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质量知识点(大全3篇)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质量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质量知识点1
第一节 质量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 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物理质量知识点2
物理质量知识点
1.质量
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00kg1kg=1000g1g=1000mg
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注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
工具: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
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
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⑵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⑴移动平衡螺母和游码都可使横梁平衡,但平衡螺母是在调节时使用,游码是称量时使用,不能混淆。
⑵调节平衡螺母时用反向调节法,即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调;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
⑶游码示数为游码左边缘对准的刻度值。
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公式:ρ=m/v
单位:kg/m^3,有时也用g/cm^3,1g/cm^3=1000kg/m^3;
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质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数值上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一碗水的密度和一桶水的密度是相同的。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注意:水的密度ρ=1000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一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kg。
3.密度的应用
求质量:利用m=ρV求质量(如质量大的纪念牌)。
求体积:利用v=m/ρ求体积(如不规则的石块)。
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
认识:量筒主要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在使用量筒之前,要观察它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使用: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底部或者凸面的顶部相平,测量不规则固体时要用排水法。
注意:量筒是玻璃器材,测在水中下觉的固体的体积时,要用细线系住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拓展:在水中不下沉的物体可用“沉锤法”和“针压法”;溶于水的物体可用配制饱和溶液法,或用不互溶液体(如油),或用面粉代替。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
以盐水为例。
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m1;
⑵将烧杯中的盐水适量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质量m2;
⑷求得盐水的密度ρ=m/v=(m1-m2)/v;
测量固体:
以蜡烛为例。
⑴用天平测量蜡烛的质量m;
⑵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⑶将蜡烛用针压法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量筒中水与蜡烛的总体积V2,测蜡烛的体积V=V2-V1;
⑷求得蜡烛的密度ρ=m/v=m/(V2-V1);
说明:在测液体密度时先不能测空烧杯的质量,因为最后向量筒子内倒液体时不能倒干净,这样会使体积测量值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听偏大。
拓展:如果只有天平没有量筒来测密度时,我们可用“溢出法”或“记号法”,通过计算水的体积获得物体的体积,从而求密度。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规律:大多数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体积收缩,密度变大。
特例:水的反常膨胀,0-4℃水热缩冷胀,即温度升高,体积缩小;4℃以上,恢复正常,热胀冷缩,所以4℃水的密度。
应用:气体受热膨胀后,因密度减小而上升,由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冬天,水结冰时体积变大,会胀裂自来水管。可以利用“结冰法”来破裂岩石,冻豆腐中间的小孔也是“结冰法”产生的。
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方法:先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m/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再查密度表可以知道物质的种类。
说明:利用密度鉴别物质不一不定期可靠,如一奖牌的密度和铜的密度相同,它也可能是由比铜密度大的物质和比铜密度小的物质混合而成。因此在鉴别时还要考虑其特征,如颜色、气味、硬度等。
应用:利用密度既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又可以鉴别物体是否空心。
3.新材料
应用:交通、航空常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复合材,产品包装常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
拓展:历史学家以人类对材料的利用作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把人类发展的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物理学习方法
图象法
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
涉及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图象法,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将公式与图象合一相长。
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像课本中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最美(对称)为牛顿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估算法
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一个预测的估计值.像卢瑟福利用经典的粒子的散射实验根据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径。
采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快速数量级的计算。
物理学习技巧
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那做多了题就一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犹如陷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一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物理质量知识点3
物理知识点
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物理质量知识点】相关文章:
物理质量知识点01-24
物理知识点:质量08-19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02-02
初二物理质量知识点12-02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初二物理02-20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12-07
初二物理知识点质量与密度12-03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12-02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介绍12-01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