都认为,乐器、舞蹈、珠心算、围棋……这些才是孩子的兴趣,却不知这样缩小了孩子的兴趣范围,局限了他的潜能开发,忽略了他对于社会、自然和科学的探索能力,也不利于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
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当孩子对家务劳动产生兴趣的时候,父母不要阻止,而是让孩子动起手来,充分参与其中。同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引发思考,再适时传授一些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比如,依依帮助妈妈择菜的时候,妈妈可以问:“依依,你知道蔬菜是怎么长大的吗?”然后用浅显的语言告诉依依蔬菜的生长过程,进而拓展到其他植物,乃至整个生物领域。
误区9:注重结果,轻视过程
镜头:婷婷参加了英语班,学会了如何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参加了钢琴班,学会了如何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参加了舞蹈班,学会了如何演绎一段完整的舞蹈。
专家的话:重视过程,让孩子零压力学习
父母给孩子报名兴趣班,自然希望孩子学有所成。但是,如果只注重学习成果,而轻视了学习过程,则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婷婷妈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婷婷的学习成绩上,只关心婷婷学会了什么,会说哪些英语、会弹哪首钢琴曲、会跳哪段舞,却不关心婷婷收获了什么,提高了哪方面的能力。比如,婷婷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提高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钢琴的时候,开发了她的手、眼、脑协调能力;在学习跳舞的时候,培养了她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肢体的表现力。而婷婷妈妈过度关注结果,无形中给婷婷增加了很多压力,让婷婷觉得,不管学习英语、钢琴还是舞蹈,都变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误区10:父母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镜头:小雨爸爸对美术充满了热情,一直都想成为一名画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梦想没能实现,于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雨身上。自从小雨出生,小雨爸爸就给小雨报名了绘画班,不仅如此,回家后还不忘督促小雨勤加练习,一心想着靠小雨来完成自己的人生夙愿。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四个错误
误区1: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 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 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误区2: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本来上一星期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误区3: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比如一位父母,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学习英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 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 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 目标吧!
误区4: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家长给孩子选兴趣班的方法】相关文章:
家长选报兴趣班的误区及方法介绍10-23
培养孩子上兴趣班的方法07-28
家长如何给孩子选择兴趣班06-25
家长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06-20
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兴趣班10-23
培养孩子的兴趣方法07-03
培养孩子的兴趣的方法09-16
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好处07-22
如何给孩子选择兴趣班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