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百文网手机站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12-10 15:03:46 物理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2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2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

  第一部分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声的利用:

  (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

  9、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

  ②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③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物距(u)u>2fu=2ff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第三部分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5、体温计

  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分度值:0.1℃用法:离开人体读数

  6、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9、蒸发现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10、沸腾现象

  (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收热量

  11、升华和凝华现象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

  1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第四部分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

  (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

  (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元电荷:e=1。6×1019C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电流表;

  (2)量程;

  (3)分度值

  (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九、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

  ①确认所选量程;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分度值)。

  ②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2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69米(u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10μm;1m=10nm常识: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

  二、时间的测量

  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

  三、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四、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五、速度

  1、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常见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速度单位:m/s;1m/s=3。6Km/h8

  2、常识:人步行1.1m/s,自行车5m/s,大型喷气客机900Km/h,客运火车140Km/h,光速3x10m/s,声速340m/s

  六、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t;注意事项:将斜面放的平一些,使小车运动速度不要太快,以方便测量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可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v固>v液>v气

  常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例: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时间要晚,0.29S(当时空气15℃)

  3、声速的利用:超声测距,计算公式距离s=vt。

  4、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聪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1、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Hz),人的听觉范围:20Hz20xx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xxHz的叫超声波。

  2、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三、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等级;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书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要放热。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

  特点:吸热、先共存、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温度不变

  特点:固液变软变稀、最后共存、吸热、变为液态温度不温度不变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特点:固液硬、最后成固体。

  2、汽化和液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要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要放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要放热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速:c=3x10m/s=3x10km/s;

  二、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三、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且左右倒置;即:等大、等距、垂直、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入射角大,光路可逆入射角N空气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N折射角空气居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O水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折射角图1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

  3、折射的现象:

  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海市蜃楼。④彩虹。

  五、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叠加成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叠加成黑色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光心:即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凸透镜能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u>2fu=2ff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2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69米(u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10μm;1m=10nm常识: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

  二、时间的测量

  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

  三、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四、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五、速度

  1、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常见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速度单位:m/s;1m/s=3。6Km/h8

  2、常识:人步行1.1m/s,自行车5m/s,大型喷气客机900Km/h,客运火车140Km/h,光速3x10m/s,声速340m/s

  六、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t;注意事项:将斜面放的平一些,使小车运动速度不要太快,以方便测量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可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v固>v液>v气

  常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例: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时间要晚,0.29S(当时空气15℃)

  3、声速的利用:超声测距,计算公式距离s=vt。

  4、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聪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1、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Hz),人的听觉范围:20Hz20xx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xxHz的叫超声波。

  2、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三、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等级;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书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要放热。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

  特点:吸热、先共存、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温度不变

  特点:固液变软变稀、最后共存、吸热、变为液态温度不温度不变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特点:固液硬、最后成固体。

  2、汽化和液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要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要放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要放热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速:c=3x10m/s=3x10km/s;

  二、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三、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且左右倒置;即:等大、等距、垂直、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入射角大,光路可逆入射角N空气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N折射角空气居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O水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折射角图1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

  3、折射的现象:

  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海市蜃楼。④彩虹。

  五、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叠加成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叠加成黑色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光心:即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凸透镜能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u>2fu=2ff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2-01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质量07-26

关于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06-25

初三物理期末知识点复习07-01

最新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06-30

高三物理期末的复习知识点07-28

初三上册物理运动和力期末知识点复习07-23

初二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期末复习知识点07-20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12-15